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 粤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 粤教版

ID:929843

大小:80.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短歌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教学重难点1.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集体朗读,疏通字词(一读诗歌,疏通字词)读音:譬pì如呦呦yōu子衿jīn鼓瑟sè可掇duō越陌mò度阡qiān三匝zā字词:当歌:应当放声高歌几何:多少苦多:苦于太多何以:用什么沉吟:低声吟诵相存:问候我水不厌(满足,通餍)2.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3.分析诗人的情感(再读诗歌,体会感情)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三、精读课文,品析鉴赏(三读诗歌,赏析艺术)诗人是怎样表达出他求贤若渴、贤才难得的心情?1.引用《诗经》成句: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后引《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原是周代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 2.运用比喻的手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原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诗意比喻执政者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这里暗喻曹操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3.引用典故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四、释疑解难,拓展延伸1.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比较: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及时行乐        李白——人生得意胥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积极进取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五、课堂总结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预习《归园田居》附板书设计:人生苦短忧求贤不得英雄的慷慨悲歌功业未就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