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注释10年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秋兴》(注释10年版)

ID:883464

大小: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秋兴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释:1.《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秋兴,因秋感兴而作。这组诗歌抒发了诗人面对萧瑟秋景,思念故乡,忧虑国事,缅怀盛世,嗟叹身世的万千感慨。代表了诗人晚年诗歌的最高成就。第一首,是后七首的发端,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2.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屈原《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3.巫山巫峡:指夔州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时至深秋,峡中显得幽深而阴暗,故云。《水经注·江水》:“自三峽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兼天涌:波浪滔天。5.塞上:关隘险要之处,此指夔州的山。杜甫《白帝城楼》:“城高绝塞楼”,用法与此同。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6.丛菊两开:杜甫从永泰元年(765年)夏离开成都南下,秋居云安(今重庆云阳),是一见菊花开。大历元年春,自云安至夔州,至秋,是两见菊花开,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7.孤舟一系:由蜀至夔,是沿水路乘舟东下,一身系于舟中,故云。一说,自己无法离开夔州归家,孤舟只能长系江边。故园心:思念故乡的心情。故园,此处当指长安。长安是唐王朝之国都,也是杜甫的第二故乡。8.“寒衣”二句:意为深秋时节,家家都在为游子赶制冬服;黄昏时分,白帝城高处传来阵阵捣衣声,更触动漂泊者的怀乡之情。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白帝城,位于今奉节城附近的白帝山上,即瞿塘峡西口北岸,是长江三峡的起点。白帝城建于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时。砧(zhēn真),捣衣石。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注释:1.第二首写夔府秋夜北望京华,时序由日暮而至深夜。2.夔府:即夔州。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夔州曾设都督府,又一直为夔州府的治所,故亦称夔府。3.京华:即长安。长安在夔州之北,故“依北斗”,“每依”,即无夕不然之意。杜甫《月》:“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杜甫《夜》:“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4.听猿:《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实,实实在在,真的。 5.“奉使”句:借用民间传说,表自己回京愿望落空,回长安如同乘槎在天,茫茫不可达。奉使,指严武任西川节度使。本来诗人有机会跟随严武回到长安供职,实现其政治理想。后严武突然去世,诗人回长安的心愿落空了。八月槎(chá茶),化用典故。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民间传说,天河与海通连。有海边居民,乘槎而去。久之,茫茫不辨昼夜。至一处,有城郭屋宇。遥望中有女子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水边。回来才知自己到了天河。此民间传说后来附会到张骞身上,说张骞奉汉武帝命,寻黄河之源,河源与天河相通,张骞曾泛槎天河,至牵牛宿旁。杜甫所谓“随槎”,犹言入严武幕。但跟随严武回京之想落空,故曰“虚随”。6.“画省”句:意为自己虽在严武幕府,加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但因老病流落蜀中,未能返京供职。画省,即唐朝尚书省。古尚书省用胡粉涂壁,画古贤人像,故称“画省”。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香炉,尚书省官员上朝时,有侍女二人捧炉焚香从入。违伏枕,即自己因病卧床,违离朝廷。伏枕,伏于枕上。在这里引申为卧病。7.山楼:犹言“山城”,指夔府。堞(dié蝶):城上的矮墙,即城垛。隐悲茄:一解为隐约传来凄咽的笳声,又隐含兵乱未息。另一解为山城在悲茄声中渐渐隐没,表时间推移,诗人沉思之意。8.“请看”二句:意为月亮从照着藤罗移到照映着洲前芦荻花上。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注释:1.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表现了诗人一生事与愿违的苦闷。此章为八章的转折关键,既承上章之“月映芦荻”,终以“五陵衣马”结,又起下章“长安弈棋”。前三章,以身在夔州而兼怀长安为主;后五章,转为追忆长安而兼写夔州为主。2.坐翠微:置身于山岚之中。诗人本坐在江楼中,但因为江楼四周“翠微”缭绕,故云“坐翠微”。翠微,缥青的山色。3.“信宿”二句:借泛泛的渔舟,飞飞的燕子,透露自己的漂泊之感和无所归宿的悲哀。信宿,即隔宿。还泛泛、故飞飞,有天天如此之意。4.“匡衡”句: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枣庄)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汉书·匡衡传》记载,汉元帝初时,匡衡官博士给事中,曾上疏论政治得失。元帝悦其言,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匡衡抗疏,指的是匡衡在重大压力之下大胆上疏,最终取得了胜利。薄,少。杜甫任左拾遗时,上疏论救房琯,故以匡衡自比。但也因上疏触犯肃宗,遭受贬斥,与匡衡命运不同。5.“刘向”句: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是汉朝研究经学的著名学者,历事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三朝,曾上疏言事,未被重用。刘向于宣帝时,讲论五经于石渠阁,领校内府五经秘书。事见《汉书·刘向传》。违,即违背。此句,杜甫以刘向自比,虽有理想,但世事却与心愿相违。6.“五陵”句:讥讽“同学少年”生活奢豪,神气活现。五陵,指长安附近一带,有汉朝五代帝王陵墓,包括汉高祖之长陵、汉惠帝之安陵、汉景帝之阳陵、汉武帝之茂陵和汉昭帝之平陵,总成五陵。五陵,也指贵族之地。衣马轻肥,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 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注释:1.第四首感叹长安时局多变以及边境纷扰。唐代宗广德年间(763年7月—764年12月),吐蕃(tǔbō)、回纥(hé)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被迫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组诗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2.闻道:听说。似弈棋:意为长安政局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局势不明。3.百年:指代一生。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闻道”与“百年”二句,意为杜甫感叹自身所经历的时局变化,像下棋一样反复无定,令人伤悲。4.第宅:府第、住宅。新主:新的主人。5.衣冠:借指显要人物。异昔时:指与旧日不同。6.直北:即正北。长安位于夔州的正北,此指与北方回纥之间的战事。金鼓振:指有战事,金鼓为军中以明号令之物。7.征西:指与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羽书:即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驰:形容时局危急。一说以为“驰”应作“迟”。“直北”与“征西”二句,谓西北吐蕃、回纥侵扰,边患不止,战乱频繁。8.鱼龙:泛指水族。寂寞:是指入秋之后,水族潜伏,不在波面活动。《水经注》:“鱼龙以秋冬为夜。”相传龙以秋为夜,秋分之后,潜于深渊。9.故国:指长安。平居:指平素之所居。“鱼龙”与“故国”二句,意为在夔州秋日思念旧日长安平居生活。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注释:1.第五首通过回忆当年早朝的盛况,又与今日的沧江岁晚相对比,抒发了浓重的今昔之感。2.蓬莱宫阙:指大明宫。蓬莱,汉宫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重修大明宫,改名蓬莱宫。南山:即终南山。《唐会要》云:“大明宫,龙朔三年号曰蓬莱宫,北据高原,南望爽垲,每天晴日朗,南望终南山如指掌,京城坊市街陌如在槛内。”3.承露,指承露的铜盘。金茎,指承露盘的铜柱。汉武帝时,在建章宫之西神明台上建仙人承露盘,后毁于魏明帝曹睿。李贺曾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感怀。此乃以汉喻唐。霄,云气。汉,银河。霄汉间:形容承露金茎高耸云霄。4.瑶池:神化传说中的女神西王母的住地,在昆仑山。降(jiàng匠)王母:《穆天子传》等书记载有周穆王登昆仑山会西王母的传说。《汉武内传》则说西王母曾于某年七月七日飞降汉宫。5.东来紫气:用老子自洛阳入函谷关事。《列仙传》记载,老子西游至函谷关,关尹喜登楼而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过函谷关,后来果然见老子乘青牛车经过。函关:即函谷关。6.云移:指宫扇云彩般地分开。雉尾:指雉尾扇,用雉尾编成,是帝王仪仗的一种。唐玄宗开元年间,大臣 萧嵩上疏建议,皇帝每月朔、望日受朝于宣政殿,上座前,用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众人看见,等到坐定之后,方令人撤去羽扇。后来定为朝仪。7.日绕龙鳞:形容皇帝衮袍上所绣的龙纹光彩夺目,如日光缭绕。圣颜:天子的容貌。“云移”与“日绕”二句,意为宫扇云彩般地分开,在威严的朝见仪式中,自己曾亲见过皇帝的容颜。8.一:一自,自从。卧沧江:指卧病夔州。沧江,指夔州。岁晚:岁末。9.几回:言自己立朝时间之短,只不过几回而已。青琐:汉代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点朝班:指上朝时,殿上依班次点名传呼百官朝见天子。“一卧”与“几回”二句,慨叹自己晚年远离朝廷,卧病夔州,虚有朝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之名,却久未参加朝列。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注释:1.第六首怀想曲江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的繁华,感慨自古帝王州的今昔盛衰变化。2.瞿唐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城之东南,名胜之地。3.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4.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5.“芙蓉”句:指安史之乱突然在东北边地发生,警报传来,惊破了长安歌舞升平的迷梦。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6.“珠帘”句:意为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黄鹄:鸟名,即天鹅。《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7.“锦缆”句:意为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锦缆(lǎn览)牙樯(qiáng墙):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锦缆,彩丝做的船索。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8.“回首”句:意为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歌舞地:指曲江池苑。9.秦中:此处借指长安。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我国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超过1200年。谢脁《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释:1.第七首写长安昆明池的盛衰变化,既展示盛唐当年的国力昌盛,又自伤漂泊江湖。 2.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十五公里的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三年(前120),武帝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后亦以泛指帝京附近的湖沼。3.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旌旗:指楼船上的军旗。《汉书•食货志(下)》:“(武帝)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4.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俗称石婆。《三辅黄图》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附近有一小庙,俗称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0厘米,即汉代的昆明池的织女像。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虚夜月:空对明月。5.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西京杂记》(卷上)云:“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liè列)尾皆动。”汉代石鲸今尚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6.“菰(gū姑)米”句:意为菰米漂浮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过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一样浓密。菰米,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7.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荷花凋谢。8.“关塞”句:意为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惟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9.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苦无归宿。渔翁:杜甫自比。杨伦《杜诗镜铨》(卷十三)云:“言江湖虽广,无地可归,徒若渔翁之飘泊。”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注释:1.第八首写渼陂旧游之乐,慨叹青春献赋之豪情不再。2.“昆吾”句:是说由长安至渼陂,途径昆吾,御宿,有着一条纡长的道路。昆吾,汉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汉书•扬雄传》云:“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昆吾。”御宿:因武帝曾宿此地得名,即御宿川,又称樊川,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逶迤:道路曲折的样子。3.紫阁峰:终南山峰名,在今陕西户县东南。阴:山之北、水之南称阴。渼陂(měibēi美杯):湖水名,原名五味陂,源出终南山,环抱山麓,在今陕西户县西,为唐时风景名胜之地。陂,池塘、湖泊。紫阁峰在渼陂之南,陂中可以看到紫阁峰秀美的倒影。杜甫《渼陂行》:“半陂以南纯浸山。”4.“香稻”句:意为有连鹦鹉也吃不尽的香稻粒。本句为倒装语序。5.“碧梧”句:意为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同上句一样,是倒装语序。6.拾翠:采摘花草。相问:赠送礼物,以示情意。《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7.仙侣:指春游之伴侣,“仙”字形容其美好。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8.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卓越的文笔。《南史•江淹传》:“ 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彩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干气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赞赏。9.白头:指年老。望:望京华。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