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说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纪昌学射说课

ID:891236

大小:31.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咏三叹 咏叹出鲜活的形象         ——《纪昌学射》说课一、研读教材,与文本对话(说教材)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组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文章语言朴实,结构紧凑,让读者人随文动,情随文发,引人深思!因此根据文章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利用课内外知识,深入揣摩人物的想法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及本课所蕴涵的寓意。同时也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课内外相关知识,深入揣摩人物的想法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由于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有一篇同名的文言文课文,加上本篇教材语言朴实,过于简单,对人物的描写极其单薄,因此,巧妙将这个设为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虽然学生接触了不少寓言故事,但是对于把握寓言的特点以及明晰揭示文章的寓意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二、研究学情,确定教学策略(说教法、说学法) (一)利用文本,形成人物模糊形象 巧抓“能手”这个关键词,加深学生对能手的理解,利用文本本身的语言描写,形成对人物形象的模糊建立。文章语言朴实、简洁明了,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十分轻松。但过简的文字对学生头脑中建立人物鲜活形象却帮助不大。本课的教学要求:“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可见苍白简单的语言不能很好地达成这个目标。但是文章的语言的简洁,又为进一步教学提供了教学的契机。如描写飞卫的“飞卫对纪昌说”、“飞卫对他说”、“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为文章做有益的补充做了铺垫。(二)巧用课外知识补充(文言文原文),形成人物鲜活形象仔细对比文本与文言文原文,二者是相互恰当合适的补充。对树立人物鲜活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氛围。比如文言文中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为学生理解飞卫说话时的语气(“飞卫对纪昌说”、“飞卫对他说”)做了很好的补充。也对飞卫之所以称为“能手”做了注明。(三)一咏三叹,读出人物鲜活的形象 整篇教学,以“读”为主线,巧妙利用文章的“留白”,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朗读,从而通过朗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人物的形象,形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比如教学初的初读与比较“飞卫对纪昌说”、“飞卫对他说”、“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引入文言文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后的再读。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能够理解飞卫当时说话的语气。一叹,读懂飞卫的语言;二叹,读出飞卫的不屑一顾以及严格;三叹,读出飞卫的良苦用心和精心指导。这样的叹,不一定成直线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指导。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活的人物形象。(四)上升总结,巧妙拓展,突破难点由于本文的体裁是寓言,文章有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如:“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在分析完人物形象后,巧妙引导学生对这些缺陷的认识,从而得出对寓言特点(假托故事 说明道理)的认识,既而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三、入境入情,说流程(一)、课前谈话:(打开课件显示:能手),师语:什么是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怎样才能算是能手?今天在场的有什么能手?(二)、导入新课知道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吗?(板书:纪昌学射)这篇文章你看过吗?那这篇文章中有没有什么能手?●以上两个环节,从词语训练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始终强化“能手”这个概念---技能熟练,将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来源于生活实际,高于生活实际,服务于课堂教学是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三)、课文讲解   1.初步探讨人物特点导语:刚才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你觉得他们是什么能手?引导学生分别指出:纪昌和飞卫都是射箭能手(板书)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板书:师徒)2.探讨文章中如何写这两个人的特点导语:书上的原话是?(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注意事项:(1)先说飞卫,再说纪昌。(2)(课件出示三句话:“飞卫对纪昌说”、“飞卫对他说”、“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分析并朗读飞卫的三次话语,思考飞卫为什么这样说?体现了飞卫的什么特点?可以看出飞卫是个什么样人? (3)在引导学生体会飞卫的特点的时候,文章其实无具体描述,注意用原文言文所记载的内容引导学生,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课件同时显示白话文)(4)导语:面对这样苛刻和严格的师傅,纪昌如何做的?又体现了他什么特点?A.注意读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等词B.读中体现出人物的特点。(好学)(5)导语:这样努力地学习,成果又如何呢?(6)引导学生理解纪昌成功的时候,除了书中原文的成果外注意引用文言文原文: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这部分的教学,首先用课件显示三句话,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在于飞卫前两次说话无表情神态等提示语,而第三次却有,原因何在?)这样的设计,是根据本篇文章自身的特点来决定的。虽然写纪昌的话语很多,但是对人物的塑造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在设计这篇文章时,我就另辟蹊径,通过重点强调飞卫说话时的态度与纪昌的所作所为形成对比。飞卫越是冷淡和苛刻,越是能够突出纪昌的好学。也就越来越在孩子的心理树立起人物鲜活的形象。所以变传统教学的重点在纪昌,变为重点在飞卫。这样的冲击对孩子来说,来得更大,更贴近生活的实际,更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四)、质疑课文,突破难点1.导语:有纪昌这样的学生,飞卫很高兴!“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课件显示)2.引导学生分析3.得出寓意: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4.反思文章中不合常理的地方如:“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5.揭示寓言的特点注意两个地方:假托故事 说明道理(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明白了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注意深入学习,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尽可能查询资料,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其实这篇文章选自《列子·汤问》还有另外一种版本,记叙得比我们书上还要精彩。(发放本课的文言文版本) ●   这部分的教学,以教师出示关键语句导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   综上所述,也结合这节课的实际教学来看,出现了这样两个我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1.有不少学生去书城购买《列子》白话译本;2.有不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反思:对话文本,补充文本,巧用文本,从而使学生与教师得到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巅峰体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