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浅谈《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

ID:917307

大小: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浅谈《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  内容摘要:作家泼洒大量的笔墨在王琦瑶的身上,描述了王琦瑶四十年曲折的生命历程,每一个人物的存在与出现都与王琦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因王琦瑶而渐渐走进故事之中,将小说情节一点一滴地串联在了一起。在主人公王琦瑶人生的道路上,她领略并保存着这座城市的精华,我们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那颗旧时代的心、那段旧上海的梦。王琦瑶作为上个时代的一件“遗物”,只得带着上个时代的心活在这个时代的光影背后。关键词:长恨歌王琦瑶性格悲剧现实意义上海《长恨歌》是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女主人公王琦瑶四十年间的情与爱,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并于2000年荣获我国文坛上最具荣誉的茅盾文学奖。王琦瑶是上海弄堂里的女儿,她有着精明的处世观和功利的婚恋观,是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精魂”,折射出上海四十年的演化变迁。解读王琦瑶就是解读这部小说的一把钥匙。一.王琦瑶之性格代言13 纵观王琦瑶的一生,有家却似无家,有亲人却从来都摆脱不了孤单与寂寞。“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美貌给王琦瑶带来资本的同时,也使她卷入了无力抗拒的诱惑之中。为了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年少的王琦瑶拿美貌做资本,拿人生做赌注,最终付出的代价便是一生。(1)虚荣之心上海金融业发达,物质产品繁茂,作为现代媒体的发源地,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在此谋生,由于个性解放的思想浓郁,当时人们对于女子追求名誉、追求物质生活给予宽松的认同,甚至提供一些令其崭露头角的机会,有了一些令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毋庸置疑,王琦瑶是虚荣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之下,她渴望成功,竭力想要让自己过上辉煌的“举世瞩目”的生活,她的梦想就是从见识上海某片厂开始萌芽滋长的。借着参观片厂的契机,她结识了导演,又通过导演结识了程先生,通过程先生的镜头以“沪上淑媛”的名字赢得了人们的熟识和邀请,由此结识了蒋丽莉,在蒋丽莉与程先生的帮助下竞选上海小姐,最终成为“一代王朝”的光荣赫赫的“三小姐”。13 “他看着王琦瑶走远,头也不回,她越是坚定,他越觉得她前途茫茫,可想帮也帮不上忙的”,导演曾劝说王琦瑶退出上海小姐的竞选,他仿佛已经可以预见到王琦瑶将来的代价,但年少时的王琦瑶一心想要往上爬,心志高傲丝毫听不进导演的劝说,这时王琦瑶的虚荣心早已膨胀,即使当时社会给女子提供的走向成功的道路依然有限,即使她有时不得不将她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王琦瑶也在所不惜。因为虚荣,虔诚追求着自己的小市民程先生只能用来作婚嫁的垫底,最好的选择却是“爱丽丝”公寓里短暂的繁华;因为虚荣,她可以不辞辛苦在家高朋满座地开派对,并不介意自己只得孤单地坐在舞场的某个角落。战乱过后,王琦瑶重新急切地返回上海,但是在随后的岁月里,看着女儿肆无忌惮地挥霍青春,即使身为母亲,也是又羡慕又嫉妒,因为这时的自己再也没有可能遇到机会来创造奇迹了。(2)躁动之心王琦瑶从不安现状到不切实际,她功利、大胆,对人生道路充满了幻想,她是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自从尝到了名誉的味道,她就注定再也无法回归曾经默默无闻的生活了。13 起初接受李主任给予的荣华富贵时还有点儿惶恐,但后来便认定这就是她所追求的幸福,然而那时的她所不知道的是,随着李主任的遇难,一切繁华最终都将烟消云散。“邬桥这种地方,是专门供作避乱的”,在被李主任抛弃后,她来到了邬桥,在邬桥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平静时光,战乱结束后,经受不住上海繁华诱惑的王琦瑶,带着岁月沉淀的些许成熟重新回归上海,在重新经历过几次情爱之后,即使王琦瑶自己不承认,时光还是固执地带着她,也带着属于她的时代慢慢老去,与其说王琦瑶是他杀,倒不如说她是死于自己那颗无法正视岁月流逝的躁动之心。“这城市已是另一座了,路名都是新路名。那建筑和灯光还在,却只是个壳子,里头是换了心的。昔日,风吹过来,都是罗曼蒂克,法国梧桐也是使者。如今风是风,树是树,全还了原形。人跟了年头走,心却留在了上个时代,成了空心人。”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前上海繁荣起来的文化生活、城市文明因属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而被清空,接受这种文明营养成长起来的人们失去了精神寄托。王琦瑶作为上个时代的一件“遗物”,只得带着上个时代的心活在这个时代的光影背后。(3)功利之心来自中下级阶层,在弄堂里长大的王琦瑶在恋爱与婚姻上极其务实,懂得以美貌为资本获取最大的人生收益,以极为理性的方式选择自己的婚恋生活,她与李主任、康明逊、萨沙、程先生等人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受利益支配的。13 她选择了权势而舍弃了爱情,把自己交给了李主任,选择“芯子里做人”,虽然也许做别人的情妇并没有多体面,但得到的却是实在的利益,世俗但实惠;在发现与康明逊不小心怀上了孩子之后,她因为清醒地知道两个人之间没有结局而选择不去纠缠,迅速地找萨沙做替罪羊;萨沙离她而去,康明逊也不再关心自己的时候,虔诚地喜欢着自己的程先生出现了,给予自己无私的帮助,她也许曾因为自己过去离开程先生,现在却怀着别人的孩子受着程先生的帮助过意不去,而想着要不要将与程先生在一起,但她之所以这样想,最大的缘由还是现在的她需要一个可以将自己重新扶起来的寄托罢了;当王琦瑶发现老克腊也要离她而去时,她惟一的反应就是用守护了自己一辈子的金条祈求他留在自己身边,认为这样就可以重新挽回他,让他动心。对于王琦瑶来说,爱情仿佛是可有可无的,改变命运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上海人的典型代表,弄堂女儿王琦瑶一生势单力薄地“谋生又谋爱”是无数上海人的人生写照,她孤单寂寞的坎坷人生是时代的悲剧,是无数寻梦不得的上海人的缩影,也是上海百年发展史的化身。她的形象有着深刻的社会烙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承载着繁华都市上海和挣扎在其中的一代代上海人的兴衰荣辱梦,诉说着他们在物质与精神追求上的苦闷。  二.王琦瑶之悲剧代言13 上海女人王琦瑶颇具传奇色彩的波折一生给人以强烈的“流水落花春去也”般可悲可叹之感。尽管她也曾有过春风得意、风光无限的美好时光,但是显而易见,王琦瑶的一生仍然没有因为这零碎的风光而改变其繁华凄凉的悲剧本质。《长恨歌》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其实就是主人公王琦瑶形象的悲剧性。(1)抉择之悲在王琦瑶一生的悲剧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并不是她的不自知,也不是外力的不可抗拒,而首先来自于她自身的抉择,在王琦瑶的生活里,她是在对前路没有明确认识的情况下,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将自己推上了悲剧的道路。虽然在王琦瑶选美之初,她的导演朋友曾经有过一番善意的规劝,指出了这场选美的实质“不过是达官贵人玩弄女性”的手段而已,但这些话对于当时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不甘平凡的王琦瑶来说,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更坚定了她偏要走到底的决心;在取得了上海小姐选美的胜利后,她本可以抽身退步,选择程先生的真挚爱情,但是她却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为了摆脱平淡的弄堂闺阁生活而走进“爱丽丝”公寓做李主任的“高贵”的情妇,这是她在完全清楚自己的处境,也有能力把握自身命运时所作的选择,这个选择因为无法摆脱欲望的诱惑而走上了歧路;解放后,王琦瑶在平安里的孤灯清影中过日子,平静的外表下潜藏着一股不甘寂寞的激情,这时的她开始逐渐盼望爱情的到来,也许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美貌并没有逝去吧,于是康明逊走进了她的生活,王琦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与康明逊度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后,只落下了一个在尴尬中不了了之的下场。13 年少时,王琦瑶选择了名誉,在经历过一番挫折之后,成熟了老成了的她开始想要些许的爱情融入自己的生活,但是美好的容貌迟早会逝去的,已经没有筹码在身的她注定得不到一份令人满意的感情。王琦瑶无疑是美丽的,但正是这份美丽模糊了她的双眼,也模糊了她眼前的路。(2)人情之悲纵览整部《长恨歌》,横跨了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涉及的人事不可谓不多,但从中却几乎找不到多少温情的东西,作为主人公的王琦瑶的人生基本上就是一个无爱的人生,不仅没有真实的友情、爱情,甚至有时候连亲情也是虚无的。人心与人心之间是如此地隔膜,自然在人世的苦难中想要获得一点真实的关怀就显得渺茫,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交织着功利与孤独,而这份功利、这份孤独仿佛从故事一开始便有了。表哥邀请吴13 佩珍去片厂玩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王琦瑶与蒋丽莉交好是冲着她家的排场去的,王琦瑶与女儿的朋友张永红达成一种默契是追求潮流中一时的意气相投……这些友情,看似热情如火,暗地里却从未离开过相互间的揣测和防备。再看王琦瑶生命中的五个男人,除了程先生对王琦瑶的爱是真实而义无反顾的,其余的四个男人与王琦瑶的瓜葛大都是因为需要或者被利用。李主任在官场上打拼得疲倦了,需要王琦瑶用女人的柔情抚慰他劳累的心,情妇在他看来远比妻子更有新鲜感;康明逊与王琦瑶先是做朋友,再是做情人,无论王琦瑶在他的生命中扮演的是什么身份,但她始终只是一个仅供消遣的角色,康明逊对她的感情远没有深到足以令他与他的家庭相抗争的地步;王琦瑶看中了混血儿萨沙无家无业又不受社会所接纳,就决定让他当康明逊的替罪羊,帮助自己解决私生子的难题,然而难题还没有解决,萨沙就发现了苗头,起了戒心而回到了西伯利亚……除了对名利与欲望的追求以外,王琦瑶其实也有过爱,但这些爱却并没有阻止她悲剧的发生,反而将她一步步推向深渊,很多人不断地向她走来,又不断地离她而去,真爱对于她而言就如同是水中月镜中花,想把幸福抓在手里却无力而为。(3)女性之悲长篇小说《长恨歌》既是一个女人的悲剧,同时又是一个城市的悲剧,在这里,女人是城市的代言人,城市则是女人的写照,她们彼此说明,互为参考。王安忆曾说:“王琦瑶的形象就是我心目中的上海。在我眼中,上海是一个女性的形象……在经历过历史的风横雨狂之后,她有一种美人迟暮的感觉,她终于倒地死去了,在旧上海的尸骸上又生长出一个崭新的上海。”13 《长恨歌》的城市是一个女性视域之中的城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女性视域无法挽回地逐渐同波澜壮阔的主流历史疏离了。她们我行我素,不知不觉地护住了一方主流历史之外的女性生存空间,这些女性对于外部世界的政治懵懂无知,只是一味地埋头于各自的柴米生计之中,女性的本能致使她们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有滋有味地经营着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小天地。当然,介入这一片小天地的不仅是王琦瑶或是严师母这样的女性,还有程先生等一批可以称之为阴性的人物,他们温文尔雅,因种种理由而不参与到那个雄性世界的竞技舞台。可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是,女性所拥有的这样一个宁静的角落本身就是男权分配的结果,事实上只有得到男性欣赏的女性才可能避开外部世界的腥风血雨。王琦瑶的一生中,美貌和一匣子的金条是她基本的依靠,但这份依靠是建立于男权社会的逻辑之上的,选美是男权社会制造出来的游戏,而金条就是女性凭借美貌在这场游戏中赢得的战利品。王琦瑶人生悲剧的根源不光来源于个人性格的缺陷与都市文明的诱惑,也来源于身为女性角色的无奈,以及光阴对于女性最大筹码的无情剥夺。王琦瑶的一生展现的是一支拥有女性美的鲜花由含苞待放到娇羞初绽,再又盛开极艳到衰败凋零的历程,所谓造化弄人,这就是王琦瑶的命运,是她无法掌控、无法逃避的命运。三.王琦瑶之现实代言13 《长恨歌》通过一个女人的一生去表现一座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因而使王琦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人物形象,通过她把一个城市曾经有过的辉煌内在地展现出来,王琦瑶的形象已经实现了作家所赋予她的任务,即上海精神的代表。作者王安忆通过对主人公王琦瑶一生的关照,展示出日常生活下的城市图像,构建起那个时代的城市景观,其中也包含着作家对于上海的独特感悟,对于身居上海的上海人的独特体味。作者王安忆说:“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事实上是一个城市的故事……我是在直接写城市的故事,但这个女人是城市的影子。”13   王琦瑶并不是一个个体,她因代表着一类人而成为大上海这座繁华都市最好的形象代言人。她们有着自身的优势,如追求开放型文化、处事精明、个体自立等。对于王琦瑶来说,时尚的来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时尚的潮流中成为先锋,即使作为旧时代的影子生存于新时代之中,她仍然可以保存着旧时代的特色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潮流;王琦瑶相信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对于一些小事和细节拿捏得很得当,她会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不会损害别人的利益,但也不甘于吃亏,对于人情世故了如指掌,对于人际关系把握得恰到好处,这种精明是在弄堂生活中形成的,是在大上海的时代变迁中培养起来的;作为上海人灵魂的王琦瑶,聪明果敢、坚强自立,从来不向命运低头,她有着上海女性心中的一股子硬劲,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得到什么,她身上有着上海弄堂女儿的温婉与坚韧的精神特质。与此同时,以王琦瑶为代表的群体也有着自身的弱点,比如她们小市民习气浓厚,具有功利的爱情婚姻观,对政治采取冷漠和回避态度等。王琦瑶自小便生活在拥有着上海最多市民的弄堂里,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些小市民习气,虽然她有过普通上海女人所不可能拥有的辉煌,但是归根究底,她也不过是一个地地道道、蹒跚于上海狭窄弄堂中的善于斤斤算计的上海小市民;因为利益,使得原本建立在两厢情愿基础上的爱情成为了利益的交换条件,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女人们,长期受着金钱的熏陶,她们在爱情婚姻观上也是极度的务实和名利,王琦瑶其实并不是对程先生没有好感,但是李主任所拥有的权势和金钱却是程先生也许拼尽一生也无法给予的;虽然作者在整部作品中将社会政治的大背景淡化了,但是却仍然将政治丝丝缕缕嵌入了上海人的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王琦瑶的生活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她在本质上仍然是当年的那个四十年代的王琦瑶,尽管时代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时代了。王琦瑶从上海弄堂深处走出,走进上海都市的繁华,这一路陪伴她的是一颗永远的上海心和一段抹不掉的上海情节,从王琦瑶身上,我们看到了那段繁华的上海旧梦,看到了弄堂岁月的缩影,也看到了上海四十年时代的变迁与更迭。这不仅仅是王琦瑶的一生,也是属于四十年代的上海的一生。13 王琦瑶作为上海最普通的市民生活的化身,却有着不平凡的一生,这个弄堂平常人家的女儿,被动地被上海所塑造,似乎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当时上海女性所走过的亦或是所期望走的路。作家王安忆在长篇小说《长恨歌》中,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这座城市的代言人,她要写的其实正如她自己所说,是“一个城市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在主人公王琦瑶人生的道路上,她领略并保存着这座城市的精华,我们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那颗旧时代的心,那段旧上海的梦。参考文献:[1]王安忆.长恨歌[M].南海出版公司,2010.[2]李丰绫.《长恨歌》中王琦瑶的艺术形象分析[N].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3]陈小花.《长恨歌》女主人公王琦瑶析[N].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4]许峰.《长恨歌》中王琦瑶人物形象及价值分析[N].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5]高松.王安忆的《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解读[N].宁德师专学报,2007(4).[6]周繁花.王安忆小说《长恨歌》的悲剧意识[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13 [7]谢丽娟.从人生视角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安徽文学,2010(11).[8]张新颖,金理.王安忆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9]王随仁.评《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的悲剧性[J].现代语文,2011(12).[10]王安忆.王安忆说[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11]苏丹.从《长恨歌》中的王琦瑶看上海人的特色[N].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3).[12]吴芸茜.论王安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卢佳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学生。1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