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牡丹亭》课件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汤显祖与《牡丹亭》课件2

ID:970027

大小:88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梅保玖父子饰演的杜丽娘和春香。[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汤显祖与《牡丹亭》 明代传奇剧本,汤显祖的代表作。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福建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到花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由于爱情不得实现,女方忧闷而死。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结合,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作主,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作者强调了爱的作用,它可以出生入死,起死回生,终于战胜了封建礼教。 明杂剧从元杂剧演化而来,具有如下特点:1、折数不限(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2、曲调不限(元杂剧是一折一调)3、主唱不限(元杂剧全本一人演唱) 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所居名玉茗堂。晚年以茧翁为号。出身“书香”家庭十三岁考中秀才,二十岁考中举、举人。他比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长十四岁,为同时代出现在世界西方和东方的两位剧作家。传奇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牡丹亭》是其代表作。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负盛名的剧本。内容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赞美了杜丽娘为追求爱情从生到死,又因得到爱情起死还生的叛逆精神。汤显祖以他的《牡丹亭》等剧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的戏曲家。在明代300年的剧坛上,没有一个戏曲家像他那样受到后人的敬仰。汤显祖以自己的浪漫主义艺术珍品,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牡丹亭》直接提出“情”作为创作的根本,并有意地把“情”与“理”对立了起来。《牡丹亭》所以比《西厢记》进了一步,就在于它主题并不单纯是爱情,杜丽娘不只是为柳生而还魂再世的,它所不自觉地呈现出来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一个春天新时代到来的自由期望和憧憬,深刻地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在要求变异的时代心声。 唉,人世间的事情,不是人们都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个学问贯通古今的人,常常用“理”去推究所发生的事。只是从“理”的那方面看,认为有些事情就不可能存在,又怎么知道从“情”这方面看,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呢?嗟呼,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蔗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春归怎占先。……这是多么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节!整个剧本文词华丽,充满喜剧氛围。这个爱情故事之所以成为当时浪漫思潮的最强音,正在于它呼唤一个个性解放的近代世界的到来。并且呼喊得那么高昂,甚至逸出中国传统理性主义传统,真人荒唐地死而复活(其他情节都又合常情)竟成了剧本主线。本章第一节中讲的世态人情、市民文艺的粗俗根苗,在这里最终上升为典雅骀荡的浪漫之花。它们以不同形式反映了明中叶以来巨大变动着的社会动向、氛围和意绪。(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闺塾 情节:讲诗模字责打焦点闹人物:陈最良春香杜丽娘结构层次:作者写此出意在为后文的《游园》《惊梦》作铺垫,是杜丽娘春心萌动的前奏。因而作者将其放在传统诗教(即“思无邪”)的环境中出场,极力刻划青春少女杜丽娘与诗教传统之间的格格不入,既表现出人物的自然天性,又为下文张本。其结构如图: 春香是小姐身边的丫环,并陪伴小姐读书,直率淳朴、天真可爱、机智泼辣的小姑娘。对小姐自是体贴关心,更重要的还在于深知小姐内心所知所想,因而在小姐面前比较随意放肆,并无拘束之感。而对塾师陈最良则深为不满,凡小姐不便言行之处则代为反抗,因而屡屡和陈先生发生冲突,但又均因有小姐保护而未作追究。和杜丽娘相比,更富于反抗性。在这出戏中,作者主要借助春香揭露陈最良的道学面貌,表现封建礼教的虚伪。 塾师陈最良是一个读了不少诗书但眼下却落到绝粮断炊地步的腐儒,受主公之托尽心用儒家的一些诗教传统教育小姐,维恐有半点差错,迂腐、冷漠,因而常与小姐和丫环发生矛盾。但又顾及师道尊严和宾客身份并不过于计较。这个形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这个人物身上,暴露了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共同弱点,体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 (1)“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杜丽娘自己在读《诗经》时对诗句有朦胧的感触,但老师却不往深处讲,她不满于老师解释字面意思,故言学生自会。十分含蓄,是大家闺秀风范。(2)“这经文偌多!”老塾师给杜丽娘敷演大意,不但没有消除她的疑虑,反而东拉西扯讲了一番大道理。于是,杜丽娘轻轻一句“这经文偌多!”,透露出强烈的厌烦情绪。 (3)(春香)“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杜丽娘)“还早哩”这句极富潜台词的话,冬烘腐儒是听不出来的。字面上看是说春香写字太差,深层意思却是在讥笑春香小小年纪就急着当“夫人”。丢不丢人呀?——当着老师的面和丫鬟开起了这样的玩笑。(4)“敢问师母尊年!”写字当中,杜丽娘忽然问起这句话来,还说要给师母做鞋。这是典型的姑娘家开小差的表现,却带有女孩儿特有的乖巧可爱。 (5)“花园在哪里?”一个16岁的姑娘,居然不知道自己家里还有一个花园,这真让人觉得既滑稽又可悲。杜丽娘问这句话时向往急迫的神情跃然纸上。(6)“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原来”一词,就是恍然大悟的语气,一个“且”字,细品之下就有“暂且搁下,以后慢慢盘算”之意,为后文的“游园、惊梦埋下了伏笔。 杜丽娘是官宦小姐,大家闺秀,一方面表现得高贵矜执,另一方面亦不乏其顽皮任性。所以,她对塾师陈最良貌似恭而心有怨,对春香却看似怒而实为喜。从一开始就不理会春香的胡闹,实际上就等于是默许。直到后来春香夺了老师的荆条,她觉人物形象分析:得事情闹大了,这才出面干预。但看似声色俱厉,实则不痛不痒,却瞒过了老师。待老师一走,就立即与春香说笑起来。因此,不妨说,杜丽娘其实也在“闹学”,而且闹得更厉害、更高明。只是由于身份的缘故,她闹得比较含蓄罢了。 《闺塾》一场,设置了几组不同性质的矛盾——书房内外景色气氛的矛盾、淘气的春香与迂腐的陈最良之间的矛盾、杜丽娘平静的外表和激动的内心之间的矛盾等等。几组矛盾在情节上聚焦,便出现了所谓的“闹学”。环绕着讲解诗书这一筋节,丫头搅闹,塾师胡闹,春光喧闹,这一切,又促使杜丽娘内心腾闹。剧中人物七情生动之微,就从筋节髓窍之中婉曲地传出。写作特点:①利用多种矛盾冲突刻划人物。 这是丫环春香故意绕舌利用谐言双关打差。《关雎》中有“在河之洲”句,聪明的春香便将正谐言为“在何知州”,并虚构了一个小姐放鸟高飞的故事。意在调侃陈最良的依注解书,以博一笑;亦有隐笑小姐心不在焉、思春出窍之意。②戏文风趣幽默,对白口语化、生活化。“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孔子《论语》论《诗经》,代表着儒家学派的诗学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论语》论《诗》凡18次,“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论语·为政》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原为语助词,无实际意义。但后人亦多释之为“思想”或“意思”。“邪”,《广韵》云:“不正也。”《正韵》云:“奸思也,佞也。”“思无邪”,出自《诗·鲁颂·驷》,孔子引以论《诗三百》之主旨。故一般认为,若以“思”为语助词,恐不合孔子之意。关于[思无邪]: 朱熹《论语集注》云:“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惰性之正而已。”又引程子语曰:“思无邪,诚也。”何宴《论语集解》亦谓之“归于正”者。这都说明“思无邪”之旨,当指《诗》之思想内容、语言音调的中和之美而论,并非专指思想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乎礼义,要求思想纯正;二是中正和平,强调“文质彬彬”。“思无邪”是中国儒家的诗教传统,正如此将《关雎》解为咏“后妃之德”“风之始”,即对女子而言要中规中距,谨守妇道。关于[思无邪]: 1.下列文化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万福”,古时学生向老师行礼请安,多口称“万福”。B.“六经”,亦称“六艺”,即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C.“文房四宝”,指纸、笔、墨、砚四项读书写字的基本用具。D.“诗三百”,即指《诗经》,因其共305篇故名。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5题:(旦)先生万福。(贴)先生少怪!…………者来信(旦)学生自会临书,春香还劳把笔。(末)看你临!答案:A。“万福”是古代女子行礼请安时的口语 2.下列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待讲解”:只等老师讲授分析。B.“兴者,起也。起那下头”:兴,就是开头,引起下文。C.“没多些”:没有别的。D.“好个标老儿”:真是一个好老人家。答案:D。“标老儿”即土老儿,意指不知趣的人。 3.下列成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洗净铅华:指女子喜爱梳妆打扮,不落俗套。B.宜室宜家: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之意。C.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概括、总的来说。D.敷演大意:随便讲解基本意思。答案:C。A“洗净铅华”是指女子不爱梳妆打扮。B“宜室宜家”是指夫妇和睦。D“敷演大意”意指把主要意识阐述出来。 4.下列语句的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利用“在河之洲”的谐音,有意打差调笑;B.“(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此为明知故问,使塾师不得回避爱情这一敏感话题。C.“(旦)这经文偌多!”:一句轻叹,已表现出小姐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D.“(旦)丫头错拿了,这是螺子黛,画眉的”:其实春香是有意拿错,以戏弄先生调笑小姐。答案:C。叹经文之多意在表达对种种迂腐诗教的不满,并非学习上的畏难。 5.下列人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陈最良是一位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的私塾先生。B.杜丽娘悟性虽高,但学习有欠认真。C.春香做事粗心大意,不太认真负责。D.春香身为丫环,为人活泼调皮任性,对小姐的多情爱美充满同情,对先生的死板迂腐充满反感。答案:D。A陈最良还谈不上“精通”和“博学多才”,他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拘泥迂腐,对年轻女子的爱美多情了无感觉。B杜丽娘不是学习不认真,而是对儒家的诗教有反感,不愿循规蹈矩地学。C春香拿错文房四宝乃有意为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