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周集体备课(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春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周集体备课(苏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大家小学集体备课最佳方案 ‎ ‎(由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讨整理)‎ 单 元 解 读 ‎(能正确分析教学内容的背景、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拓展理解教学内容)‎ 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样,20以内退位减法对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领域的数学知识十分重要,是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 单元课时分配 合计: 10课时 十几减9 1课时 练习一 2课时 十几减9、7 1课时 练习二 2课时 十几减6、5、4、3、2 1课时 练习三 1课时 复习 2课时 ‎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十几减9,第二段教学十几减8、7,第三段教学十几减6、5、4、3、2。同时,结合计算,相机安排一些求剩余、已知总数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等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 ‎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无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学生20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10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 ‎3.学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 ‎  ‎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2. 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 使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4.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应用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经验直接口算相关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学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 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练习法;分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光盘; 小棒; 口算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分课时)‎ 二度备课 ‎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光盘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图: 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全班交流 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 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 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 ‎ 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 板书:‎13-3-6‎=4‎ 方法4: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 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 ‎12-9=   10-9=   14-9=  18-9= 11-9=‎ ‎19-9=   16-9=   13-9=  17-9= 15-9=‎ ‎5、出示算式:‎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 ‎17-9 16-9 13-9 12-9 ‎ ‎15-9 11-9 14-9 18-9 ‎ 计算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 ‎ ‎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 13-9=4 方法二:10-9=1 1+3=4 ‎ 方法三: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四: 9加(4)等于13. ‎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 ‎ ‎ ‎ 教学过程(分课时)‎ 二度备课 练习一(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的内容作准备。‎ ‎3.初步感知加、减法计算间的联系,渗透辩证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十几减9)‎ 计算十几减9有哪些方法?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 二、计算方法练习 ‎1、练习第1题 学生观察第1题图,交流并了解题意:9只老鼠做游戏,3只老鼠跳绳,一共有12只老鼠。‎ 让学生填写算式,再交流算式和得数并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3、第2题:‎ 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三、口算练习 ‎1、第3题:‎ ‎(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2、第4题:‎ ‎(1)出示图。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全班练习:老师说出树桩上的数,学生说出减9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3)指名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计算应用 第5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说每副图的意思,交流图意。‎ 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五、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十几减9进行了练习,你巩固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多练习,争取以后看到这样的减法题,就能马上算出结果。 ‎ ‎ ‎ 作业设计 ‎1.《补充习题》 2. 3-5题 教学反思 ‎ ‎ ‎ ‎ 教学过程(分课时)‎ 二度备课 练习一(2)‎ 教学目标:  ‎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看图写算式。‎ ‎2、填空。‎ ‎9+( )=14          9+( )=17‎ ‎14-9=( )          17-9=( )‎ ‎9+( )=13          9+( )=16‎ ‎13-9=( )          16-9=( )‎ ‎3、口算卡片 二、口算练习 第6题、第7题 ‎(1)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同桌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每人选做一行,然后交换。‎ ‎(3)校对,有错误的说说计算过程和顺序。‎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8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 ‎(3)看着图练习说图右边的三句话。‎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2、第9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完整的表达题意 ‎(3)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 ,明确单位名称:只 ‎(4)进行小结 四、总结评价 ‎ 1、引导小结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你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一读思考题,交流、明确题意 启发讨论(必要时结合画图表示)‎ 交流结果和想法,先思考什么,在讨论什么。 ‎ ‎ ‎ 作业设计 ‎1.《补充习题》 2. 7-9题 ‎ 教学反思 ‎ ‎ ‎ ‎ 教学过程(分课时)‎ 二度备课 十几减8、7‎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共有15把号,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 怎样列式?‎ 根据回答板书:‎ ‎15-8=□‎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 10-3=7‎ 方法二:10-8=2 2+5=7‎ 方法三:8+( )=15 8+(7)=15‎ 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 ‎ ‎ ‎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 ‎15 - 8 = 7 方法一:15 – 5 = 10 10 - 3 = 7‎ ‎ 方法二:10 – 8 = 2 2 + 5 = 7 ‎ 方法三: 8 + ( 7 ) = 15 ‎ 作业设计 ‎1.《补充习题》 2. 1-3题  ‎ 教学反思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