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语文参赛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一剪梅》语文参赛说课稿

ID:920534

大小: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剪梅》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剪梅》,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教学小结与作业。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一剪梅》选自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这册主要内容是鉴赏诗歌和散文,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一剪梅》是李清照思念丈夫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在丈夫赵明诚外出时,自己独守空房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的真实写照。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教学重点:解读文句,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情感的解读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情感的解读二、说教法1.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2)“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3)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三、说学法 意象   意境   感情四、说教学程序1.新课导入:(1)费玉清的一曲宛转悠扬的《一剪梅》将我们陶醉在其中,其实真正陶醉我们的是其中传递的情感,今人如此,古人也如此,尤其是悲怀愁情。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2)题解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词牌格式,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2.作者及作品介绍3.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2)听录音范读(3)提问学生朗读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4)齐读及整体感知 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字眼以及主旨句。思考词的情感基调。   明确:“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主旨句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全词抒发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4.分析全诗(1)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怎样的情感基调?明确:①意象:红藕香残、兰舟、锦书、雁 、圆月、西楼、落花、流水寂寞相思之愁(2)赏析意境美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玉簟秋: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谁——赵明诚谁寄——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3)找出诗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明确: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愁锁眉间,是感情的外露;愁思在心,才是感情的根源。先下眉而后上心,似乎不合常理,但正表现了作者极力排解愁思,要舒展愁眉却令心头更觉愁苦的情态。5.音乐欣赏: 多媒体播放《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画面意境优美,音乐婉转动人,将课堂结束在师生情感共鸣的最高峰,余音绕梁,意味隽永。五、教学小结与作业此词上片写此人的独居生活,下片侧重抒情,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布置作业:课下将这首词改写为现代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