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十套】2022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生物(七)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后十套】2022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生物(七)教师版

ID:942865

大小:27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生物(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36分)1.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可分布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具有特定功能B.生物大分子可在细胞内或细胞间承担信息传递功能C.生物大分子可被相应的酶催化水解,产生单体物质D.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均需要模板,具有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物大分子可分布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具有特定功能,如蛋白质可在细胞内作为结构蛋白,也可在细胞外作为糖蛋白或者抗体,具有特定的功能,A正确;核酸可在细胞内承担遗传信息,DNA到RNA可以传递信息,蛋白质比如生长激素可以在生物体内传递信息,B正确;生物大分子都是由相应单体聚合而成,核酸被酶催化水解的单体是核苷酸,蛋白质被酶催化水解的单体是氨基酸,多糖被酶催化水解的产物是单糖,C正确;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均需要模板,但多糖的合成不需要模板,D错误。2.细胞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内所有有序化学反应的总和称为细胞代谢。以下关于细胞代谢叙述错误的是A.酶作为细胞代谢中重要的催化剂,其活性常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B.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吸收能量,称为吸能反应,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C.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条件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释放D.光合速率除受光强、CO2浓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外,还与叶龄、发育时期等内部因素有关【答案】B【解析】酶是细胞代谢中重要的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活性常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A正确;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吸收能量,称为吸能反应,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B错误;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内,是在温和条件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分三个阶段逐步释放出来的,C正确;光合速率受环境因素如光强、CO2浓度、温度等的影响,此外,光合速率还与叶龄、发育时期等内部因素有关,D正确。3.植物体内的转录因子OrERF是一类蛋白质,在植物抵抗逆境,如干早、低温和高盐时发挥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对水稻OrERF基因进行系列研究。实验检测OrERF基因在高盐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1,植物感受外界干早、高盐、低温等信号,通过一系列信息传递合成转录因子。转录因子OrERF对下游基因调节过程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OrERF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高盐处理12小时后,OrERF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B.转录因子OrERF合成的场所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发挥作用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C.转录因子OrERF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与RNA聚合酶结合,激活RNA聚合酶与DNA上特定的序列结合,启动转录的过程D.干旱、高盐、低温等不同环境条件诱导植物产生的转录因子OrERF的空间结构可能不相同,从而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答案】B【解析】图1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未经高盐处理)水稻中OrERF基因的表达较低,高盐处理12小时后OrERF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A正确;转录因子OrERF是一类蛋白质,是胞内蛋白,其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而不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转录因子OrERF作用于转录过程,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因此转录因子OrERF作用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B错误;由图可知,转录因子OrERF通过与RNA聚合酶结合,激活RNA聚合酶,启动转录的过程,C正确;转录因子OrERF是一类而不是一种蛋白质,从图中可以看出转录因子OrERF在结构上具有特异性,除了与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外,还可以与结合在基因调控序列上的某种特定结构特异性结合,在高盐、干旱、低温不同信号的诱导下,会导致植物体表达出不同的OrERF蛋白,以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从而适应高盐、干旱、低温等不同环境,D正确。 4.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记录实验兔的正常尿量a(单位:滴/分钟),然后在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3mL,记录尿量b;待尿量恢复正常后,耳缘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mL,再次记录尿量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尿量b小于a,是因为垂体提取液中含有ADH,促进了兔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B.若尿量c小于a,是由于兔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C.血糖升高后,降血糖的调节过程中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给兔注射高渗NaCl溶液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与注射垂体提取液引发尿量减少的原因不同【答案】D【解析】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3mL,垂体提取物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之重吸收的水增多,从而使尿量减少,即b小于a,A正确;耳缘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mL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导致尿量减少,即c小于a,B正确;血糖升高后,下丘脑中相应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调节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C正确;给兔注射高渗NaCl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与注射垂体提取液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相同,D错误。5.“桑基鱼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它的“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蚕的粪便)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生产方式成为生态农业的典范。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于其他农田群落的重要特征B.蚕沙中的能量属于蚕同化的能量C.“桑基鱼塘”在本生态系统内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塘泥中丰富的有机物(肥)可被桑树直接吸收利用【答案】A【解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故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于其他农田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蚕沙是蚕的粪便,不属于蚕同化的能量,B错误;“桑基鱼塘”在本生态系统内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塘泥中丰富的有机物要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才能被桑树利用,D错误。6.血友病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导致的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并患血友病的男孩,下列有关该男孩染色体异常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B.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同一极C.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D.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同一极【答案】B【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母亲为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父亲不含血友病基因,所以该男孩的血友病基因均来自母亲,而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H,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h,所以男孩中的XhXh来自异常卵细胞,即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细胞同一极,形成了XhXh的卵细胞,与含有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了染色体组成为XXY并患血友病的男孩,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39分)29.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品,完成实验步骤,并得出相应的结论。(1)材料用品:完全培养液甲,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适当的固定材料,广口瓶若干,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2)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法步骤:①取两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A、B,并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完全培养液甲,向B中加入________。②取________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A瓶中,另一组放入B瓶中。③将两广口瓶置于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________。(4)实验结果及结论:A瓶中玉米幼苗生长正常;B瓶中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说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5)为进一步验证镍盐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答案】(2)证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须的无机盐(3)等量的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相同且适宜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5)向B瓶中添加镍盐,观察玉米幼苗能否恢复正常生长【解析】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可得本实验课题名称为:证明镍盐是植物生活所必须的无机盐。(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液中镍盐的有无,其它条件均应相同。运用对照原则,将玉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放在含镍和不含镍的培养液中培养,观察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故方法步骤为:①设置对照实验,变量为是否含镍盐,所以实验组(B组)的培养液是等量的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②玉米幼苗属于无关变量,所以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A、B;③培养条件属于无关变量,所以培养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5)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玉米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镍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在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镍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玉米恢复正常生长,证明镍是玉米幼苗正常生长必需的元素。30.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这是因为病毒囊膜表面刺突蛋白S能与呼吸道或肺部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ACE2)结合,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核酸和相关的酶进入细胞。新冠肺炎爆发后,我国科学家争分夺秒地进行疫苗和药物的研制。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囊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病毒核酸侵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性。(2)预防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抗击新冠病毒研发中,发现中药制剂X相有一定的作用。为验证中药制剂X的作用,以年龄,体重等均相同的健康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注射药物X,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给两组小鼠同时接种新冠病毒。实验后,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此判断,你认为注射疫苗和中药制剂X后可使小鼠不患此类病毒引起的流感的原理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脂质(磷脂)和蛋白质流动性(2)疫苗中的抗原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后被迅速清除(3)不相同接种疫苗预防的原理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注射中药X的原理是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和抗体的数量【解析】(1)据题干信息“囊膜与细胞膜融合”可知,囊膜的成分应与细胞膜相似,故可以融合,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和脂质;病毒核酸侵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膜之间的融合,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机体后会引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进而产生相应的抗体,有的疫苗需要接种两次,应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接种,则疫苗中的抗原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后被迅速清除,故可能减弱二次免疫效果。(3)结合题干可知,该实验目的为“验证中药制剂X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为X的有无,因变量相关指标的相对浓度,据图可知,实验组的吞噬细胞、抗体和效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效应T细胞的含量相差不大,故据此推测,注射中药X的原理是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和抗体的数量,而接种疫苗预防的原理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故射疫苗和中药制剂X后可使小鼠不患此类病毒引起的流感的原理不相同。31.林窗又称林隙或林冠空隙,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造成空隙的现象。(1)当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林窗”区域里的物种丰富度______(“会”或“不会”)一直增加。(2)与林内相比,林窗对一些鸟兽来说相对缺少遮蔽物,会_________(“增大”或“减少”)被捕食的危险,因而,它们在林窗内留下的种子量又会相对减少,这种变化对动物活动的影响间接影响林窗种子库,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3)2020年初,澳大利亚等地爆发了严重的森林火灾,一片森林局部区域被火灾夷为平地后会形成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该区域将出现草,一些年后将出现一些灌木、乔木,经过数十年之后,植被恢复之前的面貌,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演替。(4)火灾加速了生态系统中储存在生物体内的碳变成___________的过程,促进了___________。森林局部火灾后,森林仍然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答案】(1)不会(2)增大动物活动在林窗内减少,既减少了对林窗种子的掠食,同时也减少了将其他地方种子输入林窗的机会(3)林窗次生(4)CO2物质循环恢复力稳定性【解析】(1)“林窗”区域里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但不会一直增加,最终会趋于稳定。(2)鸟兽缺少遮蔽物,会增大被捕食的危险,造成鸟兽活动在林窗内减少,既减少了对林窗种子的掠食,同时也减少了将其他地方种子输入林窗的机会,因而,这种变化对动物活动的影响间接影响林窗种子库。(3)局部区域被火灾夷为平地后会形成林窗,火灾过后的森林保留了一定的土壤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4)火灾加速了生物体内的有机碳变成CO2的过程,促进了物质循环。森林局部火灾后仍能逐步恢复原状,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32.将某抗稻瘟病叶片正常粳稻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获得了抗稻瘟病叶片卷曲突变体,为研究该突变体是否有育种及生产价值,进行了下列实验:Ⅰ:抗稻瘟病叶片正常粳稻与抗稻瘟病叶片卷曲突变体杂交获得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稻瘟病叶片正常∶抗稻瘟病叶片卷曲∶感稻瘟病叶片正常∶感稻瘟病叶片卷曲=9∶3∶3∶1。 Ⅱ:粳稻成熟后统计叶片卷曲粳稻每穗粒数、粒宽和粒厚等,并和抗病叶片正常植株比较。抗病、感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叶形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B、b基因中,______基因是EMS诱变出现的,该对基因与A/a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F1粳稻的表现型为______,亲本抗稻瘟病叶片卷曲突变体的基因型是______。(2)实验Ⅱ中统计的叶片卷曲粳稻应为______(填“抗病”或“不抗病”)类型,若统计结果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叶片正常粳稻,则说明该突变体没有育种及生产价值。此时,若用最简单的方法从F2中选择抗稻瘟病叶片正常粳稻育种,则应将F2中叶片正常粳稻______,对子代出现______(写出叶形表现型及对应比例)的粳稻淘汰,对剩余的再进行抗病检测。(3)已知粳稻的非糯性(E)对糯性(e)是另一对相对性状,若实验Ⅰ中F2抗病粳稻全为非糯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b非同源(两对)抗稻瘟病叶片正常AAbb或Aabb(2)抗病小于自交叶片正常∶叶片卷曲=3∶1(3)选取的F1是非糯性纯合子或E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解析】(1)由于F1中的一株进行自交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可知感病、叶片卷曲为隐性性状,抗病、叶片正常为显性性状,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B、b基因中,抗稻瘟病叶片卷曲突变体的叶片卷曲基因b是EMS诱变出现的,为隐性突变,该对基因与A/a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F1梗稻为双杂合子AaBb,表现型为抗稻瘟病叶片正常,亲本抗稻瘟病叶片卷曲突变体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2)由于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抗稻瘟病叶片卷曲的突变体是否有育种及生产价值,所以实验II中统计的叶片卷曲梗稻应为抗病类型,若统计结果均小于叶片正常梗稻,则说明该突变体的抗病数量少,没有育种及生产价值。此时,若用最简单的方法从F2中选择抗稻瘟病叶片正常梗稻育种,则应将F2中叶片正常粳稻自交(即让1BB、2Bb自交,BB×BB→BB,Bb×Bb→1/4bb),对子代出现叶片正常∶叶片卷曲=3∶1的梗稻(即基因型为Bb的粳稻)淘汰,对剩余的(即基因型为BB的粳稻)再进行抗病检测。(3)若实验II中F2抗病梗稻全为非糯性,则可能的原因是非糯性E和抗病基因A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产生了基因连锁,或选取的F1是非糯性的纯合子。(二)选考题(15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利用。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鉴别筛选→分离、纯化→菌种保存。(1)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如下:(单位g)纤维素粉NaNO2KCl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琼脂水解酪素510.51.20.90.5150.5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Na2HPO4·7H2O、KH2PO4的作用是_________(答出两点)。(2)上述培养基可以选择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若要通过实验证明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请简单说明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淀粉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繁殖的速度很慢,加入适量土豆汁后繁殖速度加快。这是由于微生物本身酶系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微生物会优先利用淀粉,淀粉耗尽才会利用纤维素。从利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角度考虑,添加土豆汁的浓度不宜太__________(填"高"或"低")。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只能分解淀粉的菌落,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有更明显的透明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固体作为缓冲剂,维持pH相对稳定;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无机营养(2)将菌种接种到完全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与之对照,若该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少于完全培养上的菌落数,说明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3)高随着淀粉的耗尽,纤维素分解菌还能继续分解利用纤维素,菌落周围形成更明显的透明圈【解析】(1)培养基配方中有琼脂,故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Na2HPO4·7H2O、KH2PO4的作用是作为缓冲剂,维持pH相对稳定;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无机营养。(2)若要通过实验证明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可将菌种接种到完全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与之对照,若该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少于完全培养上的菌落数,说明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3)土豆汁的浓度太高,会导致纤维素分解菌失水,故添加土豆汁的浓度不宜太高。随着淀粉的耗尽,纤维素分解菌还能继续分解利用纤维素,菌落周围形成更明显的透明圈,故相对于只能分解淀粉的菌落,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有更明显的透明圈。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图,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取小鼠甲脾脏剪碎,用____________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制成单细胞悬液。(4)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形成融合细胞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PEG)、电激以及_________等。(5)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答案】(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3)胰蛋白(4)灭活的病毒(5)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或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6)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或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制备单克隆抗体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让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诱导小鼠甲体内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3)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取小鼠甲脾脏剪碎,要想动物细胞分散,根据酶的专一性,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破坏细胞之间的联系,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PEG)、电激以及灭活的病毒等。(5)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该过程用到抗原抗体杂交,故筛选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6)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小鼠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液中培养,即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或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