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导学案(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居秋暝导学案(苏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居秋暝导学案(苏教版)‎ 一、诗人名片 王维(701?~761),字摩诘,外号“诗佛”,太原祁人。开元九年以状元及第,任大乐丞,后因故被贬济州司功参军。张九龄为宰相时,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授以伪职。长安、洛阳收复后,被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深谙佛学,多才多艺,除作诗外,又精通绘画、音乐、书法。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其诗达到了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高度艺术境界。有《王右丞集》。‎ 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汲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 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诗词故事 王维名字的由来 王维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很浓的家庭,其母崔氏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这对“事母崔氏以孝闻”的王维影响颇大,也“笃志奉佛”。他仰慕一位佛教史上有名的居士——维摩诘。维摩诘是天竺毗耶离城的大富豪,一方面享受世俗之乐,一方面“奉持沙门清净律行”,受到释迦牟尼的敬重。王维对他异常钦敬,连名带字搬用,名维字摩诘。后人称他为“诗佛”、“口吐莲花的诗人”。‎ 三、文题背景 ‎1.王右丞体 指唐代王维的诗歌风格。王维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他前期写过不少豪迈的诗歌,但主要成就是后期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的山水诗善于表现大自然的恬静之美。他善于捕捉富有生活情趣的形象,构成独特的意境,往往像清新秀丽的山水田园画。王诗语言清新洗练,意境雄浑高远,善兼众体,尤工七律、五绝。但他后期诗中表露出佛家寂灭思想和出世的人生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2.写作背景 王维青年时期,由于当时政治比较清明,曾创作过一些豪迈俊爽的诗篇。后来奸相李林甫当权,排斥异己,诗人几经贬谪,愈发礼佛参禅,对仕途产生了厌恶情绪,于是退居山林,亦官亦隐,“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首《山居秋暝》就是表现诗人山居隐逸的乐趣的。‎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王维的田园诗是属于“静”、“净”的,这首诗就有静谧、明净的诗境,诗人沉浸于这美好的诗境中。读时,可用轻轻的语调,读出诗人喜爱、陶醉的感情。‎ 二、悟读,诗情画境 山居秋日的薄暮里,山雨初霁。一轮皓月当空,青松静影斑驳,清泉流于石上,叮咚作响。竹林喧笑,渔舟唱晚。如此优美的景致,如此淳朴的民风,正是诗人理想的生活环境,又怎愿离去,忍受那官场的纷纷扰扰?‎ 三、品读,鉴赏评析 ‎1.诵读全诗,想一想,诗人是如何从视和听、动和静的角度表现“空”、“静”之美的。‎ 答案 诗人为了表达其对山居“空、静”之美的喜爱之情,采取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显空的艺术手法。作者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写,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听感受,‎ 使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与神奇音响有机结合、水乳交融;我们不仅可以见到松枝疏影间泻下的如水月光,还能听到从竹林里传来的浣女的喧笑和清泉在石上淙淙流淌的音韵。山中明明有人的活动,但诗人偏偏说是“空山”,将视觉不能感受得到的形象通过听觉表现出来。明月照、清泉流、浣女喧、渔舟动等,都是移动的景物,作者正是选取了这些山中特有的动景来表现山居的寂静。‎ ‎2.本诗是一首山水名篇。人们评价它“诗中有画”。你认为哪一联最具有这个特点?为什么?诗中体现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颔联、颈联都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颔联写出明月高照,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的图景,给人幽静明净之感。颈联写出竹林喧闹,那是一群洗衣归来的少女的欢歌笑语;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捕鱼的小船顺流而下了。描画出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表现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正常的词序是怎样的?为何要这样颠倒?‎ 答案 正常词序是:浣女归喧竹,渔舟下莲动。之所以颠倒词序,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它体现了在夜色中先闻其声、先见其动,后见其形其人的追寻的过程;把“竹喧”、“莲动”置于句首,还有一种制造悬念的表达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传神的那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宋代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狩猎的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答案 劲风呼,弓弦鸣,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在渭水北岸射猎;平原草枯,积雪消融,鹰眼锐利,猎物很快被发现,马蹄腾跃,奋力追踪而至。‎ ‎(2)清代沈德潜评这首诗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请选择诗中两个词语,说说其遣词用字的妙处。‎ 答案 言“忽过”,言“还归”,则说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有瞬间“千里”之威,真切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末联“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颇令人回味;用“疾”写出鹰眼之锐利,用“轻”写出马蹄之疾速,生动而又逼真。‎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