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赏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哈姆雷特》赏析

ID:885811

大小:17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姆雷特赏析作者简介: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形成时期,共写了9部历史剧和2部长诗。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和《威尼斯商人》(1597)。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文艺思想成熟、艺术上达到高峰的阶段。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和《麦克白》(1606)。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的创作晚期,作品由悲剧转向传奇剧,带有明显的乌托邦式的空想主义色彩。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他力求两者和谐的心态。主要作品《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和《暴风雨》(1611)等。情节生动、语言丰富、题材的典型性和鲜明的人物个性构成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大艺术特色。他从民间和古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把文艺作品锤炼得炉火纯青。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当作典范,号召无产阶级的作家要“莎士比亚化”。在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相继兴起的年代,莎士比亚曾经是欧洲文坛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进步的作家和批评家们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多次较量。今天,莎士比亚的戏剧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作品概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剧,此话不无道理。 但哈姆雷特决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子,—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总之,《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是欧洲文艺复兴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朵长开不败的艺术之花,直至今天,还在散发出它所特有的馨香 莎士比亚的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又是性格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体现的很明显,造成哈姆雷特的社会原因是敌对势力过于强大,是一个封建集团,同时他还要面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为金钱、权力而不择手段的人们的阻碍,而哈姆雷特自己的力量又太单薄,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远离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性格原因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行动延宕,考虑问题过于审慎,以致于让敌人有喘息准备的时间。哈姆雷特的悲剧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哈姆雷特的形象最有概括性和典型性。《哈姆雷特》揭示了为何莎士比亚悲剧具有如此巨大而迷人的魅力。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存在。 写作特色:首先,《哈姆雷特》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哈姆雷特》有三条复仇线:第一条是丹麦王子即作品中的主人翁哈姆雷特为父报仇,这是主线;两条副线,第一条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为父报仇,第二条副线是大臣拨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这三条情节线构成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互成对比,激化矛盾,扣人心弦,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其次,莎士比亚能综合运用戏剧的创作因素。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原则,取材于1200年的丹麦史,但是故事却被注入了现实的内容和时代的精神,剧作通过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剧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所具有的人文主义精神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思想,具有时代特色。最后,莎士比亚剧作语言生动形象,被喻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它丰富、抒情、多样化又具有个性特色.如歌德所说的“是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感人的”。如“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如此美丽的文字,能让我们不陶醉其中吗?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排喻,又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