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罗斯福虽然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体现了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
这是一篇古文。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祖国语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10、杨氏之子“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是助词,相当于“的”。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自读要求:字字正确、句句通顺。
甚至shèn聪惠huì造诣yì乃nǎi应声答曰yìngyuē家禽qín为设果wèiliáng梁国
温馨提示:在古时候,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上去的,所以,要想读好古文,首先就要按照文章的停顿读出节奏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2.小组交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0、杨氏之子方法小提示:1.看注释、2.联系上下文、3.查找工具书或资料书、4.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5.做批注。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字。意思是: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很聪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梁国:此指汉高祖以来所封的梁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并不是错别字现象。很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在古时候,指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拜见自己尊敬的人。拜见他的就,于是孔君平:东汉末年浙江绍兴人。孔坦,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字君平,是当时的庭尉(掌管刑法),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所以也称孔廷尉。意思是:孔君平去拜见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为/设果,果/有杨梅。()为()设果摆设杨氏子孔君平意思是:孩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你从这里体会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孩说:“这是你家的水果。”给……看你或您,古时对男子的称呼说这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家/禽。”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尊称小孩“应声答曰”又说明什么?马上,立即没有听说过鸟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甚聪慧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很聪明。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这是故事中的精妙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读课文,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知道是哪两句吗?说说杨家小孩聪慧表现在哪里?画出相关的句子。这在兵法上就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
最妙的,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的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伶牙俐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能言善辩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李柳李子柳柳树树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想一想:学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杨氏之子有礼貌、聪明、机智、幽默
大概意思:徐孺子九岁时,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拓展
辜鸿铭(翻译家)早年在欧洲时,一次坐在汽车里,打开车门,卷着裤管欣赏周遭景物。旁边有几位年轻洋人见他那模样,便很没礼貌地对他品头论足起来。辜鸿铭闻言不动声色,随手拿起一份报纸阅读。那几个洋人见状,不禁哄然大笑:“这个老土,连ABC都不懂,还看报,把报纸都拿反了。”等他们笑完,辜鸿铭慢条斯理地以纯正的牛津腔标准英语说:“这英文太简单了,不把它倒过来看还有什么意思?”洋人闻言大惊,赶紧红脸走人。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课堂小结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机智巧妙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课后作业(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