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十四山地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作业十四山地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ID:943262

大小:1.3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四 山地的形成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夯实】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与上图甲处地形成因相同的是() 2.该区域()A.河流干流自南向北流B.河谷仅受流水侵蚀而形成C.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D.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1选B,2选D。第1题,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图中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图A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图B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图C是断层构造,中间岩层相对两侧岩层是上升的;图D是板块的消亡边界,不属于地质构造。第2题,水由高处向低处流,根据图中支流的分布,可判断河流是由北向南流;河谷是褶皱构造,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流水侵蚀是外力作用,河谷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由图中岩层年龄和河流分布看,该地山河相间分布,河流流域面积只是山谷的狭小范围内;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 某平原分布有深厚的沉积岩层,且基岩裸露。图1示意该区域地表岩层分布,图2示意三种岩石样本。据研究,河流的搬运能力与其流速、流量有关。据此完成3、4题。 3.该区域砾岩沉积期间到页岩沉积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①河流落差增大②河流落差减小③河流流量增大④河流流量减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该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分别是()A.背斜 沉积平原B.向斜 沉积平原C.背斜 剥蚀平原D.向斜 剥蚀平原 【解析】3选D,4选C。第3题,砾岩、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沉积物的颗粒越大。砾岩的组成颗粒较大,说明当时流量较大,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页岩的组成颗粒较小,说明当时流量较小,河流落差减小,流速较缓,沉积颗粒较小,因此②④正确。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表层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属于背斜构造,由岩层裸露可知,该地受外力侵蚀,岩层缺失,从而形成剥蚀平原。 (2020·衡水中学模拟)如图为世界某大板块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完成5、6题。 5.甲处的板块运动方向是()A.向西南移动B.向东北移动C.垂直隆升D.垂直下降6.该板块边界()A.甲处形成裂谷B.乙处形成海岭C.丙处岩石年龄较丁处老D.丁处地壳厚度较甲处大 【解析】5选B,6选C。第5题,由该板块的形状与位置可知,该板块为印度洋板块。该板块的西南部为生长边界,板块北部和东部为消亡边界,由此推断,该板块的运动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第6题,甲处位于消亡边界,而裂谷多形成于陆地板块的生长边界;乙处位于消亡边界,而海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多形成海岭;丁处是生长边界,岩石是新涌出来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形成年代最晚;甲处位于陆地,丁处位于海洋,甲处地壳厚度较丁处大。 【加固训练】据英国BBC报道,国际上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可能将成为世界第八大洲。科研人员说,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浅海大陆架,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据此回答(1)、(2)题。 (1)新西兰位于()①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②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地球岩石圈是由不同板块组成的,板块可分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下列地区所在板块与“西兰洲”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日本海②苏门答腊岛③冰岛④夏威夷群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属于消亡边界。第(2)题,根据题目信息,“西兰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浅海大陆架,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说明“西兰洲”属于大陆板块,大部分处于海平面以下。日本海、苏门答腊岛都属于亚欧板块的一部分,冰岛和夏威夷群岛都是大洋板块的一部分。 7.(2020·长沙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为我国滇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我国滇西地区岩浆岩广布,在一些凹陷盆地有沉积岩分布。 (1)分析该地岩浆岩广布的原因。(2)简述该地煤矿开采的优势条件。(3)推测a断层东北方向没有煤矿分布的原因。 【解析】第(1)题,岩浆岩由岩浆活动产生,岩浆活动与地壳运动有关。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位于我国云南西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因此该地岩浆岩广布。第(2)题,该地煤矿开采的优势条件应从图中信息进行描述。图中显示,由于外力侵蚀明显,煤层矿体已经出露地表,开采难度较小,开采成本较低;图中显示,煤层位于背斜一侧,背斜拱形构造,地层结构稳定,且不易积水,地下开采安全。第(3)题,图中显示,煤层存在于P2i地层,根据图中P1m的位置判断,a断层东北侧岩层向上运动,地势高而受外力侵蚀强烈,导致P2i地层因侵蚀搬运而缺失,导致a断层东北方向没有煤矿分布;也有可能是在P2i地层形成时期,a断层东北侧不具备形成P2i地层或煤层的沉积环境。 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发育多条断层构造带,火山活动频繁。(2)外力侵蚀明显,矿体出露地表,开采难度小;处于背斜一翼,地层结构稳定且不易积水。(3)由图可知,煤层存在于P2i地层,a断层东北方向缺失P2i地层;原因可能是P2i地层形成后由于处于断层上升岩块一侧,裸露出地表,受外力侵蚀搬运而缺失;也有可能是在P2i地层形成过程中a断层东北侧不具备形成P2i地层的沉积环境。 【能力挑战】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1、2题。 1.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A.褶皱-沉积-断层B.沉积-断层-褶皱C.沉积-褶皱-断层D.断层-褶皱-沉积2.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各时代岩层,再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第2题,图示是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成。图中J、T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中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 (2020·日照模拟)水系断错是流经活断层的河流,由于断层两盘的平移运动,使河流发生扭曲或断错,也称河谷错位或水系错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莱士溪100多米的断错位移被认为是多次强震错动累积的结果。如图示意华莱士溪地理位置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质构造线附近最可能是()A.向斜B.背斜C.断层D.“U”型谷4.地质构造线附近两侧的地块相对移动方向为()A.西侧向西北、东侧向东南移动B.西侧向东南、东侧向西北移动C.西侧向西南、东侧向东北移动D.西侧向东北、东侧向西南移动 【解析】3选C,4选A。第3题,结合材料,“水系断错是流经活断层的河流,由于断层两盘的平移运动,使河流发生扭曲或断错”,读图可知,图中河流沿地质构造线发生了明显的断错位移,应是由于多次强震形成的断层两盘平移运动;向斜、背斜、“U”型谷都不会使河流发生断错位移。第4题,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分析,图中河流沿地质构造线发生了明显的断错位移,根据指向标判断,地质构造线西侧沿构造线向西北移动,东侧沿构造线向东南移动。 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B.①地和④地是同一种构造地貌C.④地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D.③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6.①地发生的地质作用为()A.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曲凹陷B.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C.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D.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 【解析】5选C,6选D。第5题,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地势高处为山岭,地势低处为谷地。①地岩层不连续,说明是断层构造,④地是背斜构造,不是同一种构造地貌。④地是背斜构造,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③地最容易找到油气资源。第6题,①地岩层有错动位移,发生的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不是褶皱构造。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带的原因。(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由公式CO2+CaCO3↓+H2OCa2++2HC可知:钙化的沉积与溶解与CO2的含量有关;而水中CO2的含量受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较大。当水中CO2含量少时,化学式CO2+CaCO3↓+H2OCa2++2HC向左进行,钙华沉淀;当水中CO2含量多时,化学式CO2+CaCO3↓+H2OCa2++2HC向右进行,钙华溶解。由化学式6CO2+6H2OC6H12O6+6O2可知: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钙华的形成条件主要有:石灰岩、水与CO2、植物作用、低温。结合横断山区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第(3)题,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总称峰林地形,它们是岩溶地区 的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区,经过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华南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由于流水溶蚀长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横断山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因而难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第(4)题,横断山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岩层疏松;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当地山高谷深,多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大,水中二氧化碳易逸出)。 您好,谢谢观看! (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长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4)因为横断山地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