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第1课时 第2课时交流平台
自由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
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
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
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
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
态的句子,从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
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
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我想,她是多么温柔善良而又勇敢啊!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
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
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
“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
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 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
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
? 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
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
自己的评价,可以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
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都
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太单
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
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
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
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到
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这句话中“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
泪”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
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
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
了啊。 ·····
·
“眨眼就要到了”运用夸张的修辞
手法,写出了春节即将到来人们激动的
心情,用“眨眼”写出了时间过得飞快,
春节瞬间就要到来。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用“发疯”一词夸张地表达了八儿
内心十分喜悦的心情。仿写练习
盼望 饿 安静 喜欢 厚
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词语,
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
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
你更喜欢哪一个。
这天晚上的伟
大场面是这个小镇
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
——然后像流水似的涌
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
掉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张友松 这是这个小镇
前所未有的最辉煌
的一个夜晚。
满肚子的话想说
又说不出,泪水如雨,
洒了一地。
译者:俞东明、陈海庆 这是小镇经历
过的最激动人心的
一夜。
想说什么但什么
也说不出来——一路
出去时如下雨似的洒
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成时 第一句中“伟大场面”“从来没有见
到过”的比“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最
激动人心的”更能让读者体会当时镇上人
们的心理活动,这是第一次,足以见得那
天晚上的不一般。 结合更多实例,学习寻找关键词,通
过关键词体会深刻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明确关键词的含义和类别。
抓关键词是一种很重要的理解文章主
要人物形象、情感的学习方法。 结合课内语段,让学生尝试抓住关键词
体会概括。
结合本单元课文,体会寻找关键词的好
方法——结合课题。第2课时
熟读“日积月累”,小组之间合
作交流分享课前预习资料。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jī
mào dié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
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及笄之年:到了15岁,古时的少男少
女要将头上的两个“总角”解散,男孩扎
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则到了可以婚
嫁的年龄,要用笄子盘起头发,开始学习
各种生活技艺。 弱冠之年:行冠礼,是古代最隆
重的仪式之一,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
加冠,以示成年。
而立之年:孔子说“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
”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
能洞悉明察,融会贯通,一切恰到好处。 知天命之年:50岁,谋事在人,成事
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
就是对得失的淡然。
花甲之年:60岁,是一个平静的年龄,
所以看什么都习惯了,听什么都可以一笑
而过。想做什么也不大在乎别人的眼光了。 古稀之年:古人一般到70岁时辞官家
居,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
为70岁的代称。
耄耋之年:80—90岁老年人的泛称。
期颐之年:100岁“期颐”。语出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练习巩固。
同桌你考我答。
师生互相考一考。
熟读成诵。
男女生读。
小组对读。
练习背一背。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
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古文阅
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希望同学
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更多有关古
人年龄称谓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