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及其女性意识评长恨歌
加入VIP免费下载

王安忆及其女性意识评长恨歌

ID:958744

大小:1.4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王安忆及其女性意识兼评《长恨歌》 参考文献[1]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79-193[2]王哲.海上风华及其无尽悲歌——王安忆的长恨歌解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101-106.[3]王安忆.面对自己[M],漂泊的语言[M].天津:作家出版社,1996,2002:54-99.[4]王芳.谈王安忆长恨歌中女性的几种精神取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3):99-105.[5]朱竟.阳光与玫瑰花的敌人[M].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200-285.[6]杨莉.繁华而凄凉的梦——评王安忆小说长恨歌的悲剧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6(4):77-99..[7]李圣.在宿命中漂泊——王安忆小说长恨歌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2-35.[8]陈小花.一颗弄堂里的“心”一个都市里的“魂”——长恨歌女主人公王琦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1(7):50-64.[9]FriedrichNietzsche.thebirthoftragedy[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7:400-450.[10]南帆.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小说作家作品研究,1998,9(6):79-86.[1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00-654. 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本人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安徽插队落户。王安忆的文学作品摒弃现实功利性杂质,将人置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在人类意义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极追寻的意蕴。代表作品:《长恨歌》《启蒙时代》《雨,沙沙沙》 我们小组将用女性视角,十分细致地分析《长恨歌》,试图从各个方面解构这篇作品,并从中体会王安忆作品中所流露的女性意识及其他。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用近30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用近30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用细腻而绚烂的笔将一段尘封已久、早已被人遗忘的历史生活艺术地再现了出来。在小说的开篇,王安忆便出手不凡,她以白描的手法,用了将近二十页的篇幅写了主人公上海小姐王琦瑶的生活背景——上海的弄堂。小说主角王琦瑶的一生是典型到了极致的上海弄堂女儿,是内在情态和外在世态双修到了炉火纯青田地的自然人生。上海的弄堂文化决定、影响着王琦瑶一生的发展。 《长恨歌》以其独特的方式和视角描述了一个女人的悲剧一生,女主人公王琦瑶一生都在不停的追寻,追寻她想要的爱情与生活,但现实环境的熏陶、“男性世界”的包围,和她自身性格与价值观的影响,使她求而不得,最终以悲剧收场。小说全文无一“恨”字,但王安忆恰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凸显“恨”。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与挣扎,没有惊天动地的呐喊与咆哮,只有空中鸽群悲鸣的声音,只有王琦瑶临终前摇曳的灯光,一如片场,一如人生琐碎的平直,人在历史与时间面前如此渺小而卑微。 王安忆的《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为何以“长恨”为题,恨谁?谁恨?“长恨”两个字用在王琦瑶身上恰如其分,王琦瑶是一位兼着美丽与世俗,兼着精致与优雅,兼着自食其力与徘徊不定的女人,终其一生,她是寂寞的、惆怅的、无奈的、充满悲剧性的。纵使有些人有些事在她的生命中激起过波澜,但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在她心中永远充满着“恨”,恨自己、恨别人、恨环境、恨时代,最后也落个含“恨”而死的下场 上海小姐王琦瑶的生活背景——上海的弄堂 (一)弄堂生活——无法选择的出身王琦瑶是走在夹着油烟和泔水风中的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流言和鸽子是王琦瑶身边特有的氛围与景致。“每天早上,后弄的门一响,提着花书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就是王琦瑶;结伴到电影院看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是一群王琦瑶;到照相馆拍小照的,则是两个特别要好的王琦瑶.....”像王琦瑶这样虽出生在弄堂,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已经一步步侵蚀着他们原有的保守情节。他们潜意识中已经承认并接受了这个金钱化、利益化的商业大都市,上海的上流生活对王琦瑶来说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她渴望去打破,渴望成为这繁华世界的弄潮儿。 (二)时间与人的错位——王琦瑶与四个男人的情感纠葛王琦瑶一生都在追逐爱,可她的爱情从来没有来得刚刚好的时候,为了一个“情”字淹没的喧嚣世界,这未免也太残忍。王琦瑶所邂逅的这四个男人组成了她全部的情感纠葛,如焰火般华丽而又短暂的凄苦人生是对王琦瑶的真实写照。 上海弄堂文化与王琦瑶的形象内涵王琦瑶爱漂亮,会装扮,有点小幻想,小虚荣。她美丽但不张扬,她就是上海堂弄里走出的女孩,但她比她们优越,她有一股天成的气质与风韵。她的美丽成就了她,也毁了她。 1.李主任——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王琦瑶正值花样年华之时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人到中年的李主任。一位貌美如花,一位有权有势,这样的结合,似乎避免不了一场交易。可能这场交易本来就不公平,但王琦瑶的虚荣还是为她换来了所谓“夫妻恩义”的雕花木盒。李主任成了伴随她一生的错误。 2.康明逊——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如果说“等”是王琦瑶悲剧的始源,那么便是康明逊将王琦瑶的长恨悲歌吟唱到了高潮。段爱情就像被吓了诅咒,从开始就注定了无望。王琦瑶对他又是倾其所有,可事实证明康明逊的寡情与软弱,他承担不起这份责任。天下男儿皆薄幸,只有王琦瑶自己去承担这份债,未婚先孕生儿育女,独自吟唱长恨悲歌。 3.程先生——错误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从故事的刚刚开始,程先生就发现了王琦瑶的美,并和她一起同悲喜。他或许是最有耐心的一个人,任凭王琦瑶做出怎样的选择,程先生都对她不离不弃,就在那个只谈吃的年代,对于挺着大肚子的王琦瑶,是程先生担当起了做父亲的责任,什么都没有追问。程先生是最适合王琦瑶的一个人,他可以给王琦瑶身份、爱情,可命运总是喜欢捉弄凡夫俗子,王琦瑶对他只有恩没有爱,或许只是因为程先生出现的时间不对。如果王琦瑶没有去片厂,没有成为三小姐,没有见识到成功、辉煌还有上流社会的繁华,或许王琦瑶就会和程先生在一起,过着生儿育女的幸福生活,那么后面所有的故事都跟着颠覆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黄鹤楼”,程先生自杀了,那种痛彻心扉的痛,整整迟来了二十年,此时,她的心彻底的死了。 4.老克腊——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王琦瑶与老克腊的畸形之恋或许是她对尘世的最后一丝留恋,是心死之人的回光返照,是王琦瑶最后的华彩。老克腊只是一个沉溺在过去时代的怀旧之人,当他第一次见到王琦瑶,他似乎见到了上个世纪的“遗物”,“恍惚间他看见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影。”王琦瑶这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似乎都以悲剧收尾。她每次都满怀激情的憧憬她的爱情,可结局却一次比一次凄惨。和李主任在一起她搭上了她的贞洁,和康明逊在一起她搭上了她的名誉,和老克腊在一起她搭上了她的金钱。总之,为了男人,她搭上了她全部的爱,最后还搭上了她的性命,却没有一个男人给他一次完完整整的爱情。王琦瑶的一生仿佛都在黑暗之中,似乎度过了马上就是黎明,无奈怎么挣扎也度不过 (三)王琦瑶的个人性格和价值观潜伏着长恨悲歌的阴影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才是决定人物命运的内在因素。王力教授讲授悲剧时曾说“并不是每个死去的人物都能成为悲剧人物,也并不是一定是死去的人物才能成为悲剧人物,悲剧人物最核心的特点是具有悲剧性格,只有具有悲剧性格才能成为悲剧人物,悲剧性格是成为悲剧人物的关键所在……。”1.充满幻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2.聪明而富有心机3.软弱与坚强并存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长恨歌》中“真爱”对于王琦瑶来说就如水中月镜中花。有爱才有恨,求爱而不得,如何能不恨。王琦瑶年轻时的梦想破灭使王琦瑶固守一方的世界也坍塌了,无情的现实吞噬了她想要的生活,她自身的美丽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消磨掉,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是缓慢的同时也是触目惊心的。它让我们联想到时间的磨蚀力,关于命运,关于日常生活对人的生命的销蚀等永恒话题,让我们从这首属于王琦瑶地长恨悲歌中得到启示。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下女性意识在长恨歌里的表现。 女性意识王安忆写王琦瑶,虽然经历坎坷,但她却有着不可熄灭的生命力与自主能力,是女性顽强的生命本能,使她在柔弱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坚强的心灵。 王安忆的创作一以贯之地表达着她的女性意识,女性本来就比男性要精神性一些,独立一些,自主一些,丰富一些。《长恨歌》也正体现着王安忆的这种女性意识,小说以女性为主人公,呈现一女数男的叙述模式,王安忆写王琦瑶,虽然经历坎坷,但她却有着不可熄灭的生命力与自主能力,是女性顽强的生命本能,使她在柔弱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坚强的心灵。小说叙事是讲故事,讲的是过去的事,也即是叙述“历史”。小说家的目的不是要还原“历史”,那是历史学家的事。小说家在讲故事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透显现了她/他对无目的世界的意义追寻,为讲故事者和听故事者自身的存在增添现时意义。 《长恨歌》的作者王安忆用自己独到的叙述方式,抒写了一位四十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的不幸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其间,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些远离了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的深深的同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渐渐地浸润出了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的感染力。上海弄堂文化与王琦瑶的形象内涵、王安忆的女性意识在《长恨歌》中的体现以及《长恨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思索这三个方面三论王安忆的《长恨歌》。 王安忆的《长恨歌》写的就是一个女人和一座城市。她是试图通过“一个女人与城市的纠缠”来“写出一个城市的故事”,“写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我欣赏小说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在叙事过程中用了大量的判断句,其句式为“A是B的”,连绵不绝的判断句读起来恰恰显现了上海弄堂世界特有的那种舒缓情调。 重返上海后,王琦瑶进入平安里以给人打针度日,开始了平淡的生活,康明逊、萨沙、程先生依次走入她的生活又离去。王琦瑶独自抚养与康明逊的女儿薇薇长大。到了20世纪80年代,王琦瑶与怀旧青年老克腊产生了一场畸恋,但老克腊最终离去,王琦瑶则死于青年长脚的抢劫事件中。王琦瑶爱漂亮,会装扮,有点小幻想,小虚荣。她美丽但不张扬,她就是上海堂弄里走出的女孩,但她比她们优越,她有一股天成的气质与风韵。她的美丽成就了她,也毁了她。虽然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可她的心却飘飘忽忽,或是她无情,或是人无意,她一个人似乎很知天乐命的过下去…… 年轻时候的王琦瑶就没有梦想,她只有现实。但是,随着生活的进程,现实越来越变得像一场梦,她就成了梦中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梦醒。王琦瑶性格有着上海弄堂文化生活的底色,她的平淡里也能见出绚烂,是那种不动声色的。王琦瑶是上海城市生活的芯子,任时光流逝而不曾改变的。无论是繁华还是平淡甚或是有些艰难的时候,王琦瑶都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在一点一滴中过着虽然琐碎却坚韧的日子。小说着重刻划的是这种平常的生活,是一系列琐碎的细节,是放大的人物的感觉。 王琦瑶不仅仅代表一个女人的命运,她的生命历程也是动荡多变的上海的一段历史的写照。王安忆对此曾明确表示,这个“非常非常写实的东西”主要“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来审视《长恨歌》的思想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它已经突破了当代女性小说的私秘叙事的范畴,从而具有了深广的象征意义。甚至可以说,《长恨歌》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叙述,它通过对一个红颜薄命故事的改写与重述,表现了作者对位于天空与大地之间的那个神秘莫测的“存在”的感悟。 (四)《长恨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思索 王安忆的《长恨歌》写的就是一个女人和一座城市。她是试图通过“一个女人与城市的纠缠”来“写出一个城市的故事”,“写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显然女性再也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面对城市,也不再以一种委曲求全的方式来乞求城市的接纳,她笔下的王琦瑶以一个脱离男性束缚的完整的女性身躯,浑身散发着女性气质的女性形象成为城市的闯入者 王琦瑶实现和超越了女性进入城市的卑微却是整整一个世纪的梦想,但最终也是这个物化的城市让她成为后来人追求繁华梦的牺牲品。王安忆写王琦瑶,其实是为了写上海这城市,通过对王琦瑶四十年人生的叙述,展示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市民生活。 王安忆将女人与城市写到了极至,如小说的一开始便写道“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而在上海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这样的一个王琦瑶,上海弄堂因为有了王琦瑶的缘故,才有了情味,上海弄堂因为有了这情味,便有了痛楚,这痛楚的名字,也叫王琦瑶”。 艺术特点: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她注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 谢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