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知识 课件—山东省2021年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言基础知识 课件—山东省2021年新高考专项复习设计

ID:51711

大小:1.89 MB

页数:249页

时间:2020-09-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2-   根据最新《高考评价体系》语文科高考评价精神,语言策略与 技能是指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 连贯、得体表达的能力。要求为:熟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常用规 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和标点符号用法、 语篇衔接的常用手段,以及常用的语用规则、修辞手段;能根据具 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 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3- 读文策略 基于语言情境与语法知识的语言运用 我们知道,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段落是文章的结构单位。一句 话或几句话,围绕一个中心,构成一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的 一段或几个段落,构成了命制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语段。而从语法角 度剖解段的组成和组成段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你也许会对语言文 字运用题如何解答豁然开朗。 组成段落的要素是句子或句群。句子或句群是语言运用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言单位共有五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语素、词语、 短语、句子、句群。为了与语段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解答结 合,我们将五级语言单位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简要举例介绍。-4- 一、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是指结构上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 一组句子。句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句际关系,句群 可以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条件、假设、因果、目 的、转折等;根据结构层次多少,句群可分为一重句群和多重句群两类。 多重句群又称为“复杂句群”,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句群。 一个句群至少要有两个句子,句群的每个句子以句号、叹号或问号 等标点为标志;一个复句无论多么复杂,多么长,也只是一个句子而不 是句群。句群的几个句子不是任意摆放的,而是靠一定的逻辑关系组 合起来的。一个句群,有一个中心意思。句群中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 表达中心意思。能概括集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叫中心句。 我们看2019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所给的语段。我们先将 高考试题中需要填写的词语或句子填写在横线上(第⑤句是试题要考 查的病句,已修改),以便分析其结构思路和设题考查角度。-5- ①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 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②但随着传统 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边缘化,甚至被社会遗忘。 ③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 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 术形式,才重新焕发了生机。④(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 一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⑤正是音量小,使得 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⑥我 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⑦“琴者,心也”即弹 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 ;“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约束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 是一件乐器,也是修身养性的工具。-6- 我们姑且称这段文字为一个语段。这个语段由两个句群组成(也 可以说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句群(层)是前三句,第二个句群(层)是后 四句。 这个语段的中心话题是“我国的古琴艺术”。第一个句群谈论的 是“我国古琴艺术由边缘化到焕发生机的情况”。第①句是引出句, 引出谈论的中心“古琴艺术”。第②句介绍了古琴艺术随着传统文 人阶层的消失逐渐边缘化的状况。这两个语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第③句介绍了中国的古琴艺术因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名录”而重新焕发生机。从内容上看,第③句与第②句又构成 了语意上的转折关系。-7- 第二个句群(层)谈论的中心意思是“古琴音量小的特点使它成为 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第④句是引出句, 用转折关系的复句对比列出“很多人”和“我”对古琴音量小的不同 看法,目的是引出第⑤句。第⑤句是这一句群的中心句,也是作者 的观点句。第⑥句举出我国古代对琴的两种说法,例证第⑤句。第 ⑦句紧承第⑥句,解释第⑥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弄清语段的内部层次,看出命题人选取 的“题眼”。这样就为解题提供了切入点。其实,语句的补写连贯题、 压缩语段题,也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剖解。-8- 二、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 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复句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 辑关系,可以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条件、假设、 因果、目的、转折等类型,这种关系与句群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分句的关系类型有的用关联词语表示,有的需要根据语意判断。-9- 我们来看2019全国Ⅰ卷设题的句子。原18题是“下列填入文中括 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这个题是对文段第④句括号 内的句子的考查。这句话与下文“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共同构成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要求被填入的句子有四个选项, 分别如下: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10- 如果我们有复句意识,且懂得转折关系复句中对比照应的特点, 从“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这个分句,就可以推导出答案 为D项。可以这样思考:“这”指代什么?当然是“古琴音量小”,而不 是“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或“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再者,“ 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与“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句式结构一致。说到“句式结构”,我们又不得不介绍单句了。单句 的知识,不仅与语言表达连贯密切相关,也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依 据。-11- 三、单句 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具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 思的语言单位。 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 语带上语调可以成为句子。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主谓句)中,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 系一般是: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昨天下午],(我校)(全体)同学‖[冒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表述句子的主要 意义;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的枝叶部分,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 义更具体、形象。 主、谓、宾要相互搭配,定、状、补要与中心词搭配,并按照现 代汉语的语句表述习惯出现在单句恰当的位置上。如果表述不按 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就会出现语病。-12- 我们还是看2019全国Ⅰ卷设题的句子。原19题是“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如下: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 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 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 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 化的乐器。 语段中画线的病句是“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 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这句话中“使得”内含因 果关系,与“因为……(所以)”表意重复;或缺主语,所以删除“因为”;“ 使得它是”中“使得”和“是”搭配不当,所以改“是”为“成为”。从所给 的四个选项看,只有C项正确。-13- 四、短语和词语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语义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两个或更多的词 语组合而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短语根据构成方式,一般可以分成如下几类:联合短语、偏正短 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等。 如2019全国Ⅰ卷考查的“放松身心”“修身养性”等都是短语。 构成短语的是词语。词语(也叫“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 言单位。词语的特征:一是能够独立运用,二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 言单位(短语、句子也能独立运用)中最小的。如2019全国Ⅰ卷考 查的“获得”“焕发”“制约”“约束”等都是词语。-14- 短语和词语,重在使用准确,而使用准确的前提,一是理解意思,二 是了解其语法功能(词性),三是注意搭配。如“边缘化”和“私人化”, 可以从语义角度区分;“获得”“焕发”除从语意角度区分外,还可以从 搭配角度区分。 至于现代汉语最小的一级语言(法)单位“语素”,我们只需知道它 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即可。语素可以和字音、字形的考查 相结合。鉴于课标卷多年不在语素方面单独设题,我们对此不进行 专门讲解。-15- 典题试做 (2020届山东省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 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 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 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 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 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 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 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 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 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 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16- 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 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 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 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 同,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 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17-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B  解析: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 的薄雾在那儿流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 薄雾在那儿流动”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色彩比喻为“ 薄雾”,两者是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相似点。“替‘自然’调和着彩色 ”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18-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 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 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 上下文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解析:此题考查长短句的表达效果。长短句虽然语意基本相同,但 表达效果不同,要根据语境、表达的情感和语体色彩分析。-19-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  ②  参考答案:①忽然又温暖一会儿 ②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处注意采用前面的句式, 语意上要与后文照应;②处注意下文“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高度看起来有了明显的变化。-20- (2019·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 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 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 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21-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 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 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 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 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 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 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 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 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 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22-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括号后面的句 子“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的主语必须是“这其中尺度的把 握”,从而排除C、D两项。再看A、B两项,“体现……不同理解”与 后文衔接更顺畅,故排除A项。-23- 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 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 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 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 大家面前。 B -24-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引号的作用, 例句和B项都表特殊含义,“长跪不起”特指囿于传统技法,不敢创新 ;“厚壁障”形容父子间的隔阂、代沟。A项,表示突出强调;C项,表示 直接引用;D项,表示讽刺否定。-25-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 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 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 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 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 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 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 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 艺术法则。 A-26-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判断“能否……得到 充分体现……是……艺术法则”,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逻辑错误,排除 B、D两项;“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在画面上“体现”出来的 ;“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用词不当,排除C项。只有A项修改最全面。专题一 语言基础知识题点一 题点二 学案一 正确识记字音与字形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是准确使用祖国语 言文字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由于近年语文 试题淡化对识记能力的考查,字音、字形题没有在课标全国卷中出 现,但在一些自主命题的省市试卷中常见。考查形式多样,既有单 独考查的题型,也有在文段中综合考查的题型。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一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对“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 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 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 的是“常用字的字音”,其范围界定为常用字2 500个,次常用字1 000 个。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 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从设题情况看,多音字、习惯 性误读字是考查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 “认读”的难点。题点一 题点二 1.多音字的认读题点一 题点二 (1)要记少不记多,即识记多音字中用得少的字,其余的归类,如“秘 ”在“秘诀”“秘书”“秘密”中都读“mì”,可用于南美洲的一个国家“秘 鲁”时却读“bì”,后者就要注意识记。 (2)要据“境”定音,即在具体语境中以意义作为依据确定字音,如“ 与”常读“yǔ”,但在“参与”中意为“参加”,则读“yù”。 (3)以“性”定音,即词性不同,读音相异,如“泊”作名词时读“pō”,如“ 湖泊”“水泊”;作动词、形容词时读“bó”,如“停泊”“泊位”。 (4)归类记忆,如“创”与“伤”有关时读“chuāng”,如“创痛”“重创”;而 作“创造”意时则读“chuàng”,如“开创”“创建”。 (5)语体定音,有些字不同的读音是由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造成的, 如“壳”口语读“ké”,如“贝壳”“脑壳”;书面语则读“qiào”,如“地壳”“金 蝉脱壳”。题点一 题点二 2.形声、形近字的认读 (2)归类辨析异读: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只是某一笔或某几笔 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戌”“戍”“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不同, 可以概括为“横戌,点戍,戊中空”。题点一 题点二 3.习惯性误读字的认读 题点一 题点二 (1)依据课本,多读勤集,夯实基础。一轮复习进行教材知识梳理 时,不能忽视教材中的重点字词,应自觉整理课本中重点字的读音, 结合课外字音补充材料加以积累;尤其对自己的薄弱方面,更应强 化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常用字的读音问题。 (2)勤查字典,掌握方法,巧妙记忆。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使用普 通话,自觉纠正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在学习过程中碰到读不准或 不会读的字,千万不可放过,也不要想当然地去读,一定要勤查字典。题点一 题点二 即学即练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题点一 题点二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D  解析:A项,“泊”应读“pō”;B项,“耸”应读“sǒng”;C项,“伫”应读“zhù”。题点一 题点二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  解析:A项,“瓜蔓”的“蔓”读“wàn”;C项,“压轴”的“轴”读“zhòu”;D项,“ 轧马路”的“轧”读“yà”。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二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 “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包括区别形近字、同音字, 不写错别字以及不规范的简化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除了少数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外,绝大多数为形声字。而形声字的形旁 表意,即根据其形旁来判断字的意义。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词语 中某字形旁的意义来判断该字的字形是否正确。例如:同音字(枪)“ 杆”、(麻)“秆”与(竹)“竿”,“杆”从“木”,指“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秆”从“禾”,指“某些植物的茎”;“竿”从“竹”,指“竹竿子或类似竹竿 的东西”。形近字“赝”(品)与(义愤填)“膺”,“赝”从“贝”,指“伪造的物 品”;“膺”从“月”(肉),指“胸”。题点一 题点二 1.字形常见错误 (1)同音或音近致误 (2)音同义近致误题点一 题点二 (3)形似致误 很多汉字字形相近,平时不注意辨识,书写不细心,都容易造成误 写。这种情况大致分为两类: (4)音异形近致误 (5)形音义皆近致误题点一 题点二 2.把握识记规律 (1)据义记形。在特定的词语或语境中,需要意义相应的字“对号 入座”。如“融会贯通”的“会”是体会、领会的意思,体会、领悟才 能前后贯穿,透彻理解。 (2)据义推形。对于形声字,推断形旁,明白字的意义所属,能大致 判断该字是否正确。如“讴歌”的“讴”,赞美用言语,可断定该用“讠” 字旁。题点一 题点二 (3)结构推形。很多成语对应位置的字在字义上有对应关系,可据 其中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字。如“纷至沓来、察言观色、殚精竭虑 ”中,加点汉字和对应位置的那个字意义相近;“前倨后恭”中加点字 和对应位置的那个字意义相反。 (4)重在积累。对于同音字、形似字、近义字,平时读准字音、认 清字形很重要,可把课文注释中的常见字和常用字进行整理,还要积 累《常用汉字字表》《普通话异形词整理表》和报刊中的常见字。 3.掌握解题方法 对待字音、字形题要: (1)排除为主。因为设题一般为“全对”或“全不相同”,只要某项很 有把握发现一个“错误”或一个异类,就果断排除或选择。 (2)遇生判对。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而自己一点都 不熟悉的注音或字形,一般可将该字视为正确的注音或字形处理。题点一 题点二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点一 题点二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肆虐  凋凌     B.集结  昼夜兼程 C.版图  稚嫩   D.嫣然  抱憾退出 A 解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题点一 题点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有了一定的地位、权力、成就、资格后,就容易自以为是,以 老卖老,对别人做事不放心,这很容易阻碍新生力量的发展。 B.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银行股之所以全线飘红且爆 炸性狂飙的原因在于银行股估值过低,这次大涨是跚跚来迟。 C.她们的舞裙不断变换颜色,橙色、白色、黄色、玫瑰红色。碎花 镶边的上衣让人目不暇接,舞衣艳丽、飘逸,舞者洒脱、典雅,尤其 玫瑰红的舞衣在蔚蓝色灯光下分外妖饶。 D.在中国戏曲史上,高则诚创作的《琵琶记》与北曲《西厢记》并 称,被冠为“南曲魁首”,明太祖朱元璋称道它是不可或缺的“珍馐百 味”,整个明代戏曲,都可以看到它的印痕。 D 解析:A项,“以老卖老”应为“倚老卖老”;B项,“跚跚来迟”应为“姗姗 来迟”;C项,“妖饶”应为“妖娆”。题点一 题点二题点一 题点二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B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A项,“瞭望”的“瞭”应读“liào”,“天暮” 应为“天幕”;C项,“倾泄”应为“倾泻”,“一模一样”的“模”应读“mú”;D 项,“变换莫测”应为“变幻莫测”。题点一 题点二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飘洒 瞬息万变 出神入化 B.散落 瞬息万变 鬼斧神工 C.散落 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D.飘洒 浩如烟海 鬼斧神工 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飘洒”意思是飘舞着落下来。“散落” 指分散着往下落。“散落”与“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不搭配,不合 语境。“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浩如烟海”形 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从“时动时静,变幻莫测”来看,用“瞬息 万变”符合语境。“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 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是指 技艺绝妙,用“出神入化”符合语境。题点一 题点二 3.(2019·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是(  )C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挫”应读“cuò”。B 项,“彤”应读“tóng”。D项,“熠熠”应改为“奕奕”。题点一 题点二 (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5题。 题点一 题点二 4.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和字形的能力。A项,“悄”应读“qiǎo”,“垣” 应为“桓”。B项,“蓊”应读“wěng”,“曼”应为“蔓”。C项,“拗”应读 “niù”。题点一 题点二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深邃 蜿蜒 荒疏 B.幽邃 蜿蜒 稀疏 C.深邃 曲折 稀疏 D.幽邃 曲折 荒疏 B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幽邃”比“深邃”更突出“曲折”“ 幽静”意,更符合河湾的特点和语段的意境。“蜿蜒”比“曲折”更强 调“陆续”“延伸”的特点,与语境中“流水”的特点吻合。“荒疏”含有“ 荒凉”意,与语境氛围相悖,应选“稀疏”。题点一 题点二 6.(2018·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 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 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 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 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 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 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 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 为。 B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 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项,“鬓”应读“bìn”;C项,“废驰”应为 “废弛”;D项,“惩”应读“chéng”,“枉”应为“罔”。题点一 -57- 题点二 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热点。对词语的考查,包括正确 理解和准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 语境正确使用词语。主要有两种常见题型:一种是根据语境辨析使 用词语,包括近义词语;另一种是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近两年对 词语考查的重点略有不同,2018年侧重考查的是成语的辨析运用 ,2019年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运用。 学案二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题点一 -58- 题点二 题点一 词语的辨析运用 一、根据语境选用词语 根据语境选用词语,是2019年全国卷试题出现的新题型。其特点 是:在语段中的横线处,要求选用恰当的词语,而所给的词语,不同于 一般的近义词,它们在意义上没有关联性,只是根据语境需要决定 选用哪一个。如2019年全国Ⅰ卷考查的词语,“边缘化”和“私人化”、 “获得”和“焕发”。对这类词语选用的判定,语境是唯一的决定性因 素。语境对词语的决定性,可从三个角度思考:题点一 -59- 题点二 角度一:根据语境需要的意义选用词语 例1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并简单分析其差异。 人民不会忘记,人民政协在70年历程中为履行好    ——组 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进行政治协商,做出的巨 大努力,取得的丰硕成果。  职能  任务 答案: 职能: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任务:指定担负 的责任,指定担任的工作。从语境看,“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 和各族各界人士进行政治协商”是政协的职责和功能,据此可知,应 选“职能”。题点一 -60- 题点二 角度二:根据语境需要的逻辑关系选用词语 例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并简单分析其差异。 (1)自卑的人经常为自己辩解,辩解通常显得      。因为 他们并没有一定之规,没有坚定的信念,所以语气常常是犹豫不决 的,决定常常会在压力下改变。  苍白化 懦弱化 (2)时间真如        ,刚刚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 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五十多天了。  行云流水 白驹过隙题点一 -61- 题点二 答案: (1)“苍白化”,没有旺盛的生命力。“懦弱化”,软弱,不坚强。 语境是说自卑的人为自己辩解时缺乏说服力,不是说自卑的人软弱 无能。因此,横线处应选“苍白化”。 (2)文段中提到时间过得快,而“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 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因此选“白驹过隙”。题点一 -62- 题点二 角度三:根据语境中词语的对应关系选用词语 例3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并简单分析其差异。 (1)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         的不智之举。  削足适履 舍本逐末 (2)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 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 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 以真诚性和      。  逼真感 准确性题点一 -63- 题点二 答案: (1)解答这道题,可以用到“找对应词”技法,文段中出现了“ 砍”“删”,选项中“削足适履”的“削”与这些词有一种对应关系,填入 文段中检查之后确实合适,由此得出答案。 (2)从前文“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 有限的职能”“平等态度”可知,选“逼真感”。题点一 -64- 题点二 二、近义词语辨析 近义词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词典里的意思都差不多,但在具 体使用上略有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词义的轻重、词义的侧 重点、使用的范围、适用的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功 能、构词要素等方面。准确辨析近义词语,必须抓住这些细微处并 进行多角度分析。题点一 -65- 题点二 角度一:从词义轻重的角度辨析 例1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擅长 善于 例句:这位著名导演    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 影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  (2)魂不守舍 失魂落魄 例句:手机持有者哪怕只是半天时间不见手机,都会         ,这种现象被称为“手机依赖症”。 题点一 -66- 题点二 答案: (1)相同点:两者都有“在某方面有特长”的意思,都用在动词 或动词性短语前面。不同点:“擅长”是独具某种特长,表示在某一方 面特别精通;而“善于”含有在某一方面好一点的意思,并不含有特别 精通之意,程度比“擅长”差得多。选“擅长”。 (2)相同点: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不同点:前者形容心神不 定,词义轻;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为失常,词 义重。选“魂不守舍”。题点一 -67- 题点二 角度二:从词义侧重点的角度辨析 例2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从而 进而 例句:近年来交通事业迅速发展,    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 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柔韧 柔顺 例句:看看驮着雪的墨绿勃发的常青树,看看杨柳         而不干枯的枝条,你一定不会否认冬天绝不是一片死寂。  答案: (1)相同点:都是连词。不同点:“从而”重在表因果关系和目 的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选“从而”。 (2)相同点:两者都有“柔”的意思。不同点:“柔韧”,柔软而有韧性 ;“柔顺”,温柔和顺,多指人的性情。根据语境,应选“柔韧”。题点一 -68- 题点二 角度三:从使用范围大小的角度辨析 例3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抚养 扶养 例句: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    的义务。 这是法定义务,不因双方约定而免除。  (2)向来 从来 例句: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    没有像抗日战争 这样,动员范围如此广泛,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民族精神如此振奋。  (3)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例句:11月27日,一场        的“农业知识竞赛”在中国 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举行,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题点一 -69- 题点二 答案: (1)相同点:两词都有“供养”的意思。不同点:“抚养”指保护 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使用范围小;“扶养”一词有“帮扶、供养 ”之意,使用范围大。选“扶养”。 (2)相同点:两者都有“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不同点:“向来”使 用范围较广,后面跟肯定式和否定式都可以;“从来”含有“一贯”的意 思,后面多跟否定式。选“从来”。 (3)相同点: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不同点: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 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使用范 围较广。选“别开生面”。题点一 -70- 题点二 角度四:从适用对象的角度辨析 例4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贯注 灌注 例句: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主题的革命历史展更多地     了爱国热情和民族复兴的梦想,这必将掀起新一轮主题性美术创作 的热潮。  (2)对于 关于 例句:有人读了几本    政治经济学的书,便自诩是经济领 域的专家。  (3)青云直上 扶摇直上 例句:如果下半年铜需求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回暖,那么铜价 就会        。 题点一 -71- 题点二 答案: (1)相同点:两个词语都有“融入”“投入”的意思。不同点:“ 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如“把精力贯注到学习上”;而“灌注”指 浇进,注入,多用于具体的事物,也用于心血、感情等抽象事物。如“ 这些成绩的取得,灌注着老师的心血”。选“灌注”。 (2)相同点:两者都是介词。不同点:“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 系者。“关于”,引进关涉的对象。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 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可以用“关于”,也可 以用“对于”。选“关于” 。 (3)相同点:两者都表示上升得高,上升得快。不同点:前者形容官 职升得很快很高;后者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选“ 扶摇直上”。题点一 -72- 题点二 角度五:从感情色彩的角度辨析 例5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大事 大肆 例句:临近节日,商场    促销,引导消费者购买。  (2)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 例句:泰格·伍兹担任莱德杯美国队的副队长将让美国队         ,有利于他们夺得这次比赛的胜利。  (3)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例句:在“互联网+”时代,我市国税局在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中,把廉政提醒做到了“        ”。 题点一 -73- 题点二 答案: (1)相同点:两个词的意义相近,都有“大力从事某件事”的意 思。不同点:“大事”是中性词,指大力从事。“大肆”是贬义词,指毫 无顾忌地(做坏事)。选“大事”。 (2)相同点:两者都表示增添了力量。不同点:前者形容强大的得 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比 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选“如虎添翼”。 (3)相同点: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不同点:前者形容关怀、 照顾得细致周密,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选“无微不至”。题点一 -74- 题点二 角度六:从语体色彩的角度辨析 例6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表彰 表扬 例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    2019年度全市工作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2)万马齐喑 死气沉沉 例句:高考改革,“不拘一格”才能避免        ;建立健 全“多元考录”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多样化、 多元化的需求。 题点一 -75- 题点二 答案: (1)相同点:两者都有“赞扬”的意思。不同点:“表扬”的对象 一般为好人好事,“表彰”的对象是功绩或事迹。“表扬”的方式较随 便,可书面,可口头;“表彰”的方式较严肃、庄重。选“表彰”。 (2)相同点:都形容没有一点生气。不同点: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 口语。选“万马齐喑”。题点一 -76- 题点二 角度七:从语法功能的角度辨析 例7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满足 满意 例句:“释放改革红利,    群众期许”是一段时间来比较流行 的口号。  (2)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例句: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谈,双方不仅深入讨论 双方政治、经贸领域共同关心的话题,还        地提到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肖邦。 题点一 -77- 题点二 答案: (1)相同点:两者都表示达成了某种愿望。不同点:“满足”是 从需求角度来说的,“满意”则是从心愿角度来说的。“满足”,使动用 法比较常见,如“满足人民需要”。而“满意”不能这样用。选“满足”。 (2)相同点:都表示不用商量而想法一致。不同点:前者只能作状 语,后者是动词,可以作谓语、定语、宾语。选“不约而同”。题点一 -78- 题点二 角度八:从构词要素的角度辨析 例8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 句中的横线处。 (1)化装 化妆 例句:近日,报纸报道了一位女民警    成白领在医院智擒 扒手的故事。  (2)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 例句:作为公益型国企的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行业,一 定要心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要        ,为民谋利,为 国争光。  (3)一文不名 一文不值 例句:收藏爱好者们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最后认为这种所谓的“长 江奇石”实际上        。 题点一 -79- 题点二 答案: (1)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改变”的意思。不同点:“化装”指 改变装束、容貌,如“他化装成算卦先生”。“化妆”专指用化妆品修 饰容貌,使美丽。选“化装”。 (2)相同点:都包含“大家的期望”的意思。不同点:前者中“不孚”, 意思是不能使人信服,“不孚众望”即不能使大家信服;后者中“不负 ”,意思是不辜负,“不负众望”即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选“不负众望 ”。 (3)相同点:都指很少,一点都没有。不同点:“名”,占有,“一文不名” 即一个钱都没有。“值”,价值,“一文不值”即一文钱都不值。选“一 文不值”。题点一 -80- 题点二 三、关联词语的选用 作为现代汉语虚词的一部分,关联词语既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 也在语句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联词语的使用,要注意如下问 题。 1.明确关系 句子中间常常用关联词语来表明或强化相互关系,使用时应先辨 明关系,再选择准确的关联词语,否则就会导致关系错乱。题点一 -81- 题点二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 组是(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 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D  题点一 -82- 题点二  解析:“虽然”表转折,“即使”表假设;语境中“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并不一定是事实,所以,第一处应选“即使”。“ 甚至”表递进,“或者”表选择;语境中“也”字表示递进,因此,与之呼应 的词语应是“甚至”。题点一 -83- 题点二 2.注意搭配 在使用关联词语时需要注意相互搭配。比如,“不但”和“而且”“反 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 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 (如“和”)搭配。 常用的成套关联词语,如表并列的:“不是……而是……”“既…… 又(也)……”。 表选择的:“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 如……”“宁可……也不……”。 表递进的:“不但……而且……”“尚且……何况……”。 表转折的:“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 ……”“无论……都……”“不管……总是……”。 表假设的:“如果……那么……”“即使……也……”。 表因果的:“因为……所以……”。题点一 -84- 题点二 例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前全国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出现了种种问题,      有 多方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没有消 除,有些政府官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要想尽快扭 转这种局面,      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才能实现。  A.既然  那么  所以  只有 B.固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C.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要 B     解析:“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与“但是”搭配。“ 所以”后一般不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因此”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 “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现代汉语中多与“才”或“方”呼应。“只要” 与“才”成套搭配。题点一 -85- 题点二 3.不要滥用 使用关联词语是为了强调语句之间的关系,如果语句间关系明确, 能不用则不用;如果没有关联词语,语句间的关系不明确,那么,就要 使用关联词语,但使用时,务必精简,务必注意位置。一般情况下,复 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关联词语应该放置在主语之后;如 果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就应该把关联词语放置在分句之前。题点一 -86- 题点二 例3(2016·全国Ⅱ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以美国为例, ① 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② 其产生的巨大 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③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 ④ 会出现其他 许多可怕后果。 ⑤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 喷发, ⑥ 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D题点一 -87- 题点二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 前后关联词语的搭配。第①处是表示后面情况发生的条件;第②处 是结果,无须关联词语;第③处表示更进一步,应填写表示递进的关 联词语;第④处,紧承上文说还会出现许多后果;第⑤处和第⑥处构 成转折关系。据此可断定答案为D项。题点一 -88- 题点二 即学即练 1.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我像被      的囚犯, 用喜悦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我举起双手,感谢这       的一天。我是无比      的人,今天的时光是额外的奖赏。 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他们已 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是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 机会,让我功德圆满?老天的安排是否      ?今天是不是我 超越他人的机会?  A.赦免  无与伦比  幸运  别具匠心 B.饶恕  无与伦比  幸福  别有用心 C.赦免  举世无双  幸福  别具匠心 D.饶恕  举世无双  幸运  别有用心 A 题点一 -89- 题点二 解析:“赦免”,以国家命令的方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饶恕 ”,免予责罚。“赦免”的语义程度更深,第一处用“赦免”更符合语境。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二 个。比喻极为稀有、罕见。根据语境,第二处应用“无与伦比”。“ 幸运”,运气好;“幸福”,称心如意。从下文“额外的奖赏”可知,第三处 用“幸运”。“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 创造性的构思)。“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含贬义。根据语境,第四处应用“别具匠心”。题点一 -90- 题点二 2.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圣叹,中国颇负      的文学批评家,才气纵横,性情狂 傲。他选录初唐到五代的七言律诗近六百首进行      点 评,揣摩唐人七言律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或       ,或借题发挥。《清代七百名人传·金人瑞传》说他:“纵横批评,明 快如火,      ,一时见者叹为灵鬼转世。”  A.胜名  仔细  醍醐灌顶  笔走龙蛇 B.胜名  仔细  鞭辟入里  笔走龙蛇 C.盛名  细致  鞭辟入里  妙笔生花 D.盛名  细致  醍醐灌顶  妙笔生花 C题点一 -91- 题点二 解析:“胜名”,指有非常好的名声,人人皆知。“盛名”,很大的名望。 语境是说金圣叹作为文学批评家在中国古代的名声很大。因此第 一处选用“盛名”。“仔细”一般侧重态度,意思是“细心”;“细致”一般 侧重工作的具体情况,意思是“精细周密”。因此第二处选用“细致”。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 舒适。“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语境是说金圣叹对所选的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模式分析透 彻。因此第三处选用“鞭辟入里”。“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 活泼。“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语境是赞叹金圣叹的 文笔很厉害。因此第四处选用“妙笔生花”。题点一 -92- 题点二 3.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 人类终于有所      。人们开始认识到:科技越发达,越要 重视培养高情商,越要重视      ,越要大力提倡人文精神 ……这些理念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有着高度的内在      , 尤其与道家自然主义的科学精神      。  A.领悟  人生观  吻合  并驾齐驱 B.觉悟  人性化  契合  并行不悖 C.觉悟  人生观  契合  并驾齐驱 D.领悟  人性化  吻合  并行不悖 B题点一 -93- 题点二 解析:“领悟”,体会,解悟,多用于对文章、话语等的理解。“觉悟”,醒 悟明白,多指人由迷惑而清醒或思想认识提高。语境说的是人类认 识到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因此第一处选用“觉 悟”。“人生观”使用范围大,而“人性化”范围小,能与“高情商”“人文 精神”照应。因此第二处选用“人性化”。“契合”,投合,意气相投,符 合。“吻合”,完全符合,与句中“高度”重复。因此第三处选用“契合”。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并驾齐驱”,指并排套着的几 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地位相当。语境说 的是理念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不违背。因此第四处选用“并行不悖 ”。题点一 -94- 题点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       懂得很多好道理,      未必真有用处,      正像 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  A.如果  那么  无论  都  就 B.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因为 C.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因为 D.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就 B 解析:此句为一假设复句,故可排除C、D两项;“懂得很多好道理”与 前面是让步假设关系,用“即使”,故可排除A项。-95-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二 成语使用辨误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意义相对固定,在语句中 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的。要准确、快速地解答成语题,一方面要注 意多积累,正确理解成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成语题的常见命题 设误角度,掌握辨析技巧。高考成语题一般从望文生义、张冠李戴、 褒贬误用、谦敬错位、重复累赘、搭配不当等角度设置错误项。 备考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角度一:弄清语境,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词组,有其整体意义。理解成语时 要注意其意义的整体性,不要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尤 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 意义去理解。-96- 题点一 题点二 例1下面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错用成语的句子,请指出它们错在 哪里。-97-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 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此处属望文生义。 ②“守正不阿”,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成语中的“正” 是“公正”的意思,不是语境中的“该领域”之意。此处属望文生义。 ③“并行不悖”,指同时实行,互不冲突。这里属于望文生义。比 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 ④“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这里属望文生义。-98-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二:看清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成语的适用对象有人和物之别。用于人方面的成语,还有主客、 男女、尊卑、长幼之分。如果不了解成语的适用对象,就容易张冠 李戴。-99- 题点一 题点二 例2下面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错用成语的句子,请指出它们错在 哪里。-100-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用在“ 对未来”错误。 ②“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适用对象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的山水。 ③“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斯文。适用对象错误。 ④“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 藏书非常多。适用对象错误。-101-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三:辨明色彩,切忌褒贬不分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不同的成 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同一个成语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也会有 所变化。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 用的错误。-102- 题点一 题点二 例3下面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错用成语的句子,请指出它们错在 哪里。-103-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倾巢而出”,出动全部力量,多用于贬义语境。 ②“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贬义词。 ③“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词。 ④“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贬义词。-104-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四:看准称呼,切忌谦敬错位 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辞是表示恭敬的言辞, 只能用于对方。一些成语在用法上有谦敬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 会导致谦敬错位。-105- 题点一 题点二 例4下面都是错用成语的句子,看看它们错在哪里。 -106-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一得之愚”是谦辞,指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而此 句中是说“老专家的看法”,谦敬失当。 ②“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只能用于自 己,不能让对方“洗耳恭听”。 ③“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 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 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的问题。-107-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五:看清前后,切忌矛盾重复 成语若使用得当可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若不注意成语和句子中 语义的比较对照,就容易造成语义重复。如“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 学子”,“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如“他有难言之隐的苦 衷”,“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如“对于 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 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普通”与之重复。还有些成 语有固定的意思,如果不明白,极容易造成前后矛盾。-108- 题点一 题点二 例5下面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错用成语的句子,看看它们 错在哪里。-109-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该成 语与句意矛盾。 ②“平分秋色”,指的是“双方”,此处是“几家”。 ③“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这里是“五六家”。 ④“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 类似的损失。与“萌芽状态”矛盾。-110-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六:辨形悟神,切忌形近误用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似,意思接近或具有某些 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一文 不名——一文不值”“不负众望——不孚众望”等。对这些易混成语, 一要辨其“形”,看“异”在哪;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111- 题点一 题点二 例6下面都是错用成语的句子,看看它们错在哪里。 -112-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这里用错语境, 应用“不温不火”。“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 可以形容人的性情温和,也可以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 ②“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形容“审美感受”应用“ 耳目一新”。 ③“目不见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应 用“目不交睫”。 ④“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和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 事)。此处应用“耸人听闻”。-113-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七:体察词义,切忌轻重不分 有些成语词义程度较轻,有些成语词义程度较重,这就要求根据 特定的语言环境恰当使用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114- 题点一 题点二 例7下面都是错用成语的句子,看看它们错在哪里。 -115-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用 在句中轻重失当。 ②“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 号的饥民。句中大词小用。 ③“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此词表意程度轻。联 系上下句看,“不怕牺牲”“极大的鼓舞作用”,这些内容构成的语境宜 用表意程度重的词语,可用“身先士卒”。-116-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八:洞察多义,切忌盲目排除 有些成语含义不是单一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有的甚至 感情色彩相反。对这类成语,要全面把握其多种含义及其不同的使 用语境,切忌盲目排除。-117- 题点一 题点二 例8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18-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 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句中用于人是正确的。 ②“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句中 形容景色是正确的。 ③“灯红酒绿”常被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 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句中采用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 ④“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句 中采用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119- 题点一 题点二 即学即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D  -120-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①“叠床架屋”指语言重复累赘。②“与虎谋皮”比喻跟所谋 求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此处与语境不合。③“上有所 好,下必甚焉”指上层和高位的人喜欢什么或有什么爱好,下面的人 就一定会喜欢、爱好得更强烈。④“冬温夏清”指子女对父母孝顺 。此处望文生义。⑤“风流云散”指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消失, 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⑥“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 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此处望文生义。-121- 题点一 题点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122- 题点一 题点二-123-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①“巧立名目”,变着法儿地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 的。此处贬词褒用。②“垂涎三尺”,指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 容嘴馋到极点。③“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此处贬 词褒用。④“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 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⑤“置之度外”, 放在考虑之外,指毫不放在心上。这里应该用“置若罔闻”。⑥“声 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124- 题点一 题点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始终       、自强不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莫不      着劳动者 的聪明才智,      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      着 劳动者的牺牲奉献。  A.改弦易辙  凝聚  渗透  包涵 B.革故鼎新  凝结  渗透  蕴含 C.改弦易辙  凝结  浸透  包涵 D.革故鼎新  凝聚  浸透  蕴含 D  -125-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改弦易辙”,意思是换上新琴弦、改变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 针、办法或方向。“革故鼎新”,革除旧弊,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 或施政有重大变革等。第一处选用“革故鼎新”。“凝聚”,指气体由 稀变浓或变成液体。“凝结”,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 成水。结合“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分析,第二处选用“凝聚”。“渗透”, 渗入,透过。“浸透”,泡在液体里以致湿透,液体渗透,比喻饱含某种 思想感情等。结合“辛勤汗水”分析,第三处选用“浸透”。“包涵”,指 客套话,请人原谅。“蕴含”,里边含有,包含。结合“劳动者的牺牲奉 献”分析,第四处选用“蕴含”。-126- 题点一 题点二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人处世,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      。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       ,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      对于坎坷与泥泞,能 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了。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这种超 脱足够人们    受用。  A.气质  刮目相看  只是  终生 B.品位  满不在乎  于是  终身 C.度量  等闲视之  但是  终身 D.修养  置若罔闻  便是  终生 C-127-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第一处“度量”指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第二处“等闲”指寻 常、一般,“等闲视之”指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第三处根据 语境应选表转折关系的“但是”。“终身”和“终生”都指人的一生、 一辈子,但是,在语义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终身”侧重于指切身的事 情,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业、职务、权利等方面;“终生”则 侧重于事业方面,多用于事业、工作、使命、抱负、业绩等方面。 因此第四处选用“终身”。-128- 题点一 题点二 3.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汪曾祺把小说当散文来写,其创作风格故意与“戏剧化小说”的传 统风格      。一方面是因为他      丰富,对自己 故乡的风俗人情      ,有一种博识的杂家风范;另一方面 是因为他生性      ,崇尚自然,反对小说人为的戏剧化,过 于巧合的故事化。  A.南辕北辙  学养  耳熟能详  淡泊 B.南辕北辙  学问  如数家珍  淡薄 C.背道而驰  学问  耳熟能详  淡薄 D.背道而驰  学养  如数家珍  淡泊 D-129-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目标 完全相反,结合语境“创作风格”和“传统风格”,故第一处应用“背道 而驰”。“学养”,学问素养,此词比“学问”内涵多,使用范围广;且“学 问”与“丰富”不搭配,故第二处应用“学养”。“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 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耳 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结合语境“故乡的风 俗人情”,故第三处应用“如数家珍”。“淡薄”意思是印象因淡忘而 模糊,“淡泊”指对于名利冷淡不看重,句子中的对象是“生性”,故第 四处应用“淡泊”。-130- 题点一 题点二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B-131-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①“便宜从事”指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 化斟酌处理。此处属于望文生义。②“步履维艰”指行走艰难。 ③“无师自通”指没有老师传授指导,靠自己学习钻研而通晓(某种 知识技能)。④“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适用 对象不当。⑤“燃眉之急”指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 ⑥“宵衣旰食”是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此处适用对象不当。-132- 题点一 题点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题一改以往对“辨析”的考查,近两年侧重于对“修 改”正误的判断。所给语句的语病类型依然不外乎“搭配不当”“语 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大 类。解答修改病句题,一是对六大病句类型要有清楚的了解,知道 错在哪里;二是对每一类的修改方法要了然于胸,多就少改。 学案三 辨析并修改病句 -133-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一 从六个角度辨析病句 角度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多层定语的语序不当、多层状语的语序不当、 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并列词语或分句语序不当等。 辨析语序不当的方法有两个。 1.语感审读法 先凭借语感检索,从感性上看是否别扭。如感觉别扭则再做分析 比较,辨明原因。也可直接把认为不当的地方调整过来,看看是否 更顺当、更准确。-134- 题点一 题点二 2.语法分析法 (1)看到有多层修饰语的复杂语句时,应仔细辨析是否存在修饰语 位置不当的错误。 (2)看到关联词时,应注意是否存在位置不当的问题。 (3)看到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时,特别是并列的动词,应首先考虑是 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4)看到“不仅/而且(还)”等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时,应首先考 虑所关涉的内容是否因不符合逻辑而造成语序不当的问题。-135- 题点一 题点二 例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 的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 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另外,带“的”的 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如: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 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136-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8·天津卷)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 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②(2016·全国Ⅲ卷)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 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③(2015·四川卷)《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 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 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答案: ①语序不当。“一批”应在“支持”前面。 ②将“历时三年”放到“开展的”之后,同时在“历时三年”之后加“的 ”。 ③“首次”与“四川”位置对调,“首次”修饰“针对”而非“四川”。-137- 题点一 题点二 例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 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 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如:许 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 象)交谈。-138-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7·全国Ⅰ卷)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 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 义工服务。 ②(2015·全国Ⅰ卷)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 出。 ③(2015·江苏卷)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 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 烈反对。-139-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可将“三个月内”调到“每名学生”后。 ②“从现在起到年底”应该放到“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修饰限 定承办演出的时间段。 ③“将”字调至“推行”前;“推行”缺少宾语,可在“‘基准测验’”后加 “的政策”。-140- 题点一 题点二 例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语放在 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之后;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放 在每个分句的主语之前。如: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 空气,鸟就永远都不能飞到高空。-141-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9·天津卷)全球2 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 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 世,引起广泛关注。 ②(2016·浙江卷)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 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③东汉虽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是汉献帝为曹操的“挟天子以 令诸侯”的方针增加了不少人气,使曹操有了剿灭各路诸侯的理由 和旗帜。 答案: ①语序不当,“经过”应放句首。②“自从”应放句首。 ③“东汉虽然……但是汉献帝……”,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把“虽 然”调至句首。-142- 题点一 题点二 例4并列词语或分句语序不当 在一个句子中,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往往有先后、轻重之别;在 一个复句中,分句与分句间也有这种区别。如果不注意这些,也会 造成语序不当。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前后的分句是否存在颠倒问 题。-143-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5·江苏卷)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 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②(2015·安徽卷)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 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 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③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 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答案: ①应将“接受、理解和掌握”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②递进关系不恰当,应改为“培养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对滑雪运 动的兴趣,从而引导这些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 ③语序不当,应改为“当时的设计者们希望该过程中不仅技术活 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144-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二:搭配不当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组成的,词语之间的搭配都有一定的规范,如 果违背这些规范,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具体表现为:主谓搭 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 当、两面与一面(或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等。-145- 题点一 题点二 例1主谓搭配不当 所谓主谓搭配不当,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不符合常理 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主谓搭配不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 词语的意思或词性的误解。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6·全国Ⅰ卷)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 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 两大主题。 ②(2014·湖北卷)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 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 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2014·安徽卷)报告还显示,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有 所增加,而报刊的阅读率明显减少。-146-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大街”和“启动”主谓不搭配。应改为“近日刚刚建成的 西红门创业大街对外开放,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也同步启动”。 ②“老龄人口”与“高于”不搭配,应在“老龄人口”之后加“比例”。 ③把“阅读率明显减少”改为“阅读率明显下降”。-147- 题点一 题点二 例2动宾搭配不当 当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之间加了很长的修饰限定成分,谓语动 词和宾语中心语间隔很远时,宾语中心语往往会和前面的谓语动词 不搭配。另外,当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宾语时, 其中一个宾语也容易和这个谓语动词不搭配。-148-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9·天津卷)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 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 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②(2017·全国Ⅰ卷)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 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和企业广泛受益。 ③(2017·全国Ⅲ卷)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 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149-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扩大……吸引力与知名度”搭配不当,“吸引力”应是“ 提高”。 ②“推动……企业广泛受益”,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推动‘互联 网+’快速发展,让企业广泛受益”。 ③“开创”与“成就”搭配不当,可将“开创”改为“取得”。-150- 题点一 题点二 例3主宾搭配不当 主语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当一个主语同时和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宾语搭配时,后面的宾语容易出现与主语不搭配的问 题。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7·浙江卷)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 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 国的标志性工程。 ②(2016·天津卷)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 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③(2015·天津卷)“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 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151-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大型客机”和“标志性工程”不搭配,可在“大型客机”后 加“的研制”。 ②“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与“形象代言之一”和“奇葩”搭配不当, 可将“它的”改为“具有独特的”,使“京剧”作主语。 ③主宾搭配不当,去掉“是”。-152- 题点一 题点二 例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饰或限制语在中心语前面不合习惯或不合事理的应用会造成 表达上搭配不当的情况。主要有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与 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2014·浙江卷)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 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 社会责任的分担。 答案: “……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其中“矛盾”不能和“分 担”搭配。可在“社会矛盾”后加“的解决”。-153- 题点一 题点二 例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是指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表示两方面意 思的词语(如成败、升降、高低、好坏、优劣、强弱、得失、能否、 是否、有无等),后面(或前面)却只有表示一方面意思(或“正”或“反 ”)的词语与之相对应,从而造成前后内容搭配不协调的现象。 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句子看起来有上述之类的两面词,但不存在“ 两面对一面”不搭配的问题,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单起单承”“双起双 承”而忽略了句意逻辑。因为有些词语本身就会有两面性,如“行动 ”“水平”“质量”等词属隐性均衡,不可一律当成病句看。-154-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5·山东卷)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 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②(2014·天津卷)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 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2013·重庆卷)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 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 负。 ④(2013·全国Ⅱ卷)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 承。-155-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汽车本身的状况”可能好也可能坏,属于两方面情况, 而“保证行车安全”是一方面情况,二者不能呼应。可在“本身”后加 “良好”。 ②一面对两面,应删除“看能否”。 ③“胜负”是两面词,“赢得……胜利”可以,“赢得……负”不通,应 把“胜负”改为“胜利”。 ④去掉“能否很好地”,在“传承”前加“的”。-156-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 分,导致句子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的,就是句子成分残缺。 其中主语和宾语的残缺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成分赘余,一是重 复;二是句子里多了本不该有的成分,造成意思不通,不好理解。包 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修饰成分赘余等。-157- 题点一 题点二 例1主语残缺 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中,除无主句、独词句和省略句外,一般 句子都要有主语,有些病句由于句首滥用介词或省略或暗换主语而 使主语残缺。-158-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李同志是位犯过错误的同志,错误改正后,安排他担任县银行 办公室主任。 ②(2018·天津卷)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 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 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③(2017·全国Ⅱ卷)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 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 高。 ④(2017·全国Ⅲ卷)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 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 容。-159-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公室主任”的主语残缺,可在前加 “上级领导”,或删掉“他”,在“安排”前加“被”。 ②“蝉联榜首长达100周”一句主语残缺,应将前面“写作了《人 类简史》”中的“了”改成“的”。 ③滥用介词,缺少主语,可去掉“使得”。 ④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去掉“在”“身上”。-160- 题点一 题点二 例2谓语残缺 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是对某些词语词性的误判。另外还有两种 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句首陈述对象(主语)缺乏相应的谓语,却另起一 个开头,产生了一个新的主语,造成谓语残缺;二是缺少与宾语呼应 的中心词,造成谓语残缺。-161-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9·浙江卷)近年来,《战狼Ⅱ》《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 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 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②(2014·安徽卷)“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 织开展的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11次。 ③(2014·全国卷)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 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 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答案: ①谓语残缺,“精良艺术品质”前应加“具有”。 ②在“由”前面加“是”;也可理解为成分赘余,删除“的调查项目”。 ③缺少与“阵痛”相应的动词谓语,可在“正”后面加“经受”,也可删 除“的阵痛”。-162- 题点一 题点二 例3宾语残缺 一般来说,结构简单的语句不会存在宾语残缺的问题,所以应重 点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多、结构复杂的语句,看是否存在“定长忘宾” 或“以定代宾”现象。-163-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7·浙江卷)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 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 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②(2016·全国Ⅱ卷)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 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 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③(2016·山东卷)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 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答案: ①“按照”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生态乡”后加“的目标”。 ②在“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后加“的要求”, 在“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后加“的规定”。 ③在“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后加“的方法”。-164- 题点一 题点二 例4虚词残缺 在结构复杂的长句中,介词(或连词)和介词结构相连接使用时,往 往有遗漏虚词的问题,这类问题十分隐蔽,要特别注意。如“他就是 与他关系密切的同学在一起,也从不说心里话”一句中,“与”后面缺 介词,可在“与”后面加介词“跟”。-165-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3·四川卷)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 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 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②(2011·湖南卷)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 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 他们将说“不”。 ③(2011·浙江卷)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 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答案: ①可在“有关部门要”后加“以”。 ②可在“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前加“对”。 ③可在“要”后加“以”。-166- 题点一 题点二 例5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这种语病,在日常口语或书面语中常见,它的主要特征 是语意重复。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8·浙江卷)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 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 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②(2017·天津卷)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 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③(2015·浙江卷)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 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 窄窗的建筑。-167-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成分赘余,可以去掉“的原因”或“仰赖的”。 ②“15%到30%”就是一个概数,与“左右”重复。可删掉“左右”。 ③“妇孺”包括妇女和幼儿,与“孩童”不能并列。-168-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是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句式 杂糅、中途易辙或藕断丝连等语病的语言现象。 例1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混杂在一个句子中,该结束 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的现象。这种病句类型已经成为近年 病句考查的热点和难点。-169-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9·天津卷)“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 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 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②(2019·浙江卷)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 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 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③(2017·全国Ⅰ卷)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 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 增长而增加的。 ④(2016·全国Ⅰ卷)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 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170-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旨在……为目的”结构混乱,该句把“旨在……”和“以 ……为目的”两句杂糅到一起,二者可以留其一。 ②句式杂糅,“当……的情况下”结构混乱,应改为“在……的情况 下”或“当……的时候”。 ③“根据……”和“……显示”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保留一种即 可。 ④句式杂糅,应为“受……影响形成的”或“在……影响下形成的”。-171- 题点一 题点二 例2中途易辙 中途易辙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8·浙江卷)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 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 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②(2017·全国Ⅱ卷)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 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③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 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④(2015·全国Ⅰ卷)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 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 索。-172-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中途易辙,“出版社除了……外”的主语是“出版社”,下一 分句的陈述主体却变成了“图书营销”,可以将“图书营销”移到“必 选项”之前。 ②中途易辙,可在“是建院90年来”前加上“今年”。 ③中途易辙,后半句中的“旅游景点”的主语不应该是“河道综合 治理工程”。 ④句子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边缘人”这类形象,而最后一个分句把 主语偷换成了“人们”,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可以把最后一个分句修改 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173- 题点一 题点二 例3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本已完整,却又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 作另一部分的开头,也就是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也叫 前后两兼(将一个句子的结尾部分兼作另一个句子的开头)。-174- 题点一 题点二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7·全国Ⅲ卷)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 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②(2013·全国Ⅰ卷)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 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③(2013·全国Ⅱ卷)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 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 分。答案: ①藕断丝连,可将“看”去掉。 ②第二个“都能”改为“使他”。 ③应在“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前加“使之”。-175-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歧义,二是指代不明。 辨析表意不明有两种方法。 1.区分真假歧义句 真歧义是指一句话既能这样理解,又能那样理解,使人无所适从。 假歧义是指有的句子就局部看具备了歧义句的特征,但在具体的语 言环境中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2.辨表意不明词 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与“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二看 多音、多义词。这些词语往往容易造成歧义。三看代词。代词如 “这”“这些”“其”等在句中易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四看“和”字。“ 和”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因为词性不同,在句中作用也不同,容易 产生歧义。-176- 题点一 题点二 例1有歧义 有歧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因多义词造成歧义,如“开刀的是他的 父亲”,既可以理解为“父亲”是医生,也可以理解为“父亲”是病人;二 是因结构不定造成歧义,如“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身患重 病”修饰“工人”还是“女儿”不明确。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3·山东卷)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 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 枪。 ②(2012·山东卷)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 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177-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是“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多个弹壳”,还是“一个目击者提供 的两个弹壳”,表意不明,可把“两个”移至“弹壳”前。 ②该句句意可有两种理解:一是日本在野党的指责是极不负责任 的,一是财务大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可将全句改为“财务大 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 是极不负责任的,日本在野党对此强烈指责”。-178- 题点一 题点二 例2指代不明 句子前面叙述了多种事实情况,后面又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 来替代这些事实情况,由于前面叙述的是多种情况,所以对代词指 代的对象会有多种理解,从而造成指代不明。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7·山东卷)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 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②(2014·山东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 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③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 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 还没有掌握其精髓。-179-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这位”指代不明,是指“前方记者”还是“专家”,不明确, 可把“这位”放到“专家”前。 ②“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可理解为他生活中的 状态,也可理解为他银幕上的形象,应把“不像在银幕上那样”移至句 末。 ③“这表明……”中的“这”指代不明确,从句子来看,“这”应指上 文“指责这一学说”的行为,但因为用了“对于……人”,造成“这”指代 不明确。-180- 题点一 题点二 角度六:不合逻辑 所谓“不合逻辑”,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没有道理,不符合客观事实。 这种语病有的是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错误而产生的,有的是由 于语言表达不妥而产生的。具体有概念混乱、否定不当、主客倒 置、数量误用、关系不当等。-181- 题点一 题点二 辨析不合逻辑的方法如下: 1.看多个并列的概念是否清楚,看多重否定中的否定是否弄错,看 是否强加因果。 2.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 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和表示程度的词语,检查是否 自相矛盾。 3.抓住句子中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如“否认”“禁止”“避免”等,看 是否前后矛盾。 4.看是否有数量误用,如“至少”与“以上”,“大约”与“左右”等一起 使用。-182- 题点一 题点二 例1概念混乱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 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错误。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9·浙江卷)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 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 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②(2015·天津卷)“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 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 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③(2014·江西卷)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 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④(2013·江西卷)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 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183-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不合逻辑,应是“遗址”是“文 明的见证者”。 ②“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并列不当,删 去“历史资料”。 ③“须眉”是男子的代称,“老年职工”与“须眉”不能并列使用,把“ 须眉”改为“年轻职工”。 ④种属并列以致不合逻辑,“床上用品”从属于“生活用品”,可删除 “以及床上用品”。若要强调床上用品,可把“以及”改成“尤其是”。-184- 题点一 题点二 例2否定不当 多重否定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但若运用不当,很容易将本意弄反 了。导致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 解肯定式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了一重否定。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5·广东卷)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 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②(2014·浙江卷)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 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 不被念歪。 ③(2013·江西卷)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 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185-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多重否定不当,可删除“不得”。 ②“提防”表隐性否定,“不”表显性否定,前后连用表双重否定,可 删除“不”。 ③否定不当,“没”与“漏举”都表否定,可删去“没”。-186- 题点一 题点二 例3主客颠倒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 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和表达的混乱。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3·山东卷)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 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 感到困难。 ②(2011·天津卷)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 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③(2010·江西卷)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 香港特区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 其严厉。-187-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主客颠倒,后一分句主干是“语速较快……感到困难”不 通,宜采用“对于……来说”的结构,可在“人”后面加“来说”,或删除“ 对于”,让“人”作后一分句的主语。 ②主客颠倒,可在“对外国人”后加上“来说”。 ③主客颠倒,“这项住房政策”应与“低收入家庭”调换位置。-188- 题点一 题点二 例4数量误用 一般来说,句子出现了“增加”“缩小”“提高”“降低”等词语时,就要 考虑倍数、分数的运用与具体语境是否相符,“增加”“提高”要用倍 数,“下降”“减少”要用分数。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4·安徽卷)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 完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 ②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 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189- 题点一 题点二 答案: ①“约90%以上”前后矛盾,接近90%为“约”,过了90%才能 说“以上”,二者不可连用,应删去“以上”。 ②搭配不当,原句主语“该型飞机”与谓语结构“是……1.3至2倍” 不搭配;数量误用,不合逻辑,“运营成本”“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 2倍”与“优势明显”相矛盾。-190- 题点一 题点二 例5关系不当 复句中分句间总是存在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体现就是关联 词语。在一些句子中,若没有弄清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就把关 联词强加于句子,则会造成病句。 找出下列语句中存在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2015·湖北卷)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 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 者。 ②本品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答案: ①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自相矛盾,把“前者”改为“后者”。 ②此句前面讲配制,后面讲功能,两者之间并无语意上的并列关 系。可删去“并且”。-191- 题点一 题点二 即学即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某学习App是一款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客户端应用,让学习者在 线就能根据个人习惯为中心进行学习。 B.“巨婴”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和道德约束,常会情绪 失控,制造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C.我国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终身学习的更高 需求,也为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未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学习之门。 D.享誉世界的“钢琴诗人”肖邦才华横溢,命运多舛,如一颗划过天际 的流星,在短暂的39年的生命里,闪现出璀璨炫目的光彩。 D  -192-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A项,句式杂糅,“……为中心”和“根据……”只能保留一个,删 除“为中心”;B项,搭配不当,“制造”与“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不搭配,将 “制造”改为“产生”;C项,语序不当,“不仅……”和“也……”领起的内 容应互换位置。-193- 题点一 题点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河北邢台市所有用于公务的车辆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基本可以 实现公务出行便捷高效、交通费用规范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 B.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实践中,成功开 启了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的新篇章,也成为广西与各地文化交流的 重要平台。 C.员工们带着深深的关怀和祝福,为饱受疾病折磨的小博轩献爱心 捐善款,帮助年仅11岁的小博轩解决一些治疗费用问题,早日康复。 D.作为人民法官,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提高抵制干扰的定力,严格 依法办案,让人民群众努力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目标”。C项,暗换主语,“早日康 复”当事人应是小博轩,应将最后一句改为“使小博轩早日康复”。D 项,语序不当,把“努力”移到“让人民群众”前。-194- 题点一 题点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一旦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后,就 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跨 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B.“财政悬崖”问题只是表象,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 高赤字问题造成的,是美国式“经济结构”问题,它的化解也需要较长 的过程。 C.近日,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在网上大肆编造散布虚假信息、 严重损害国家形象的犯罪团伙,6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依法采取刑 事强制措施。 D.学生倘若身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气蓬勃 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能力,更可能拙 于理性表达。 C-195-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A项,“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暗换主语,其主语不应是“高科 技”,应改为“使人类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B项,“它的根源是美 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句式杂糅,“它的根源是 ……”和“……造成的”杂糅。D项,语序不当,“倘若”应放在“学生”之 前。-196- 题点一 题点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际田联副主席布勃卡曾与现任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角 逐国际田联主席的职位的竞选。 B.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内,中国科技界以与世界先进水 平同步的姿态勇敢地迎战,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不俗。 C.近几年来,关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 导性文化以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 分流行。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 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B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的竞选”,或把“角逐”改为“一起参与”。 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项,语意重复,“万一”和“若”二者只 能选用其一。-197-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二 修改病句的原则与方法     对每一个病句,我们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辑的角度来分 析其语病形成的原因。因此,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 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 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一、病句修改的原则 总原则:保证语意不变。 具体原则:①多就少改;②能调不删;③能删不增。 在保证原文语意的前提下,改一处就能解决问题的,就不改动两 处;能用调整语序解决问题的,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修改后要注意 与前后文的紧密衔接,注意陈述的对象、句式一致。-198- 题点一 题点二 二、病句修改的方法 修改病句,首先要通读文句,力求从语感的角度发现问题;如若不 行,则在通读的基础上逐句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针 对病句类型,采用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 简(啰唆不简明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的方式修改。 1.语序不当的修改 ①多项定语次序不当,调整个别词语的位置,使修饰限制对象明 确。②多项状语次序不当,调整介词短语或副词的位置,注意强调 的对象。③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调整关联词语的位置,注意不要 掩蔽主语,不要忽略搭配对象。④并列词语、分句语序不当,根据 逻辑关系调整顺序。-199- 题点一 题点二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恰如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想象力 是重要的,不仅其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 努力,因为我们通过它能够看到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但梦想和猜测 若无严密的推理作为支撑,也只是胡思乱想而已。”对于科学研究 来说,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参考答案:其不仅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 的努力,因为它使我们能够看到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和主客颠倒的问题。“ 不仅”应调至“其”后面,“我们通过它能够看到”应该改为“它使我们 能够看到”。-200- 题点一 题点二 2.搭配不当的修改 搭配不当的类型较多,其修改方法也多种多样:①主宾搭配不当, 一般替换宾语;②主谓搭配不当,一般替换谓语;③谓语与宾语搭配 不当,也一般替换谓语;④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替换修饰语;⑤ 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一般要变成两个单独搭配。-201- 题点一 题点二 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一般要变成两个单独搭配。 例2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针对性修改。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 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 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 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 物指南针。 参考答案: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 辨别方向。 解析:画线句子有两个错误,一是“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 句式杂糅,二是“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搭配不当。-202- 题点一 题点二 3.成分残缺或赘余的修改 成分残缺或赘余是最容易修改的一类语病。①根据需要,分别补 充主语、谓语和宾语。②根据表意情况,合理增补修饰语、关联词。 ③赘余部分直接删除。-203- 题点一 题点二 例3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针对性修改。 从人类利益出发考虑,我们所希望的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 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 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 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 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 解析:画线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从人类利益出发考虑”是典型 的成分赘余,“出发”和“考虑”要删除一个;二是“我们所希望的不是 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成分残缺,“所希望的”后面缺少中心词, 根据后面的提示,应补上“生态”;如果不补,整个语句须调整为“我们 所希望的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生态”,中间不能用逗号停顿。-204- 题点一 题点二 4.结构混乱的修改 结构混乱的类型不多,但修改麻烦。①句式杂糅的病句,要把两 种杂糅在一起的句式梳理清楚,看看谁与谁是一套句子成分,有无 需要补充的成分。如缺少,应合理补充;如多余,则需要删除。②中 途易辙的病句,需要找出偷换陈述对象的地方,合理调整。③藕断 丝连的病句,要合理切割,再增补必需的成分。-205- 题点一 题点二 例4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针对性修改。 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 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样的大家族往往办家学, 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参考答案:这样的大家族往往办家学,不仅收本姓人,也收外姓人, 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两处语病,一处是中途易辙,一处是藕断丝连。 “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主语不一致,应为“不仅收本 姓人,也收外姓人”;“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的主语应是“家学”而不 是“这样的大家族往往办家学”。-206- 题点一 题点二 5.表意不明的修改 造成歧义的原因很多:动词的施受对象不确定、动词的支配范围 不确定、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词语的词性不明、代词指代不 明、主语不明、修饰不明、词语多义、停顿不明都可能造成表意 不明。其修改方法一般是替换多义词或代词,或重新表述。-207- 题点一 题点二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 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有 人对弗兰克的“存在的空虚”说法并不认同并提出批判。我们认为 其缺乏理论支持,缺少事实依据,这是毫无道理的。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认为指责的人缺乏理论支持,缺少事实依据,这是毫无道理 的。 B.我们认为指责的人缺乏理论支持,缺少事实依据,其指责是毫无 道理的。 C.我们认为弗兰克缺乏理论支持,缺少事实依据,这种指责毫无道 理。 D.指责弗兰克缺乏理论支持,缺少事实依据,我们是毫无道理的。 B-208-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表意不明的问题。“其”“这”指代不明。根据 语境,最简明、最符合文段整体意思的修改方式应为B项。-209- 题点一 题点二 6.不合逻辑的修改 不合逻辑的病句,要具体分析不合逻辑处。①概念混乱,需要重 新表述概念。②否定不当,一般删除多余的否定词。③主客颠倒, 要恰当调整主次位置。④数量误用、关系不当,要根据事理重新表 述。-210- 题点一 题点二 例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天是生命力勃发的季节。春天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以往的新 的感觉,所以自然的节气我们要顺应,借此激发我们人性的力量,让 我们有一个昂扬的姿态和精神,在一年里走得顺畅,获得幸福感和 满足感。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可以给我们带来新感觉,所以自然的节气我们要顺应,借此 激发我们人性的力量。 B.春天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以往的新的感觉,所以我们要顺应自 然的节气,借此激发我们的力量。 C.春天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以往的感觉,所以自然的节气我们要 顺应,借此激发我们人性的力量。 D.春天可以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新的感觉,所以我们要顺应自然 的节气,借此激发我们青春的力量。 D-211-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画线的语句有多处不合逻辑的地方。“不同以往的新的感 觉”,“新的感觉”就是“不同以往的”,可删除一处;“自然的节气我们要 顺应”,主客颠倒,应为“我们要顺应自然的节气”;“季节”和“人性”没 有必然的关系,应把“人性”改为“青春”“人生”之类的词语。-212- 题点一 题点二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香港、澳门来看,与内地的联通,不仅为港澳拓展了发展空间, 也为抢抓共建“一带一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契机。 天南明珠一线连。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 活力的经济区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A.港珠澳大桥开通,为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 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B.港珠澳大桥开通,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 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C.港珠澳大桥开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已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 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D.港珠澳大桥开通,为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 域创造了无限可能。 B-213-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A项,“让建设……成为……”结构混乱;C项,“已……无限可能” 时态不合逻辑,前后矛盾;D项“给……建设成为……”搭配不当。-214- 题点一 题点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 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 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受众看 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 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 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 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 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不会助 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C-215-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画线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导致主语残缺, 将“如果”和“受众”对调。二是语序不当,将“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 播”和“不至于被谣言蒙蔽”互换位置。-216- 题点一 题点二 3.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针对性修改。 全家一起进电影院看电影或在家追网剧,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俏 皮的表情包取代了千篇一律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 败”的烦恼……积极拥抱新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 神才能获得蓬勃的生机。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 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拓。 参考答案:只要我们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 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解析:此句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我们”和“内涵”,关联词“只 要”应放在主语“我们”前面,“内涵”与“拓展”搭配得当。-217- 题点一 题点二 4.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针对性修改。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 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 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更强调义务的优先 性的是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参考答案: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 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的语病是结构混乱。前一句陈述的是“西方近 现代价值观”的特点,后半句却是“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了。就此 修改,应采用“调”的方式,将后一分句的陈述对象调整为“中华价值 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218- 题点一 题点二 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7种点号和9种标号,分别是:句内点号即逗号、 顿号、分号、冒号4种,句末点号即句号、问号、叹号3种;常用的 标号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 书名号和专名号,共9种。从2019年的考题来看,高考对标点符号的 考查主要落实在对标号特定性质的理解上。 学案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19-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一 常见点号的用法及作用 (一)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 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短语。并列的词之间用了“和”“或”之 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如果并列词语结合得很紧,没有必要在行 文中用停顿来突出它,则可以不加顿号。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 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如: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 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分析:这句话不顾内容层次的停顿滥用顿号,“月考核、季评比、年结 算制度”与“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220- 题点一 题点二 2.逗号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其主要用法有:用在较长的主 语后面,用在需要强调的简短主语后面,用在句首状语后面,用在较 长的宾语前面,用在插入语前后,用在复句内部的分句间,用在倒装 句中间。但是,逗号一般不用在省略号、破折号的后面;在表停顿 时,与顿号、分号有明显的区别。如: 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 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分析:第一、二、五个顿号应改为逗号。“黄淮、江淮、汉水流 域”是低一级的并列,中间用顿号;三大流域与京津地区、华北中南 部、贵州等地又构成高一级的并列,中间应用逗号。-221- 题点一 题点二 3.分号 分号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 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句之 间必须用分号。如: 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 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分析:这句话分三层讲打陀螺的技巧,故“打陀螺讲求技巧”后的逗 号应改为冒号,“用力大了”和“用力匀称’”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222- 题点一 题点二 4.冒号 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 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 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 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 冒号而用逗号。如: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 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分析:总结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前面误用逗号,应用冒 号。-223- 题点一 题点二 (二)句末点号共3种,分别是句号、问号和叹号。这三种点号除表 停顿外,还兼表语气。 1.句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一般用在陈述句末尾。如果一个 句子中出现了“什么”“怎么”之类的疑问代词,句末加有“呢”之类的 助词,但句意并没有发问和要求回答,也不能视为问句。如: 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 门收到这些信后做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 案,尽快解决问题? 分析:句中并未提出疑问,句末误用问号。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 号,后一个问号应改为句号。-224- 题点一 题点二 2.问号 表示询问、责问、反问、设问、商量、猜测的句子都用问号。 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问号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 在前还是在后,问号都用在句末。问话人一个接一个地发问,构成 一串相对独立的问句时,每个问句末尾都用问号。当一个问句做某 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则整个句子不是问句,并不要求回答,其目 的只在于陈述一种情况,这种句子也不用问号。如: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 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分析:“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是倒装问句,问号应放在问话 的末尾,句中问号改为逗号。-225- 题点一 题点二 3.叹号 叹号误用一般体现为叹号多用,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凡 是句子带感情就用叹号;另一种是只要看见语气词就用叹号。如: ①即便是爱,也得练习!善心的自然流淌,要有顺畅的去处,能听到 清晰的回声! ②这沁人心脾的油菜花香啊! 勾起了我对故土的无限眷念! ③这小城故事呀!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分析:例①的问题在于句子虽然带有感情,但在不强烈时不需要 使用叹号。句中叹号都应该改为句号。例②、例③两句的问题在 于看见了语气词“啊”“呀”就加上叹号,不管是否处于句末的位置。 两句中“啊”“呀”后的叹号都应该改为逗号。-226- 题点一 题点二 即学即练 1.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的分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就是:政治上, 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主张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经济上,把本国发展和世 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既把自己发 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文化上,主张互相包容借鉴,尊重世界 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协商对话,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大繁荣; 生态上,主张尊崇自然和绿色发展,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 续发展之路,合理利用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B -227- 题点一 题点二 A.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 物相比。 B.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C.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 谈的一大篇。 D.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解析:B项的分号表因果关系,其余三句和文段中的三处都表并列关 系。-228- 题点一 题点二 2.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的两处冒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 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 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 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 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 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 A.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绝不可能写出 那八百个字。 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 样一个直性子。 C.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科学: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 学。 D.会上,李书记指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 脱产培训。 B -229-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B项表总结上文,其余三项表引出下文。文段中的用法是引出 下文。-230- 题点一 题点二 3.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 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 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不知两位已作古 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 树叶”。 C.由一堆砖石固然可以建成宏伟的纪念碑,却也可以搭起一座马棚, 它们的区别究竟何在? D.宇宙的初始密度为什么被这么仔细地选取呢?也许存在某种原因, 使得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 C-231-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文段和C项的问号均表示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思考,不作回答; 其余三句中的问号均是用在设问句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232- 题点一 题点二 4.下列各句中的叹号和文中的叹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 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 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 侠。 A.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B.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 角……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C.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 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D.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 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 C-233-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原文和C项都表示感情强烈的祈使句。A项的叹号表示声音 短促或突然,B项和D项的第一个叹号都表感叹,D项第二个叹号表 强烈的反问。-234- 题点一 题点二 题点二 常见标号的用法及作用 常用的标号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 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共9种,重点是前四种和书名号。 1.引号 引号标明引用。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 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非直 接引用不用引号。使用引号应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 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 (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 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分析:“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俗话说”后的冒号应删去。-235- 题点一 题点二 2.括号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两种。注意:①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括号内的 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如 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后括号后面。②句 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在任何情况下, 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如: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 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分析:括号内的内容是对“著作”的说明,应紧跟在被说明的词语的 后面。-236- 题点一 题点二 3.破折号 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或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 或表示语言的中断、延长等。破折号的用法有表说话声音的中断 和延长,表示转折或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紧承),表分项列举,连接 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或出处等用法。破折 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破折号与“是”“有” 等表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如: 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 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分析:此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与后面的“即”意思相同,只能 保留其一。-237- 题点一 题点二 4.省略号 省略号主要表省略,还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或说话断断 续续、沉默不语。使用省略号要注意:①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 ”“等等”“之类”,因此,省略号后面不能再用“等”“等等”“之类”;②状 语内部或定语中心词之间不能用省略号。如: 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英雄 儿女》(根据巴金《团圆》改编)、《红高粱》(根据莫言《红高粱 家族》改编)……等等。 分析:省略号不能与“等等”连用,去掉省略号或“等等”。-238- 题点一 题点二 5.书名号 书名号标示出版物(书籍、篇章、报刊等)的名称,也可以标示法 律、法规、方案的名称,还可以标示文化产品的名称(如电影名、 电视剧名、歌曲名、乐曲名、舞蹈名、雕塑名、画名、戏曲名等)。 书名号不能滥用,与引号应加以区别。品牌名、奖状名、某些活 动名、机构名、药品名、化妆品名、课程名、竞赛名、班组名等, 不可随意使用书名号。-239- 题点一 题点二 即学即练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两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在企业经管中,这意味着辩证理性的利他精神,企业有了这种利 他精神,就能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幸福、企业盈利与顾客满意 的目标。超越“小我”而观“大我”,人的视角和世界观都会随之发生 变化,企业家收获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人格成就。 A.一语未了,人报:“太太来了。”凤姐听了诧异,不知为何事亲来,与 平儿等忙迎出来。 B.在语法方面,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 代特有的句法。 C.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 术家”,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D.爱因斯坦认为,“现在”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是同“过去”和 “将来”在本质上都不同的东西。 D-240-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文段中的引号表着重指出,D项与此相同。A项,表直接引用;B 项表引用,C项表反语。-241- 题点一 题点二 2.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 让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在这有限的几小时内我要如 醉如痴地欣赏那永远向有视力的人敞开的壮丽奇景。结束短暂的 森林之旅,回来的路上可能经过一个农场,这样我便能看到耐心的 马匹犁田的情景(或许我只能看到拖拉机了!)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 人的宁静满足的生活。 D-242- 题点一 题点二 A.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同步解决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 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区域整 体脱贫和贫困村摘帽三个层次的问题。 B.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 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C.回环的美,指的就是诗韵,诗行的韵,是同韵的字(主要元音和韵尾 相同)来来回回地重复,所以叫作回环的美。 D.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的身 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 二十一期)。 解析:此题考查括号的用法。文段和前三项中的括号都是表示解释 说明,D项标明出处。-243- 题点一 题点二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中的 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 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 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千 米以外就看不见了。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 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 B-244- 题点一 题点二 A.几个妇女相约去看望部队上的丈夫,其中一个说:我本来不想去, 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B.对应和序列的原理已渗入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 思想的全部领域——之中、编织在数学的天衣上。 C.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的带工,就亲 自去游说那些没钱又不忍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D.“珊珊——,我来了!”他大喊着,但不知道是委屈还是别的,小女孩 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解析:文段中的双破折号表注释。A项,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B项, 双破折号,表示注释;C项,表示意思的递进;D项,表声音的延长。-245- 题点一 题点二 2.下列语句中的问号,与文段中的两处问号的用法,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  ) 一根网线、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就能实现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优 质师资的实时互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优质的教育 资源更加触手可及。如何结合教育技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怎样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因材施教?随着在线教育行业 的发展,挑战也接踵而至。 B-246- 题点一 题点二 A.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 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B.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 飞上仙界?我不知道。 C.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 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 地狱。 D.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 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解析:B项与文段中的问号用法相同,都表疑问。A项表反问,B项是 提出疑问,C项是设问,D项是反问。-247- 题点一 题点二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铭文的发展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书写来说是十分理想的对象,它所 确立的词汇、句法、篇章与修辞体系,已深入人心,并最终被归结 为一种经典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说:“铭题于器……铭兼褒赞, 故体贵弘润……”这段概括基本准确。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 要有的素质。 C.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 错了。” D.我已经……我已经……我现在找不着弗莱思节太太那串项链了。 A 解析:A项与文段中的省略号都是引文的省略。B项表示列举或重 复的词语的省略;C、D两项表说话的断断续续。-248- 题点一 题点二 4.(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 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 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 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 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 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 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B-249- 题点一 题点二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从语意内容和句间关系 看,乙句中“显示”涉及的内容到“……满意度更高”结束,“满意度更 高”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