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苦斋记》-(用)解析精品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苦斋记》-(用)解析精品课件

ID:940446

大小:1.63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2-03-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趣话名人(míngrén)书斋第一页,共52页。 书斋即是书房。“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王勃),从古到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家园,也是放牧思想的田园。有些(yǒuxiē)书斋名不仅颇富诗意,而且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第二页,共52页。 学老庵南宋(nánsònɡ)著名诗人陆游,晚年取“老而学犹秉烛夜行”,把书斋命名为“学老庵”,寓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第三页,共52页。 惜字庵清代史学家黄宗羲一生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作文(zuòwén)时惜字如金,力求简洁,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名取名为“惜字庵”。第四页,共52页。 聊斋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xiǎngyòng)。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第五页,共52页。 人境庐清代学者黄遵宪的书斋名。陶渊明诗歌语言质朴(zhìpǔ)自然、精炼,颇受黄遵宪推崇,进而提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黄遵宪尤其喜欢陶渊明诗中《饮酒·结庐在人境》一首,故以“人境庐”命名书斋。第六页,共52页。 绿林书屋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评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dāngrán)是强盗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所居住处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房,起名为“绿林书屋”,以此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第七页,共52页。 二月庐我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青年时求学于外,暑假返故里,依然苦读不辍。每年暑假约两个月,他都在家里读书(dúshū)。他风趣地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二月庐”。第八页,共52页。 窄而霉斋著名作家、文物专家沈从文的书斋。他青年时代住在北京湘西会馆,房屋狭窄、潮湿,经常(jīngcháng)散发出霉味,他便戏题居室为“窄而霉斋”。第九页,共52页。 师牛堂我国著名画家李可染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他解释说:“牛给予人类的多,取之人类的少。人人学此精神,多给少取,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事业何患不日进千里。”李可染先生以“师牛”自勉,毕生耕耘画坛,成为画坛大师,作品名扬海内外。此外,还有许多名人的书房名也很有趣,如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缘缘堂”,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的“积微居”等。第十页,共52页。 待漏斋著名作家张恨水的书斋。每逢阴雨四合之际,全家人将盆盆罐罐各就各位(gèjiùgèwèi)等待漏雨,故称“待漏斋”。第十一页,共52页。 张恨水代表作《啼笑因缘》《春明(chūnmínɡ)外史》《金粉世家》《夜深沉》《纸醉金迷》《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秦淮(qínhuái)世家》第十二页,共52页。 书斋——中国(zhōnɡɡuó)文人的精神家园第十三页,共52页。 人,应当(yīngdāng)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德·海德格尔《存在(cúnzài)与时间》鲜活(xiānhuó)!文无定格,贵在第十四页,共52页。 苦斋记刘基第十五页,共52页。 刘基(1311—1375),明代(mínɡdài)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伯温,晚号犁眉公。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明国开国功臣。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第十六页,共52页。 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cōngmíng)好学,有神童之誉。元至顺四年,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开始步人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后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张良)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第十七页,共52页。 刘基(liújī)故里第十八页,共52页。 第一段注释——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máo),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有:同“又”。用在整数与尾数之间的连词。楹:厅堂前的柱子。又为计算房屋的单位,房屋一间称一楹。覆之以茆:茆,通“茅”,茅草;介词结构后置。匡山:山四面高中间低,其形似匡,故名匡山。出:发生,发源。焉:于是(yúshì),这里。○写苦斋的格局与坐落。苦斋坐落之匡山的位置。“二百里”,见离县城之僻远,其“苦”意亦含其中。第十九页,共52页。 岩崿(è)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岩崿:山崖。“岩”与“崿”同义复用。苍:青色即外岸而中臼,外面高,中间低。岸,高貌。臼,舂米的器具,用石或木凿成,中部凹下,此指其形如臼。○此写匡山之地势(dìshì)形貌,见苦斋环境险恶之“苦”。第二十页,共52页。 岩崿(è)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其:它的,代词。惟:只有。大率:大抵,大概。不能甘而善苦:意思是不能使受它吹拂的植物长出甜味而容易使它们长出苦味(kǔwèi)。善,容易。乐生:乐于生长。焉:于是,在这里。○写匡山气候之恶劣与所生植物之特征,直接点出“苦”意。“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一语,既收束上文,又开拓下文。第二十一页,共52页。 第一段:起笔交代苦斋之所属,并从其环境、气候(qìhòu)与植物特性的简略介绍中,说明“苦”的由来。第二十二页,共52页。 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jiǎ)荼(chá)亦苦于常荼。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汨汨,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族布:同类植物一丛丛地到处分布。族,丛聚。罗生:罗列生长。“族”“罗”均为名词作状语。○总括一笔,概言物性之苦的植物皆乐生于此苦地。巢:做窝。用如动词。花髓:指花蜜,花朵分泌出来的甜汁,能引诱蜂蝶等昆虫来传播花粉。苦难: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已:止,治,消散。烦渴之疾:燥热心烦(xīnfán)的病。槚荼:苦茶。荼:古“茶”字。于:比,介词。泄水:指瀑布。啮石出:意思是从石缝间冲刷而出。啮,咬,引申为侵蚀,此处为冲刷之意。斑文:条状花纹。文,同“纹”。○写茶也苦得异样,本该是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写恶水中之鱼亦苦,但可“清酒”,又不同一般。第二十三页,共52页。 第二段:具体(jùtǐ)写乐生于此地的“物性之苦者”——木、草、菜、果、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第二十四页,共52页。 第三段注释——山去人稍远,  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wā)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tuò)以蓺粟菽,  茹(rú)啖(dàn)其草木之荑实。 间(jiàn)则蹑屐登崖, 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去人:指离开人居住的地方。去,距离。艰:以……为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昏晨:早晚。室:筑室,用如动词。○言主人亦喜苦中之乐,承首段补说建苦斋于此的原因。童儿:年岁小的仆人。童,“僮”的本字,谓奴仆。启:开,扫除。陨:坠落,脱落。箨:笋壳的俗称。蓺:种植。粟:谷子(gǔzi),古代为粮食的通称。菽: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茹啖:吃。二字同义。荑:茅草的嫩芽。○写其种植吃食之乐。间:间或,有时。降:向下走。临:到。清泠:清爽寒凉之意,此处指清凉的溪水。(形——名)樵歌:此指打柴人唱的山歌。出林:指樵歌的声音传出树林。○写其游山玩水之乐。结尾总写一笔,直以“乐”字点出。第二十五页,共52页。 第三段:承前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趣。前段写“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此段就有点“人性(rénxìng)之苦者亦乐生焉”的意味了。第二十六页,共52页。 1.)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kǔxiānɡ)去能几何哉!第四段注释(zhùshì)————总论(zǒnɡlùn)苦与乐。第二十七页,共52页。 译文(yìwén)章溢先生说:“快乐与痛苦,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只知道快乐是快乐,却不知道痛苦能变成快乐,人们只知道以自己(zìjǐ)的快乐为快乐,却不知道痛苦是从快乐中产生的,那么快乐与痛苦相离能多远呢!第二十八页,共52页。 2)今夫膏粱之子, 燕坐于华堂之上, 口不尝荼蓼之味,  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chóng)褥(rù),食必珍美, 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chún)饫(yù)肥之肠, 不可以实疏粝(lì), 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diào),虽欲效野夫贱隶, 跼跳窜伏, 偷性命于榛(zhēn)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夫:那些,代词。膏粱之子:富贵之家的人。燕坐:闲坐,安坐。燕,通“宴”,安闲。华堂:华丽的厅堂(tīngtáng)。历:经历。农亩:农田。 重:多,多层,厚。舆隶:仆役。舆和隶,都是我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呼。运穷:运尽。艾:止,尽。颠沛:跌倒,引申为处境狼狈,生活困顿。不侧:意外。醉醇饫肥:酣饮味道浓厚的酒,饱餐肥美的肉食。醉,酣饮。饫,饱食。醇,酒质浓厚。肥,肥美。“醇”和“肥”都用作名词。实:装满(形——动)。疏粝:粗劣的饭食。疏,糙米。粝,粗米。籍柔覆温: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温暖的被子。籍,通“藉”,以物铺垫。柔、温,都用如名词。御:用。蓬藿:此处指用蓬草、藿草编的衣物。偷:苟且。庸:岂,难道,表示反问。第二十九页,共52页。 ○批评膏粱之子只求安逸享乐(xiǎnglè),一旦遇到逆境就不能生活;承上文之议论,说明“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之意。第三十页,共52页。 第四段:深入一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辨证(biànzhèng)关系。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在。第三十一页,共52页。 译文(yìwén)2)现在(xiànzài)的富贵子弟,安坐在华美的屋子里,嘴里不尝试苦菜的滋味,身体不经历农耕的辛劳,睡觉必定是双层垫被,吃饭必定是珍奇美味,出入必定是仆役跟随,这是世人所谓的快乐,一旦运气穷尽福泽停止,困顿产生于意外,却不知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肚肠已经不可以填塞粗劣的饭食,第三十二页,共52页。 译文(yìwén)3)铺柔软垫褥盖温暖被子的身躯,已经不可以使用蓬蒿藋草,即使想效仿农夫(nóngfū)仆隶,局促不安逃匿隐藏,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偷生而不可得,岂不是以前的快乐,成为现在的痛苦了吗?第三十三页,共52页。 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35]。’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36]。’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37],李以苦存[38],夫差以酣酒亡[39],而勾践以尝胆兴[40],无亦犹是也夫?。[35]“故孟子曰”五句:语见《孟子.告子下》。[36]“赵子曰”三句:语见刘向(liúxiànɡ)《说苑.正谏》:“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亦谓孔子语。本文作“赵子曰”,未知所本,或字有误。[37]井以甘竭:《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38]李以苦存:《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39]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之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40]勾践以尝胆兴: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第三十四页,共52页。 译文(yìwén)4)所以孟子曰:‘上天将要把大任落在某人身上,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赵子说:‘良药使口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言不顺耳却有利于做事。’他的痛苦,是我的快乐;而他的快乐,是我的痛苦。我听说井因为水甜而干涸,李子因为味苦而幸存;夫差因为沉湎于酒而灭亡(mièwáng),勾践却因为尝胆而兴国,不也像是这样吗?”第三十五页,共52页。 第五段——刘子闻而悟之, 名其室曰苦斋, 作《苦斋记》。刘子:刘基(liújī)自称。子,先生。名:命名,取名,动词。最后一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第三十六页,共52页。 苦之草苦之菜苦之实苦之笋植物(zhíwù)皆乐此苦生于地本该是甜的蜜也苦,但苦有其用,可治病除疾,茶也苦得异样。恶水中之鱼亦苦言主人(zhǔrén)亦喜苦中之乐,说建苦斋于此的原因。从木、草、菜、果、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shuōmíng)苦斋命名之来。第三十七页,共52页。 喜苦中之乐,吃食之乐游山玩水之乐。直以“乐”字点出。阐明“苦与乐,相为倚伏”的关系批评膏粱之子只求安逸享乐,一旦遇到逆境就不能生活引孟子之言,说明在困境中经受(jīngshòu)磨练,可以去苦就乐。直接表明自己与膏粱之子相对立的苦乐观。连引数典,一反一正,形成强烈对比,阐明自己苦乐观的正确。收结全文(quánwén),说明作记原因。第三十八页,共52页。 文章主旨本文记述了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命名的由来与意义,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匿安逸享乐(xiǎnglè)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宽阔襟怀。第三十九页,共52页。 写作特点文章通篇紧扣一个“苦”字,环境是苦,物产是苦,人甘吃苦,故斋名苦,议论言谈亦不离苦,即使写乐谈乐,仍由一个“苦”字生发出来;苦斋生活之乐,则由苦而来,膏粱之子之乐,则由乐而生苦;所举例证(lìzhèng)典籍,亦心与苦相关;最后说明写作原由,也点出一个“苦”字。全文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第四十页,共52页。 请自我复习《苦斋记》重点(zhòngdiǎn)字词解释5分钟,然后整理做题。第四十一页,共52页。 解释(jiěshì)下列字词通假字: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楛竹之笋其槚荼亦苦于(kǔyú)常荼燕坐于华堂之上籍柔覆温之躯同“又”通“茅”,茅草(máocǎo)同“苦”同“茶”通“宴”,安闲通“藉”,垫第四十二页,共52页。 解释(jiěshì)下列字词文言(wényán)实词:故植物中之能已积热倚修木而啸茹啖其草木之荑实一旦运穷福艾不可以实疏粝名其室曰苦斋受到止,治,消散(xiāosàn)长,高吃止,尽装满为……取名第四十三页,共52页。 解释(jiěshì)下列字词文言虚词(xūcí):剑溪之水出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久则弥觉其甘人莫知其乐也人知乐之为乐于之,从这里(zhèlǐ)之:助词,这里用于和中心词具有同一性的定语之后,可译为“这一类的”就,连词没有谁,代词用于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第四十四页,共52页。 解释(jiěshì)下列字词文言(wényán)虚词:而不知苦之为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虽欲效野夫贱隶井以甘竭却,连词(liáncí)那么,连词即使,连词因为,介词第四十五页,共52页。 解释(jiěshì)下列字词词类活用:野蜂巢(fēngcháo)其间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人知乐其乐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名作动,做窝形容词的意动用(dòngyòng)法,以……为艰意动,以……为乐名作动,筑室形作名,浓厚的酒形作名,肥美的肉第四十六页,共52页。 解释(jiěshì)下列字词词类(cílèi)活用:野蜂巢其间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人知乐其乐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名作动,做窝形容词的意动用(dòngyòng)法,以……为艰意动,以……为乐名作动,筑室形作名,浓厚的酒形作名,肥美的肉第四十七页,共52页。 延伸(yánshēn)——谈“苦与乐”(作文)学习的苦与乐 驾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何等的苦啊,以此比学海之苦真是形象而深刻。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 同学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涌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静夜,挑灯(tiǎodēng)苦战的也是学生。 随着一年年的升级,一次次的升学,同学中患近视眼的人在逐渐增长,近视度也不断加大,同时,这是何等的苦啊! 自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受些,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 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一堂的人憔悴”苦不胜言。第四十八页,共52页。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那有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chízhīyǐhéng),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第四十九页,共52页。 学习的苦与乐提起学习,有的同学说“很苦”,有的同学说“很乐”,我认为:“学习有苦也有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之所以认为学习苦,苦就苦在:学习有时很枯燥,当你接受或学习新知识时,面对不懂得知识,看到一筹莫展的难题,体会到的是苦。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面对一张张成绩不佳的试卷,面对爸爸妈妈的责怪和老师的叹息,我体会到的是苦。此时我又想起同学们常说的那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正是(zhènɡshì)我们当代学生心理的“写照”。也是要为我们学生减负的原因所在吧!可是面对一次次期中、期末考试和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我体会到的仍是苦,有时甚至苦极了!第五十页,共52页。 那么,学习又怎么是苦中有乐呢?每当我想起,从咿呀学语的娃娃到现在的初中生,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初中生所具备的知识时,心中又不觉得苦。当我从刚入学的小学生,逐步成长为少先队员,在到现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我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学习,当然也有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帮助,此时我感到的是乐。当我面对一道道难题,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教诲,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得出正确答案时,我体会到的首先是快乐,而且是由衷的无限的快乐。每当我设想将来要上高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学到更多、更新(gēngxīn)的知识,学到将来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的知识和本领,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此时我感到的更是快乐,而且无穷的。学习的确实有苦也有乐。只有当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此时学习自然不只是枯燥无味,不再是无穷的苦,而是无限的快乐。所以,我认为:“学习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第五十一页,共52页。 再见第五十二页,共52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