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ppt

ID:880811

大小:3.3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生职业志向的调查结果 据日本生活调查公司KULARE的一项最新调查,日本小学男生最希望成为体育选手(26.7%),女生最喜欢成为蛋糕店的店员(32.2%)。这项调查从1999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男生的“体育选手”和女生的“蛋糕店店员”一直位居第一。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加来道雄 (1947—今)加来道雄(MichioKaku)博士,美籍日裔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的科学畅销书作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都广受赞誉,《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之一。他主持着一档全美国联网的科学广播节目,还在《晓闻热线》、《60分钟》、《早安美国》以及《拉里·金直播在线》之类的全美国性电视节目中亮相。 什么是理论物理学家?对应于物理学分为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物理学家也可以分为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当然,物理学中理论和实验都是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有时候这样的分类很难界定。只不过在一个物理学家更偏重理论的情况下,他(她)被称为理论物理学家,例如爱因斯坦;而如果偏重实验,则称为实验物理学家,例如法拉第。 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正确的方法,Y是努力工作,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爱因斯坦的纪念雕塑 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事件我不太感兴趣。我想得到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爱因斯坦作者开篇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用意何在? 提示:爱因斯坦这句话,表明了他研究理论物理的目标和意义,作者加以引用,既表示对爱因斯坦科学探索精神的崇敬和对爱因斯坦探索宇宙的意义的理解,也表明他一生求索的目标以及他对自己探索宇宙本质的意义的认识。 同学们,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大家有三分钟时间熟悉课文 【提问】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构图解一.(1段)全文总括:记叙了作者在童年的两件趣事,以及作者是如何由这两件趣事来激发自己的科学兴趣的。二.(2-11段)由对鲤鱼世界的遐想,推知人类认识的局限性。1.幻想鲤鱼“科学家”研究的局限性。2.推知人类对多维空间研究的局限性。三.(12-18段)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与学习研究。1.探究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2.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提问1】作者在文章中所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这两件趣事是指什么?第一件趣事是指作者小时候在父母的带领下,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丰富多彩的非常有趣的鲤鱼世界。 第二件趣事是指作者在八岁时曾听过的一个有关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 【提问2】文章中说到“鲤鱼‘科学家’”时,都要把“科学家”加上引号。请问:引号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加引号的“科学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里的引号,表示所引的词语有特殊意义,它不同于我们通常使用的“科学家”一词的含义,而是假想的鲤鱼世界里的“有‘智慧’的鲤鱼”。 【提问3】“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提问4】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提问5】在作者所说的第二件趣事中,除了作者自身的兴趣外,还有没有其它外在的因素在影响着作者?有,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中学的老师,他们给作者讲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这是第二件趣事产生的直接因素。 本课结束谢谢大家!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