七年级信息技术几何画板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信息技术几何画板教案

ID:104350

大小:428.5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6-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 题: 第八课 几何画板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画板界面 2、能用几何画板画一些基本图形 3、学会将自制的画板文件存盘 教学重点: 1、用几何画板画基本图形 2、要求学生注意状态栏的变化 教学难点:几何画板基本图形的制作方法 教学方法:边讲边操作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几何画板”。 先打开启动几何画板,先观察试验 10 分钟,解决两个问题: 1、你认为“几何画板”很像你以前学过的什么软件?试着比较这两种软件的异 同; 2、试着说出“几何画板”界面是由哪几部份构成? 3、比一比,你能用“几何画板”画出你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 4、试着将你的第一个“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形存盘?并查看一下其扩展名 【新课】 一、几何画板的初步认识: 1、启动几何画板; 2、分析几何画板软件与以往学过的软件有何异同: (1)相同点:有点象“画图”软件:有标题栏(窗口控制按钮)、菜单栏、工 作区(绘图区)、工具栏。 二、工具简介: 参考书 P4 图 1-11 三、在几何画板中画以下基本图形,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点:A(如何为一个点标识字母,如何修改或去掉标枳的字母)2、两个点 A、B,并连接成线段 A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何同时选定两个以 上的对象。如何删除对象?) 3、利用画线工具画出线段 AB; 4、利用画线工具画出射线 OP; 5、利用画线工具画出直线 l; 6、线段 AB 的中点 M;(如何构造线段的中点?) 7、标出两点 A、B 的中点 M;(如何隐藏作图过程中的辅助对象。) 8、画两个点 A、B,并连接这两个成一条直线或射线;(如何构造两点间直线或 射线。) 9、过直线 l 外一点作已知线段 AB 的垂线,垂足为 O;(如何构造垂线?) 10、过直线 l 外一点作已知线段 AB 的平行线;(如何构造平行线?) 11、作一个角 AOB,并做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OC; 12、作一个三角形; 注:以上练习分三个过程: 1、学生尝试:(老师利用大屏幕画出,但不讲解) 2、学生上台展示:(挑选一些做和比较好的学生到前面讲解,老师补充和更 正。) 3、学生完成练习(登记成绩) 四、作业 1、作已知线段 AB 的中垂线; 2、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3、作一个等腰三角形,并做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 4、将自己的作品存盘:文件名为:Lx2-1.gsp: 五,课后反思:课 题: 第九课 画基本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用几何画板绘制三角形的方法。 2、初步掌握几何画板的思考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绘制三角形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画板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初步学习用几何画板绘制图形,重点学习绘制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二、新课 1、 熟悉工作环境 (1)认识工具栏和菜单栏 指出:为了叙述的简便,也为了区分画图的方式,在后面的叙述中,将用工 具箱中画出的图形的操作称为“画图”,将菜单命令绘制的图形的操作称为“作 图”。 (2) 熟悉工具栏 (3)熟悉菜单栏 A、 构造菜单 B、 变换——平移 C、 度量——长度 D、图表——绘制点 2、实例一:绘制指定坐标的三角形 (1)铺垫练习A、绘制任意点 B、绘制任意线段 C、绘制任意三角形 D、绘制坐标为 (1,3)的点 (2)讲解绘制要点 A、通过菜单绘制任意线段 a、 构造——>线段,菜单是灰色的,说明暂时不可用 b、 指出:数学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如何确定一条线段呢? c、 首先要绘制两个点,然后将两个点都选中,才能构造出一条线段。 d、 选中一个点无法构造线段。 e、 拓展:构造直线怎么做?构造射线、垂线、交点呢? B、绘制任意三角形(用两种方法:画图和作图) C、绘制坐标为(1,3)的点 (3) 习题一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A(7,1)、B(8,2)、C(9,0),绘 制△ABC。 (4)讲评习题一 A、绘制三个顶点 B、构造三角形 C、显示标签[MS1] 3、 实例二 (1)铺垫练习 A、画 3 厘米长的线段(水平的、垂直的) B、度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提问:刚才绘制的线段到底有多长呢?度量——>长度 (2)习题二及分析 A、题目:在太阳光线下,竿高为 1.5m 的竹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5m, 在同一时刻,测得某大楼的影长为 15m,则这栋大楼的高为()。B、分析:已知竹竿、楼的影长,竹竿高度。求楼的高度。将图合二为一, 抽象为线段。 在几何画板中,先画出已知的,然后再度量出要求的长度。 C、学生尝试 (3)讲解习题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绘制任意三角形、指定坐标的三角形,和指定 长度的直角三角形。初步掌握了绘制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实例我们可以初步感知几何画板的优势:首先绘制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要求的部分可以直接度量出。 四、作业 1、 绘制一个任意等腰三角形(P21) 2、 绘制一个任意正三角(P21) 五、课后反思:课 题: 第十课 点和线的作法 教学目标:1、利用命令学会中点、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 2.理解几何关系的不变性能。 教学重点:利用命令学会中点、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关系的不变性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您是否明白用“工具框”作图,几乎可以作出所有基本图形,实质 上和传统的尺规作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电脑作出的图形是动态的,拖动点和线,能保持几 何关系不变,黑板上的图形是静态的,不能拖动),但仅靠“工具框”作图实在太慢了,例如, 我们想要作一条线段的中点,仅用工具作图,你想一想,通常要几步? 二、新课 1、 对象上的点的作法: 选定任何一个“对象”或多个“对象”,单击“构造”菜单→“对象上的点”,电脑根 据你选取的对象,构造出相应的点,点可以在对象上自由拖动。这里的对象是可以是“线 (线段、射线、直线、圆、弧)”、“内部”、“函数图像”等,但不能是“点”,点上当然不能 再构造点。这是一个动态的菜单,选取的对象是“线段”,这时菜单显示的是“线段上的 点”,选取的对象是“轨迹”,这时菜单显示的是“轨迹上的点”……。 小技巧:一般情况下,除“内部外”,用“点工具”直接在对象上画出点(在画点状态下, 用鼠标对准对象单击),这样更快。 (1)认识工具栏和菜单栏 指出:为了叙述的简便,也为了区分画图的方式,在后面的叙述中,将用工具箱 中画出的图形的操作称为“画图”,将菜单命令绘制的图形的操作称为“作 图”。(2) 熟悉工具栏 (3)熟悉菜单栏 A、 构造菜单 B、 变换——平移 C、 度量——长度 D、图表——绘制点 2、实例一:绘制指定坐标的三角形 (1)铺垫练习 A、绘制任意点 B、绘制任意线段 C、绘制任意三角形 D、绘制坐标为(1,3)的点 (2)讲解绘制要点 A、通过菜单绘制任意线段 a、 构造——>线段,菜单是灰色的,说明暂时不可用 b、 指出:数学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如何确定一条线段呢? c、 首先要绘制两个点,然后将两个点都选中,才能构造出一条线段。 d、 选中一个点无法构造线段。 e、 拓展:构造直线怎么做?构造射线、垂线、交点呢? B、绘制任意三角形(用两种方法:画图和作图) C、绘制坐标为(1,3)的点 (3) 习题一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A(7,1)、B(8,2)、C(9,0),绘 制△ABC。 (4)讲评习题一 A、绘制三个顶点 B、构造三角形 C、显示标签[MS1] 3、 实例二 (1)铺垫练习 A、画 3 厘米长的线段(水平的、垂直的) B、度量这条线段的长度提问:刚才绘制的线段到底有多长呢?度量——>长度 (2)习题二及分析 A、题目:在太阳光线下,竿高为 1.5m 的竹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5m, 在同一时刻,测得某大楼的影长为 15m,则这栋大楼的高为()。 B、分析:已知竹竿、楼的影长,竹竿高度。求楼的高度。将图合二为一, 抽象为线段。 在几何画板中,先画出已知的,然后再度量出要求的长度。C、学生尝试 (3)讲解习题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绘制任意三角形、指定坐标的三角形,和指定 长度的直角三角形。初步掌握了绘制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实例我们可以初步感知几何画板的优势:首先绘制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要求的部分可以直接度量出。 四、作业 1、 绘制一个任意等腰三角形(P21) 2、 绘制一个任意正三角(P21) 五、课后反思: 课 题: 第十一课 圆和圆弧的绘制教学目标:1、利用命令学会圆 2. 学会利用命令来绘制圆的弧。 教学重点:利用命令来学会圆 教学难点:利用命令来绘制圆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您是否明白用“工具框”作图,几乎可以作出所有基本图形,实质 上和传统的尺规作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电脑作出的图形是动态的,拖动点和线,能保持几 何关系不变,黑板上的图形是静态的,不能拖动),但仅靠“工具框”作图实在太慢了,例如, 我们想要作一条线段的中点,仅用工具作图,你想一想,通常要几步? 二、新课 一、圆的绘制 1、 选定两点(有顺序):选定两点后,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圆 周上的点绘圆”就可以构造一个圆,圆心为第一个选定的点,半径为选定两点的 距离。和“画圆工具”等效。 2、 选定一点和一条线段(没有顺序):选定点和线段后,单击菜单命令“构造”→ “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就可以构造一个圆,圆心为选定点,半径为选定的线段的 长度。3、 等圆的画法:选定多点和一条线段(没有顺序):选定多点和线段后,单击 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就可以构造多个等圆,圆心分别为选 定点,半径为选定的线段的长度。 例 正三角形的快速画法(试一试,能否仅看图就能知道作图思路?) 1、 画一条线段 2、 选择线段和端点 按“Esc”键,取消画线状态。拖出一个框,是线段和端 点全在框里3、 画等圆 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半径绘圆】 4、画三角形的另两条边 在画线状态下,光标对准线段左端点单击,松开左键, 移动光标到两圆相交处单击(注意状态栏),松开左键,移动光标到线段右端点 单击 5、 隐藏两圆 按“Esc”键,取消画线状态,选中两圆,按快捷键“Ctrl+H” 结果如下: 4、 同心圆的画法:选定一点和多条线段(没有顺序):选定一点和多条线段后, 单击菜单命令“构造”→“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就可以构造多个同心圆,圆心为 选定点,半径分别为选定的线段的长度。 注意:上述选定作为半径的线段可以用“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代替,即半径可 以是线段,也可以是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二、弧的绘制 1、 选定一个圆和圆上的两点(点有顺序):选定一个圆和圆上的两点后,单击 菜单“构造”→“圆上的弧”,就可以绘出按逆时针方向从选定的第一点和第二 点之间的弧。 结果如下: 2、 选定特殊的三点(第一点为,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垂线上的点):选定 三点后,单击菜单“构造”→“圆上的弧”,就可以绘出按逆时针方向从选定的 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的弧,第一个点为弧所在圆的圆心。结果如下: 3、 选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选定三点后,单击菜单“构造”→“过三点的 弧”,就可以绘出按逆时针方向从选定的第一点过第二点到第三点之间的弧。 结果如下: :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利用命令学会圆和圆弧的绘制。学会等腰三角 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四、作业1、 利用命令 绘制一个任意等圆 2、 利用命令绘制一个任意正三角 五、课后反思: 课 题: 第十二课 变换反射 教学目标:1、利用定义和“对面互为平行及相等”性质,能画出平行四 边形。 2. 利用“四边相等和中线互为等分的图形是菱形”的性质画 菱形。 3.利用“邻边互为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的性质和一角为直角 的菱形是正方形的性质”能画正方形。 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画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五章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对几何图形的等距变换。本章我们将要学习 反射变换,此基础上画矩形,菱形及正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等等。 二、新课 1、画平行四边形 制作步骤 如下: 第一步骤:画线段 AB,作平行四边形的一边。 第二步骤:线段 AB 之外画点 C 把它做成另一顶点并与 BC 互相连接。第三步骤:画过点 C 的与 AB 的平行线。画法:先选择点 C 和 AB,执行“作图--- 平行线”的命令。 第四步骤:画过 A 点的, BC 的平行线并标出交点 D. 第五步骤:连接线段 CD 和 AD,然后隐藏两条直线。2、画菱形 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骤:画圆 A,确定半径 AB,然后还圆上面画一个点。 第二步骤:以 B 为中心,以 AB 为半径的圆和以 C 为中心,以 CA 为半径的圆. 第三步骤:确定两个圆的交点 D。第四步骤:连接 AB,BD,DC,CA,隐藏所以圆。 最后结果如下:   3、画正方形第一步骤:画圆 A,确定半径 AB,并画过 A 点的 AB 的垂线,确定垂线和圆的 交点为 D。 第二步骤:画过 B 点的 AB 的垂线。画过 D 点的 AD 的垂线并确定两个直线的交 点为 C. 第三步骤:选择 A,B,C,D 点,执行“作图—线段”,连接 AB,BC,CD,和 DA. 第四步骤:隐藏圆的所有垂线。4、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利用命令根据定义和性质学会平行四边形,矩 形,正方形,菱形的绘制。 三、作业 第 52 页习题 1、2、3,4. 四、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度量与计算 教学目标:  学会度量线段和角。  能够度量图形的面积。  能够用计算器输入简单的数学表达式。 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 简单的总结内容。 一, 度量图形 按照“先选定,后度量”的顺序,可以测量图形的长度,角度或面积。 动手作 度量圆 第 1 步:画一个圆。 第 2 步:选定圆,执行“度量→半径”命令,绘图版上会显示出度量 值。 第 3 步:分别执行度量菜单中的面积命令或圆周长命令,度量面积和 周长。 第 4 步:拖动圆上点或圆心,改变圆的大小,观察度量值的变化。 动手作 度量三角形的内角 第 1 步:作三角形。 ⑴画三个点。 ⑵选定选择工具,同时选定这三个点。 ⑶执行“构造→线段”命令,作△ABC。第 2 步:度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⑴依次选定点 B,A 和 C。 ⑵执行“度量→角度”命令,测量∠BAC 的度数。 ⑶仿照前两步的操作,测量∠ABC 和∠ACB 度数。 第 3 步:度量三角形的面积。 ⑴同时选定点 A,B,C。 ⑵执行“构造→三角形内部”命令,三角形的内部显示黄色。 ⑶选定黄色区域,执行“度量→面积”命令,测量三角形的面积。 二, 简单计算 动手作 验证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第 1 步:作△ABC 并度量它的内角。 第 2 步:执行“度量→计算“命令,打开计数器对话框。 第 3 步:单击绘图版上∠BAC 的度量值,计数器对话框中出现 m∠ ABC,再单击﹢按钮。 第 4 步:单击∠BAC 的度量值,再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 第 5 步:单击绘图版上∠ACB 的度量值,再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 操作后,绘图版上会出现计算三个内角和的表达式以及计算结果。任 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每个内角的度量值会发生变化,但它们的和始 终不变。 小结:  学会度量线段和角。  能够度量图形的面积。 能够用计算器输入简单的数学表达式。 课后反思:第十四课 动态图形 教学目标: 1. 学会制作点在圆上运动的动画。 2. 能够制作点在线段,射线,直线上运动的动画。 3. 能够控制多个点同时运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 简单的总结内容。  开始将新课。 教学内容: 一, 生成动画 选定点和图形(一般是直线,线段,射线,圆和圆弧等),再执行动 画命令,就可以使点在图形上运动。 动手作:制作动态三角形的演示文件。 第 1 步:启动几何画板。 第 2 步:画一个△ABC,画一个圆 D。 第 3 步:选定圆周和定点 C,执行“0”命令。 点 C 自动移到圆上。 第 4 步:选定点 C,执行“显示→0”命令,打开 0 对话框,同时点 C 在圆上运动起来,三角形的形状也随着变化。 第 5 步:单击对话框中的停止按钮,停止动画。在几何画板中还可以控制多个点同时运动。 动手作:修改动画,让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同时在圆上运动。 第 1 步:让三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运动。 选定点 A 和圆点 D,执行“0→0”命令。 选定点 B 和圆点 D,执行“0→0”命令。 第 2 步:同时选定三定点,执行“显示→0”命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就同时在圆上运动起来。 第 3 步:调整点运动的速度参数。 单击 0 按钮,在打开的列表框中选定 0 选项,调整 Speed 框中的 数,如 2.0,即把点 A 的速度参数设为 2.0。 单击 0 按钮,在打开的列表框中选定 0 选项,调整 Speed 框中的 数,把点 B 速度参数设为 3.0。 类似的,把点 C 的速度参数设为 4.0。 二, 创建操作按钮 操作按钮一般用来控制演示动画,常用的有动画按钮,移动按钮等。 1. 动画按钮 第 1 步:选定点 C,执行“0→0→0”命令,打开一个属性对话框。 第 2 步:单击 0 旁边的按钮,可以调整点的运动方向。 第 3 步:单击 0 旁边的按钮,可以调整点的速度参数。 第 4 步:单击“确定”按钮。 第 5 步:单击 0 按钮,点 C 就会在圆上运动起来。 动手做 制作下面的动态图形。地球和卫星都用图片来表示,卫星绕地球沿圆形轨道运动。 第 1 步:画基本图形。  画圆 A。  在圆 A 上作一点 C。  画一条线段 J。  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点 C 为圆心作一个小圆。  在小圆上作点 D。  把点 C 设为旋转中心,选定点 D,然后把点 D 旋转 180。作关于 圆心 C 的对称点 D′。  画一条线段 K。  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点 A 为圆心作一个圆。  在新圆上作点 E。  作点 E 关于圆心 A 的对称点 E′。 第 2 步:创建动画按钮。选定点 C,然后执行“0→0→”命令,再单 击确定按钮,创建 0 按钮。 第 3 步:复制图像  执行“开始→程序→附件→画图”命令,启动“画图”程序,打 开名为“卫星”的图像文件。选定整个卫星图,然后执行“编辑→ 复制”命令。  选定几何画板的窗口,依次选定点 D 和点 D′,然后执行“0→ 0”命令,卫星图就会粘贴在 D 和 D′两个点之间。  调整点 D 和点 D′的位置及小圆半径的大小,使卫星图片大小及 位置合适(卫星图的中心与点 C 重合)。 选定“画图”窗口,打开名为“地球”的图像文件。  仿照前面的操作,把地球图片粘贴在 E 和 E′两个点之间,并适 当调整点 E 的位置以及圆的大小,使地球大小及位置合适(地球 圆心和点 A 重合)。  隐藏两个小圆和线段 J,K,适当调整图形的线性和颜色。 第 4 步:选定 A 工具,双击 0 按钮,打开属性对话框,把它改成 0 按钮。 第 5 步:以“卫星绕地球”为文件名保存起来。 第 6 步:单击演示动画按钮,图形就会开始运动。 作业: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做一个点。过这个点作直线的垂线,然 后让点在直线上运动,观察图形的变化。 (提示:请同学们保持机房卫生) 三, 小结 1.学会制作点在圆上运动的动画。 2.能够制作点在线段,射线,直线上运动的动画。 3.能够控制多个点同时运动。第十五课:演示轨迹 教学目标:  学会使用追踪功能显示轨迹。  能够用命令产生轨迹图形。  能够同时显示多个图形的轨迹。  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 简单的总结内容。  开始将新课。 教学内容 一, 追踪图形 在绘图板上可以追踪图形的运动轨迹,并把它显示出来。 动手作:追踪线段。 第 1 步:在绘图板上画一条线段,并设置线性和颜色。 第 2 步:选定线段,“显示→追踪线段”命令。 第 3 步:拖动线段,观察绘图板上的显示。 第 4 步:执行“显示→察除追踪踪迹”命令,轨迹就会消失。 下面演示圆心在线段上运动时圆的运动轨迹。 第 1 步:画线段 AB。在线段 AB 上作点 C,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作一点 D。 第 2 步:以点 C 为圆心,过点 D 作一个圆。 第 3 步:选定圆,执行“显示→追踪圆”命令。 第 4 步:选定点 C,执行“显示→生成点的动画”命令,绘图板上就 会显示当圆心在线段 AB 上运动时,圆的变化过程。 动手作 作三个圆的半径同时运动时形成的轨迹图。 第 1 步:画一个圆,在圆上做一个点,然后作圆心到这个点的半径。 第 2 步:选定图形,执行“编辑→复制”命令。 第 3 步:执行“编辑→粘贴”命令,然后把复制的图形拖到空白处。 再执行“编辑→粘贴”命令,把复制的第二个图形也拖到空白处。 第 4 步:把三个圆标注为 C1,C2,C3,把圆上的点分别标为 A,B,C. 第 5 步:同时选定圆上的点 A,B,C,然后执行“编辑→操作类按钮→动 画”命令,在打开的属性对话框中,分别控制三个点在各自的圆上以 不同的速度运动。 第 6 步:同时选定三条半径,执行“显示→追踪线段”命令。 第 7 步:单击“运动点”按钮。 二, 作轨迹图 除了通过拖动或控制点运动获取被追踪图形的运动轨迹外,还可以执 行命令,获得相应的轨迹图。 动手作 线段一端是圆上动点,一端固定,演示线段的轨迹图。 第 1 步:画一个圆,然后在圆上作一个点。 第 2 步:以这个点为断点,画一条线段。第 3 步:选定线段和点,执行“构造→轨迹”命令,绘图板上就会显 示线段可能的轨迹图。 不难发现选定图形和与这个图形相关的动点,然后执行“构造→轨迹” 命令,就可以获得轨迹图了。 小结  学会使用追踪功能显示轨迹。  能够用命令产生轨迹图形。  能够同时显示多个图形的轨迹。 课后反思:第十六课 教学目标:  学会创建,使用自定义工具。  了解迭代变化。  能够用 dié 迭 dài 代 变换作图。 教学过程:  叫一个同学来操作上节课的内容。  简单的总结内容。  开始将新课。 教学内容: 一, 使用自定义工具 几何画板中有一个很有用的功能——自定义工具,利用这个功能,计 算机可以把作图的步骤保存为特定的工具。需要时,调用这些工具, 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让计算机自动完成复杂的作图任务。 1. 创建自定义工具 动手作 创建作椭圆的记录。 第 1 步:选定直线工具,画线段 AB,然后在线段 AB 上作点 C。 第 2 步:依次选定点 A 和 B 点,执行“变换→旋转”命令,以点 A 为 圆心,点 B 为圆上点作 C1。 第 3 步:类似的,依次选定点 A 和点 C,以点 A 为圆心,点 C 为圆上 点作 C2。 第 4 步:选定 C1,在圆上作一个点 D。 第 5 步:选定点 A 和点 D,作线段 AD。第 6 步:同时选定线段 AD 和 C2,作圆线段 AD 的交点 E。 第 7 步:过点 E 作 AB 的平行线,过点 D 作 AB 的垂线,然后作两条直 线的焦点 F。 第 8 步:同时选定轨迹点 F 和动点 D,然后执行“变换→迭代”命令, 作出一个椭圆。 第 9 步:以点 A 为中心,把点 B 旋转 180。作点 B′. 第 10 步:选定点 A,B,C, B′和椭圆形轨迹,然后单击三角形按钮, 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创建新工具命令,窗口中出现 000 对话框。 第 11 步: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椭圆工具”后单击 OK 按钮。 第 12 步:以“自定义工具库”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2. 用自定义工具作图 动手作 作下图中的圆柱和圆台。 这些立体图,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含有椭圆。为提高效率,可以 调用画椭圆的自定义工具作这些立体图。 第 1 步:新建一个绘图板。 第 2 步:使用椭圆工具。  单击三角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执行“自定义工具库→椭圆工 具”命令。  在绘图板上拖动鼠标指针,就可以绘制一个椭圆。  选定 A 工具,标注图形中的点。  拖动点 B,改变椭圆的形状;拖动点 E,F,E′,调整椭圆的位置, 就可以作一个圆柱。 第 5 步:分别调整上下椭圆大小,可以作各种圆台或其他图形。二, 用迭代变换作图 1. 作证五边形 正五边形是边长相等,5 个内角相等的凸五边形。根据凸多边形内角 和的定理,可以得出正五边形的内角大小为(5-2)*180。/5=108。 即内角都是 108。。因此,只要把一条边旋转 108。的操作重复 4 边, 就可以得到正五边形。其中重复操作可以用迭代变换来实现。 动手作 作正五边形。 第 1 步:画一条线段 AB。 第 2 步:选定移动工具,双击点 A,把它设为旋转中心。 第 3 步:选定边 AB 和点 B,把它们旋转 108。,出现边 AB′。 第 4 步:依次选定点 A 和点 B,执行“000→000”命令,打开 000 对 话框。 第 5 步:单击点 B′,绘图板中显示 000 对话框。 第 6 步:单击点 A,绘图板中显示 000 对话框。 第 7 步:单击按钮,几何画板自动按照点 A,B 和 B′之间的关系,重 复旋转操作三次(系统默认重复 3 次),作正五边形。 小结:  学会创建,使用自定义工具。  了解迭代变化。  能够用迭代变换作图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