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是全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围绕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指标完成情况2020年上半年,xx区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产值13亿元,同比下降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 下降25%。(二)工作措施1.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严格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复工复产相关要求,指导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定落实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安全生产”五个到位。截止3月23日,辖区16家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目前16家规上工业企业均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未出现疫情防控异常情况。2.全力抓好经济运行调度。重点抓好天美国际、力帝机床、达门船舶等工业企业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销售、市场、产品价格等情况,做好分析研判与应对,发挥其骨干作用。2020年上半年,预计天美国际、达门船舶、力帝机床分别完成产值4.5亿元、2.5亿元、2亿元。做好丽豪包装、民康制药等企业解难纾困,采取化解企业债务、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等有效措施,开展银企对接、企业方舱等解困服务,推动企业步入正常生产运营。3.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一是抓好进规企业培育工作。对全区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实行责任人包保制度,制订分阶段培育计划,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切实把进规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企业及具体时间节点。二是加强进规企业指导工作。加强与区统计局协调做好进规申报指导工作,指导特锐德电气、吉玛精机、清阳科技、鑫砖生物等4家企业做好原始台账记录和统计报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确保完成2020年净增2家“小进规”任务。三是落实进规企业相关政策。将培育企业纳入市级“双千”服务平台和区级“首席服务官” 服务范围,同时通过工业技改、科技创新等政策激励和具体帮扶措施加快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对新“进规”企业,落实好市级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区级配套奖励10万元的政策奖励;对新“进规”企业,落实好市级给予每个企业连续3年每年按100万元的工业生产调度资金扶持政策,缓解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4.切实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落实省、市各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1至6月,全区技改续建项目2个,分别为总投资3.1亿元的天奇力帝环保产业园一期项目和5200万元的天美国际智能彩妆生产线项目。5000万元以下技改项目4个:计划投资2052万元的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环保技改项目、1960万元的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技改项目、800万元的船用零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等有序推进。预计1至6月完成技改投资7000万元。5.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帮助鑫砖生物科技解决用电增容、宜昌市铁塔公司解决5G建设布点等问题。民康制药、蓝天气体、朗德医疗、丽豪包装等4家企业纳入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组织达门船舶、民康制药两家企业申报住宿补贴10.11万元,民康制药申报电费补贴6.18万元。为解决企业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组织36家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参加宜昌市金融服务应急中心专场对接活动,为企业获得授信2亿元。落实2019年8家企业生产调度资金2900万元进行延期6个月政策,积极协助企业与银行对接,办理相关延期手续。6.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班子成员与各科室之间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确保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风廉政就延伸到哪里。提升机关党建质效,从组织建设、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基本活动等方面着眼,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党建任务,并以典型示范为突破口,抓好局机关工作作风的营造,以党建促业务,助力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月度意识形态工作清单,安排部署并落实好疫情防控、扶贫攻坚等政治理论学习。统筹协调好文明创建、征收征迁等工作,7名党员干部下沉体育场路社区、甲街社区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关于十六化建二期的1户征收征迁,坚持每周联系走访 ,目前该户主的征收征迁顺利推进。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稳定增长,规模工业企业净增2家的目标抓好区工业经济工作,力争实现全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前提下稳增长、保目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切实加强运行精准调度。一是落实目标导向。坚持把“六保”“六稳”作为首要任务,认真研究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因时因势精准施策,突出关键时间节点组织调度,及时引导稳定目标预期,确保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强化监测分析预警。密切跟踪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国家政策出台情况,认真研判经济走势,加强对天美国际、达门船舶、力帝机床等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大工业增长点的动态监测,继续发挥其骨干作用。三是加强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做好水、电、气、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协调保障,优先保障骨干企业要素供应,稳定生产经营。积极做好2020宜昌市工业企业生产调度资金争取工作,力争争取2800万元,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二)切实加强技改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技改面,力争每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规后备企业都有相应的技改储备项目,确保技改面达到80%以上。下半年,抓好天奇力帝环保产业园一期、天美国际产能扩建,民康制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技改投资2亿元。加强与发改、财政、统计部门配合协作,指导企业项目备案、投资统计入库、统计报表填报、项目资金申报等环节。认真研究上级技改相关补贴政策,让企业享受更多省、市两级传统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支持,力争下半年争取技改补贴资200万元以上。(三)切实加强进规企业培育。对全区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上的8家工业企业实行包保制度,制订分阶段培育计划,实行干部包保跟踪服务,切实把进规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企业及具体时间节点。通过工业技改、科技创新等政策激励和具体帮扶措施加快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对纳入规上企业培育的企业组织专题培训,指导培育企业做好原始台账记录和统计报表,确保应统尽统。下半年以特锐德电气、鑫砖生物、清阳科技、羿航科技等8家工业企业为重点,积极扶持进规,确保净增进规企业2家 。(四)切实加强企业服务力度。结合市“双千”和区“首席服务官”活动,打造“服务企业直通车”,加大对企业反映问题的协调解决,切实提升服务实效。做好疫情期间稳产稳企稳业政策“一表清”(90条)、省市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共度难关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宣传,让企业及时知晓各级惠企政策,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组织开展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申报等培训活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开展银政企对接,发挥好挂职金融干部作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开展“企业抱团取暖行动”,组织企业开展上下游产业链产品需求发布活动,助力地方工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