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二单元.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 黄河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意义。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1.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资料,使学生通过观看这 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2.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课件。 1 课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 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它 抛头颅、洒热血;有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请看大屏幕:这就是黄河。 (播放黄河画面,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 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 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 为她饱经沧桑,与她的儿女们共同经历过苦难与抗争。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 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那是在 1938 年 9 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的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 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 灵世界。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 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 年抵达上海参加抗 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 年 8 月创作的《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 与愤恨、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8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 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唱遍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 民文学》主编。 1938 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诗人随军从陕西宜川县到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进入 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历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 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有力的船夫号子,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诗人 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本文是组诗《黄河大合 唱》中的第二个乐章。 1.播放配乐朗读音频,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么? (1)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歌词与朗诵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 (2)要读出“赞”“颂”的语气,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 握。 (3)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要读出赞颂之情。 (4)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感情要深沉、悲壮。 朗读提示: (1)这首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 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 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3.下面让我们再次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 了黄河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 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 国。 2.“澎湃”“狂澜”“宛转”“屏障”等词语向我们展示了黄河的伟大气势和特征。为 什么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 世代的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这是一个暗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3.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表明整篇诗歌都在对黄河进行赞颂。为什么在演唱前安 排一段朗诵词? 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的目的是引起听众的注意,知道是歌唱黄河的歌。前面的朗诵词 交代演唱主题,确定演唱基调,有“引言”的作用。 4.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诗歌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最后两句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这里用反复起了强调的作用,表达 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5.诗歌对黄河的赞颂部分,用“啊!黄河”把它分为了三个层次。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民 族的屏障”,说它有“千万条铁的臂膀”?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 方面歌颂了黄河。诗中的比喻“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 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 6.这是一首风格豪迈的诗歌,在赞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还要“望”黄河呢? 在赞颂黄河之前先“望”黄河,是先描写,再歌颂。作者在歌颂黄河之前,有一个蓄势 阶段,“望”中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为后面的歌 颂做了很好的铺垫。 7.感受诗歌中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 呢? 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 救国。诗歌最后道出的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8.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 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 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 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9.你认为这首诗中有哪些表现技法值得学习? 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1)呼告,如“啊,朋友!”有助于明确抒情 对象,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2)反复,如“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起到了加强结 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3)比喻、拟人,如“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一泻万 丈,……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等诗句,赋予了黄河无限丰富的生命力,使她像母亲一样亲 切深情。 10.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 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以“作者写黄河,就是 写……”的格式面对黄河说一句心中的誓言,以此颂扬伟大的黄河吧。 例如: (1)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因为你而骄傲自豪! (2)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的苦难史,就是写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3)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 (4)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以她不朽的流淌,构筑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动脉。 《黄河颂》以“我”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黄河的精神,由“我”的“望”,写到“我”对黄河的赞颂,再写到“我们”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 第一部分(第 1 节):序曲,开宗明义地说出了“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部分(第 2 节):描写黄河波澜壮阔的图景,讴歌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发出学习黄 河精神的誓言。 第一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南北两面”):望黄河。描写黄河奔腾澎湃、不可阻 挡的气势。 第二层(从“啊!黄河!”到“发扬滋长”):颂黄河。从养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 个方面来写。 第三层:尾声。发出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1.大量使用比喻。 在“颂黄河”部分,诗人先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借以赞颂中华民族历史的悠 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 卫作用。最后,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的主干是“巨人”的躯干,黄河的支流是 “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同时歌颂了黄河“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的气势,这些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伟大,描绘了民族精神的伟大。 2.突出运用象征手法。 《黄河颂》既是一首黄河的颂歌,更是一首民族精神的颂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黄河以其坚实的风骨、博 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歌颂黄河的精神就是歌颂中华民族的精神。 3.注重音韵和谐。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句式上,长短结合、自由奔放、气势强 劲;韵脚上,先“an”后“ang”,隔二三句押韵,声音响亮,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4.注意形象刻画。 这首歌词还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感“黄河滚滚”,“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 的雄伟图画。 黄河颂 光未然 黄河颂{望——气势 颂{养育 保卫 激励 学——精神}中华民族精神 本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首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之能以一种科 学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教师借助论坛这一畅所欲言的 平台,使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得到了和谐统一。第三,这样的整合模式所营造的教学 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我布置的整合任务,既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也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 了教育过程最优化,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6 老山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陆定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应边读边思考,理清记叙的要素,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 义,并背诵精彩的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难点 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义。 1.课前朗读; 2.互动讨论; 3.设疑探究。 1.生字词课件; 2.课文结构课件; 3.段落精读课件。 2 课时在我国湖南省与广东、广西两省的交界处,绵延逶迤着一个被称为南岭的山脉,它是我 国华南与中南的分界线,也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是以五岭为代表的,五岭 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中曾诗曰“五岭逶迤腾细浪”,而越城岭 就是五岭之一。红军长征途中所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老山界是越城岭中的一段,老山界也是红 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老山界。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 年 10 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编《红星》报; 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总部野战政治部副主任,领 导《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1942 年 8 月,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1945 年,任中共 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 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文革”中,遭受林彪、“四人帮” 反党集团的严重迫害。1980 年 3 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1996 年 5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 本文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1934 年 10 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 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 12 月间越过老山界,又 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军 410 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于 1935 年 10 月,胜利到达陕北,跟陕北红军会合, 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明确顺序安排。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2)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3.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 地点 活动 第一天 下午 傍晚 天黑 黑夜 半夜 第二天黎明以后 下午 学生发言后,明确: 地点 活动 山沟 我们偷了个空,跑到前面去 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 山脚 大家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山腰 在山路上露宿 山腰 半夜里,忽然醒来 上山路上 继续登山 山顶,下山路上 下山 4.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点题,简介老山界,暗示翻越艰难。 第二部分(2-32):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33):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回顾了整个长征。 1.课文写道:“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从文中看,其“难”表 现在哪些方面?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2.对于这些“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3.面对这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 机。 4.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品质?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一课,揣摩文中生动的描写。 1.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 生动的描写。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3.揣摩行动描写。 要求同学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如:红军在瑶家与瑶民攀谈,表现了瑶民渴望摆脱军阀统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军民互爱的真挚情感;山腰露宿,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从容镇静、坦然无畏的精神。 4.揣摩语言描写。 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人物语言描写,并加以分析,从表现人物形象及精神等两方面谈意义 作用。 如“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这是本文为数不多 的对红军战士的语言描写,表现出红军面对困难时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5.揣摩场面描写。 (1)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 “之”字奇观。 (2)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先写从山下向上望的情景,“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 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次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下看的情景,“简直是绝壁, 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3)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烘托出红军壮志凌云、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6.揣摩景物描写。 (1)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2)“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描写所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 (3)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有何表达作用? 庄严、奇伟。用“巨人”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身处的山谷,既突出了山 势的险峻,又暗示了红军的处境艰难。 (4)“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寂静。 (5)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样写有何妙处? 不矛盾。这是以声写静,可以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处于山谷,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 处,很低微,但由于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很 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作者以形象贴切的比喻,用耳 朵里感觉到的“极远的”“极近的”“极洪大的”“级细切的”声响,烘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 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深切感受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来,并使读者也似乎调动了听觉、视觉等感 觉器官去感受它,以便体会当时的寂静,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6)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写出? 远、近、大、细;比喻、拟人、排比。 (7)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 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1.组织讨论: (1)文章第 3~10 段花了大量篇幅来写与瑶民“攀谈”的事,这是不是离题了? 这不是离题。一方面这是叙事中宕开一笔,突出山路的难行,是真实的叙事;另一方面, 这是作者运用陪衬的手法反映、深化中心:红军不是为长征而长征的,而是为了从根本上改 变人民受苦受难的处境。山脚访瑶家,正是让读者看到这个中心。同时,如果只是写翻山的过程,给人留下的印象,似乎红军只是同自然天险作斗争的部队。事实上,红军长征还起到 宣传队的作用。正是因为取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走过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 (2)课文里一处写“照着习惯”,一处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各反映了什么现实? 把两处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想法? 课文里写一家瑶民家中的“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 来了”,这里的“照着习惯”,反映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部队经过,就担心 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一句, 反映了红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斗的宗旨以及善于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特点;与前面“照 着习惯”一句对照,鲜明地表现了红军同军阀的本质区别;说明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 是播种机,红军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请同学们自主交流,就自己读过的描述长征故事的作品,说内容,谈感想认识。 老山界{开篇点题,启示下文 翻 山 经 过 {当天下午→天黑之际:山沟→山脚  军纪严 天黑后→黎明前:山脚下→半山腰 苦也甜 次日黎明→下午两点:雷公岩→山顶 意志坚 下午两点后→胜利下山 乐无比 呼应开头,小结全文 }坚 强 乐 观 本文真切、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这样写的好处,一是材料 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 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三是有些事情起初不明,后来才明,按时间顺序写,先设悬 念,后做解释,就能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2.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意思。如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 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深地感到红军确实是 一支无高不可攀的英雄部队。 3.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字里行间流露着朴实而强烈的感情。如对“耳 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的描写,绘声绘色,四个比喻,刻画入微,形象生动,可以引起读 者多方面的联想,使人对本体事物理解得更加明确清晰。 老山界{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陡峭 睡觉难:露宿峭壁,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枪声密集,敌人追击}衬托红军战士 不畏险阻的顽 强意志和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根据这篇课文特定的历史背景,我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进行充分的情境创设,以此激起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体会文中所寓含的思想高度、深度和广度,把思 想精华牢牢抓住;揭示阐发,启发学生深思、联想、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和知识趣味性;尽 量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相互影响,熔思想、语言、 认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炉。同时以练代讲,讲练结合,有助于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 7 土地的誓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层体味作者的家国情、故园情。 2.揣摩本文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同时进行仿句训练,逐步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增强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感情,鼓励他们将来为家乡的富饶、祖国的腾飞 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了解文中某些词语的确切含义。 1.朗读法: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 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令人震撼。 教学时宜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配乐朗读、表情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 学生齐读等,在反复朗读中,体味作者挚痛的家国情、故园情。 2.情境法: 七年级的学生没有失去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与体验。教师宜创设情境,如播放展 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的录像、光盘等或播放《松花江上》 《游子吟》《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橄榄树》等歌曲,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感染学生。 3.讨论点拨法: 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交流思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辅之以必要 的点拨,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美点寻踪法: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进入作品的世界,尽情赏析文章的美,真正成为鉴赏主体。 配乐朗读音频,《松花江上》等歌曲,多媒体课件。 1 课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学生跟着唱 学生听、唱完谈感受。 教师:是的,歌曲再现了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 占东北,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国土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骑蹂躏了十年。 1941 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 其中的一员,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 年发表小说处女作 《母亲》。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曹雪芹》,短篇小说 集《憎恨》《风陵渡》等。 1.写作背景。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们东三省,“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家 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时写的,当时抗日战 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 写下了这篇文章。 2.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 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 30 年代中期。他们有 的加入了“左联”,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 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 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展现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 格,令人感奋。 3.关东的由来。 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 又俗称“关东”,至今仍在民间盛行。历代对东北行政区划不一,名称种种,而形成一个具 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海之变,最终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成为它 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标记易读错的字。 2.读一读。 3.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满腔仇恨。 4.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感动自己的句子,深情地、大声地朗读出来,并找学 生谈一谈为什么会感动自己。 5.理解文章标题含义。 这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而是作者面对土地所发出的誓言。1.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 “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2.到底是什么东西催促着作者一定要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故乡? 作者心底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从作者的成长经历来讲,那片土地对于他来说是那样 的熟悉。 3.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 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4.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请举例说明。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2)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表达 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 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 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 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 抒情效果。 5.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 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 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 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 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 寻味的意味。 6.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 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 “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从深层看,这是虚写。作者的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 样,在燃烧、沸腾、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7.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让学生闭目倾听。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 “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 看法? 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使人想到仍在日寇铁蹄下的故乡亲人,这些景物密集地排列在 一起,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8.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原野”用“她”来称呼,而到后面却说“土地,原野,我 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改用第二人称来称呼呢?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 但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感情逐渐变得激昂,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而是用第二人 称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9.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 作者什么感情? 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 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 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 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10.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作者的心 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抑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 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冲破一切阻隔的力量。 11.怎样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埋葬”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飘荡、回响 在田垄的欢笑曾经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 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 间。这里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文章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 整的一副长联。 第 1 自然段主要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 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 2 自然段主要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至 牺牲! 1.呼告手法,直接倾诉。 文章运用呼告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恋。例如:“我必定为她 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满怀激情的誓言,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为家乡的解放而奋斗的决心,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寄情于物,波澜起伏。 作者感情的表达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寄情于物,使自己的感情表达得贴切与自然。 例如,作者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的层叠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 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而作者的盛情也包含在其中,那些景物里都有他火热的心。 3.语言凝练,饱含深情。 本文饱含了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以及要为之奋斗的激情。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召唤与 自己时时对家乡的回忆,再加之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凝练,情 感更加真挚。 土地的誓言 Error!眷念故土 爱国情深 关于《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若没有历史、音乐、地理知识的辅助,学生就很难学好, 单纯以语文学科的角度学,它就显得特别枯燥无味。我通过上课时结合历史知识的讲解,让 学生了解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经过,从课中体会到沦陷区人民的心情和感受;我还让学生接 触地理知识,了解通辽市历史上归吉林省管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抄歌词,所以向音乐老师借资料,并投其所好,课上让其唱、读,给 其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顺理成章地引导他们去写作,使其有内容可写,有格式可依。音乐 使学生精神愉快,不知不觉中他们愿学、乐学、爱学、学好。 8 木兰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与《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 特点。 2.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重点 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朗读法、复述法、质疑探究法。 配乐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2 课时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子, 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她的事迹被老百姓编成民歌广为传唱。她的名字叫木 兰。现在我们就从这首流传于世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感受一下“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吧!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 又称《木兰辞》。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乐府诗的“双璧”。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 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诗歌,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称为“乐府”。 1.听配乐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节奏的变化。 2.解决生字词,重点注意几个问题: “十二转”的“转”应读 zhuǎ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旧时裳”的“裳”读 chánɡ,古代指下身穿的衣裙,男女都穿。 要注意理解在这首诗里出现的互文修辞句。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 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学生齐读全诗。 4.教师逐段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节是对情景的描述,读开头两句语调要柔缓,第三、四句则要带疑虑和关切的语气, 声音可以略微提高,读到“叹息”再轻缓下来。 第二节开头两句是问句的形式。读“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答句中的 两个“无”字应重读表强调,语气要与后面的句子衔接。“见军帖”“大点兵”“十二 卷”“卷卷”都要重读,以说明战争的规模和紧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木兰所 思所虑,这里可以略作停顿,然后用坚定的语气读“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从此” 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顿息,“此”字拖长一点,把“替爷征”三个字读得沉着有力,以表现 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第三节前四句节奏要读得比较紧凑,以渲染木兰在匆促地准备行装,“骏马”“鞍 鞯”“辔头”“长鞭”应突出强调,使听者能想象出木兰整装待发的英姿。以下八句写木兰 奔赴前线、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读得委婉,放轻音量,以表现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后 四句写木兰已经到了能听到敌人战马嘶鸣的地方了,因此要读得刚毅,音量适当放大,以表 现她的战斗豪情。 第四节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语言凝练而夸张,朗读时抑扬顿挫要鲜明,节奏要慢。 “赴”“度”“飞”要读得富有动态,语调要昂扬。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语气要相 对滞重,节奏放慢,以表现木兰经历着战场艰苦环境的磨炼。读“将军百战死”语词略抑; “壮士十年归”,读时语调要扬起来,以渲染出军队凯旋的气氛。 第五节前四句要读出天子给予木兰很高的奖赏和荣耀。“十二转”“百千强”要重读。从 “木兰不用尚书郎”到节末木兰对天子“问所欲”的回答,读时语调要平稳。“还故乡”三 字中间要顿开,音调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兰不卑不亢、不慕富贵荣华的品质和思念 家乡的心情表现出来。读第六节父母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女儿这一句,语气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绪,读时节奏 要与老人颤颤悠悠的节奏相符。读阿姊们忙着梳妆、小弟忙着杀猪宰羊两句,音调要提高些, 节奏要加快,以生动表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情景。木兰“开”“坐”“脱”“著”“理”“帖” 时,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会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读的时候节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顺的口吻、 娇羞的语气来再现一个健康、美丽、端庄的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语气读“火伴皆惊忙”之 后要有一个停顿,以示伙伴们反复打量已换女装的木兰,然后用惊异的语气读“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读。 读最后一段,语调要略缓,“雄”“扑朔”“雌”“迷离”点出了雄雌的特征,要重读,最 后一句要慢读,语尾要向上扬,读成反问语气,给听者以思考与回味。 1.木兰原来的身份是什么?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织女。“木兰当户织”。 2.诗歌开始时写木兰在干什么呢? 叹息。 3.“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 4.第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为下文设置悬念。 5.木兰叹息的原因是什么?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 数)之多,表明了军情紧急,渲染了战争气氛。“卷卷有爷名”表明名册上有父亲的名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6.在这种情况下,木兰作出了怎样的决定?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后的考虑,毅然决 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7.木兰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后,接着她干了什么?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 了什么?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些句子运用了排比。铺陈 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 密有序的准备情形。 8.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了对偶修辞方法。“旦辞爷娘去,暮宿 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两组对偶句之间,层层递进,写出木兰出征的路 线,征程的遥远、军情的紧急、行军的神速。 9.“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 啾”写出了宿营地怎样的环境?衬托了木兰出征后的什么心情? 写出了宿营地的荒凉。衬托了木兰出征后的思亲之情。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 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 透露出木兰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英勇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 征途的豪迈气概。替父从军的木兰,离开了爹娘,离开了家乡,奔赴战场。接下来又发生哪些事情呢?让 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1.第 4 自然段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 么样的表现作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夸张。这两句 诗,写出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 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 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 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 句是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 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经过长期激战后,胜利归 来。 3.第 5 自然段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顶真。 4.木兰胜利归来后得到了什么赏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5.当可汗“问所欲”时,木兰怎样回答?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品质?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 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6.第 6 自然段中,木兰回到家园后,家中是怎样迎接她的?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 7.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亲人因木兰归来各自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 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8.木兰回家后做了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写出了木兰久征胜利 归来,恢复女装、欣喜兴奋的感情和表现。 9.木兰恢复女装后接着做什么? “出门看火伴”。 10.伙伴们有何反应?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 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时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 束。 11.最后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后的结束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 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喻、对偶、反问。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其中的“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 了木兰从军多年来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12.“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一段,常用来比喻什么? 常用来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分辨。 13.概括木兰的形象。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 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处事果断的 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胜 利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重过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 的象征。 全诗紧紧扣住木兰从军这一主题,突出了木兰这个英雄形象。 这首诗按照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第三节):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四节):写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归来。 第三部分(第五节~第六节):写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圆。 第四部分(第七节):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木兰诗 故事情节 一、代父从军、踏上征途。(详写) 二、奔赴前线,十年征战。(略写) 三、还朝辞官,家人团聚。(详写) 四、吟唱比喻,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为了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进入情境、感 受木兰的形象,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核心,按照“诵读——品读——析读”的顺序进行构建。 其中“诵”“品”“析”是手段,依次提升;“理解”“感受”“领悟”是目的,逐步提高。我 把课堂活动分成四个板块:读,感受民歌的味;品,咀嚼诗歌的意;说,品评人物的魂;演, 走进心灵深处。意图从四个层次出发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指导朗读、设计活动等形 式使学生与木兰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突破传统的认识,对木兰的形象进行审视和定位。 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解读,师生在此基础上的碰撞和交流才是真 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深化了,语言的感悟能力发展了,审 美能力提高了。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习抒情 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写作——修改——点评 一、导入新课 “没有无心之文”,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甚至在说明事物时,作者 的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时怎样抒情。 二、写作指导 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 读者,引起共鸣。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②触景生情法: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 ③咏物寓情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④咏物言志法: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⑤融情于事法: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感染读者。 ⑥融情于理法: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 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文一、片段作文 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 字左右。 写作提示: 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例文欣赏: 我总是呆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 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让我化作羽毛,徜徉在这无边的回忆。有时我沉 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把心掏空。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 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因为看 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多几分快乐,少几分忧愁;多几分幸福,少几分痛苦; 多几分憧憬,少几分绝望。相信阳光必将驱散阴云,雨后彩虹终会露出她醉人的微笑。 作文二、我的家乡 写作提示: 1.写作内容:可以写家乡的景色、特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 到,可以有侧重地写作。 2.写作时,可以直接表达感情,也可在描写、叙事中渗透感情。 3.写完初稿后,要进行修改。 例文欣赏:我的家乡 望着被云雾笼罩的天空,回想起童年时候的家乡。一丝思念便涌上心头。虽然说时隔了 十年,但是那时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童年,是一支小夜曲,悠久,绵长;童年是一幅山水 画,让你永远欣赏;童年,是一片奇异的星空,神秘无穷;童年,是一汪清泉,洁白无邪; 童年是一种心情。回忆童年,像咂摸一瓶陈年老酒,时间越久,味儿越浓。 袅袅青烟在家乡的上空飘荡着,屋檐边的瓜架上倒挂着丝丝未出藤的小瓜苗,几只鸭子 迈着方步,在院子里觅食。那时的我,总是坐在屋门口,摇着奶奶的小扇,偶尔的望着天空。 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时的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亮。清澈的小溪,泉水淙淙。枝头的 鸟儿,啁啾歌唱。花间的蝴蝶,翩翩起舞。连田遍野,一望无际。把人们的烦忧一扫而空。 我喜欢徜徉在这碧绿的天地里,更喜欢伫立在那飘散着泥土之香的小山丘,眺望着那使人充 满活力的田野,载着满怀的绿意回故乡。我爱家乡,喜爱家乡的雨天!每当下雨时,天是雾 和雨织成的朦胧,白茫茫的一片;那三三两两的茅屋,静静地横陈着,接受雨水的洗礼;路 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只有那不堪寂寞的鸭群,不停嘎嘎着,白长袍的鹅先生,站在屋 檐下,伸长着颈子,享受着雨水的淋漓;这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境地。 这里的夜宁静而又美丽。天上的星星静静地向我眨着眼睛,浓密的森林在我身后伫立着, 淡淡的星光一直披撒到那树尖上,为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不时有蟋蟀在草间鸣唱,小鸟 在林间低鸣,空气中还飘有淡淡的奶牛味,让我感受到了这家乡夜晚,是那么的宁静,是那 么的美丽。 我爱家乡,爱它的河流,爱它的雨天,更爱它那宁静的夜晚。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家乡,回忆了家乡 的河流,家乡的雨天,家乡那宁静的夜晚。文中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我们读者深有体会。 作文三、我的烦恼 写作提示: 1.选材: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选择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内容。 2.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 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例文欣赏: 我的烦恼 娇艳的蔷薇因为昂翘的刺而不再可爱;醇美的酒因为浓烈的酒精而不再芬芳;盛灿的爱 因为太深而成为甜蜜的负担。 ——题记 “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种如何孤寂、烦闷的心情。青春需要活力的舞伴。跳跃的细胞 却在渐渐被爱吞噬。 天气晴好,浮云在空灵的世界自由飘荡,阳光暖得融化了心。 “出去逛?”“啊?这……好吧。” 安静地撂下了电话,心里却是澎湃的海潮在击鸣。我应允了邀请,可我又该如何面对那 张严肃的面孔,求得应准;或是偷偷溜出去,抛下一颗焦灼的心。我慢慢推开了门。 “妈!”我轻轻地唤了一声。 “嗯?”她在忙碌,忙碌于那堆油腻的碗筷。冷冷的水声中偶尔碰撞出沉闷的咳嗽。 “我……同学约我去玩?” “谁?”她立马转回了身,警戒地望着我。 “是……”是啊,对方是一个成绩并不怎么优秀却善良到让人心疼的女生。但,妈妈相 信的只有拥有漂亮成绩的人。她只能看到这些。 “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每次考试都不落前三名。”我只觉得手心渗出了细密的冷汗。是啊,对面是一个爱我如此深的人,我怎么能欺骗她,伤害她? 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泡沫中隐现的是一双沟壑纵横的手,写满了沧桑的苦痛。我的 心隐隐抽搐了一下。肥皂泡的梦被爱裹得紧紧的。 青春的生命需要自由的飞翔。有一天,我将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蝶。爱却在永远裹紧我 的翅膀。沉重、甜蜜的负担。 ——后记 【点评】这篇习作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叙写烦恼,妈妈的爱成为我沉重、甜蜜的负担,令我烦 恼。开篇有题记,结尾有后记,构思巧妙,深化了主旨。

资料: 455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