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共有 3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共有 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第一框 开放互动的世界 知识目标 ‎1.知道当今世界的特征及影响。‎ ‎2.识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及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3.知道共享多样文化的原因、文化冲突的原因及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能力目标 ‎1.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 ‎2.辩证认识文化多样性。‎ ‎3.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人类共同家园特征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理解、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对外开放政策。‎ ‎2.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必要性的认识,既要树立竞争意识,也要树立居安思危、忧患和风险意识。‎ ‎3.面对多样化的文化,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树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观念。‎ 重点 ‎1.人类共同家园特征和经济全球化表现。‎ ‎2.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难点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对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2.共享多样文化的原因。‎ 教师准备:‎ ‎1.精心准备和制作当今世界特点、经济全球化及多样文化相关情景幻灯片。‎ ‎2.认真备课,设置教学知识提纲。‎ 学生准备:‎ ‎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准备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提问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有人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形容经济全球化:“一个英国前王妃和一个阿拉伯王子,坐着苏格兰司机开的德国制造的装有荷兰发动机的汽车,在英吉利隧道出了车祸,抢救她的是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药。”如果用这个故事形容全球化恰当的话,那么由此看出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故事二:2018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逆全球化潮流而行,‎ 国际贸易一直阴霾笼罩。7月6日,美国开始对华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挑起了人类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 美国的贸易霸凌不仅针对中国,也面向全世界,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都未能幸免。这不仅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引发全球市场动荡,还将波及全球更多无辜的跨国公司、一般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美国的这种贸易霸凌主义无异于在贸易领域搞“恐怖主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不仅难撼中国,更会引火烧身,终将贻害世界。‎ ‎7月以来,美方挑起的贸易战频频引发各国强烈反制。加拿大已对价值约126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墨西哥也已启动第二轮反击行动对3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同样是在7月6日,俄罗斯也宣布将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对于美国此次一意孤行挑起贸易战,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同时担心美国此举会扰乱世界经济。‎ 在国际社会上,美国任性妄为遭到批评;在美国本土社会,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也不得人心。美国的大豆农业惨遭损失,此外,在能源、制造业等诸多领域,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也“砸到自己的脚”。‎ 网友评论普遍认为,一方面,中方有理有据,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另一方面,发展是硬道理,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相信中国可以化危机为转机,实现新的发展。‎ 中国将以战略定力迎击美国挑战,正如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所说,中国跟美国打贸易战,既是维护中国的利益,也是维护中国贸易伙伴的利益,更是维护国际上支持多边贸易主义的国家的共同利益。‎ 教师总结:我们同住地球村,世界在变小。我们所生活和依赖的正是一个开放互动的世界。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共同的家园 ‎【过渡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走进校园,开始集体生活;我们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们放眼全国,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看看人类共同的家园。‎ 人类共同的家园是一个怎样的图景呢?‎ ‎1.人类共同家园的特征(当今世界的特征)‎ 教师播放视频或展示以下资料:‎ 材料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乌鲁木齐海关官网获悉,2018年上半年新疆阿拉山口海关监管中欧班列货物量值齐增,据统计,上半年该关监管中欧班列货值81.45亿美元,货运量40.46万吨,86 660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66%、40.78%、31.51%。‎ 材料二:2018年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 习近平在演讲中说:“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还说道:“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当今世界的第一个特征:开放 教师指出: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流。‎ ‎【知识拓展】‎ 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 ‎2018年7月6日,注定要在国际贸易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贸易战,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强行加征25%的关税。这动摇不了中国经济发展根基,削弱不了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和底气,也必定遭到应有的反击。然而,美国无理耍横之举所夹带的贸易霸凌主义却是贻害无穷,既有损中美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利益,也严重威胁着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阻碍世界经济复苏步伐。‎ ‎“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美国贸易霸凌主义严重损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既是在向全世界开火,也是在向自己开火。国际贸易是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的,强买强卖、使诈利诱、恐吓威胁,都是对自由贸易的扭曲,违背市场规律,也将导致全球范围的资源错配,最终损人害己。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行径,正在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引发全球市场动荡,还将波及全球更多无辜的跨国公司、一般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不但无助还将有损于美国企业和人民利益。数据显示,美方公布的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清单中,有约200亿美元产品由在华外企生产,美国企业占有相当比例。美国商会日前发布报告称,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实是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征税,将威胁美国整体经济复苏,影响美国就业。‎ ‎(2)当今世界的第二个特征:发展 教师指出: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知识拓展】‎ 李克强访德带回的不仅是300亿美元大单 ‎2018年7月9日下午,李克强与默克尔共同出席的签字仪式上,在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中德双方共签署了22项双边合作文件,涉及农业、教育、青年、卫生、化工、通信、汽车、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这次中德双方瞄准的是未来!”有媒体统计发现,此次签约的“主题”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些领域一直是中国提质增效的着力点,此次中德在汽车领域开展的全价值链合作,堪称中德合作的“新亮点”。‎ 对于与阿里云的合作,这一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助力中国制造大国应用“工业4.0”解决方案,也意味着德国西门子在推进全球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地位。‎ ‎【知识拓展】‎ 全球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技术、新经济、‎ 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 创新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需求,全球性新旧动能转换将表现得非常突出。‎ 一是智能制造。各国纷纷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如德国“工业4.0”、美国互联网制造、日本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等,俄罗斯、印度等也提出了自己的智能制造战略,智能制造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二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云服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讯和数据技术。依托技术革命,未来将形成三个“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形成“万物感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形成“万物互联”;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技术形成“万物智能”。智能社会即将到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会深度融合。中国在这一领域发展很快,正在从起跑者、追跑者、并跑者逐渐向领跑者转变。‎ 三是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全球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条件下,脱胎于跨境电子商务的E国际贸易正在逐步形成并将蓬勃发展,‎ 正在引发制造形态、贸易形态、服务形态的深刻变革,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链都将面临重组,全球制造业会出现新的链接方式和布局,E国际贸易将成为引领未来的下一代贸易方式。‎ ‎(3)当今世界的第三个特征:紧密联系 教师指出: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特朗普制造的中美贸易战遭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内部的反对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做出小结,突出对当今世界三个特征的认识和巩固。‎ ‎2.世界变化的影响 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洋彼岸一家美术馆的落成,邻国一段铁路的兴建,异国一场洪水的肆虐……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教师可以用教材第4页“为孩子找水杯”的故事,证明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 ‎(二)放眼全球经济 ‎【过渡语】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商品生产的全球化 ‎【知识拓展】‎ 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它们是由6个国家、1 100家大企业和15 000家小企业联合生产的。‎ ‎“R-180”载重汽车,其发动机是瑞典制造的,底盘、弹簧是美国提供的,控制系统是德国制造的,车身是意大利生产的,而整车的装配则是在英国完成的。‎ 教师总结: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生产过程,共同完成商品生产。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商品贸易的全球化 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全球化就指的是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在不同的国家生产某商品的不同零件,然后再集中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组装;贸易全球化指的是就商品交换这一环节而言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中国的商品卖到全世界,别国的商品也可以卖到中国。‎ 教师总结: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 ‎(3)生产要素的全球化 教师提出问题:生产要素指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土地等都属于生产要素。‎ 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知识拓展】‎ 美国将把世界经济拖入危险境地 商务部在声明中说,美国打贸易战不仅针对中国,还与全世界为敌,‎ 将把世界经济拖入危险境地。“美国对全世界开火,必将损害国际合作信心,对各国经济产生多重冲击,影响难以估量。”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所长李伟说。‎ 美方打着“美国优先”旗号,以一己之私,随意“退群”,四面树敌,不仅以所谓知识产权保护为名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还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发起232调查,针对钢铁、铝、汽车等重要产业制造贸易摩擦。目前,已有多个世贸成员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并将美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认为,美方发起的这场迄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不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而是一场全球范围的贸易战。‎ 历史一再证明,贸易战损人害己。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导致国际贸易萎缩66%。经合组织(OECD)预计,美国率先提高关税引致他国反制,最终将导致全球贸易成本上涨10%,全球贸易量减少6%。‎ ‎“美方打贸易战给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带来巨大冲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当前全球性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价值链已经构建,世界各国利益深入交融。贸易战会给全球范围的商品成本、价格、流动带来不可预测的变数。‎ ‎“美国打贸易战也会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李伟说,世界贸易推动了世界经济大幅增长,美国曾是国际贸易规则的“设计者”,如今却沦为赤裸裸的“破坏者”,不仅违反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契约精神,而且正在颠覆全球开放性的贸易秩序。‎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如多边贸易体制遭到破坏,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2.4个百分点,60%的全球贸易会消失。“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李永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贸易战产生的风险严重影响商业信心和投资。‎ 标准普尔公司预测,如美国威胁加征的关税全部实施,全球经济增速或下滑1个百分点。国际清算银行警告,保护主义抬头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关键薄弱环节,可能诱发世界经济放缓甚至衰退。‎ 美国政府的行为不仅使国际社会感到失望,美国国内也有强烈的反对声音。美政府宣布单边征税措施后,利益直接相关的美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纷纷表态,金融业、农业、制造业都强烈反对,一些对国际贸易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也都发声指责白宫。‎ 美国商会日前发布报告称,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实是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征税,让他们为日用品和原材料支付更多费用,这将伤害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并威胁美国整体经济复苏。‎ 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公司估测,贸易战正使美国25万个就业岗位面临流失风险,并导致美国家庭开支明显增加。‎ ‎“美国的做法使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空前险境,各国要坚决抵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李永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旗帜下,各国应加速推进多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完善全球经济贸易治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1)影响: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2)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三)共享多样文化 ‎1.共享多样文化的原因 ‎(1)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与情感。‎ 教师总结:同住地球村,我们有机会和途径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 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与情感。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1)如果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讨论,你的选择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2)除了舞蹈外,还有哪些文化表现形式?‎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1)选择不唯一,突出文化具有多样性,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即可。(2)诗歌、绘画、文字等。‎ 教师总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知识拓展】‎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 ‎2018年7月10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是习近平主席演讲摘录部分内容:‎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今天,我们要更多向对方汲取智慧和营养……‎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各国应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各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的人权发展道路和保障模式,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不同文明、宗教、族群应该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2.文化冲突的原因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知识拓展】‎ 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存在很多有差异性的地方,很多人通过美剧或者电影对于存在的文化差异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但是具体的差异存在哪些地方呢?下面给大家盘点七个具体例子。‎ 一、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在咱们中国人看来正常不过,可在外国人就不是这样了,你看到外国老奶奶过马路,你过去说:“HELLO,天气不错啊,我年轻气壮帮你吧!”那可不行!老奶奶一定不会很开心,倒不是因为她担心你抢她东西,而是她不服老,不想把她当作特殊人群对待。所以当你遇见外国人热情的帮助他被拒绝之后,一定不要沮丧,他们就是这个习惯。‎ 二、见面问候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很有特色的就是“您吃了吗?”,据说这是因为中国“民以食为天”的观念造成。而西方一般都是“HELLO!”之后就问你天气,“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啊?”“我觉得天气不错啊,难得的一个大晴天!”,等等。‎ 三、救死扶伤 如果我们看见有人掉到了河里,“扑通”一下,您得赶紧下去救人,可在外国就不一样了。西方人是这样的思想,“你别救我,你救我还得给我添麻烦呢!”这是什么逻辑?其实他想的可能是,你想救我?你受过专业训练吗?万一你也搭进去了赖谁?‎ 四、生活工具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老外就感觉很奇怪,两根“树枝”都能吃饭?但是看见两根“树枝”‎ 在东方人手中能如此灵活,他也许就会觉得中国人真聪明。听长辈说以前国家还没这么开放的时候,外国人刚多起来,最怕的就是在中国吃饭。‎ 五、喝水方式 以前中国人对客人最热情的举动就是给滚烫的热水,过去斯诺(著名记者)来中国访问,日记中说:“我踏上延安土地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和东方人喝水有多么的不同。”在他见着毛主席时,记录员说:“您喝口水吧”,他正想喝水,结果端上来一杯滚烫的开水。斯诺笑称:“这水在我们家能烫死一头猪。”但是他还得捧着,就是喝不了,最后只好问有没有井水。‎ 六、朋友约会 中国人表示对于朋友的尊敬一般都要提前来,有时候还会说:“我已经在这等了你几个小时了,今天终于见到你啦!”可是在国外都是这样,我们9点约会,表转到9点的时候,突然外国朋友就跳出来了,一看表,一秒都不差。要是你和一个德国人约会,你说你提前3个小时就到了,他一定觉得你神经病!‎ 七、喝酒文化 中国的酒桌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喝酒一般都有规矩,要是请人办事还会说:“来,我先喝三杯为敬!”,一般都会“头三尾四”,“鱼头向着你呢,你不喝可不行!”“合同的事单说,先干了这杯”。但要是在美国,老外要喝酒都是拿瓶XO给自己倒,然后祝您身体健康!祝您幸福!别人也不会管你喝了多少。老外一般很少有互相劝酒的,都是劝自己喝,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 ‎3.面对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辩证认识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2)和而不同 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围绕开放互动这一核心,学习了当今世界的特征和状况。通过学习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正确的态度和观念,以便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 第一框 开放互动的世界 第二框 复杂多变的关系 知识目标 ‎1.知道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及其表现。‎ ‎2.知道国家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国际竞争的实质内容。‎ ‎3.知道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及中国所付出的努力。‎ 能力目标 ‎1.能客观地、清醒地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提高对国际局势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2.正确理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3.提高对国际竞争、国际形势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国际局势,增强对综合国力的认识。‎ ‎2.理解并支持我国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所付出的努力。‎ 重点 ‎1.世界多极化。‎ ‎2.国际竞争的实质。‎ 难点 国际局势复杂多变。‎ 教师准备:‎ ‎1.准备教学情景幻灯片;‎ ‎2.精心备课。‎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 一、课前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播放幻灯片:‎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教师总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旧的世界格局消失,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1.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教师提出问题:“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指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理解上述三个概念。‎ ‎“大发展”指的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大变革”指的是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大调整”指的是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知识拓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2)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3)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4)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政治发展本身的不平衡,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扩张战略,引起世界的不满。经济多极化推动政治多极化。‎ ‎【知识拓展】‎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关系 汈汈汈汈汈 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 区 别 ‎①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②它是从经济学角度反映当今世界相互依存加强的趋势 ‎①它是相对两极格局和单极世界而言的,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 ‎②它是从政治学角度反映当今世界相互依存加强的趋势 联 系 ‎①二者存在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而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国际新秩序来解决。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二者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两个突出特点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 ‎  教师总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2.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教师提出问题:(1)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呢?‎ ‎【知识拓展】‎ 金砖五国 ‎“金砖五国”(BRICS)引用了俄罗斯(RUSSIA)、中国(CHINA)、巴西(BRAZIL)、印度(INDI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 因此被称为“金砖五国”。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习近平发表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 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重要讲话,积极评价金砖合作走过的10年光辉历程,强调要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使金砖合作造福五国人民,惠及各国人民。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金砖国家的发展带来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进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教师提出问题:(2)金砖国家的发展或崛起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3.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知识拓展】‎ 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 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另外,它促进了世界大国关系的缓和。尤其是为了对付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和突发性自然灾害、艾滋病和水资源的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同时它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总体上有所增强,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知识经济也开始兴起。‎ 其意义具体如下: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二)调整中的国家交往 ‎【过渡语】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局势,如何处理国家间关系呢?‎ ‎1.各国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第12页到13页“探究与分享”内容,请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人类希望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脚步越走越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也有给人类留下巨大伤痛的战争与冲突。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 ‎【知识拓展】‎ 热情似火!阿联酋期盼习主席来访 ‎2018年7月的阿联酋,正值酷暑,每天都是40多摄氏度。连日来,伴随滚滚热浪的,还有一个当地最热的话题——习近平主席于19日开始对阿联酋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29年再次到访。‎ 阿联酋人口有930万,去年接待了100多万名中国游客;在阿联酋,有4 000多家中资企业开展各种业务。如今,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双方合作不断加深。‎ ‎2017年,中国阿联酋双边货物贸易总额410亿美元。中国对阿直接投资流量6.2亿美元,‎ 比前一年增长106.7%。从投资流量看,阿联酋成为2017年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阿联酋高度国际化,外籍人口高达88.5%。在多元的文化中,中文教育相当受欢迎,不少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未来计划在超过100所学校开设中文教学。‎ 阿联酋和中国根深蒂固的友谊,流淌在两国人民的基因里。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到来,阿中关系进一步升温。‎ ‎2.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知识拓展】‎ 中德深化合作携手维护自由贸易 ‎2018年7月9日~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德国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尽管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中德达成的成果足够丰硕。双方共签署了涵盖农业、教育、卫生、化工、通信、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20多项双边合作协议,总金额近3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还在多个场合明确表达了坚持开放和维护自由贸易的立场,用言语和行动共同为经济全球化贡献正能量。‎ 李克强在第九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闭幕式致辞中提到双方要拓展三方合作,而“一带一路”是最佳的平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对此也很看好,他表示,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德国的反应是主动寻求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机会,而加入亚投行也恰恰表明德国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能够有更大作为。‎ ‎3.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知识拓展】‎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于2015年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德国“工业4.0”‎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美国“再工业化”‎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再一次依靠“再工业化”来推进实体经济的转身与复苏。“再工业化”是美国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 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 “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 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 教师总结: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再工业化”可以看出: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自2017年6月2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之后又先后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核协议后,当地时间2018年6月19日,美国再度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有舆论注意到,对于不符合美国意愿的多边组织,特朗普政府或试图改变原有规则,或干脆退出。由于美国这位总统的特立独行,世界局势稳定性令人担忧。‎ ‎4.整个世界复杂多变及我国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所付出的努力。‎ ‎(1)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尽管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 ‎(2)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知识拓展】‎ 中非合作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携手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六大理念,在中非合作中要“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四项原则,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从而将“真实亲诚”的中非合作关系做出了更高水平、更新层次的诠释,为中非合作的务实推进、非洲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及中非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深化增添了新的动力。‎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推动全球化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为解决国际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贡献了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本届中非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打造中非合作命运共同体六大理念、中非合作的四项原则、八大行动都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首先,相互尊重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前提,不仅包括国与国外交关系上的相互尊重,更包括对各方主体在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上的理解和尊重,对其所拥有的发展诉求乃至共享全球化成果权利的理解和尊重。中国充分尊重非洲国家的发展诉求与发展模式,尊重非洲国家共享全球化成果权利,愿意在中非合作中亲诚友好、平等相待,为非洲国家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其次,公平正义是新型国际关系的保障,只有实现了公平正义,用高尚、负责任的思维和伦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各国的权利,实现全球的共同发展。中国要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坚持四项原则,提出八大行动方案,致力于用真诚的实际行动推动非洲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非洲人民的幸福无私地提供资金、技术、经验方面的帮助,让非洲国家能够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用高尚的伦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真真切切在中非友好合作中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公平正义”。‎ 第三,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与基础,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意味着更为广阔、多样、包容的朋友圈,要以合作带动共同发展。在中非合作中,中国倡导的六大理念体现了六个“共”字,这是合作的基本原则,其中合作共赢理念更是与新型国际关系概念完全吻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原则也是不断扩大新型国际关系的朋友圈和认可度的重要方针,‎ 可以说中非合作充分拓展了新型国际关系中合作共赢的内涵。‎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基础上接触和了解了世界多极化,从经济、文化再到政治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世界进入了多极化时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树立全球意识显得极为重要。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与此同时,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的大国,正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第二框 复杂多变的关系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框 推动和平与发展 知识目标 ‎1.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 ‎2.知道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和威胁和平的因素。‎ ‎3.知道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贫困的原因和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4.知道各国积极行动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战争破坏力的认识水平。‎ ‎2.提高对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自觉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和平,树立爱好和平的意识和观念。‎ ‎2.通过对二战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对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贡献感到骄傲。‎ ‎3.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国当前开展的扶贫工作予以理解和支持。‎ 重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难点 ‎1.影响和平的因素。‎ ‎2.如何促进发展。‎ 教师准备:‎ ‎1.精心准备和制作教学相关情景幻灯片。‎ ‎2.认真备课,设置提问。‎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中的探究问题。‎ 一、时事导入,场景激趣 叙利亚战争究竟有多恐怖?‎ 从2011年叙利亚内战至今,已有7个年头,叙利亚7年的内战已经让叙利亚破败不堪,从一个美好的家园变成人间地狱,变成一片废墟,家园已是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那么,7年的叙利亚内战有多恐怖呢?‎ 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据外界统计:从2011年内战爆发至今,叙利亚人口减少700万以上,为躲避战争多数流离失所漂泊海外,造成100万以上人口伤亡,死亡人数超过30万,直接经济损失1.3万亿美元,国家倒退30年以上,战争让百姓、儿童横尸街头的场景随处可见,帮派林立,为达到政治目的滥杀无辜屡见不鲜。底层的百姓没有话语权,国家不像国家,没有一个得力的政权,国家没有能力抵御来自外界的威胁,任由强权宰割和打击,这就是战争!最终饱受战火的还是普通百姓。‎ 教师总结: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但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维护世界和平 ‎1.和平发展的可贵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上方的“探究与分享”及后面的正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二战的相关历史。‎ 教师展示幻灯片,如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 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 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 500多万人。‎ 教师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才取得胜利。‎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下方的“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1)这支部队为何存在?‎ ‎(2)请你查阅资料,看看当前这支部队部署在世界上哪些国家和地区,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做出小结。‎ 教师总结:这支部队就是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后就应离开发生冲突的地区。目前,在四个大洲部署了16个联合国和平行动。其中包括15个维持和平行动特派团和1个阿富汗政治特派团(联阿援助团)。他们均受到维持和平行动部(维和部)领导。‎ ‎【知识拓展】‎ 蓝色贝雷帽——联合国维和部队 ‎1945年10月25日,联合国诞生了一支世界性联合部队,因为这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作战时都戴着蓝色头盔,平时戴蓝色贝雷帽,所以人们又称其为“蓝盔部队”。联合国维和部队荣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从此,蓝盔(贝雷帽)部队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重视。该部队由联合国秘书长领导,在取得有关各方同意的情况下,被派往世界各冲突地区。其兵源由与冲突无关的会员国自愿提供,这支部队只携带轻型武器,除自卫外不得使用武力。‎ 迄今为止,联合国已先后向世界各冲突地区派出了近40支维和部队和军事观察员。应当承认,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地区的和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联合国维和部队行动使用武力的情况越来越多,强制的色彩越来越浓,维和变成了“强制和平”。以美国为首的世界霸权国家,经常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对弱小地区和民族进行武力“维和”,严重地违背了“蓝盔部队”的宗旨,所以现在的维和部队已变相成为美国“驻外部队”。‎ ‎2.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 ‎【过渡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1)维护和平的方式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2)影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一是二战的后果及核武器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教育了世人;二是世界上维护和平、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3)后果: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 ‎【过渡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否意味着战争就离人类远去,‎ 世界太平了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虽说二战后的70多年间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比较大的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马岛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车臣剿匪战、苏伊士运河争夺战等。‎ ‎3.威胁和平的因素仍在,世界仍不太平 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知识拓展】‎ 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略和思想。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意在达成宗教、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这类行动一般由非政府机构策动。恐怖主义活动范围,已从西欧、中东、 拉美三大热点地区向全球各地区和国家蔓延,尤其是“9·11”后,美国发动针对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全球性反恐战争以来,东南亚穆斯林聚居地区的人民反美情绪高涨,针对西方人的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一些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地区安全问题之一。恐怖主义活动表现形式由传统的绑架、劫持人质与暗杀等方式到使用爆炸、袭击、劫持以及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等。此外,当前恐怖主义的活动策略也在不断变化,手法越来越野蛮、残暴,以至于不择手段。‎ ‎4.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人在默默地守卫和平,让我们拥有安宁的生活。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过渡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社会应该怎样实现发展呢?‎ ‎1.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原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知识拓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 世界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况,通常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般包括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工业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绝大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一些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可分为较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按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大致有四种类型:新兴工业国家、石油输出国家、原料输出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少数石油输出国人均收入虽比某些发达国家还富裕,但按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侵略与掠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民族独立,但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剥削。旧经济结构并没有彻底摧毁,一些经济命脉仍然不同程度地控制在国际垄断资本手里。发展中国家虽然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附庸地位,但仍面临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的威胁。因此,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强权政治,变革国际旧秩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 ‎2.阻碍人类发展的因素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3.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举措 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 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知识拓展】‎ 中国精准扶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开始走向了强国致富的道路。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7年底中国还有3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 ‎“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曾经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采访时这样表示。中国政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使我国6亿多人脱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依旧有着很大比例的人群面临着贫困生活的困扰,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都能够脱贫致富,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刘永富说,距2020年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要确保几千万人全部如期脱贫,这样的任务非常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如今已经进入到“攻坚拔寨”的最后冲刺期。‎ 而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也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也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两年时间,时不我待,扶贫开发工作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定不能够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世界粮食计划署 世界粮食计划署由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办,是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于1961年第16届联大和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决定成立。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宗旨是以粮食为手段帮助受援国在粮农方面达到生产自救和粮食自给的目的,消灭饥饿和贫困。援助方式分紧急救济、快速开发项目和正常开发项目3种。其活动资源主要来自各国政府自愿捐献的物资、现金和劳务。目前主要认捐者有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荷兰、日本、德国、瑞典、英国、丹麦和澳大利亚。‎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要展开分析影响和平、制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在此基础上明白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 推动和平与发展 第二框 谋求互利共赢 知识目标 ‎1.知道当今世界现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原因、意义。‎ ‎2.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做法。‎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识和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及理念。‎ ‎2.提高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和信心。‎ ‎2.树立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理念。‎ 重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及举措。‎ 难点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师准备:‎ ‎1.准备教学情景幻灯片。‎ ‎2.精心备课。‎ 学生准备:‎ ‎1.搜集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材料。‎ ‎2.预习新课。‎ 一、课前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运用你的经验”或播放幻灯片:‎ 阅读下列格言、警句,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思想:‎ ‎1.独行快,众行远。‎ ‎2.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3.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4.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教师总结:“独行快,众行远”,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8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发布主旨演讲时提到的非洲谚语。除此之外,习近平主席还讲道: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 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亚洲乃至世界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 可以想见,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政治主张乃至不同文化传承的各国代表,听到自己文化体系内的古谚,所产生的那份亲切的文化认同感。一次高规格的高峰论坛,伴以一场润物无声的文化细雨,应该多么让与会者感同身受,如沐春风。‎ 这样言之有物、言之由衷的表达拉近了与会者的心理距离。如果要说接地气,这样的主旨演讲则是最标准的范本。不仅接地气,而且“择地接气”。非洲、欧洲、亚洲的朋友们“各取所需”。然而结果殊途同归:最终都回到“和平与发展”的主旨上来。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那就要用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民谚、古谚成为最畅通的沟通桥梁。在这样准确的沟通中,中国的立场、胸襟与气度跃然纸上。‎ ‎“接地气”当然不能只是“说的比唱的好听”。放眼实际的举措:“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稳步扩大投资规模;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发展与和平的大手笔,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就好像博鳌亚洲论坛无处不在的蔚蓝主色调一样,相信与会者和公众都看到了越发清晰的蔚蓝愿景和希望。‎ 回望二十世纪给人类带来深痛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冷战与对抗,和平与发展更显其弥足珍贵。在世界高度互联的今天,国与国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想着自己的大河或小河有水,而不管不顾他人,这样的命题本身就已经不能成立。独善其身或损人利己毫无前景与希望可言。‎ 我们不应只记得“独行快,众行远”这样饱含古老非洲智慧的古谚。也更应时刻警醒:不要“穿新鞋走老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时刻警醒:人类共同的命运在对抗与倾轧中是没有出路的,唯有休戚与共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的人间正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课第二框《谋求互利共赢》。‎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应对全球性问题 ‎1.当今世界现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或背景 ‎【知识拓展】‎ 全球性问题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 这些问题包括以下特征:第一,全球性。第二,综合性。第三,挑战性。‎ 鉴定是否为全球性问题的三个条件:‎ 一、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共同存在的问题;‎ 二、此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妨碍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此问题的途径,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努力才行。‎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知识拓展】‎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为验证,‎ 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3)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知识拓展】‎ 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挑战 面对此起彼伏的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层出不穷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我们担当大国责任,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发挥建设性作用。我们积极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引导促成伊朗核问题六方协定,推动南苏丹、叙利亚、乌克兰等热点难点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派军舰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我们坚持绿色低碳,宣布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推动各方达成并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引领国际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推动制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率先发布落实该议程的国别方案,积极促进全球范围内平衡发展。我们积极参与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发起并主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反腐败合作,推动构建国际反腐败合作新秩序。‎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意义 ‎(1)理念 教师总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意义 教师提出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 教师总结: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知识拓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世界共识 ‎ 自2013年中国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刻阐释这一理念。从联合国总部到日内瓦万国宫,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共十九大报告,再到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一倡议日益深入人心,已成为世界共识。 ‎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一致通过“‎ 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同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11月2日,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又写入联大“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 ‎ 联合国决议频频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这一理念得到各国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得到许多政治家和国际问题学者高度赞同。 ‎ ‎(二)关心共同命运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到26页内容,提出问题: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即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教师引导学生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做法:‎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3.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4.对青年学生的要求 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三、课堂小结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都可能上升为一种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为全球提供发展机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也始终扮演积极角色,展现中国担当,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参与全球治理、应对现代社会分裂危机、引领重塑世界秩序而设计的中国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如今世界处于各国彼此联系和彼此依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人类需要的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信和历史担当。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丝路基金,发起成立亚投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与沿线国家开展互利合作;设立中国—‎ 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抗击埃博拉病毒、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也门撤侨行动和尼泊尔强震救援等方面,中国都显示出伟大的国际利他主义精神。中国不仅坚持自己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且把中国梦与世界梦联结起来,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描绘了蓝图,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指明了方向。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逐渐升高,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经济大融合,各国发展大联动,人类成果大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二框 谋求互利共赢

资料: 455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