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兼爱》导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61《兼爱》导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ID:988069

大小:88.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命制:第六单元《墨子•兼爱》校对:审核:【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3、情感目标: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学习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学习难点】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课前感知】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这时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迅速的变更中。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诞生了——他就是墨子。墨子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一系列为广大平民利益而着想的解决社会危机的方针和措施,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着真理和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和努力。墨子的精神,直到今日读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迪力量,因此,让我们敞开心扉再次走进墨子的伟大思想王国吧!墨子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文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的社会团体。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墨子的忠实信徒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而且还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如楚国欲攻打宋国时,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带领300多人保卫宋国。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为己任。墨子又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四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 成木莺,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墨子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概括出力学原理,并作出“力,形之所奋也”的力学定义和弹性力学、杠杆平衡力学、滑轮受力、斜面受力、物体平衡受力等方面的定义。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了桔梯,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轴、滑车和车梯等简单机械,用于生产和军事,受到人们的称赞。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课前预习】h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羊胁(〉息)之冠(•)并解释意义:释义:释义:释义:释义:—通释义:释义:释义:通释义:相篡(〉(薫(〉黑练帛(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肩字,①贵以敖贱通②既以非之通③辩其故也通④苟君说之通⑤楚灵王好士细要⑥教驯其臣通⑦破碎乱行通⑧天下之难物于故也【问题探究】1.儒家讲究“仁爱”,墨子主张“兼爱”,这两种“爱”有何异同?【提示】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都有人要关爱他人的意思。不同的是,儒家所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比如对父亲的爱跟对其他人的爱不同〉,儒家的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意味着在爱他人中,以亲近自己的亲人最为重要。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主张普遍的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的爱。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2.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他认为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 【提示】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一词多义】举: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发动〉百里奚举于市(被举荐,被选拔)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完)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臣秀才(举荐)戍卒叫,函谷举(攻克)举直错诸枉(选拔)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介词,表凭借)禾j: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锋利)必兴天下之利(利益)天时不如地利(便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使……变快)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便利)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利益)独:今诸侯独知爱其国(只)独畏廉将军哉?(难道)以:以不相爱生(因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之: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的”)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结构助词,用在主语与介词结构、特别是介词“于、与”之前,起强调作用)恶: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厌恶)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坏的,不好的)【难翻译的实词、虚词】国墨子言曰: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家之与家之相園:非法地夺取是以不惮圉其国以攻人之国:兴起,发动罔不识其利、翩其故也:特:则更能为之:兵众,军队天下之士君子画天下之利何也:既然这样,那么此厕]天下之害也:副词,乃、就是是以仁者II之:动词,责怪、非难、反对副词,只,仅仅;辩:通“辨”,分别,辨别。息然后圈:胁:逼迫,挟持;息:呼吸时进出的气;然后:这样之后;带:名词做动词,束腰带。【特殊句式】何以易之: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判断句天下之难物于故也:省略句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判断句特上弗以为政:省略句,特上弗以(之)为政入以见于君,岀以践于朝:省略句、介宾后置,以(之〉入见于君,以(之)出践于朝 【课后练习】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v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B、是以不惮举其国C、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D、人必从而爱之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3、然,乃若兼则善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品其名位,犹不失曹从事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下列句式木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A、何以易之B、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C、入以见于君D、韦以带剑4、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A、胁息然后带B、富必侮贫C、强必执弱•D、音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译文:(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译文:参考答案:1、B(A贼古义:残害。今义:偷东西的人。B、惮忌惮C、左右古义:侍卫人员。今义:方位词,大致范围;动词,控制。D、从而古义:从,跟随;而,而且。今义:连词,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2、B(A、是的/这样B、自己的C、厌恶/不好的D、用来的东西/的原因)3、C(A、宾语前置句B、宾语前置句C、介词结构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4、A(例句和A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B、富足的人,贫困的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C、动词,控制,驾驭D、动词,喜好〉5、(1)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爱他;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为他做好事;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伤害他。(2)译文:做到普遍地无差别地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附《兼爱》译文: 先生墨子说:“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兴办有利的方面好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坏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既然这样,那么对天下人有利的方面是什么呢?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是什么呢?先生墨子说:“现在如国家跟国家互相攻打,卿大夫的食邑跟卿大夫的食邑互相夺取,人跟人互相贼害,国君对臣下不仁爱臣下对国君不忠诚,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儿子对父亲不孝敬,兄弟之间不融洽不协调,这些都是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既然如此,那么就考察一下这些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究竟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吗?先生墨子说:“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现在诸侯仅仅知道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因此不忌惮发动自己的国家来攻打别人的国家。现在卿大夫仅仅知道爱自己的食邑,而不爱别人的食邑,因此不忌惮发动自己的食邑来攻打别人的食邑。现在人们仅仅知道爱自己之身,不爱别人之身,因此不忌惮运用自身的力量来贼害别人之身。因此,诸侯和诸侯不相爱就一定会在郊野里打仗,卿大夫和卿大夫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夺取,人和人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贼害,国君和臣子不相爱那么国君对臣子就不会仁爱、臣子对国君就不会忠诚,父与子不相爱那么父亲对儿子就不会慈爱、儿子对父亲就不会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会不和睦、不协调。全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力量大的就一定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一定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一定会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就一定会轻视地位低的,不诚实的就一定会欺骗敦厚的。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先生墨子说:“用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互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即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来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互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将如何实践呢?先生墨子说:“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他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食邑就像看待他自己的食邑,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他自己之身。因此诸侯和诸侯相爱就不会在郊野里打仗,卿大夫和卿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夺取,人和人相爱就不会互相贼害,君和臣相爱那么君对臣就会仁爱、臣对君就会忠诚,父和子相爱那么父对子就会慈爱、子对父就会孝敬,兄与弟相爱那么兄弟就会和睦协调。全天下的人都相爱,力量大的就不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就不会轻视地位低的,不诚实的就不会欺骗敦厚的。可以使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不发生的原因,是产生于互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称赞它。”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统治阶级成员)说:“对,至于人与人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相爱就好了。虽是这样,兼相爱交相利却是天底下难以做到的事情,是迂远不切实际的事情。”先生墨子说:“天下的士君子只是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的好处,分不清那些事情(的得失)啊。现在像那些攻打城池、在郊野打仗以及牺牲生命以成名的事情,这些都是天下百姓难以做到的,但是如果国君喜欢这些,那么众士兵就能够做到这些。况且兼相爱交相利就和这'攻城野战,杀身为名'之类的事情不同呢!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爱他;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为他做好事;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伤害他。做到普遍地无差别地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从前晋文公喜欢士大夫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晋文公的大臣都穿母羊皮做的袄,用简单的皮带子来带剑,头戴用熟绢做的帽子,以这样的打扮进去朝见国君,出来在朝廷上站立或行走。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君喜欢这些,所以大臣能够做到这些。从前楚灵王喜欢士大夫腰细,所以灵王的大臣都以每天吃一顿饭为节度或规则,吐完气以后屏住呼吸才束腰带,用手扶着墙才能站起来。等到一周年,有的朝中大臣的脸色变成黑中带黄。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君喜欢这些,所以大臣能够做到这些。从前越王句践喜欢勇猛的兵士,教育训练他的臣下时,偷偷地让人烧船引发火灾,试验他的兵士说:'越国的珍宝全在这船上!'越王亲自击鼓命令他的兵士前进。兵士听到鼓声,分散了人群、混乱了行列(争先恐后地响应),踩着大火烧死的左右有一百多个,越王才敲锣让他们退了下来。”因此先生墨子说:“至于那些少吃饭(像楚灵王的大臣)、穿不好的衣服(像晋文公的大臣)、牺牲生命以成名(像越王那些烧死的兵士)等事情,这些都是天下百姓难以做到的,但是如果国君喜欢这些,那么众士人就能 够做到这些,何况兼相爱、交相利跟这不一样呢。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爱他;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为他做好事;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憎恨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因此伤害他。做到普遍地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又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