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ID:888368

大小: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执教:广汉市七一学校李忠富一、教材解读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3)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三、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历程。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背景、周恩来成长、新中国成就等。六、教学课时两课时。4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2)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能力。(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历程。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背景、周恩来成长、新中国成就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示课题,读课题。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题目——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来读一读。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能不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一遍?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入课题。解题。理解:崛起。2、播放短片,创设情景。课件出示:中国近代屈辱史。二、品析词句,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事。1、学习第1——6自然段,请用“”找出其中对话的部分。试着读出感情。2、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3、请找出其中周恩来心理活动的部分。4、指导朗读周恩来心理活动的部分。5、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二)学习第二部分,重点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7——8自然段,问: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4 结合课前看的短片理解词语:中华不振。请用“”在文中画出表现“中华不振”的句子来。3、品读词句,深入体会“中华不振”。讨论学习第七自然段。品析“闯进、大不相同”,体会“中华不振”。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分别抓住“衣衫褴褛、哭诉着、得意扬扬、谁知……不但不……反而、紧握着、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等重点词语加以体会。4、作为中国人,你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八自然段。5、周恩来亲眼看到这一幕,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6、补充资料,加深体会:是啊,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请看,落后的中国,当时的情景。课件出示——组图(1)看到这一幕幕,你想说些什么?(2)小结过渡:文中妇女的哭诉;洋人的得意扬扬;巡警的训斥;围观中国人的敢怒不敢言。这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呢?(三)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坚定的报国之心。1、引读:直到有一天,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说,为而读书,有的说,为而读书,也有的说,为而读书,而周恩来却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文中几次出现,周恩来分别是用怎样的语气回答魏校长的?请大家也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3、过渡: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周恩来的成长。三、总结拓展,升华感情。1、总结:周恩来听到伯父“不要去租界”的告诫和“中华不振”的感叹时,他对此疑惑不解;当他亲眼看到租界里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而不敢言,才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之后,他想: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并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4 2、拓展:同学们,那今天,中国正在走向繁荣,走向富强,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发言。3、升华情感: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此,我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中华的振兴而努力,全力以赴去学习,去开拓,去创新。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请大家记住周恩来同志的这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祖国的未来必将更加繁荣富强!课件出示:中国今天的辉煌。体会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4、课后延伸:推荐周恩来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和《周总理的睡衣》。四、课后反思:附:板书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想中华不振听看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