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重难点) ‎ ‎3.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画图方法。‎ ‎4. 学会自己画图,加深印象。‎ ‎【教学模式】启发导学、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泡沫地垫、硬质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播放神舟飞船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并通过课本上“加加林登月”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地球”的名字是否正确?‎ 学生观察,回答蓝色区域表示海洋;其它颜色的区域表示陆地。‎ 让学生再观察地球仪。‎ 结论:‎ 地球表层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通过照片展现了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 预习展示 教师要求学生以《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课知识,找到预习时的问题。‎ ‎(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 ‎(3)标记问题。‎ 学生预习:‎ ‎(1)在课本上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总结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 ‎(3)标记疑难问题,认真听讲。‎ 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读课本第42页图3—1—1‎ 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观察海洋和陆地分别占了多少比例?‎ 所以,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释疑: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难怪人类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取错了名字,因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 指导学生读图3—1—2‎ 地球表层的海陆分布图 第一步:‎ 先比较北半球和南半球 的海陆分布 第二步:比较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 第三步:比较陆半球、水半球海陆分布图 点拨: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与160E 第四步:议一议,如何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先读图,回答:海洋占了地球表层的71%,陆地占了29%。‎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文字,‎ 和自己的观点进行对照。‎ 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1:观察三组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比较各半球中海陆面积的大小。说一说,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更大。‎ 学生先读图,自己说结论,然后小组内互帮互学。‎ 让学生学会阅读饼状图。‎ 让学生学会读图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通过对不同的半球划分方法中海陆的比较,强化学生对全球海陆分布大势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将全班分成6组,每组一个大地球仪和一个“球套”。‎ 提示学生先分工,指定“套”地球仪的同学,然后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 生答: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东西半球相比,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整合答案。‎ 地球表层“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 陆地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陆块。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 让学生感悟和体验“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学会总结的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 过渡 地球表层的海洋彼此相通,陆地则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 ‎【探究二】七大洲 1、 补充有关概念:‎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要求学生读课本44页文字并参考课本封面插图,理解地理概念。‎ 通过《地图册》以及多媒体向学生具体举例子。‎ 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是否真正理解。‎ ‎ ‎ ‎2、七大洲 第一步:“看”‎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图3—1—3,‎ 在图中找到七大洲。‎ 提问:哪些大洲的陆地是相连的,哪些大洲仅有狭窄的分界线?‎ 指导学生读课本45页图3—1—5,找出亚欧洲界、亚非洲界、南北美洲洲界。‎ 然后,在图上记忆三组大洲的洲界。‎ 接着,让学生前面指图练习。‎ 第二步:“描”‎ 学生读图,记住地理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大洲: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A:大陆 ‎ ‎ 比如:亚欧大陆、南极大陆等;‎ B:半岛 ‎ ‎ 比如:阿拉伯半岛、山东半岛等;‎ C:岛屿 ‎ 比如:钓鱼岛、台湾岛等;‎ 学生在图中找到七大洲,并在图上记忆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 学生通过读书、读图,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初步树立地理学科图文转换的意识。‎ 教学生学会读图和在地图上记忆地理事物的方法。‎ 要求学生依次描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0°经线,描画时,注意观察分别穿过哪些大洲。‎ 要求学生边描画重要经纬线,边读出穿过的大洲,然后再找同学在大屏幕上识别这些大洲。‎ 第三步:“拼”‎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比赛。‎ 点拨:注意七大洲与重要经纬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拼图。‎ 第四步:“画”‎ 先请同学观察七大洲的轮廓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来认识大洲的轮廓。‎ 评价: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 讲述:同学看着南美洲象鸡腿,老师看着它象一个倒置的三角形。假如其他大洲的轮廓也用几何图形来形容各是怎样的呢?观察后请在课本第44页图3—1—4上各大洲的旁边写上大洲名字,并用铅笔试着画出各个大洲的几何图形。‎ 点拨:各大洲轮廓基本为北宽南窄的倒三角形。‎ 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先画出赤道,然后依次画出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然后用几何图形的形式画出各大洲分布图。‎ 点拨 亚洲、欧洲的大陆部分是相连的,亚洲与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有狭窄的分界线。‎ 亚欧洲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洲界: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洲界:巴拿马运河。‎ 形式多样:指图的学生当老师,其他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说大洲或洲界,让指图的学生在图上指出,如此反复练习。‎ 学生认真填图。‎ 学生先描赤道,‎ 读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 然后描画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北美洲、欧洲、亚洲;‎ 接着描画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 再描北极圈和南极圈,分别穿过北美洲、欧洲、亚洲;‎ 南极圈穿过南极洲;‎ 最后描画0°经线,穿过的大洲有:欧洲、非洲、南极洲。‎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比赛。‎ 通过拼图,掌握各大洲相对位置关系,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 ‎: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基本呈南北对应分布。‎ 教师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观察、想象各大洲轮廓,小组讨论,然后代表发言:‎ 生1:亚洲象耙子;‎ 生2:南美洲象鸡腿;‎ 生3:非洲像一把手枪,旁边还有一颗子弹;‎ ‎……‎ 想象其他大洲像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内展开讨论。‎ 学生辨识七大洲轮廓后,填写各大洲的名称。‎ 并用铅笔试着画出各个大洲的几何图形。‎ 全班同学积极动手参与。‎ 学生用几何图形的形式画出各大洲分布图。‎ 学生进行对照,修正。‎ 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大洲轮廓的识辨能力。‎ 明确大洲分布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定位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注意与重要经纬线的交叉。‎ 探究三 一笔画全球 教师通过板图在黑板上画,让学生观察并学着画。‎ 学生边看边画。‎ 学生很感兴趣,在不断画图中掌握大洲分布。‎ 小结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 海洋 71% 陆地 29%‎ ‎2. 无论怎么平分地球,都是海洋大于陆地 二、 七大洲 1. 位置与形状 2. 分界线 通过板书小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训练】‎ ‎1.地球表层概略地说是 , 。‎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 ‎3.北美洲和南美洲在 半球,合称 ,以 为分界线。‎ ‎4. 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 ) ‎ A.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 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D.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5.我们居住的星球之所以叫地球,你认为理由应该是 ( )‎ A.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地球表面29%是陆地 C.人们生活在陆地上 D.海洋对我们的影响太小 ‎6.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乌拉尔河 D.大高加索山脉 ‎7.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南美洲的是 ( )‎ ‎8.读右边七大洲分布图,回答问题 ‎ ‎(1)写出数字所代表大洲的名称: ‎ ‎①  、② 、 ③ 、 ‎ ‎④ 、⑤  、 ⑥ 、⑦  。 ‎ ‎(2)大洲③与⑤的分界线 ,‎ 大洲①与②的分界线是 ,‎ 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 。‎ ‎(3)跨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 ‎(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 、 和       大洲。‎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通过读图、画图,培养学生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自己做拼图的方式,加深印象。‎ 课下通过《助学》加以巩固。‎ 下节课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投影大洲空白图找学生上黑板前一一指出。‎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