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ID:888364

大小: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2、能通过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走进课文情境,深入体会文章内容。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五分钟,故事天天听。二、谈话导入,激发欲望。1、点击大屏幕,出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课题――2、当时的中国怎么了,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三、品读课文,感悟文本。(课文内容真丰富,我来感悟我来读)1、复习课文结构,理清文章脉络。2、选4名同学展示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3、评价朗读,谈倾听感受。4、挑战朗读。5、师小节:同学们深情并貌的朗读仿佛把老师带进了那个时代。好象看到了周恩来那铿锵有力的回答。四、讨论质疑,交流感悟。(课文内容我知道,我来感悟我思考。)1、出示前置性任务:    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华不振”?(用笔画出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而读书?3、小组交流学习“中华不振”的感受  小组汇报展示:找找“你从哪儿看出中华不振?”  可能感悟到的几个方面:  ——从伯父的话语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周恩来一连串问题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却看不见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影子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妇女的哭诉声里看出“中华不振”。  ——从洋人趾高气扬、得意扬扬的神情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中国巡警狗仗人势、耀武扬威的丑恶嘴脸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的拳头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课堂里魏校长慷慨激昂的情绪中看出“中华不振”。5、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精彩,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而读书吗?6、全班汇报:说一说你为什么而读书?7、学生自由表达,师相机鼓励,引导结合中国现状。 五、谈收获,总结写法。  3、人物:体会周恩来的品质  4、写法:体会过渡句、段的用法。五、板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物  词语    体会    中国妇女  哭诉    可怜  中    中国巡警  训斥    可恨  华     洋人   得意扬扬  可恶  不    围观的人  握紧拳头  可悲  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