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ppt (1)
加入VIP免费下载

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ppt (1)

ID:39505

大小:3.8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3-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政治发展史 经济成长史 中 国 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经济基本结构 近代列强入侵及民主革命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资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西 方 希腊民主、罗马法、欧美 代议制 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 发展和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趋势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 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 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 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 学习方法点拨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 相互关系相互关系 农业是 基础 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 手工业、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 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 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 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 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 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 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 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 单元结构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你知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丰登”中的 “五谷”指的是什么吗?“六畜兴旺”中的“六畜 ”指什么? •(汉代班固等)《白虎通义》古之人民,皆食 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 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 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五谷: 黍稷 粟 麦 豆 麻 稻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①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中 国农业起源的时间? ②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 式经历了哪些变化? ③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根本原 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 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 和提高等。 •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 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 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粟 南稻北粟 稻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原始农业出现(时间)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商周:少量青铜,主要是“耜耕”或“石器锄耕”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西周: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 人们从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 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商、周 原始农业 农作物耕作技术生产工具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石刀、石斧、 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 为主 刀耕火种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南稻北粟 粟、稻、黍、 稷、麦(五谷) 桑、麻等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②植主畜辅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1、起源: 2、表现: 3、意义: 4、特点: 或(耜耕)练习: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 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 具是用于 ( ) 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 C A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 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 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 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 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 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您思考 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 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 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 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精耕细作的体现 请您思考 结合图片与教 材完成下表:时期 工具名称 特点 春秋战国:出 现并推广 铁犁牛耕 西汉:改进 进一步推广 耦犁(犁 壁) 耧车 隋唐:完善 曲辕犁 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 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 ——铁犁牛耕的发展1.耕作工具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铁犁 头、铁镰刀 东汉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西汉时期的耦犁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形象图)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 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 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 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 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 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 采用耕耙技术. 汉代代田法 牛耕图 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 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 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 前三世纪,是中 国战国时期秦国 蜀郡太守李冰及 其子率众修建的 一座大型水利工 程,是全世界至 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2200多年来, 至今仍发挥巨大 效益,◆◆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 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而是都江堰。 ((余秋雨余秋雨)) 李冰父子李冰父子翻 车 复 原 图 筒车复原图 现 代 筒 车请你最少用两种方式对下列农具加以分类 西汉西汉 商周商周 商周商周 曹魏曹魏 宋朝宋朝 唐朝唐朝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铁犁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犁壁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代田法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曲辕犁,犁评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耧车 一年一熟 (完善)(完善) (农用动力革命, 汉代逐渐普及)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仅局限在农业方面没有引发其他领域的 进步。 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 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 改进的问题? 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 铜、铁等金属农具; 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2、认识: 1、改进: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组分 讨 论 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 哪些特点?产生条件? 第二组: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 有利条件和发展不利因素有哪些 ? 第三组: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 ?1、小农经济的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生产目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分散) 生产领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1、小农经济的特征:2、小农经济的特征和特点: 生产技术 : ——精耕细作 特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 弱性 特征:2、小农经济形成条件: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发展) 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 直接原因 3、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 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时间: 原因:4、小农经济的地位及影响: (评价) a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b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的主要动力。 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 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1)积极:a 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b 封闭性: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c 脆弱性: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 常有限 d 落后性: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 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 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2)消极 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 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有利因素: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不利因素: ①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②②农民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④④政府的重农政策政府的重农政策 ⑤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①①分散、简陋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抗灾能力弱; ②②分散、个体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③③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④旱、涝等自然灾害 ⑤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 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 济是不是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探究四: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从历史地位、内部分工、耕作 方式、基本特征、基本模式和土地制度等角度总结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铁犁牛耕为主; 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历史地位: (2)内部分工: (3)耕作方式: (4)基本特征: (5)基本模式: (6)土地制度: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①耒耜 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 使用③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 普遍推广④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 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①③④ 活学活用 2、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D D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C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 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 经营方式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③④ B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耜耕阶段的半坡、河姆渡农业   这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已经炭 化了的稻谷。它说明河姆渡人已 经学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遗址出土的窑穴和陶罐中 发现了大量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它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 展农业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 一。铁制农具牛耕图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