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月光曲
加入VIP免费下载

26、月光曲

ID:966206

大小:8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江县实验小学电子备课模板第一次备课设计者洪春兰时间2014-11教学内容26《月光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意图)设计者:李明亚个性修改(第二次备课)一、导入1、听一段音乐(《月光曲奏鸣曲》第一乐章前四小节)说说听后感觉。2、学生介绍《月光奏鸣曲》。3、一起来了解《月光奏鸣曲》背后动人的故事。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学生汇报搜集的关于《月光的奏鸣曲》初步感知《月光曲》的旋律二、汇报预习  1、生字:   ⑴ 指名读字说部首,组词。   2、指名说主要内容。学生读生字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扫除字词障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是否都认识了呢?检查字词。莱茵河入场券霎时间盲姑娘蜡烛苏醒琴键汹涌纯熟恬静安祥陶醉(注意强调:“券”的读音; 恬静、安详、陶醉的意思。)三、读中感悟,直奔重点1、自由读课文,哪几段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8、9、10。)2、自主学习8、9、10三段,你读懂了什么?标记不明白的地方。⑴ 为旋律是怎样的?应该怎样读?指导读“忽然……”有气势,高昂。   ⑵ 作者是怎样借助语言来表示音乐描述的意境的?画出联想的内容自由读。   ⑶ 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去掉联想的句子再读,这样好吗?  ⑷ 练习对比读,体会联想内容的必要性。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四人小组讨论汇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描写的区别指导朗读感受课文的意境对比联想的和普通句子的区别那现在谁能完整地把这贝多芬弹这首曲子时的情境说一说?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小结作者正是通过对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的描写,通过对月光下大海的描写来表达音乐的内容、意境、感情,以具体的形象来展示音乐以景美写音乐美。我们再读,试背诵教师小结归纳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意图)设计者:洪春兰个性修改(第二次备课) 一、 抓住课题,简明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月光曲》的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继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中,去追寻贝多芬创作的轨迹吧。板书课题:月光曲回顾上节课的课文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师生合力,激情回顾。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谈到了贝多芬的很多次偶然,你们可否还记得?每一次偶然和月光曲的创作有怎样的关联呢?第二首曲子是事先谱好的吗?文章的哪个段落告诉大家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搜集教师提问感受月光曲的创作的情境三、直奔结尾,引出重点课件出示文段(他飞奔回客店……),学生品读。1、“飞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在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还知道它的哪些用法?2、 贝多芬如此急切地想要把这首即兴创作的曲子记下来,你想了解它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吗?文章哪些段落是写月光曲的谱写经过的?(8、9自然段。)学生品读体会贝多芬的情绪变化学生讨论的重点词的意思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追根溯源,了解心境(一)学习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文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生自由读,问:你读懂了什么?1、课文这一段描写了“清幽”的环境2、“清幽”与“幽静”的区别。3、观看课文插图,情境描述:4、体会心境。5、体会月光曲名字的由来。6、文段的朗读训练:舒缓,抒情的基调,平缓,悠长的语气……7、读书评比(二)学习第九自然段。问:你还读懂了什么?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出示第九自然段文字)1、这第九自然段里,既有穷兄妹俩听琴的事实,又有听琴产生的联想。请你用不同的线划出来。2、学生反复读写实的部分,体会这两处写事实的地方,从内容上讲是连贯的。3、 从事实引发的联想,课文用了哪两个词?学生自由读感受贝多芬当时所处的环境生读完书,互相交流探讨,然后汇报学生体会月光曲名字的由来小组读,个人读反复读对比实虚的特点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清幽”与“幽静”的区别。指导学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特点“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王琴键。”(这是作者特设的环境。我们说创作是要有灵感的。) 4、皮鞋匠既然听得懂贝多芬的曲子,他在琴声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有几个画面?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学生用||线把第一次幻想的部分按景物的变换分一下层次。5、语言描述带入情境:6、逐个学习三个画面。(1) 第一个画面。大家把描绘这个画面的句子念一遍。(2) 句中描绘了什么景物?(3) 出示课件,教师旁白:你看,这时的画面多宁静呀,这时候贝多芬是怎样弹琴的呢?(4) 这时的琴声应当是怎样的?(5) 按刚才的方法自学余下的两个画面。7、 描述性小结:贝多芬的琴声把皮鞋匠带到了大海边,这儿有平静的大海,有奔腾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但不论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有是多么宽阔自由地天地呀!)8、 皮鞋匠所听到的和联想到的,盲姑娘可否看到或听到?学生用||线把第一次幻想的部分按景物的变换分一下层次。学生自学后两个画面个别学生朗读指导品读句子品读课文体会贝多芬的弹琴场景学生自学课文后半部分内容品读盲姑娘和皮鞋匠的感受无论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汹涌澎湃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让我们和兄妹俩一起再来欣赏一下。(播放月光曲片段,学生闭目欣赏)师:听着听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指名说(学生交流感受。感受音乐的美,语言的美,与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的美。(月亮初升......月亮越升越高;微云一缕一缕;大海平静......波涛汹涌。)) 9、盲姑娘心里所体会和联想到的东西,皮鞋匠怎么知道?品读句子: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在她那睁得……10、用“恬静”造一个句子。11、小结:从刚才的学习中,你知道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呢?它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呢?五、欣赏乐曲,发散思维启发思想小火花:学了《月光曲》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学文的体会学生归纳自己所获得知识六、回顾全文,学习写法月光曲是美妙的,它谱写的故事更感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把这个传说写生动的呢?总结概括学习作者的写法,为写打下基础板书设计月光曲        情感    旋律         愉快    舒服        同情    起伏         激越    感动 教学反思文中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层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只是作为教师的我,情感的融入还不是非常到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