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期末复习导学案(湘教版选修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期末复习导学案(湘教版选修6)》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一、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 在对流层底部常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称这种现象为“逆温”。我国大部分地处中纬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逆温现象时常出现。一旦逆温层出现,将严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逆温一般有三种类型:‎ 类型 发生条件 出现的地区 辐射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层大气降温较慢 中高纬度,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 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大气层上而成 中纬度沿海地区 地形逆温 主要受地形影响,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盆地和谷地 当大气发生等温或逆温时,大气是稳定的,所以逆温层(等温层可视为逆温的一个特例)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气流的垂直运动。若逆温存在于空气中某高度,由于上升的污染气流不能穿过逆温层而积聚在它的下面,则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 练习1 山西太原市三面环山,半封闭式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工业布局不够合理,使太原市大气形成了典型的煤烟型污染,曾一度成为全国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某年该市环境监测站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市区工业污染源造成的大气SO2浓度空间变化预测模型。下图为“太原市1月份近地面大气中同一高度处的SO2浓度空间分布示意图”(A、C为工业区,B为居民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9‎ ‎(1)气温的垂直分布状况决定着大气的稳定程度,而大气的稳定程度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自净能力。下图为“某连续排放烟云的高架污染源与四种大气状况示意图”,其中烟云不能向上扩散且地面污染严重的现象发生在下图________所示的大气状况下。‎ ‎(2)大面积的SO2高浓度区分布在哪个城区?其污染程度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3)该预测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结果相比,有何异同点?为什么?‎ 答案 (1)②(2)A。 太原钢铁公司等重污染型企业位于本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工业区内SO2浓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比较切合实际;居民区内SO2浓度的预测值明显小于实际值。一方面该预测模型反映的是工业污染源排放出的SO2扩散情况及其浓度变化规律,据此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工业区内SO2浓度分布值,由于1月份太原盛行西北季风,工业区A、C内的工业污染企业排放出的SO2对居民区B造成的污染小,故预测值低;另一方面,此时太原处于采暖期,居民因取暖而燃烧大量的煤炭,SO2的排放量大,故实际值高。‎ 解析 第(1)题,②显示在近地面出现了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第(2)题,由于山西煤炭资源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钢铁的生产是不能离开煤炭的,大量煤炭的使用,导致了当地硫氧化物浓度较高。第(3)题,该题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分析。‎ 19‎ 二、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石油污染海洋给海洋生物带来巨大危害,对海洋和海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污染物质 及过程 危害 措施 油污染 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道和感觉器官而死亡 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但不宜在渔场周围使用。‎ 沉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但会危害海底生物。‎ 吸收:利用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物质吸收石油,然后集中处理。只能在静水中进行。‎ 围栏:需要静水环境。‎ 放任: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量不大的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燃烧:油层厚达‎2毫米时即可用燃烧法清除 油膜和油块 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沉降至 海底石油 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石油氧 化分解 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练习2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截止到18日13:00,海上原油飘游分布范围已达到183平方公里,其中较重污染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近海区域。‎ ‎ ‎ ‎(1)简要分析这次石油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 ‎(2)针对石油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清除工作?‎ 答案 (1)海洋石油污染不仅影响海洋水质、海洋生物的生长、降低海滨旅游景观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设施,还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和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 ‎(2)主要还是采用围栏、沉降、分散、吸收、利用细菌降解石油等方法清污。‎ 19‎ 解析 危害主要有:①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使大气与水面隔绝,减少进入海水的氧的数量,从而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②油膜覆盖海面还会阻碍海水的蒸发,影响大气和海洋的热交换,改变海面的反射率,减少进入海洋表层的日光辐射,对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③海洋石油污染的最大危害是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鱼卵死亡、幼鱼畸形,还会使鱼虾类产生石油臭味;④对海洋旅游业及其他设施造成破坏。油污清除作业,主要还是采用围油栏、吸油毡、消油剂、细菌降解等方法清污。‎ 三、赤潮产生的原因 ‎(1)形成机制:赤潮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植物中的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细菌等。海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存在是赤潮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无机盐;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废水、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增高,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3)气候、洋流、地形等自然条件:春夏温暖季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部原因。‎ 总之,赤潮的发生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练习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氮、磷等营养盐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增加使各种藻类大量繁生,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将此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往往出现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色、粉色等颜色,称为“赤潮”。‎ 材料二 材料三 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1~t2~t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从时间上看,赤潮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19‎ ‎(2)从空间上看,赤湖爆发的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3)材料三所示海域出现赤潮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4)赤潮对人类经济活动有哪些影响?‎ 答案 (1)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光照强烈。‎ ‎(2)风力微弱的、相对封闭的海域(海湾或枯水期的河口)。这些海域由于地形封闭,海水交换受阻、潮流缓慢、营养物质容易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大量含有营养盐的污水排入海洋,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4)给海洋渔业生产和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 解析 第(1)、(2)题,赤潮爆发需要的两个基本前提是:水体富营养化和适宜的温度,因此,赤潮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可从这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材料一已经指出水体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并任意排放造成的。第(4)题,死亡的赤潮生物腐烂分解,可使大面积海域缺氧甚至无氧,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藻毒素。‎ 四、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与治理措施 主要原因 农业生产集约化加重太湖水环境压力,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传统工业(纺织印染业、化工、制革、食品制造业)污染突出 城市化进程加速,废水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 渔业养殖规模扩大不仅直接污染太湖,过度围网养殖还减缓了湖区水流,加剧了水体污染 治理措施 采取太湖“零点”行动,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 积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科学合理施肥,控制湖区畜禽、水产养殖规模 限制含磷洗涤剂的销售和使用 开展大范围的清淤,并通过“引江济太”改善太湖水质 ‎[思维拓展]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和湖泊演变为沼泽的过程 19‎ 练习4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太湖目前的藻类比10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点每升水中的藻类数量已超过1亿个,整个太湖水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等富营养化状态,如不加以治理,太湖将会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 ‎(1)太湖及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来自哪些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 ‎(3)你认为治理水域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以及水运、旅游业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富营养化加速了湖泊自然演替过程,还可能使饮用水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 ‎(3)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污;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自觉保护环境,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治污,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清除湖底淤泥;有些湖泊可采取引入活水、放养草食性鱼类等措施以减轻富营养化程度。‎ 解析 (1)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以及水运、旅游业污染是造成太湖及近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2)无机氮、无机磷等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物,大量排入湖海会引起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浮游植物死亡后的分解要消耗掉大量的溶解氧,致使鱼类窒息而死并引发赤潮现象。富营养化加快了湖泊自然演替的过程,湖泊会更快消亡,还可能使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3)应对措施主要从提升观念、减少污染以及加强治理等方面回答。‎ 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及影响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19‎ 污染物来源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对人类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会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不利影响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增多,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练习5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根据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 材料二 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 监测点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S11‎ ‎724‎ ‎0.162‎ ‎0.010‎ ‎0.062‎ S71‎ ‎724‎ ‎0.178‎ ‎0.006‎ ‎0.057‎ S72‎ ‎725‎ ‎0.178‎ ‎0.012‎ ‎0.061‎ S73‎ ‎725‎ ‎0.220‎ ‎0.011‎ ‎0.074‎ 材料三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监测点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其他 S11‎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2.24‎ S71‎ ‎47.7‎ ‎11.81‎ ‎9.33‎ ‎5.43‎ ‎25.73‎ ‎4.03‎ S72‎ ‎51.8‎ ‎10.65‎ ‎9.86‎ ‎7.75‎ ‎19.94‎ ‎3.55‎ 19‎ S73‎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93‎ 材料四 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图和PM10。月平均浓度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图 ‎(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原因。‎ ‎(3)根据以上图文材料,简述甲城市PM10浓度时空变化的规律。‎ ‎(4)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S71。原因:S71监测点生态环境保护好;植被覆盖率较高;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因此PM10的月平均浓度较低,空气质量最好。‎ ‎(2)S11点6~7月的PM10浓度较低。因为6~7月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即由海洋吹向陆地,而S11点正好位于该城市的东南方向,此时由海洋吹来的风带走了大气中的一部分颗粒物,故PM10的浓度较低。‎ ‎(3)甲城市PM10浓度时间变化规律:雨季PM10浓度较低,旱季浓度较高。‎ 空间变化规律: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PM10较低,而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大的地区PM10的浓度较高。‎ ‎(4)加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裸地和建筑用地的面积。‎ 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污染 污染物类型及来源 危害 颗粒物 悬浮在大气中的液体、固体状物质,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采矿、建材、冶金等工业企业和人类的农耕活动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的污染物 19‎ 碳氧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最重要温室气体;一氧化碳是主要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有毒 氮氧化合物 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汽车尾气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造成酸雨 碳氢化合物 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矿物燃料的燃烧、石油冶炼等 形成光化学烟雾 硫氧化物 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二氧化硫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 造成酸雨 其他有害物 含氟和氯的气体,主要指氟利昂等制冷剂、发泡剂 破坏平流层中的臭氧层 练习6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巨大。图甲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乙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9‎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化石燃料燃烧 有色金属冶炼 从环境摄取 摄食 ‎(2)③ (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 汽车尾气 ‎(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重金属污染及防治。(1)分析图甲中的各环节,可以看出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途径和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2)环境要素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金属元素会在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发生迁移。所以③所示循环过程是正确的。(3)读图乙,可以看出铅、镉浓度由高速公路向两侧递减,而铅、镉的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4)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应从污染源入手,尽量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发展汽车节能技术等。‎ 七、我国南北地区的酸雨危害差异 地区 危害 形成原因 长江以北 大 ‎①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不易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酸性,因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 长江以南 小 ‎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地形平坦,风力较强,易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气体 19‎ 练习7 读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 量级别 北京 ‎92‎ TSP Ⅱ 贵阳 ‎69‎ TSP Ⅱ ‎              ‎ 注:总悬浮颗粒物为TSP。‎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每年2 000万吨煤的燃烧,200多万辆机动车的排气,5 000多个建筑工地的扬尘,大大加剧了北京的大气污染。‎ 贵阳曾经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为世界十大酸雨污染城市之一,是贵州省酸雨污染区的中心,也是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贵阳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超过国家2级标准两倍多,酸雨出现频率占全年降水的21%。‎ ‎(1)北京和贵阳的首要污染物分别是(  )‎ A.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B.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C.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2)北京与贵阳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北京大气污染物中汽车尾气含量小于贵阳 B.北京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含量大于贵阳 C.贵阳大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最低 D.贵阳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含量大于北京 ‎(3)北京与贵阳相比,酸雨危害状况(  )‎ A.都一样 B.北京大于贵阳 C.贵阳大于北京 D.无法确定 ‎(4)贵阳酸雨危害严重,除因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大量使用高硫煤外,可能还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19‎ ‎①贵阳地处山间盆地,风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②贵阳大风天气多,比较干燥 ③南方多为酸性土壤,加剧了酸雨危害 ④南方降水量大、大气中含有碱性沙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A (2)D (3)C (4)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从表中获取信息及综合分析能力。由材料一可知,北京和贵阳的首要污染物均为TSP(可吸入颗粒物)。由材料二可知,贵州是我国重酸雨区之一,而贵阳为我国酸雨最严重城市,故可推知贵阳的大气中SO2含量大于北京。而贵阳酸雨严重的原因既与其地形条件有关又与其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关。‎ 八、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1)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2)避开城市上风口和水源上游。‎ ‎(3)自然地理条件不适宜污染物飘浮、扩散和渗漏。‎ ‎(4)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有害物质受雨水、地表径流冲刷而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地区土壤。‎ ‎(5)城市生活垃圾中含大量有机物,填埋后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必须引出,否则遇到明火可能爆炸。因此,垃圾填埋场要设置有通畅的排气管网系统。填埋场使用期满,表面覆土后,排气管网出气口的位置与高度应科学合理,以确保安全。‎ 练习8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亿多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有约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场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试说明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2)下图为“北京市垃圾处理场示意图”,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试分析其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1)来源:生产和生活垃圾。危害:侵占空间;污染大气、水、土壤;影响人体健康。‎ ‎(2)不合理。该垃圾场位于北京上风、上水的位置。‎ 19‎ 解析 城市垃圾的来源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城市垃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还能造成大气、水、土壤的污染,进而影响人体健康。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布局原则,其位置应位于该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据图可以判断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不合理。‎ 九、“白色污染”及其危害、预防和治理 白色污染是指由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及农用薄膜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是白色,因此称为“白色污染”。‎ 因为“白色”污染物不易回收,难以降解,长期积累可使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通水和农作物扎根,破坏土壤结构和可耕作性;白色污染还释放添加剂,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家畜误食,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不同地区,废旧塑料薄膜等白色污染物主要有集中回收、焚烧、随便丢弃等方式处理。因为白色污染物具有不易回收、难以降解分解、毒性较大等特点,因此,对于白色污染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尽量减少农用地膜、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对部分地膜、塑料袋进行二次利用,减少浪费;废弃地膜、塑料袋等要集中回收,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个人在治理“白色污染”中应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减少一次性塑料袋、餐盒的使用;选购使用带有可降解标志的塑料袋;利用布袋或篮子购物;搞好个人宣传等。‎ 练习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1日,是商务部“限塑令”实施四周年。“限塑令”实施两年以来,全国超市零售行业塑料袋使用率显著下降。‎ 材料二 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的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 ‎ (1)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肥料 ‎(2)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  )‎ 19‎ A.刺激人们的消费 B.减少“白色污染”‎ C.方便人们的生活 D.增加商品零售额 ‎(3)“限塑令”的实施有利于节约我国________资源。‎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废弃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危害。(答出三条即可)‎ ‎(5)为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除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 答案 (1)C ‎(2)B ‎(3)石油 ‎(4)①若被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②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和作物根系发育,影响农作物生长;③若被动物误食会危及其生命安全;④遗弃的塑料袋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⑤废弃塑料会造成水面特别是海洋的污染,影响渔业,使水质恶化。‎ ‎(5)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提倡绿色消费,使用环保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塑料袋循环使用等。‎ 解析 第(1)题,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垃圾造成的污染。第(1)题塑料购物袋,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第(3)题,塑料的生产需要消耗石油资源,“限塑令”的实施有利于节约石油资源。第(4)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废弃塑料袋会对大气和土壤造成污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还会对人、畜健康等造成危害。第(5)题,要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可从减少使用量和改变其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十、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异同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模式。‎ 比较项目 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输入减量 化、集约利用 粗放利用 资源利用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一次性利用,‎ 利用率低 19‎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污染和废弃 物大量排放 物质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最终结果 经济和生态效 益相结合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 时,带来环境问题 练习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说明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象。‎ ‎(2)试分析该种工业发展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M:钢铁厂;S:煤气;N:电力;H:硫酸;W:粉煤灰。‎ ‎(2)钢铁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提供给硫酸厂做原料,可减轻酸雨的发生;吸收居民区、水泥厂等排放的废弃物,可减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废弃物作其他工业部门企业的原料,用其他企业的废弃物作原料,可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该题组是以循环经济各生产厂之间的相互联系图为情境,考查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第(1)题,M厂的成品提供给制造业,废渣供给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所以是钢铁厂;其他依次推断得出。第(2)题,分析发展循环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减少废弃物(废渣、废气等)的排放和增加收入两方面回答。‎ 十一、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及两者的关系 项目 含义 19‎ 循环 经济 ‎①农业资源得以再生 ‎②综合效益突出 ‎③实现良性循环 工 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一种生产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 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                   ‎ 练习11 读“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完成(1)~(2)题。‎ ‎(1)字母M表示的环节是(  )‎ A.产品包装运输 B.产品使用回收 C.环境 D.原材料加工 ‎(2)在清洁生产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从原材料开采环节评估 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 C.从产品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 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 19‎ 答案 (1)A (2)D 解析 产品形成到销售有一个包装运输的过程。清洁生产的理念应该始终贯串于整个生产过程。‎ 北京印发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到2015年,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比2010年下降15%。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C.大气污染都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 D.大气污染表现在大气中O2和水汽的含量增多 ‎2.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气污染含义的理解。大气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向大气中排放废气的数量超出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就是大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大气中增加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并产生了各种危害。大气污染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第2题,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放出的气体中含有NOx和SOx。城市中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含硫煤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SOx和NOx导致。‎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波罗的海“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 19‎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4.下列措施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 ‎①减少工业、农业用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就是一种水体的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第4题,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其他都对“死亡地带”起到减缓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5~6题。‎ 材料一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 材料二 城市垃圾科学处理流程示意图 ‎5.关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处理垃圾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大力推广 ②容易产生许多环境问题,如污染土壤、污染大气等 ③堆放占地过多,应调整为以填埋为主,以有效减少占用土地 ④容易形成垃圾围城现象,影响城市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相比,图示垃圾处理方法的主要优点有(  )‎ ‎①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减少了投资 ②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小了废弃物的排放量 ③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④减小了土地占用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⑤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符合循环经济原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 5.D 6.D 19‎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材料二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煤 天然气 电力 其他 比重/%‎ ‎77.9‎ ‎12.8‎ ‎4.6‎ ‎4.7‎ ‎(1)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 ‎(2)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说出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 (1)重化工业比重大,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酸性气体多;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高,导致排放酸性气体(SO2)多;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盆地地形使酸性气体难以扩散。‎ ‎(2)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开发水电,建水力发电站);推广使用天然气;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等。‎ 解析 第(1)题,可从重庆的能源消费结构、气候、地形等多角度加以分析。第(2)题,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开发多种能源。‎ 19‎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