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素芭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外国小说---素芭

ID:979469

大小:1.8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2-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小草呀,你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名言 素芭印度泰戈尔 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中细腻的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艺术效果。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3.理解作者刻画素芭这一美丽聪慧和善良纯洁的妇女形象的悲剧意义。 作家和作品: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在人们的印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人”的双重身分出现的。他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小说格调新颖、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不拘一格。 1913年,“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弃绝》《素芭》《摩诃摩耶》《沉船》等;散文有《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印度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东方的莎士比亚 瑕疵()浑身解()数蜷()缩毗()邻岸埠()炙()人颊()磨蹭()()舐()摩挲()()憩()海市蜃()楼情愫()修葺()cīxièquánpíbùzhìjiámócengshìmósuōqìshènsùqì词语积累 《素芭》写了一个美丽聪慧的哑女的生活状态和遭遇,揭示其悲剧的命运。作者不惜笔墨,将素芭这一哑女形象放置到哪些特定情境中来展示的?1.孤苦中的素芭2.大自然里素芭3.动物前的素芭4.好朋友旁素芭5.被远嫁的素芭6.被抛弃的素芭 素芭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素芭的命运把小说主题引向了哪一个高度? 哑女素芭虽不能用语言来说话,我们从小说中仍然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和一颗晶莹剔透的心。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的呢?1.浮雕式的肖像刻画展现了素芭的恬美多情。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素芭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然而,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任何时候都不需要翻译,心灵自个儿会映照在这双黑眸里……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美丽的外貌,善良而敏感的心灵.从那双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出素芭掩饰不住的热情和渴望。 她睁大了自己的黑眼睛,目不转睛地死盯着他们,好像企图探听到一些消息似的……素芭犹同中了箭的牝鹿一般,怀着令人怜悯的目光望着猎人,仿佛在怨恨地唠叨个不停……素芭就这样直盯盯地望着帕勒达帕……素芭坐在他脚边,盯着父亲的脸,哭泣着。素芭到牛栏,向自己无言的同伴告别……两眼泪汪汪地向它们道别,泪水不止地从她眼里,簌簌落下。无奈、怨恨,却无法表达;悲伤的泪水,令人扼腕叹息,人世悲情一览无遗眼泪大把大把地从素芭的眼睛里淌下来。……但她的眼泪对严厉的斥责,不屑一顾。……她的泪水格外流得凶。 2、正面心理刻画展示了素芭的独特、善良和聪慧。无语的素芭有着极为深刻、极为美好、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泰戈尔用了大量的笔墨对她的心理进行极为细腻的表述,对她的性格加以诗化,几乎每一章里我们都能发现一个让人惊异的素芭,对心理细腻的刻画正面展示了她的独特。 第一节细腻、孤寂、封闭渴望被理解、被关怀的内心少女内心意识的觉醒对前途的惶恐不安第五节 3.侧面环境烘托让素芭的形象更为动人。美丽如画、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小溪、鸟儿、树叶、蟋蟀,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大自然面前,在可爱的小动物面前,素芭没有任何交流的障碍,她甚至能比常人更为轻易地表达自己。自然会回应她,小动物会依恋她、安慰她。在这里,素芭不仅是美好的,还有着无言的快乐。侧面的烘托让素芭的形象更为动人。但也反衬了素芭的孤寂,以乐景衬哀情 4、其他人物对素芭的态度,侧面体现了素芭的悲哀。素芭身边的人们可以用话语交流,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劳动者,但是对素芭表现得极为冷漠和麻木,素芭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关心,找不到温暖。 父母小女儿素芭犹如一块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父母的心田上。父亲巴尼康托更爱自己的小女儿素芭,而母亲却把她视为自己胚胎的污点,因而始终沮丧不堪。但父母没有作任何开导,没有作任何安慰。总之,什么时候也没有对她说。母亲起初劝导她,末了责骂她。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少有亲情更多的是欺骗和交易 帕勒达帕人们很难描述素芭与他关系的深浅程度。而帕勒达帕掺入了几许爱的成分,亲热地称呼她为“素”。在河岸边,帕勒达帕一边专心致志地钓鱼,一边面带笑容问素芭:“喂,素,我听说,你有了未婚夫,你准备赴加尔各答结婚?可别把我们忘得一干二净!”说罢,他又凝视水面。漠不关心的 “人们在素芭面前,毫无顾忌地对素芭的前途,发表了各色各样令人担忧的议论”。人们没有同情,根本没有考虑她的感受,只是把她当作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似乎也把这个哑巴女孩看作是村子的一个耻辱,是一个不祥之物。“现在,父母为操办她的婚姻大事而焦急不安,村人也到处谴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村民冷漠无情的歧视 综观文本,请你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一下素芭是一个怎样的姑娘,且说出依据。1.美丽的姑娘:第一部分眼睛的描写。2.感情丰富的姑娘:心理描写3.善良的姑娘:与动物、与自然4.命运悲惨的姑娘:是亲人的负担、朋友冷漠、被丈夫抛弃 小说以这样一段文字来结尾: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对小说结尾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素芭被她的丈夫理解接纳,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是一大团圆的结局;二是写她的丈夫抛弃了她,另娶新娘,轻松的笔调背后是深深的悲剧意味。你以为结局是喜剧性的,还是悲剧性的? 冰心在翻译《素芭》(《泰戈尔作品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结尾时是这样翻译的:“她的主人耳目并用,又做了一次仔细的考察。这一次他不只用眼睛,而且用耳朵来仔细地考察,他又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妻子。”泰戈尔研究专家董友忱翻译的《泰戈尔短篇小说选》中《素芭》的结尾是这样翻译的:“这一次,她丈夫眼耳并用又相了亲,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在印度,如果有女子被夫家抛弃的话,她只有走向死亡。印度种姓制度,素芭只是更为典型。妇女地位极其低下背景介绍 在印度,有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回教,而这两种宗教都歧视女性。根据印度教的教义,一个人死前必需由儿子施以临终仪式,灵魂才能得救,而且儿子继承家产,有扶养父母的义务,於是父母千方百计的想生男孩,女孩先天就受歧视。印度盛行嫁妆,女子出嫁,如果没有体面的妆奁,易受夫家凌虐。成婚那天,参加婚礼的客人不必送礼反而能拿到红包,女方送。因此若生个儿子就是多了一个发财的机会。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不得不勉力营治,女儿於是成为家庭的包袱。 事实上,印度人的婚姻多半由父母安排。而相亲是女性一生之中极为羞辱的一刻,男方和他的家长应邀到女方家中。女方盛装以待,用丰盛的食物款待男方,女方的家长免不了要夸耀女儿的手艺,例如强调菜肴都是女儿亲手做的,然后才把女儿带出来让对方打量。 倘若对方满意,双方的父母就开始讨论嫁妆。如果男方的条件好,比方是公务员,嫁妆就要多一些。反之,如果女方的条件好,譬如受过高中教育,嫁妆就可以少一些。如果谈不拢,整个相亲的过程就得重来一次。对女子而言,不论因为她外貌平庸,或是她的父亲筹不出男方要求的嫁资而遭到拒绝,都是极大的创痛。 据《新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报》、《沙哈拉报》、《觉醒日报》等报道,仅3个月,印度新德里及其周边,共发生烧死小媳妇案件8起。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统计,1996年、97年、98年,全国分别有5513名、6006名和6917名妇女因嫁妆而被烧死、掐死、毒死或刺死。自杀的还不算。分别有35246名、36592名和41318名妇女因陪嫁而遭受残酷折磨。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于贫穷、愚昧之中。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应运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小说的结尾是悲剧性的。尾声里,待嫁的素芭被父母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清水出芙蓉般的容颜变了样,悲伤的眼泪成了提高她身价的标志,没有人理解她流泪的真正原因,因为她面对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丈夫,而是“考官”。而含蓄的最后一节,更是看似无意地交代了素芭被抛弃的命运,写得轻,读得却沉重无比。她应该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女性的缩影。 泰戈尔对于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述说了妇女们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为妇女鸣不平。 小说写了美丽聪慧、心地善良的哑女素芭的生活状态和遭遇,表达了对素芭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世俗歧视女性的不满情绪。“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主题归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