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边塞诗歌三首《从军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边塞诗歌三首《从军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ID:948249

大小:81.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从军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书吴道子画后》诗屮说:“出新意于法度Z屮,寄妙理于豪放Z外。”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來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収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将士誓扫边尘的豪情壮志。王昌龄的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岑参擅长写边塞诗歌,并以语言“奇、丽”著称,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是雪中送别诗。本诗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四北边塞地区风雪奇寒和送別场面。通过的対边塞地区奇丽的自然风情和雪中送别场景的描绘,抒发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也形象地勾勒出塞北的壮丽风光。诗歌教学应着重于学生心灵的熏陶。中国古典诗词,能给学生最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最优美的感情体验,教学仅仅扣住诗歌本身最美的点,巧妙点拨,激起清晰而优雅的阅读涟漪,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之所在。课前预习1.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借助课下注释和网络,了解诗人并尝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3.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4.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悄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屮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2.合理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1.比较阅读《从军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评价任务1.通过预习,学生获取诗人相关知识,了解创作背景。2.通过细读古诗,熟读成诵发挥想彖,描绘诗歌的图画美。3.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说等活动,探讨诗歌意境美。4.通过两首诗的比较,深入理解诗歌,体会诗人不同心境、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的情感。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出塞曲》,并展示边塞风光。教师解说:一群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仪仗队,展示着盛唐的国威。这群边塞诗人,或歌颂在保卫祖国的战争屮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或诉说战争的艰苦和残酷,都那么英姿飒爽,气势灼人,因为他们是盛唐的诗人,盛唐诗坛的风云人物,喷发的是永远震撼人心的边塞英雄交响曲。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两首古诗,都來自于唐代边塞大诗人,一首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吕龄的《从军行》,一个为“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古诗都堪称是古诗中的精品!板书:《从军行》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一、塞外乐声闪动音一一读出诗音【导入语】“胡琴琵琶与羌笛”。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这些咅乐来表现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他们的诗逐渐蔚然大观,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你了解边塞诗人、边塞诗吗?【个人展示】一一边塞诗人我了解学生展示搜集的关于岑参和王昌龄的有关常识,教师多媒体展示:王吕龄,字少伯,汉族。唐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与李白、王维、高适等人交游酬唱,诗名轰动一时。擅长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髙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天宝进士,晚年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由于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气热豪放,色彩鲜明,风格多样,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有《岑嘉州集》。 【个人展示】一一边塞诗我知道学生展示,教师在学士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多媒体展示:1.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像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诗人,以亲历的见闻来写诗;另一些诗人以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2.盛唐是边塞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硕、王维,高的《燕歌行》、岑的《白雪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插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而。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个人展示】一一边塞诗我来读【指导语】“三分诗,七分读。”诗的语言精练、含蓄,想彖的空间非常大,要想从诗屮品出“味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两首诗歌,注意要把诗歌读流利,读出节奏美韵律美,然后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人闭眼听,想象其画面。然后根据老师指导让每个小组进行朗读演练。(1)让学生想想如何读岀诗味。(2)小组自由安排朗读方式,组内朗读。(3)两个小组比赛朗读。其他组员评议。多媒体展示诵读指导:其一,读出节奏。中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特别讲究节奏。四言诗二字一顿,五言七言的在此基础上小有变化。句有节奏,篇也要有节奏。教师不可容忍学生采取“喊歌”式的朗读方式。其二,读出韵律。诵读时不能如池塘之水平缓无奇,要有高低轻重音之别。轻重高低的标准是要依据表达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有利于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字词要重读,提高声调,反之 就轻读。当然,语速的的把握也是要注意的。其三,读出情感。把握住诗歌的情感基调,诵读时或激昂慷慨,或深邃幽长,或激烈E扬,或缠绵怖恻……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出诗歌的抑扬顿挫的音乐之美。【设计意图】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是因为它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的结合。要感受诗歌的咅乐美,要把学生引入更深次的赏读领域,诵读是不可逾越的一关。诵读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读,教师要有所指导,力求把学生的诵读引向“美读”的层次。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所以之一环节设计学生读出诗音。二、塞外风光美如画一一读出诗景【互动一】一一观“瀚海雪景图”【指导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秀美如画,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中的精品,诗歌要在反复的吟咏诵读Z屮,感悟到诗屮的人情美,人性美,心灵在潜移默化屮受到了熏陶,受到了洗礼,走向了崇高,走向了真善美。那么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塞外风光的呢?看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怎样展现塞外风光突出其奇美的?要求: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叙述2.结合具体字词分析诗句。学生大声朗读诗歌,并在诗中标出这两首诗的意象,然后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屮展现的塞外风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描绘了一幅“瀚海雪景图”“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彖。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一副雪花漫天飞舞的形象。“即”写作惊奇Z情。“忽如一夜春风來,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新奇的比喻一一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奇美之景。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板书:瀚海雪景图奇美奇寒【互动二】一一赏“长天悲壮图”【过渡语】“白雪歌”写出了北国边塞奇寒美景,特别是“千树万树”四字,使这一奇丽的境界无限扩大,构成一幅皎洁明秀波澜壮阔的画面。那么《从军行》又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塞外风光呢?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探讨后回答。教师归纳后明确:一幅“长天悲壮图”。向我们展示了“长云”、“雪山”、“孤城”、“黄沙”这些图片,再加上“百战”,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出了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喑淡无光。展示了戌边将士恶劣悲凉的生活环境。板书:悲凉的环境三、塞外豪情动人心一一读出诗情【互动三】一一赞“风雪送别情”【指导语】“豪情万里寄千秋,如画江山云中游!”诗言情,写雪景奇丽、写雪带來的奇寒,写边塞的风光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送”是本诗的主题,诗人描写送别的场景也是突出了一个“奇”字,诗人如何描写送别的场景?请同学们朗读诗的后半部分,让我们共同为诗人对友人的感情见证。送别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豪边之情。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来了吗?送别时: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奔涌的豪情。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送别时:轮台东门送君去,去吋雪满天山路。豪放磊落。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送别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依依惜别,惆怅……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板书:风雪送别图豪迈惆怅【互动四】一一誉“豪壮的誓言”【过渡语】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是典型坏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从军行》是怎样表达诗人的壮志豪情?学生品读诗歌,慢慢回味,把你的理解说出來。教师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整理归纳: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板书:豪壮的誓言【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品味,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经验去想象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形象和情味。努力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与诗人有所共鸣。同时完成对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三”的理解。四、塞外异域异样美一一感受不同【指导语】盛极一吋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咅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今天学习的两首边塞诗给我们展现了边塞的异样风光风情,同学们,面向同桌互读诗歌,探讨两首诗的不同处,写在本子上,看谁写的好。明确:思想情感不同:《白雪歌》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Z情。《从军行》诗为七言歌行体,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写作手法不同:《白雪歌》全诗以雪景写起,以雪景结束;由雪雪景引发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瀚海雪景图,它既是饯别送行的背景,乂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屮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朵的感情 一一把对北国风景的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一一全部融进这壮丽的北国雪景中了。《从军行》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板书设计】瀚海雪景图送武判官归京风雪送别图奇美奇寒豪迈惆怅教学反思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诵读。朗读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诵读诗文,能够通过语音、声调、节奏、感悄等方面传达出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悄感,因此,本节课我会重视对学生朗读才能的开发和利用。激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观点,多角度地审美鉴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评价吋,要既能做到实事求是,又要能使学生受到鼓励,充满信心,勇于挑战困难,勇于挑战白我。本节课对于诗歌赏析方法指导不够突出,由于学生对于古代边塞生活了解不足,教师指导要到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