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重点工作谋划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重点工作谋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谋划情况汇报如下:一、2020年上半年卫生健康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实抓细抓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元月,新冠疫情在我国开始肆虐。我县于2020年2月1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截至6月29日,无新增确诊病例。1、反应快,隔离救治及时到位。2月1日,我县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县卫健委连夜布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溯源,并迅速将38名密切接触者转运到龙城镇卫生院进行集中隔离,有效避免了疫情扩散;与此同时,对县医院发热门诊1363名就诊患者进行追溯回访,锁定有异常症状人员47名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按照“应采尽采、应收尽收的”原则,县医院发热门诊对接诊发热患者,全部采样做核酸检测,并免费增加血常规和CT检查项目,对重点人群进行了留观治疗,有效避免了传染源扩散。2、作风实,进卡入户跟进服务。首例病例出现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分三组深入疫点进行流调、消杀,对38名密切接触者分别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逐人追踪溯源,锁定密切接触者;在全县各高速出口,高铁、火车、汽车站出入口,共设立监测卡点13个,抽调医务人员52名,24小时无间断地对来萧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切实做到了“挡疫情于县门之外”;乡村医生每日两次上门测量体温和开展居家消毒并指导其居家隔离,累计检测返乡人员:21302人。县卫健委成立了5个督导组,制定了督查表,坚持每日巡查通报不间断,切实发挥了监督指导作用。根据省市要求,xx向埇桥区、武汉等疫区派出医护与疾控工作人员7名,有力支援了疫区的防控工作。3、措施细,依法隔离精准施治。根据疫情发展,先后确定龙城卫生院、妇计中心、怡程宾馆、尚客优宾馆、骏怡宾馆为集中隔离观察点,共设置集中隔离房间391个。截至6月29日,截止2020年6月29日,自武汉、境外、北京等重点疫区返萧人员摸排668人,其中集中隔离共216人(目前正在隔离的4人)、核酸检测663人,有5人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共完成协查函件84人。自1月24日至6月29日期间,共完成5类人群核酸采送样3258人次。 为掌握全县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对全县医务人员及家属进行了摸排监测,每日测量体温并实行“日报告”,杜绝了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加强防疫指导,助力复工复产复学。对各乡镇选派入企“一对一”结对帮扶人员进行分片培训,并从县疾控中心抽调27名专业人员组成9个指导小组,对157个规上企业和重点场所进行了巡回性检查指导,共出动检查指导人员150余人次、检查车辆近百台次。制定“两案八制度”,派驻510名医护人员进驻全县各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担任防疫指导员。为稳定舆情,xx卫健委及时向全县公布了疫情防控值班电话,同时公开了委班子成员、值班人员的联系方式,公开承诺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共接听咨询、投诉电话1400余个,解答群众咨询1300余条,办结投诉案件91起。(二)扎实推进健康脱贫工作。1、贫困人员大病救治工作。截止2020年6月15日,我县34种大病确诊人数15425人,其中已死亡205人,已治愈人数1546人,病情好转人数10521人,长期康复治疗人数1415人,继续治疗人数1738人,救治任务完成数为15425人,救治完成率为100%。易肇事肇祸贫困精神病人集中救治与供养:宿州市二院集中救治与供养易肇事肇祸贫困精神病人35人。2、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我县严格按照“应签尽签”原则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目前家庭医生签约92742人,对已签约的人群及时履约,履约率为78.21%。3、妇幼“三率”控制工作:截止2020年6月,孕产妇死亡0 例,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4‰,婴儿死亡率为1.03‰。4、健康促进工作:全面开展“三健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健康教育活动,加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力度。(三)认真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免疫规划工作:全年应完成一类疫苗接种任务总剂次为277276剂次,截至目前已完成139003剂次,接种任务完成率49.01%,按时间节点任务完成率为100.26% ;22剂次一类疫苗报告接种率>90%,22剂次一类疫苗各剂次累计接种率>95%。2、艾滋病、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地方病防治等工作。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和综合卫生监测工作、碘缺乏病、氟病监测等按序时进度完成既定工作任务。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通过刷脸认证服务工分值稳步上升,全县截止目前,已通过刷脸认证获取工分值2225万工分。(四)严格卫生监督执法,保障群众就医环境。加强培训指导,加大检查力度,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的卫生监督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训监督员64人次,疫情监督出动监督员792人次,车辆200余台次,检查医疗机构627家、宾馆理发店等公共场所212家、消毒剂生产企业 1家,共下达执法文书839份,开展自媒体等形式的宣传活动26次。卫生健康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16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6台次,共检查单位总数164家,其中医疗机构95家,中小学46家,生活饮用水18家,公共场所5家。积极组织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及非法医疗美容行动,依法取缔非法行医、非法医疗美容场所7家,没收药品器具9箱,没收非法所得4万元,罚款3.37万元,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五)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促进计划生育服务转型。1、认真开展婚前检查、新生儿“两病”筛查、增补叶酸等工作。截至目前,婚前医学检查4404人,婚检率达99.51%,疾病筛查率11.70%;完成孕优检查2281对,完成率为43%;孕产妇保健服务26111人次,危重孕产妇监测551人,建册率100%;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6159人8339人次,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7274人次,其中较高风险以上124人;0-6岁儿童保健服务52176人次,新生儿“两病”筛查3510人,发现甲低1人;听力筛查3372人。辖区内住院分娩活产数2031人(占全员人口总活产数的34.8%),住院分娩率100%,辖区总剖宫产率28.02%,其中一孩活产数581人(占全员一孩出生27%),剖宫产率25.47%;全员人口共出生5833人,剖宫产率为37%,其中一孩出生2148人,剖宫产率为34.6%。增服叶酸为4461人,发放叶酸13088 瓶;《出生医学证明》共发放1959份,废证3份,及时发放率为96.45%。儿童营养包发放5400盒,儿童营养包使用手册,宣传海报,家长知情同意书,培训手册等已按目标任务数一次性发放给各乡镇。儿童营养包发放率达到100%,有效服用率达到99%,看护人对营养包的知晓率和接受指导率达到95%。2、加强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工作。(1)出生人口监测: 2020年统计年度1月-8月,总出生9547人,出生比去年同期(10991人)减少1444人。从分孩次情况看,2020年统计年度1月-8月全县出生一孩3574人,同比(4270人)减少696人;全县出生二孩3328人,同比(5180人)减少1852人;出生多孩1491人,同比(1541人)增加50人。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共办理生育登记7293件,政策内多孩生育审批235件。(2)全面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2020年全县共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354人,兑现特扶资金约174万元。全县有248名特殊困难家庭老人享受分年龄段护理补贴,共发放生活护理补贴约97.5万元。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计生家庭约3万余人,补贴和代缴资金约221万元;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计生家庭33897人,代缴资金约847万元;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和托育试点及母婴室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六)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工作。1、落实和改进党内“同级监督”工作。继续做好“同级监督”整改落实工作“双周报”,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全面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严格落实县纪委监委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及时完成各项工作。2、息访保稳定。1-6月份,重点开展了信访积案“清仓行动”,及时排查化解医患纠纷,共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上级转交信访事件35件,已妥善处理33件。原乡镇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张静玉、吴贞建等16人信访事项和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张荣松、孙乾等16人信访事项正在办理中,已与信访人沟通,暂时实现息诉息访。3、加强检查,保安全。制定全县医疗单位安全生产防范工作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疫情场所安全、房屋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在建工程安全、后勤管理安全及信息报送等八个方面,全方位提升全县医疗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七)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升医护质量。1、开展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县要求,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与我县xx人民医院,省中医院与我县中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从2020年1月开始,截止到现在,淮北市人民医院专家五人在xx人民医院帮扶期间,门诊诊疗49人次,住院诊疗310人次,出院患者340人次,住院手术数18例,手术带教13例,开展讲座5次,培训人员40人次,教学查房35次。重庆新桥医院第五批专家帮扶xx人民医院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泌尿外科和麻醉科,捐赠了价值150万元的超声刀三台。安徽省中医院共派驻中医院3名专家,帮扶科室为外科、内科。省中医院帮扶专家小组诊疗人次1049人次,出院患者67人,会诊11人次,教学查房18次,手术12人次,开展科室内业务培训8次。2、加强行风监督管理工作。我县16名行风监督员对全县医疗机构分片包保进行医疗行业纠风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行风和改善医疗服务监督工作,并提交情况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形成文件进行通报并立即整改,持续追踪。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上半年,委机关组织相关专家两次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案质量进行现场评审、院感质量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条汇总并形成文件进行通报,对整改情况进行持续追踪,杜绝医疗安全隐患。4、持续实施中医药“四名”工程能力建设。大力实施中医药“四名”(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工程能力建设,着力打造本地版中医药“四名”工程。创名院方面:县中医院狠抓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注重中医药内涵文化建设,扎实开展等级医院创建,建立国医堂,打造中医药传统疗法中心和中医药传承基地。成为国家卫健委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理工程试点项目实践基地和安徽省脑病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建名科方面,县中医院以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十三五”省级重点特色专科康复科和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肛肠科内涵建设,积极培育创建中医骨伤、肿瘤、糖尿病中西医防治特色专科。目前,该院成为淮海地区县区肿瘤防治医联体成员单位,骨伤科王氏骨伤已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县赵庄镇、黄口镇、杨楼镇等6家中心卫生院中医科获得省级特色专科称号。树名医方面,我县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患者满意为导向,选树典型,积极推荐上级名医申报评选。目前,我县已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各1人、全省基层名中医3人、市级名中医1人、市级基层名中医2人、市级中医药工作优秀村医2人、县级名老中医8人,同时,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各1个。名中医均开展了师带徒学习,培养中医师承人才。育名药方面,我县作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安徽省首批试点县,经普查,采集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有93科、500个品种。其中,艾草(当地俗称萧艾)、刘寄奴、香茶菜(当地俗称王二嫂子)与xx渊源颇深,可谓xx道地药材。目前,按照小中药大产业发展思路,全县规模种植菊花、丹参、萧艾、萱草、香茶菜等中药材,积极培育本土道地名药,评选认定萧艾、瓜蒌、萱草等种植示范基地,打造萧艾等产业,其中萧艾、萱草、香茶菜已开发成相关产品。二、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谋划。1、促进理念转变。开展健康和急救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广场”活动,传播科学健康理念,引导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坚持“稳定村、优化乡(镇)、做大县、建特科”的思路。2、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做好大病救治、疾病防控、家庭医生签约、能力提升、政策宣传等工作,持续落实安徽省健康脱贫政策。3、落实医改政策。重点是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4、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工作。调度指挥大厅已建设完成,8个急救站点已建设完成,120信息化建设已完成,xx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下半年投入使用。5、发展中医中药。大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及中医药“四名”工程建设,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6、努力培养适用型人才。落实好《宿州市卫生健康人才和“511”计划》加强人才招聘和重点专科建设,引进高学历医学类专业人才。7、做好计生妇幼老龄工作。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民生工程、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工作,切实增强计划生育家庭的获得感、归属感。扎实开展婚检、两癌筛查、孕前优生等工作,优生优育,切实提高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重视并探索老龄工作,推行医养康养模式。8、加强卫生健康队伍建设。按照我委确定的“忠诚、为民、尚德、专业、阳光、尊严”目标,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