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鹿原》的语言特色论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浅析《白鹿原》的语言特色论文

ID:912532

大小:115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浅析《白鹿原》的语言特色毕业论文总目录浅析《白鹿原》的语言特色…………………………………………………………(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一、原汁原味的关中方言…………………………………………………………(5)(一)大量的特征词语………………………………………………………(5)1.名词…………………………………………………………………………(5)2.动词…………………………………………………………………………(8)3.熟语…………………………………………………………………………(9)4.语气词……………………………………………………………………(10)二、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13)(一)语音修辞………………………………………………………………(13)1.拟声词……………………………………………………………………(13)2.押韵………………………………………………………………………(13)(二)句式修辞………………………………………………………………(14)(三)辞格……………………………………………………………………(15)1.比喻………………………………………………………………………(15)2.双关………………………………………………………………………(15)3.对偶………………………………………………………………………(16)参考文献…………………………………………………………………………(17)谢辞………………………………………………………………………………(18)附录1.任务书…………………………………………………………………………(19)26 2.中期检查报告…………………………………………………………………(21)3.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22)4.结题报告………………………………………………………………………(23)5.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24)6.答辩过程记录…………………………………………………………………(26)浅析《白鹿原》的语言特色摘要:陈忠实小说《白鹿原》自发表以来,获得当代小说前所未有的巨大声誉。她的引人之处,不单在于其独到而深邃的思想性以及扣人心弦的情节,而更在于陈忠实先生赋予她凝练而独到的语言和修辞艺术。小说中的关中方言无处不在:反映关中民俗风情以及人物形象的关中方言语汇让我们感受到作品关中味十足。《白鹿原》在运用语音、句式、辞格几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一定的修辞艺术。多样的修辞、气势磅礴的句子使小说更具有表现力。着眼于《白鹿原》中独具地域特色的关中方言和生动凝练的修辞艺术,探析《白鹿原》的语言特色,对于我们理解《白鹿原》及陈忠实的其他作品都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白鹿原》;语言特色;关中方言;修辞艺术26 Onthe"WhiteDeerField”LanguageFeaturesAbstract:Sincethenovel“WhiteDeerField”hasbeenpublished,itgotthebiggestreputationofcontemporaryfiction.Theattractionofher,notonlyinitsdeepideologicalandexcitingplot,butalsobecauseMr.Chengaveheraconciseanduniquelanguageandrhetoricalart.TheGuanZhongdialectsinthebookarehereandthere:ReflectthecustomsandcharactersintheimageofGuanZhongvocabularysothatwecanfeeltheflavorofGuanZhong.Intherhetoricalarts,Itincludesvoicerhetoric,syntaxandrhetorical.Variedrhetoricandthelongsentencesmakethefictionmoreexpressive.Focusonthe"WhiteDeerField"intheuniquedialectandvividartofrhetoric,tostudythelanguagefeaturesof"WhiteDeerField".It’sgoodforustounderstandthenovelandChenZhongshi'sotherfictions.Keywords:"WhiteDeerFiled";languagecharacteristics;GuanZhong;rhetoricalart26 目录一、原汁原味的关中方言…………………………………………………………(5)(一)大量的特征词语………………………………………………………(5)1.名词…………………………………………………………………………(5)2.动词…………………………………………………………………………(9)3.熟语…………………………………………………………………………(9)4.语气词……………………………………………………………………(10)二、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13)(一)语音修辞………………………………………………………………(13)1.拟声词……………………………………………………………………(13)2.押韵………………………………………………………………………(14)(二)句式修辞………………………………………………………………(14)(三)辞格……………………………………………………………………(15)1.比喻………………………………………………………………………(15)2.双关………………………………………………………………………(16)3.对偶………………………………………………………………………(16)参考文献…………………………………………………………………………(17)26 谢辞………………………………………………………………………………(18)26 陈忠实小说《白鹿原》自发表以来,以其深厚的笔力、丰富的内涵获得了巨大反响。一本40多万字的小说,却囊括了半个多世纪里发生的较为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不由得不让人惊叹。究其根底,还在于陈忠实的叙述式的语言。小说将关中方言与书面语巧妙的结合,生动凝练的写作技巧,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副史诗般的画卷。“一句凝练的形象准确的叙述,如果换成白描语言把它展开,可能用到五到十倍乃至更多的篇幅才能完成,而其内在的纯粹的文字魅力却不存在了[1]”可见文学是语言的任务。陈忠实《白鹿原》的语言又有何特色?本文从该小说的语言运用以及修辞手法方面来做以探析。一、原汁原味的关中方言小说中的白鹿原位于今西安市蓝田县。而西安是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人们所说的西安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方言。生与霸桥农村,长于关中这片热土的陈忠实,在他的作品《白鹿原》中,将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方言——关中方言运用得淋漓尽致。小说中,存在着大量能够反映关中风土人情的特征词语以及句式。这些“关中土话”的大量运用使得《白鹿原》关中味十足。(一)名词1.称谓名词(1)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我们所熟知的亲属称谓名词,在关中方言是异于普通话的。例如:1)又一个接着说:“我躲到城里一家铺子给人家抹褙子,夜夜想我妈我大。”2)白赵氏再次把孙媳妇传唤到上房屋里,“小冤家,你把婆给哄了。”3)白嘉轩冷着连队冷着脸对兔娃提醒说:“说话看向着点哇娃子,那是你大。”4)一阵敲门声传进来,黑娃放下碗走到大门跟前问:“谁?”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原上乡党。”例1中“大”有父亲或叔父之意,在这里是父亲的意思。例2中“婆”有奶奶之意。例3中“娃子”是男孩的意思[2]。例4中“乡党”是同乡人的意思。例5中“先人”是去世的祖先。像这样的称谓名词还有“婆娘”“女子”26 等。它们都是关中特有的称谓名词。(2)特殊职业群体的称谓。除了亲属之间的称谓还有一些特殊职业群体的称谓。例如:6)说到这里,白孝文忽然意识到作为兄长的责任:“灵灵呀,你可得注意,而今当先生了,你就得好好教书,甭跟不三不四的人拉扯。”“先生”在关中方言中有“医生或老师”之意[2]。这里的“先生”就有老师之意。文中智谋深算的“朱先生”和白鹿原祠堂里的“徐先生”,他们的身份都是老师。而“先生”一词能体现“医生”这一身份的就属救济百姓,医术精湛的“冷先生”了。7)整整一个多月的麦收期间,黑娃做麦客赶场割麦差不多挣下两个多月的工钱。8)碗客是南山根指甲沟口村人,姓庞,乳名疙瘩娃。ⅹ+客:客即外来的人,客人。有门客食客之意。食客即“寄食于贵族豪门并为他们服务的人。”[3]而在《白鹿原》中,却频繁出现“ⅹ+客”。这些客之前或为动词,或为名词。这些词基于食客之意的基础之上,只依靠ⅹ为生的人。例7中“麦客”,黑娃被拒绝进入祠堂之后,便于田小娥住在白鹿村外的窑洞,两人日子艰苦,没有经济来源。黑娃便不得不去下大力气赚钱。在麦收时节,靠帮人割麦赚钱这是一份很好的营生。例8中“碗客”是黑娃在白鹿原上刮起风搅雪时铡的第二个人。他是“驮碗卖碗发了财,毛驴换成马车,而且在白鹿镇开了一家瓷器分店。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勺勺客”“掮客”等。(3)关中方言关于一些人的“人品”也能用简单而特殊的名词来表现。例如:9)鹿子霖诚恳地对田福贤说:“年轻人不知道深浅啊!老兄你再看见岳书记时,给道歉一句,甭跟二杆子计较。10)田福贤接着跑来了,打声憨气的地说:“嘉轩你咋瓜咧?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杆子河南蛋全是饿狼二毬,杀人连眼睛都不眨。”11)有精明强干的男人遇着不会理财持家的女人,一辈子都过着烂光景;有仁义道德的男人偏配着黏糨子女人。12)鹿三发火了:“你这人明明白白的嘛,咋着就忽而麻迷了?”13)你爷去世时我请来了阴阳先生……26 现在这个阴阳先生比起他爸老阴阳来,充其量是个“二眯儿”。上例9、10中的“二杆子”“二毬”都是关中特征词,在这里意为莽夫。[4]鹿兆海在岳维山眼里只是一介会玩枪的武夫,河南蛋并在白鹿原上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例11中的“黏糨子”有不明事理之意。“糨子”本意是用面粉等做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3]用在这里形容人的不明是非的程度。例12中的“麻迷儿”是仙草在两头放花的之时,她却拒绝喝药,急得鹿三埋怨她“不懂是非”。例13中,“二眯儿”在这里有技术不熟练,似懂非懂之意。白嘉轩请来阴阳先生给父亲迁坟物色地方,泰恒老汉对于白嘉轩这个晚辈的行为不屑,因此自然觉得他请来的阴阳先生技术不熟练了。除了以上词语,还有“瞎熊”“熊包”“软蛋”“啬皮”“二毬货”等来形容人的品质。“瞎熊”指非常的坏人;“熊包、软蛋”用来指软弱、窝囊的人。二毬也属于莽夫之列,啬皮是指人吝啬。以上所举的例子,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将不同的人物表现了出来。这样粗犷的说法也符合北方人豪爽粗犷的真性情。这是普通话之中不能表现出来的意味。由于陈忠实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对于自己的家乡话信手拈来,而不失表现力。同时也使小说所要表达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2.反映关中生活风情的事物名词语言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白鹿原》中,出现的一些饮食名词、服饰名词以及居住环境都无不反映关中的民俗风情。第一,服饰类旧时关中盛产棉花,棉花大多是自家纺织。人们所穿的衣物也大部分是用棉花织成的布匹。例如:14)朱先生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皆出自贤妻的双手;棉花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线一缕丝绸。朱先生乃受人尊敬的“神人”,但他却依然保持这淳朴的作风。不因自己身份的高低贵贱而丧失自己淳朴的作风。这其实也是关中人的淳朴。此外,“布衫”“长衫”“短袖衫”“裹肚儿”“套裤”“大裆折腰裤”26 等是人们常穿的服饰,这些服饰不但简朴,而且经济实用。他更显示出了关中人的传统与保守。朱先生与白嘉轩出门时经常背的“褡裢”。孝文孝武从学堂回到家里也要换上“粗布衣裳”到地里干活……这就是关中人的朴素。陈忠实没有用语言描述他们是多么朴素,而是从他们的衣着来表现他们的朴素。第二,饮食类关中平原属黄河支流,渭河的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因降水量较少,适合发展旱作物。主要种植小麦、荞麦、小米、豆类、玉米等作物。因此,关中的面食以及粗粮尤为的多。《白鹿原》中,白赵氏经常给两个小孙子买的是“鑵鑵花馍”,祠堂里的贡品就有兔儿馍、石榴馍、油炸馃子,鹿兆鹏与白灵“结婚”那晚,白灵特意做得“臊子面”,白孝文与田小娥在窑洞里过年的时候擀的是“长面”,而在白鹿原上遭遇瘟疫之后,鹿三与白嘉轩相依为命,二人吃的是“老鸹头”。兆鹏在躲难渡河之前,肚里塞了一整个“小锅盔”,这些无一不是用面粉制作而成,但每种食物又各具关中特色;朱先生最喜爱岳母白赵氏熬的“包谷糁子”,黑娃在给“啬皮黄老五”熬活时就经常吃的是“豌豆面馍”“黑豆面馍”。这些在旧年代里是关中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可见旧时年月的关中人喜爱面食是由来已久的。我们发现,也许是因为陈忠实先生精心提炼,也许是因为陈忠实这样一个关中土著,他在《白鹿原》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中方言词汇很逼真的将身着一身布衣的关中人却有着豪爽与粗犷的性格表现了出来。他们朴素、谨慎而又保守。但是在传统的风乡教养之下,他们又有生机勃勃,喷薄向上的力量……陈忠实的描写仿佛已经将我们置身于关中的旧时年代。这正是方言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二)动词《白鹿原》中,出现了一些关中特有的动词。例如:15)白嘉轩在铡墩前蹲下来,把青草一把一把扯过来在膝头下捋码整齐再塞到铡口里去。16)鹿三说黑娃生就的庄稼坯子,而白嘉轩说:“穷汉生状元,富家多纨绔。你不要把娃娃料就了!”17)朱先生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嗔怒说:“免了吧,你甭来了。你再来我就不理识你了。”26 18)白嘉旋转过脸对鹿三说:“我想试火一下”19)“想吃啥你就畅畅快快喋一顿。”这里的“捋码、料就、理识、试火、喋”都是关中方言的特殊动词。例15中捋码有整理,梳理之意。例16中料就有预测,提前下结论的意思。例17中理识是理会,搭理。例18中试火有试一试,尝试之意。例19中喋是吃的意思。此外,又如:“跷尿骚”在第几章中,鹿子霖说白嘉轩背过他买X寡妇的地是给他“跷尿骚”,这里的“跷尿骚”有给别人跨下之辱的意思。“谝闲传”就是说闲话,聊天。“掮”就是扛,“撂”就是扔,“嫩撅”就是夭折……类似的动词还有“毕了”“踅磨”“慕乱”等词语。这些词语是白鹿原上那些地道的关中汉子发出来的声音,是他们关中汉子豪爽、粗犷的真性情的体现。如果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一些像书面语一样文绉绉的话来,那他们也就不是关中汉子了。陈忠实要“还原历史”,当然也就得走进历史,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子,仔细地揣摩人物的性格。这首先就得从他们的语言“还原起”。这样才不至于“人物失真”。(三)熟语在关中语汇中,下列具有浓厚的关中熟语在《白鹿原》也经常得到应用。陈忠实把取自关中农村的言语材料用心提炼,点化,提升。使指承载更多的内涵和功能,与这部作品浑厚凝重的风格相适应。例如:24)冷先生给鹿子霖说道:“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25)挂面调盐——有盐(言)在先。26)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27)“人说钟楼的鸟震惯了胆大,我三天听不见飞机响耳根子还闲得慌慌。”例24中冷先生所言“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这句谚语,表面上说病,实则说人。有一语中的,给鹿子霖指明了方向:只要做人行得端,别人怎么说你都沉得住气。例25中,是冷先生在调和白鹿两家关系时说的。冷先生是一介“医生”,他义气厚道,遇事果断,是一个睿智多谋的智者,言简意赅的。话语从他口中说出来便有了文雅的色彩。又进一步塑造了冷先生的形象。例26是冷先生的名言之一,乡间无论贫富庄稼人都把这句俚语当经念。这也是白嘉轩所遵循的治家之道。这样一句生活哲理,是朱26 先生的高明,也是陈忠实善用语言的高明。例27中,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了皮匠爱财如命,胆小如鼠却又喜欢逞能的小市民习气。文中还有“麦无二旺,冬旺春不旺”“逮不住雀掏蛋,摘不下瓜来拔蔓”“烧疼了勾子的猴儿,急了不管谁都抓”“一个槽道拴不下两匹叫驴,一窝蜂里容不得两个王”等众多熟语。说话性强,又富有浓厚的关中地域文化特色。这些肌肤口语色彩和地方特色的语言,使《白鹿原》避免了历史题材小说语言凝重的通病,是小说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四)语气词普通话中,表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助词一般是“吧”“吗”或“啊”,而《白鹿原》人物对话中的语气助特别丰富。他们那强烈的感情都通过“呀”“吔”“咧”“哇”等语气助词表述出来。这不仅能够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个性,更是陈忠实运用关中方言进行创作的一大特色。这些语气助词色彩浓郁的词汇,把我们带入了作者情感表达之中,使小说更具感染力。例如:28)在黑暗的晚上,鹿子霖找到田小娥的窑洞里。田小娥想知晓黑娃的现状,说道“大呀!我托尼办的事咋个向?”29)白灵回到家,急忙喊道:“妈吔,快给我送俩馍,我饿了。”30)鹿子霖很爽快的说:“去,你俩一搭去。史县长说来,咱线上也正筹划新学堂哩!”以上例子中,例28,田小娥与自己的这个叔父从没有打过交道,但见到鹿子霖时很亲昵的喊了声“大呀”这样一个“呀”字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便更好的让她打听黑娃的消息。例29中“吔”字体现出了百灵与母亲之间的亲昵。例30中,一个“哩”子表现出了鹿子霖对于县上要建新学堂的一种喜悦。这些语气助词不仅能够更生动形象的表现人物个性,更是陈忠实运用关中方言进行创作的一大特色。除此以外,还有“咧”“哇”等语气词。它们地域色彩浓郁,把我们带入了作者情感表达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说土话,抒豪情”的关中地带,使小说更具感染力。文中的方言语汇还很多,例如:咋个向、啥、哪搭、险乎儿、胡吹冒料、贼娃子、脚地、圪蹴……露水没籽闲话没影儿,好饭耐不住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等等,都关中味十足!26 二、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修辞历来都是小说作家所追求、运用的。纵观世界上伟大艺术作品,没有一部不动用修辞的。修辞充分挖掘语言美的潜能,能最大限度的表现语言的美质,因而文学家对其更是情有独钟。《白鹿原》最大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修辞的成功运用。文章重点从语音修辞、句式修辞与辞格三个方面来作以分析。(一)语音修辞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语音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5]《白鹿原》中,陈忠实先生就十分注重音韵的和谐。他无论是拟声词的运用,还是句尾的押韵。都做得精巧而生动。1.拟声词拟声词,即摹拟事物实在声音的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43)白嘉轩眯着眼装作瞅着老秀才写字,心里已经有一架骡子拽着的木斗水车在嘎吱嘎吱唱着歌。44)秉德老汉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用粗硬的指头上的粗硬的指甲扒抓自己的脖颈和胸脯,嘴里发出嗷嗷嗷呜呜呜狗受委屈时一样的叫声。45)黄老五一下接一下舔过去,双手转动着大粗瓷碗,发出一连串狗舔食时一样吧唧吧唧的响声。舔了碗边又扬起头舔碗底。例43中,作者没有直接说白嘉轩“窃喜”,而是用“嘎吱嘎吱的唱着歌”来表现白嘉轩的喜悦程度。“嘎吱嘎吱“是欢快的节奏感,,让我们感受到白嘉轩内心的喜悦。例44中秉德老汉病后十分痛苦,“嗷嗷嗷唔唔唔”这一串拟声词将我们置身于当时的场面。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秉德老汉的病痛之苦。例45中,黄老五舔瓷碗发出狗一般地“吧唧吧唧”的声音,一个丑陋的吝啬鬼形象油然而生。2.押韵在《白鹿原》中,押韵的句子往往是歌谣或者“名言”,它们精练而又富有节奏感,幽默而又诙谐。例如:46)“要得黄牛有,疾步朝南走;撞开姑娘的手,黄牛舔牛犊。”47)娃娃的干大,娃他妈的麻达.4826 )兄弟而今没牵没挂,没妈没爸,没婆娘没娃,落得个光独独的土匪坯子咧!以上例句中,都讲究的是句末字押韵。例46中,“有”“走”“手”“犊”等音节都含有相同的韵脚“ou”(犊在关中方言中念“dou”),读起来语音和谐。例47中的“大”和“达”发音相似,念起来幽默而又响亮,很具有讽刺意味地将鹿子霖好色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例48中,“挂”“爸”和“娃”等音节都含有相同的韵脚“a”一气呵成,将黑娃的悲惨遭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文中类似这种押韵的句子还很多。它们增强了增强了文章节奏,有如鼓点,使文章音强更响亮。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美感,对于文章含义表达更透彻。(二)句式修辞“一句话,百样说”,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句式表达。而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并不相同。所以,句式的选择由为重要。《白鹿原》中,长句的运用更加值得人咀嚼。长句铺叙,壮文势,广文义。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议论,充分显示了大气磅礴之势。例如:49)朱先生趁送书的机会又一次的游览了滋水故地,感受愈加深刻:滋水县境的秦岭是真正的山,挺拔陡峭巍然耸立,是山中的伟丈夫;滋水县辖的白鹿原是典型的原,平实敦厚,坦荡如砥,是大丈夫的胸襟,滋水县的滋水川刚柔相济,是自信自尊的女子。50)火焰像瞬息万变的群山,时而千仞齐发,时而独峰突起;火焰像威严的森林,时而呼啸怒吼,时而缠绵呢喃;火焰像恣意狂舞着的万千猕猴精灵……例49中长短句相揉,来表现滋水故地的殷厚。滋水县是伟丈夫,又是自尊自信的女子,足以见得在朱先生眼里滋水县的重要性;例50是描述大火烧粮食的景象,这里运用长句,采取博喻的技巧,排比的句法,将大火烧粮的景象表现的真真切切,仿佛那粮食烧的好,烧得人们欢呼雀跃,也从侧面突出乌鸦兵们对与白鹿原上人们的残害之深。这些长句文气浩荡,有排山倒海之势。如此一连串迸发的词句,语言顺畅,一路贯串而下,使得文章气势波澜壮阔。像这样的句子全文到处可见。(三)辞格陈忠实26 先生以关中人的思维方法和心理活动,运用多样的辞格,例如:比喻、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真真实实的表现关中式的生活,关中式的思考。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有特点相似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例如:51)白嘉轩的父亲秉德老汉生病时,写道:“冷先生一进门就看见炕上麻花一样扭曲着的秉德老汉,仍然像狗一样似的嗷嗷唔唔地呻唤着。”52)白灵回想起幼年跟奶奶在一起,奶奶不许乱问,奶奶的嘴就努的像一颗干枣。例51中把秉德老汉因病痛而扭曲的身体写成像麻花一样并把他痛苦的声音比做狗似的嗷嗷唔唔的叫声,生动的刻画出病痛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麻花”本身和身体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在这个比喻中,秉德老汉病痛的身体和麻花联系到一起便有了相似之处,颇有新意,且略带夸张。例52中将“奶奶的嘴”比成“干枣”形象的刻画了白赵氏苍老的形象,苍老之后皮肤就会干瘪,皱纹就会布满。这正和“枣”干瘪之后相似。比喻贴切恰当。文章中还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例如:白灵将郝县长比成遮风挡雨的“老母鸡”,鬼魂附身之后的鹿三像春天“糠心”的萝卜,保安团丁被人们看作是讨人厌的老鼠……这些比喻恰当而又形象,为文章添色不少。2.双关双关就是利用语音或者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例如:53)白鹿镇逢集,围观的人津津乐道,走了一个死(史)人,换了一个活(何)人;死的到死也没维持(维华)得下,活的治得住(德治)治不住还难说。54)朱先生揶揄侄子白孝文:“不是一家老少都杀猪逮猫吗?”例52中,就“死、活”两种结局,与“史、何”二姓连接在一起,并把史何二县长的名与他们的功绩接连在一起,巧妙地批判了史县长的功绩,也表现出对何县长的未来功绩并不看好,同时也显示出了人民的幽默机智,是小说更加生动,趣味盎然。例53中,朱先生就“猪、猫”两种动物与朱、毛二姓同音相谐,巧妙地就物联人,一语双关,对反革命政府进行辛辣的讽刺。这是朱26 先生的机智幽默,更是陈忠实深刻思考的结果。3.对偶对偶是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小说中使用了二十余个关中民间谚语,其中半数以上是运用对偶手法构成的。例如:54)财东家惯骡马,穷汉家惯娃娃。55)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56)人狂没好事,狗狂一摊屎。这些谚语,结构整齐,说理精辟,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是陈忠实以自己对关中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将其在小说中的运用。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生动,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此外,小说还运用了拟人、通感、顶针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大多以关中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做真切的关中式思考。这样更增加了关中地域的文化特色。写作是一种创作活动,作家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可以在创作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表现出来。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表达特征的形成,应该说是作家有意追求的结果,是作家竭力显示自己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一种表现。陈忠实先生运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关中方言,在人物语言以及叙述当中切入关中的民俗风情,以及关中的思维方式,将书面语和关中方言结合,雅俗共赏。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气势磅礴的给我们展现了历史画卷。陈忠实《白鹿原》的写作引来了大批学者专家的研究。但是,目前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这一环节还很薄弱,这就需要各路学者认真仔细的发掘了。26 [参考文献][1]陈忠实.《白鹿原》小说叙述语言的自觉实践[J].商洛学院学报,2010,(5):5[2]孙立新.户县方言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6,27[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716,628[4]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特征词[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71[5]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826 谢辞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的是年玉萍教授,本课题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年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年教授大量的心血。年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年老师指引我论文写作的方向和构架,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她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年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在此,谨向年教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年教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的极大帮助。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整个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地助我查资料,并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完整地写完了整个论文。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26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条件:经过近两年的语言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大三时跟随年老师调查关中方言,写关于语言学方面的学年论文,已经初步了解毕业论文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每一部小说或散文都有其作者独具特色的语言特色。通过对于某个作家作品的阅读能够让我们很好的了解该作家的语言风格,以及该作家的生活氛围及思想。从而对于该作家的有关作品作进一步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就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作品。小说中的关中方言无处不在:方言语汇方面,重点有名词、动词和语气词和熟语四个方面。名词包括称谓名词,反映关中民俗风情的事物名词以及能够体现人物品格的专有名词;动词是关中的一些特征词;语气助词则较普通话而丰富多样。熟语则结合关中文化凝练而成。关中方言句式有:表示几种时态的几种特殊句式以及关中方言异于普通话的几种疑问句。《白鹿原》在运用语音、句式、辞格几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一定的修辞艺术。多样的修辞、气势磅礴的句子使小说更具有表现力。本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在开展此论文研究之初,本人调查了一些关中方言,认真研读了原著以及相关语法作品,择摘了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并记载成笔记,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两万字左右的材料。研究《白鹿原》中的语言特色。课题性质:理论型毕业论文主要内容:论文一共可以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作品里涉及到的关中方言。主要包括:(一)名词。名词主要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称谓名词、能反映关中风土人情的事物名词以及一些能够反映人物品格的名词。(二)动词则是关中一些很特殊的动词。(三)熟语是结合关中文化提炼而成。(四)语气词则较普通话丰富多样。第二部分:主要写作品里涉及到的修辞手法,可以展开写成三个方面:(一)语音修辞26 1.拟声词2.押韵(二)句式修辞,主要从文章的长句修辞着手,通过对长句修辞的分析,体味文章磅礴的气势。(三)辞格,文章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的:1.比喻。比喻的运用是小说人物生动形象,跃然纸上。2.双关。双关则意味深长,深刻而富有韵味。3.对偶。对偶结构整齐,说理精辟,读起来朗朗上口。注:课题性质分为①理论型②实践应用型。下同。主要参考文献:[1]陈忠实.《白鹿原》小说叙述语言的自觉实践[J].商洛学院学报,2010,(5):5[2]孙立新.户县方言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6,27[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716,628[4]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特征词[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71[5]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8指导教师意见:26 1.通过;2.完善后通过;     3.未通过签名:                        2011年_4__月 10 日注:以上各项内容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审核后签署意见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学生撰写情况:指导教师:(签名)26 教师指导情况:检查人:(签名)系主任:(签名)注:学生撰写情况由指导教师填写,教师指导情况由检查人填写。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26 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1.2011年4月初指导内容:我向年老师陈述我选定的关于“浅析《白鹿原》的关中方言”,年老师建议我扩大,主要研究《白鹿原》的语言特色,针对我的论文写作方向,列出了书单。2.2011年4月15日指导内容:年老师修改论文提纲,指出我提纲中不合理的地方,并相应作了调整。同时,年老师讲解了论文的基本格式要求,建议我要加强对现代汉语语法书籍的阅读,并辅导我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3.2011年5月4日指导内容:年老师修改初稿,把论文题目修改为《浅析语言特色》,对论文不合理的结构做了调整,指出初稿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格式错误,对阐述不准确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4.2011年5月15日指导内容:我向年老师递交了论文的二稿,年老师对我论文中引用不当的例子提出修改建议,删掉了论文前后重复的段落,修改了概括性不强的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建议论文结尾加一些总结性的话语,并启发我对论文的理论更深层次的认识。5.2011年5月25日,修改三稿,定稿,指导准备答辩。对第一稿提出的修改意见:1.对文章的线索好像以及序号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每个标题下面应有过度句,直接写例子有点突然3.用红色字体标出了有问题的句子,建议再反复研读,把句子改通。4.标注出了应用句式做标题的几个小标题,并对此作了修改样板。5.标注出了文章中的错别字,以及引用不当的例子。对第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1.提纲中词汇修改应和语音、句式并列,不能归于语音中。内容太短,也可以去掉,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到这一部分总结部分谈,或去掉,再考虑。篇幅有点长,可以删掉。2.格式不对,前面空白太多,重新排版。3.修辞手法底下的几个标题有问题,作了修改的样本,请注意修改其他几个。4.把所有的“例如”提到上一行,不要单独成行。5.摘要内容过于罗嗦,可删掉。6.文中第一部分的第二小部分“几种特殊的句式”不是很恰当,可以考虑删掉。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注: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指导内容由学生分次填写,对第一、二稿提出的修改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结题报告26 本课题完成情况,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存在的问题等:一、研究过程:在开展此论文研究之初,我一直留心我们关中方言,在年玉萍老师的指导下调查我们关中方言。发现我们关中方言无论是从语汇方面还是从句式方面都独具特色。最初想写一篇关于关中方言的论文。但是却无从着手,经年老师提醒,可以就某部作品来研究方言,这样既有针对性,又不至于文章范围太大。之后我发现《白鹿原》这部作品关中味十足,于是就仔细研读该作品,从中提取关于关中方言语汇以及具有关中特色的句式。研究“浅析《白鹿原》中的关中方言”课题条件基本形成。我在论文的最初写作阶段选定有关“《白鹿原》的关中方言”的论文选题,经过年玉萍老师的指导与分析,2010年4月10日,我扩大了论文选题为“《白鹿原》的语言特色”,拟定论文题目《浅析的语言特色》,并向年老师提交了任务书。经过阅读老师为我推荐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吸收了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在此基础上不断思考,反复修改后写成了论文提纲,经年老师的认真辅导,我调整了提纲的部分内容,开始着手论文。经半个月的写作,论文初稿初步形成。在年老师的修改建议下,我修改了论文题目为《浅析的语言特色》,调整了初稿中不合理的结构,在此期间,论文还缺乏一定的层次,年老师再三讲解写作格式、写作要点,我完成了初稿。年老师将初稿反复斟酌,提出了修改建议,在她的指引下,我将初稿中的错误订正,改正了错别字、病句、格式错误以及摘要,经过一个星期的写作,我递交此论文二稿,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我对论文中引用不当的例子进行了修改,删掉了论文内容不充实的地方,修改了概括不准确的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将论文浓缩,不至于面面俱到。更加认真地校对格式、错别字与病句。经过年老师的多次指导和修改,论文经过三稿、四稿的完善,完成了此次本科毕业论文。二:研究成果:初步的了解到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中一些极具关中特色的方言语汇以及多样的修辞手法。这对于理解关中的一些风土人情以及陈忠实的其他作品都会有一些小的帮助。三: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完成离不开年老师的悉心指导。但由于个人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的仓促,资料有限,本论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语言组织不够精确、严密和精炼,详略不是很恰当,内容过于浅显,这些还需我进一步完善。注:由学生填写。26 指导教师意见:(同意、不同意)答辩指导教师:(签名)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经审查,(同意、不同意)同意答辩。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主任:26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及答辩评议表指导教师评语:该生的论文是以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为研究对象,她着重从语言方面入手,浅析《白鹿原》的语言特色。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白鹿原》中所引用到的关中方言语汇来分析该小说的语言极具关中特色。这些语汇分别是:名词、动词、熟语以及语气词。第二部分,从小说运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着手,给我们分析了陈忠实先生老辣、生动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她重点从语音修辞、句式修辞、辞格等方面来入手。例子典型,分析到位。极具有代表性。本论文在选题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陈忠实先生作为一名陕西籍作家,他的作品基本上是将关中方言和普通话结合而成,而且他那老辣、凝练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是足以让广大读者学习的。本文作者对陈先生的《白鹿原》的语言特色进行浅析,这对于我们理解陈忠实本人的思想、陕西关中文化以及他的其他作品都有帮助。另外,该生在写作该篇论文时的写作态度是值得表扬的。早在去年就跟随我调查关中方言,该生收集了一定的关中方言资料。在写作该文之初,她又对《白鹿原》进行了仔细深入地研读,反复提炼,从小说中提取了很多关中方言词汇、谚语、歇后语等。这些工作细小而琐碎。而她不厌其烦,反复整理,推敲。在写作时能够分进度分阶段地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对于初稿的撰写及二稿、三稿的修改中,能按照老师的修改意见认真查阅有关资料,补充、丰富内容,反复修改,最后达到完善。作者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态度端正,虚心请教,完成了论文写作。总体来说,基本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但是,文章还存在一些不足。语言组织不够精确、严密和精炼,详略不是很恰当,内容过于浅显,这些还需进一步完善。答辩过程中,阐述观点时思路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回答问题准确,简明扼要。有逻辑性,态度谦虚,得到了老师和评委的认可。成绩:指导教师:(签名)26 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答辩成绩:(答辩小组成员打分的平均值)组长签名: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意见主席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权重5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权重50%)总评成绩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权重3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权重3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权重40%)总评成绩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26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记录(附页)答辩记录(所提出问题及对问题答辩要点)注:每名学生的答辩过程都要分别记录。秘书:(签名)2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