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绪论与生命的物质基础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绪论与生命的物质基础》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小专题一 绪论与生命的物质基础 考点整合一 : 生物的基本特征 1. 生物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2. 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 (1) 有新陈代谢作用 , 但不能独立进行 。 (2) 能产生自己的后代 , 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 (3)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 但也有严整的结构 ( 蛋白质外壳 + 核酸 )。 3. 应激性 、 适应性和遗传性 (1) 三者比较如下 项目 应激性 适应性 遗传性 含义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 生物和环境之间表现出的相适合的现象 生物子代和亲代的相似性 产生 原因 外界刺激 ( 如光 、 温度 、 声音 、 食物 、 化学物质 、 机械振动 、 地心引力等 ) 引起 生物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 , 有利变异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亲代的遗传物质经复制后传给子代 , 并在子代个体的发育中表达 表现 形式 植物的各种向性 ( 如向光性 、 向地性 、 向水性等 ), 昆虫的趋光性 、 趋化性 , 反射等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 、 生理功能 、 行为习性等 子代在形态 、 生理 、 行为等各种性状上与亲本相似 表现 特点 即时反应 稳定特征 稳定特征 意义 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 保持物种的稳定 (2) 应激性 、 适应性和遗传性的关系图解 特别提醒 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 应激性 ( 生理学角度 ) 是适应性 ( 生态学角度 ) 的一种表现 , 两者都是由遗传性 ( 遗传学角度 ) 决定的 。 反射是指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 反射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 不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 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和人才具有反射 。 【 典例 1】 (2011· 黄冈中学月考 )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生物体一般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 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结构 B. 发生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总称为新陈代谢 C. 应激性是生物体或细胞在生活环境中趋向有利刺激的行为 D. 在生殖过程中发生变异的机会越多对生物体的生存越有利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 。 能称为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必须发生在生物体内 ; 应激性包括两个方面 , 趋向有利刺激和躲避有害刺激 ; 变异是不定向的 , 既有有利变异 , 也有有害变异 , 还有既无利也无害的变异 , 因此 , 在生殖过程中发生变异的机会越多 , 对生物体的生存并不一定是有利的 。 【 互动探究 1】 (2011·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 ) 下列叙述中 , 错误的是 ( ) A. 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合拢下垂 , 这既是一种应激性 , 又是一种向性运动 B.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可称为应激性 , 但不能称为反射 C. 北极熊的毛是白色的 , 这是对环境的适应 ,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一群猕猴 , 绝大多数毛色正常 , 偶尔有一只白色个体 , 这是遗传和变异特性的反映 [ 答案 ] A [ 解析 ] 本题综合考查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 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合拢下垂 , 不属于向性运动 , 而是感性运动 ; 反射一般要有神经结构 ( 神经系统 )。 考点整合二: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及重要化合物 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归纳 元素 存在形式 生理功能 N 蛋白质 、ATP、NADP + 、 叶绿素 、 核苷酸等 促进细胞生长 , 参与能量转换 、 物质还原 ; 有利于植物茎 、 叶生长 , 延长叶片的寿命 P ATP、NADP + 、 核苷酸 、 磷脂 ; 动物体内牙齿 、 骨骼成分 促进细胞分裂 、 参与能量转换 ; 有利于植物开花 、 结果 K 主要以 K + 形式存在 是生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 ; 促进植物体内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 增强植物抗倒伏等能力 ;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 维持心肌舒张 , 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 Na 主要以 Na + 形式存在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Mg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参与光能吸收 、 传递 、 转换 Fe 动物血红蛋白的成分 存在于红细胞内 , 参与氧气运输 Ca 主要以钙盐形式存在 , 少量游离 是动物体内骨髓 、 牙齿等的无机成分 ; 参与血液凝固 、 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I 甲状腺激素等 促进动物的新陈代谢 、 生长发育等 2 .水和无机盐 比较项目 水 无机盐 存在形式 自由水、结合水 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功能 (1) 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 参与生化反应; (4) 维持细胞及生物体的固有形态 (1) 组成复杂的化合物; (2)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 调节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3. 糖类和脂质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组成元素 C 、 H 、 O 主要由 C 、 H 、 O 组成,还有 N 、 P 等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 与能量 关系 主要的能源物质,动物细胞中的糖原,植物细胞中的淀粉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与细胞 组成 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五碳糖是核酸的成分;纤维素是细胞壁的成分等 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4. 蛋白质和核酸 比较项目 蛋白质 核酸 元素组成 C 、 H 、 O 、 N C 、 H 、 O 、 N 、 P 基本组 成单位 氨基酸 ( 约 20 种 ) 核苷酸 (DNA : 4 种脱氧核苷酸; RNA : 4 种核糖核苷酸 ) 形成场所 核糖体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主要功能 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1) 结构物质; (2) 功能物质 ( 催化、调节、运输、免疫等 )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控制生物性状 相关计算 (1)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 氨基数=肽链数+ R 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3) 羧基数=肽链数+ R 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4)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氨基酸数- 18 × 脱水数 (5)N 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R 基上的 N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N 原子的总数 (6)O 原子数=肽键数+ 2 × 肽链数+ R 基上的 O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O 原子的总数-脱水数 (7)H 原子数=各氨基酸中 H 原子的总数- 2 × 脱水数 注意:上述计算公式适用的前提是肽链而不是肽环。 (8)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DNA 、 mRNA 、蛋白质三者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的数量比例关系为 6 : 3 : 1 【 典例 2】   (2010· 福建理综改编 )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 B . RNA 与 DNA 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 . DNA 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 D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直接参与氨基酸的主动运输 [ 解析 ]  肽链通过盘曲和折叠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相应的功能就会发生改变,故 A 正确; RNA 与 DNA 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别由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故 B 正确; DNA 分子碱基的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同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每个 DNA 分子碱基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故 C 正确;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通过稳定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的运输,故 D 不正确。 [ 答案 ]   D 【 互动探究 2】   (2010· 衡水中学测试 ) 下列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B .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C .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 .质量相同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 解析 ]  乳糖是二糖;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 , 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糖、脂肪和蛋白质含有的碳氢比例不同,质量相同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脂肪释放能量最多。 [ 答案 ]   B 考点整合三 :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①取镜与安放 : 右手握镜臂 , 左手托镜座 ;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 ② 对光 : 转动转换器 ,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 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 左眼注视目境 , 转动反光镜 ,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 通过目镜 , 可看到白亮的视野 。 ③低倍镜观察 : 首先 , 把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 用压片夹压住 , 装片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 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 使镜筒缓缓下降 , 直到物镜接近装片为止 ( 此时实验者应当观察物镜镜头与装片之间 , 以免物镜与装片相撞 )。 最后左眼注视目镜内 , 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 , 使镜筒上升 , 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 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 , 使看到的物像清晰 。 (2)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①移动装片 , 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转动转换器 , 移走低倍物镜 , 转换为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 , 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 , 使物像清晰 。 2.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 (2) 下降镜筒时 , 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 使之接近装片 , 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及装片 , 否则会压碎装片和损坏物镜 。 (3) 有必要使用高倍物镜时 , 必须先在低倍物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 , 然后换用高倍物镜 。 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 , 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 , 容易找到目标 ; 与低倍物镜相比 , 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 , 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 (4) 换高倍物镜时 , 千万不可将镜筒升高 , 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转动转换器 , 换上高倍物镜即可 。 (5) 使用高倍物镜之后 , 镜片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很近 , 使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碎装片和损坏物镜 , 或者由于物像一闪而过而找不到要观察的目标 。 因此 , 必须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 细准焦螺旋只在调节图像清晰度时使用 。 3. 判断视野中异物存在位置的方法 移动装片 , 异物不动 , 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 ; 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后 , 仍可观察到异物 , 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 ; 更换目镜后 , 异物消失 , 说明异物在目镜上 。 4. 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问题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 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 , 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 (2)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 , 物镜与装片距离越大 , 视野范围越大 , 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 反之 , 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 【 典例 3】 (2009· 上海卷 ) 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 , 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 , 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 ) ① 目镜 10× ② 物镜 10× ③ 目镜 16× ④ 物镜 4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问题 。 放大倍数越大 ,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 所以选用目镜 16× 和物镜 40× 的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 。 [ 答案 ] D 【 互动探究 3】 显微镜目镜为 10×、 物镜为 10× 时 , 视野中被相连的 64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 若物镜转换为 40× 后 , 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若 64 个细胞排成一行 , 则换 40× 物镜后 , 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A.2 个 B.4 个 C.8 个 D.16 个 [ 答案 ] B D [ 解析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倍数 × 物镜倍数 。 在放大 100 倍时 , 设视野直径为 d, 则面积 S=π( ) 2 , 此时视野中有 64 个细胞 ; 当放大 400 倍时 , 其直径相当于原来的 1/4, 则圆面积 S=π( ) 2 , 即为原来的 1/16, 故看到的细胞数目为 64/16=4 个 。 若 64 个排成一行 , 放大 400 倍 , 其长度相当于原来的 1/4, 则看到的细胞数为 64×1/4=16 个 。 考点整合四 : 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 脂肪 、 蛋白质的鉴定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的选择 (1)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 , 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 ( 或器官 ), 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 , 易于观察 。 可选用苹果 、 梨等 。 (2)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 , 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 , 如花生等 。 如果是新鲜花生种子 , 可不必浸泡 , 浸泡效果反而不好 , 如果是干种子 , 需浸泡 3~4 h, 最适宜切片 。 (3)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 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 。 植物材料常用大豆 , 需浸泡 1~2 d, 适于研磨 , 动物材料常用鸡蛋清 。 3.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鉴定成分 还原糖 蛋白质 鉴定 原理 还原糖中的醛基 (—CHO) 在加热条件下能将 Cu(OH) 2 中 Cu 2+ 还原成 Cu + , 从而生成砖红色的 Cu 2 O 沉淀 双缩脲 (H 2 NOC—NH—CONH 2 ) 在碱性溶液中能与 Cu 2+ 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 ,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 也能与双缩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试剂 浓度 甲液 : 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 乙液 : 质量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 4 A 液 : 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 B 液 : 质量浓度为 0.01 g/mL 的 CuSO 4 使用 方法 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 先加 A 液造成碱性环境后 , 再加 B 液 使用 条件 加热煮沸 不需加热 实验 现象 砖红色 紫色 【 典例 4】 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 : 甲液 (0.1 g/mL NaOH 溶液 )、 乙液 (0.05 g/mL CuSO4 溶液 )、 蒸馏水 , 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 , 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 ① 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 DNA A. 只有① B.① 和② C.① 和③ D.②、③ 和④ [ 答案 ] C [ 解析 ] 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煮沸的条件下发生颜色反应呈现出砖红色 , 葡萄糖是还原糖 , 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 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 呈紫色 ,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 A 液是相同的 ,B 液成分相同 , 浓度不同 , 但根据题中提供试剂可以自行配制 , 因此可以满足蛋白质的鉴定 。 【 互动探究 4】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实验原理 、 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 , 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 脂肪鉴定时 , 可观察到在细胞中已被苏丹 Ⅳ 染成黄色的圆形小颗粒 C. 稀释的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 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活性状态 [ 答案 ] C [ 解析 ] 西瓜汁的颜色与还原糖鉴定时形成的砖红色相近 , 故不宜作为实验材料 ; 脂肪微粒遇苏丹 Ⅲ 形成橘黄色颗粒 , 遇苏丹 Ⅳ 形成红色颗粒 ; 用于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的材料在解离时被杀死 , 实验时通过观察不同的细胞图像形成一个连续的分裂过程 。 1.(2010· 江苏生物 ) 某种蛋白酶是由 129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 129 个氨基和 129 个羧基 B. 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 产生紫色反应 C. 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 , 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D. 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 , 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解析 :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 该蛋白酶属于蛋白质 , 与双缩脲试剂作用 , 产生紫色反应 ; 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 , 应以磷酸缓冲液作为透析液 ; 蛋白酶催化水解蛋白质 , 而油渍属于脂质 , 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无法去除油渍 , 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血渍 、 奶渍时 , 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 答案 :B 点拨 :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 、 功能及蛋白质分离提取的相关知识 。 难度中等 , 不熟悉蛋白酶的特性很容易错选 。 2.(2010· 上海生物 ) 下列选项中 , 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 A. 纤维素和尿素 B. 脂肪酸和磷脂 C. 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 D. 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解析 : 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均为 C、H、O、N、P; 纤维素含 C、H、O, 不含 N; 脂肪酸含 C、H、O, 不含 P; 血红蛋白含 Fe2+ 而胆固醇不含 Fe2+。 答案 :C 点拨 : 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 题目难度较小 , 属于考纲识记层次 。 识记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