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课例鉴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氓》课例鉴赏

ID:103134

大小:15.9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氓》课例鉴赏【教学目标】1.通过“淇水”意象感知卫女情感历程,通过虚词“矣”体悟情感变化,感受语言之美。2.分析卫女形象,感受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3.培养坚强独立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鉴赏人物自我觉醒之美。【课堂实录】第一环节 设置悬念,激发诗趣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诗经》中的经典名篇——《氓》。初中我们曾学过《诗经》中的作品,哪位同学们能说说?(生答《关雎》《蒹葭》《静女》)师:这三篇中的主角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家发现没有?生:主角都是女子。师:《诗三百》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刻画的都是女子形象,她们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无论是《兼葭》的在水伊人,还是《关雎》里的窈窕淑女,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不过学者鲍鹏山在《第三只眼看〈诗经〉》中却说“《诗经》里最完美的女性当属那位卫国女子”,也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氓》中的女子,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呢?她真的是“最完美的”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板书:氓 卫女)第二环节 预习展示,梳理诗文师:“体悟法”是学习诗歌的有效方法,所谓“体”,即以诗句为媒介,与作品对话、交流。何谓“悟”?即出乎诗外,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我们首先得读懂诗歌。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展示一下预习成果。(各组学生代表用投影展示对诗句中疑难的字、词、句的梳理,其余学生做批注,整理笔记。)重要词语匪:通“非”,不是;愆:拖延;将:请;乘:登上;涕:泪;载……载……:一边……一边……;于:通“吁”;耽:沉溺;说:通“脱”,脱身;渐:浸湿;爽:差错;贰:有二心;三岁:多年;言:助词;泮:通“畔”;已:了结。比兴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重点句子翻译(略)师:从各小组汇报情况看,大家预习很到位。下面我们把课文齐读一遍。第三环节 细节赏析,觅获诗情师:一首好诗,我们要反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细节。而意象就是诗歌里表情达意的常见细节。《氓》这首诗中,有个意象值得我们关注——一条见证氓与女子爱情的河流,它就是——生:淇水。师:它在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生(答):三次。师:三次出现淇水,只是简单地重复吗?生1:不是。第一处写淇水是卫女与氓热恋的时候;第二处卫女与氓处于婚变期;第三处卫女与氓分手。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2:我觉得情感不同。师:愿闻其详。生2:从情感上来看,第一处穿越淇水时,正是卫女与氓两情相悦的恋爱时期,离别时十八相送,难舍难分。淇水清澈明媚,女子痴情陶醉,甜蜜而幸福。第二处看到淇水,卫女与氓处于婚变期,此时的女子感慨万千,内心情绪如同这淇水一样汹涌澎湃;第三处,卫女看清男子面目,此时的淇水尽管无边无际,但卫女却感到波澜不惊,因为卫女已从悲愤中清醒过来,心静如水。(精彩发言引来热烈掌声)师:解读得不错。我觉得你已经走进了诗文,已经靠近了卫女,看来你是卫女的知音啊!你觉得这几处应该怎么读?能不能把你刚才的分析通过诵读表现出来?(生读,饱含深情。赢得雷鸣般掌声。)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能不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这位同学读出了“卫女”怎样不同的心情?生3:第一处喜悦而缠绵。第二处悲伤而沉重,第三处幽怨且决绝。(老师板书:喜——悲——怨)师:王国维曾经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哪位同学能结合刚才我们对淇水的分析谈谈自己的理解?生4:“淇水”是景语。卫女的情感变化是“情语”。一条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师:能说具体一点吗?生5:我补充一下。“淇水”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它见证女主人公的遭遇由热恋到婚变到决裂的过程,是“景语”,卫女的“喜”“悲”“怨”则是“情语”。师:我再补充一下。“淇水”还彰显诗歌感情发展的脉络。“淇水”是凸显于文外的脉,“情感变化”是内隐于文中的络,这是我们解读《氓》的一把钥匙。师: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是抒写心灵的艺术。而真正能凸显文章功力的,却是一些毫不起眼的我们不太留意的虚词,是表情达意的最佳细节。我们看投影。(放投影: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师:这一节每一句都有一个相同的字,看出来了吗?生:矣。师:“矣”是什么词?生:语气词,属于虚词。师:这几个“矣”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吗?应该怎么读?生:不一样。师:你来读一读。(生读,较平淡)师:似乎欠火候。我们先分析分析每句诗里卫女的心理活动。生6:第一个“矣”开始陷入沉思,起调应缓慢而低沉;想起自己多年任劳任怨的劳作,第二处“矣”语调加重升高,第三处想起丈夫的不仁和凶暴,满腔悲愤,语调更高;第四处无奈投靠娘家后,却遭到家里人的嘲笑,进退两难,更加热烈而高亢。至此回忆已尽,想到前途茫茫,从激愤中落入空虚,最后一个“矣”落下来,缓慢而低沉。师:说的太好了,你也是卫女的知音啊!一“矣”传万情,读法各不同。大家读一读这一节,看能不能读出这种节奏的起伏,体会情感的变化?(生读,声情并茂)第四环节 议读比读,提升诗旨师: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与作品对话、交流,这属于“体”的层面,要进入“悟”的层面,还得“出乎诗外”,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通过“体”,我们感知了诗歌的节奏变化之美,情感丰富之美,这首诗最要“悟”的是人物形象之美。回到课前当代学者鲍鹏山的评价:“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生讨论)生7:我觉得她是完美的。表现在她能热烈追求恋爱自由、敢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毅然许婚,其胆量和勇气令人钦佩。生8:当她觉察男子变心后,面对丈夫的负心薄幸,她能从婚姻中幡然悔悟,不再指望依附男人,决心走自己的路,追求自由,维护尊严。是敢爱敢恨,极有主见的女子。(教师板书:负心薄幸)师:胡适论及做学问时说过一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刚才你假设得很好,能不能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论证你的观点?生9:热恋时“送子涉淇”十八相送,依依不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也真诚流露出热恋中女子的天真、痴情、诚挚。到最后“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写出了女子婚变后的自我觉醒、清醒和理智,决绝时的无畏无惧、自强自立。(教师板书:痴情觉醒)生10:她的完美还表现在以下方面:婚后辛勤劳作,勇于承担,如“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氓的家境不好,女子未有丝毫嫌弃,自从嫁到男家,就下定决心与心爱的男子同甘共苦,安贫守道,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这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生11:我觉得她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作为恋人,她多情温柔;作为妻子,她勤劳忠贞;作为弃妇,她自尊自爱。师:哪位同学能把表现卫女善良多情、淳朴天真、任劳任怨、自强自立的诗句读一读?生:(学生读课文,声情并茂。掌声。)师:你读出了对卫女的认可,很好。关于卫国女子是“最完美的女性”,同学们论证较充分,有不同看法的吗?生12:我认为她是不完美的。鲁迅曾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女子的婚姻悲剧虽然主要取决于男子的背信弃义,但是与她自身也有很大关系。首先她婚前过于草率,太过于主动。初恋时过于主动,热情;忽略氓的急躁易怒,忽略父母之意,轻易许诺“秋以为期”;热恋后又过于投入、痴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完全沉溺于爱情之中,失去自我,这一点为她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在爱情面前,她卑微到了骨子里。生13:一个巴掌拍不响。女子在婚后虽然为这个家庭任劳任怨地付出,辛勤劳作,但她不注重提升自己的魅力,忽略自我地位,忽略与丈夫的精神交流,终于把自己变成了黄脸婆,导致了丈夫的变心……生14(不服气地):这要求也太高了,难道需要每一个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师: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爱情是一个永远都值得争议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今后都要面对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问题都不一样,男女生也不同。也有人说这篇都是卫女在声讨氓,想要给氓平反(生笑),这是一种创新,我们可以尝试给氓写篇申诉词,以《诗经》的四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不同心声,欢迎同学们课下继续争论。刚才同学们对完美和不完美作了比较详细的解读和热烈的讨论,这里我就不再赘述。我想来谈谈最完美,既然谈到最,那就应该有比较才是,我们来看看《诗经·郑风·遵大路》里的弃妇。(课件展示:《诗经·郑风·遵大路》)【原文】遵大路兮⑴,掺(shǎn)执子之袪(qū)兮⑵!无我恶(wù)兮⑶,不寁(zǎn)故也⑷!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chóu)兮⑸,不寁好也⑹!【注释】⑴遵:循着,沿着,顺着。⑵掺(shǎn):拉,拽。执:拿,持。掺执:拉住。袪(qū):袖口。⑶恶(wù):嫌恶。无我恶(wù):不要嫌恶我。⑷寁(zǎn,又读jié):速,快。故:故人。⑸魗(chóu,又读chǒu):通“丑”,丑陋,不好看,让人厌恶或瞧不起。⑹好:旧好。我用现代诗来诠释一下:沿着大路往前走,拉住你的袖。不要嫌我把气怄呀,不要背弃故旧轻分手。沿着大路往前走,拉住你的手。不要嫌丑把我丢呀,不要背弃相好不肯留。这位弃妇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和卫女有何不同?生15:面对男子的抛弃,她是苦苦哀求纠缠不休。而我们的主人公却是冷静反思,主动决绝、追求自由,维护尊严,反映了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师:《诗经氓》中的卫女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弃妇形象,几百年后,西方文学史上也出现一位弃妇“美狄亚”。美狄亚是科尔喀斯王的美丽女儿,爱上了前来夺取世界之宝金羊毛的伊阿宋,美狄亚真心去爱伊阿宋,并竭尽全力帮助他,后来伊阿宋自私自利,喜新厌旧遗弃美狄亚,这与《氓》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氓》中的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只有怨恨,没有任何报复行为,而美狄亚得知伊阿宋变心后,烧毁了新娘,并且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目的是让伊阿宋断子绝孙。同样是弃妇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位?生16:卫女。师:为什么?生16:相对东方女性的刚烈,我更加喜欢中国女子的这种温婉。师:这是典型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人物个性鲜明,直指苍穹。而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和。什么叫做“中和”,《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乎情,止乎礼。”反映在卫女身上,就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既怨又能受,最后也只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就取得了双重的效果:因其命运的悲惨,使人产生无限的同情;但又恰恰在这样的婚姻悲剧中,女主人公能保持清醒冷静理智独立自尊,“能够觉察到不平等,进而能够起来反抗这不平等,这便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正是这种觉醒和反抗,使人生出无限的敬意,塑造出中国弃妇的最完美形象!师: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一幅对联把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串词连起来。(板书:怨氓负心薄幸实可恨;喜卫女痴情见弃终觉醒)生:老师,这不是对联,字数不对。师: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字数的确对不上,见过这样的对联吗?生:……没有……好像见过……师:袁世凯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幅对联,内容如下: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五个字对七个字,有什么寓意呢?生: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哦,氓对不住卫女。(恍然大悟)师:同学们,历史的车轮驶过三千年,同样的故事依旧在上演。诗经之所以成为经典,是说它跨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卑俗的山歌俚语,现如今日常熟悉的事情,天然的悲苦和伤逝,过去有过,以后还会有。我们学习诗歌,不仅仅流连于今天的课堂,它可能课后会带给我们更深的思索,尤其是《诗经》这样的经典篇目。如果你学完本诗,有任何的感悟,都可以通过摘抄点评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如果能像中国学者叶嘉莹说过的“养成对诗词中之感发生命的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的共鸣”,那便是我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下课!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