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光辉_写人要凸显个性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性光辉_写人要凸显个性

ID:866221

大小:7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周作文题目:有人认为人性美只能在优秀人物身上见到;有人认为生活是灰色的,没有人性美的光彩;有人认为人性美不可捉摸,你认为它有就有,你认为它没有就没有;也有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人性美……人性美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它的“神秘足迹”能否找到?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参考资料: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编写意图本单元写人。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人的所作所为……无论写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弘扬美好的人性。因为文章写出来是要影响人的,要给别人好的、积极向上的影响。所以,写美好的人性是永恒的主题。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诸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克己奉公,勇于奉献,敢于斗争,不畏强暴,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富有爱心,同情弱者,为人谦和,朴实真诚,等等。写美好人性,首先必须认识美好人性,感受美好人性。以上说的美好人性,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共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同一种美好人性,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来,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个性。人人有个性,社会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人物才鲜活,才生动,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所以,本单元在写法上要注意凸显人物个性。教学建议一、为了打开写作思路,建议先让学生集体讨论一下,什么是美好人性。每人举出一个人、一件事,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人性美在人物身上的表现,并不等于要把人物写得“高、大、全”,可以只突出一点,也可以从反面落笔,写“人性丑”,反衬人性美。二、作一点台阶练习。可让学生先在日记里写点人物片段。如一段精彩的对话,一副个性鲜明的肖像等。 三、俗话说“画鬼魅易,画犬马难”,可以先让学生写身边大家都熟悉的人,还可以要求学生作文时,隐去人物的姓名,让别人猜写的是谁。有关资料一、片段练习小小女孩(人性的闪光与泯灭)蒙蒙细雨。公园内,一个穿着洁白小天鹅裙的女孩挣脱爸爸的手向前跑去。她停在一摊污水前,从水里捡出两角钱。污水湿了她的小手,污水脏了她的白裙。“阿姨,阿姨,您的钱!”她叫着,几步跑到一位妇女身旁,仰起秀丽的小脸,甜甜地笑着。那妇女看了看那被污水浸湿了的两角票子,皱皱眉头说:“不是我的!”扭头走开。女孩愣在那儿,心中犯疑:明明看见钱是从那阿姨钱包里掉下来的嘛!小女孩抬起头又望了望那位妇女,可巧那位妇女回身瞥了她一眼。爸爸赶上来,打落女孩手中的钱,钱又飘进那摊污水。小小女孩茫然站着,睁大了眼睛……(李庆周)拣信员的手(敬业者的动作描写)左手里是一大沓大大小小的信件,大拇指轻轻一捻,信件便像纸牌一般均匀分开,像一打开的折扇,又似孔雀开屏。她不慌不忙,右手夹起一封信,一边向前送一边瞟了一眼,便甩进了一个小木格里。她面前的墙上,尽是这样的木格,上方标着我国各省份的名称。一封封信件,像一群可爱的鸽子飞入各个木格里,没有一只坠落,那些鸽子都飞进了自己的“窝”。(倪明明)上海女性的风采(从发型看个性)上海的女孩极具风姿,尤其是她们的发型。扎马尾的不论姿容如何,走过时总落下一身质朴。顶着发髻的多少有些成熟感,圆圆或扁扁的发团子仿佛注满了遗世的智慧。童花头是不变的流行,沿袭着日本少女的乖巧与端庄,又融进了现代女性的独立与果敢。麻花小辫子反映的是怀旧复古的心态,配上校园女生不大安分的步伐,生动极了。修剪整齐的短发把人陪衬得清新自然。 看腻了短发而想留长发却还半长不短的大有人在,往往精心吹烫梳理了个属于自己的发型,傲然行走在路上。保留高高刘海的大约是些遵守规矩的人,芸芸众生里仍有她们的一处风景。黄色日渐减少,红色与绿色开始荡漾发端。多一点色彩就好像多了一张脸,真真假假,奇奇怪怪,让人横看竖看就是捉摸不透。中分的长发流畅如歌,低首时深埋的妩媚,令人心动;甩头间泛出的率真令人心驰,所到之处免不了引出几声赞叹。女性的风姿是从发端开始的,连接着心灵和情怀的每一根发丝都蕴涵着生命的活力,我们的城市因此变得多彩而灿烂。(黄)(以上片段选自秦兆基《片断作文》,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专题写作教学实录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的“表达交流”部分,有一个专题是“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其中的“写法借鉴”部分列举了两则人物描写实例,并归纳出人物描写的几个要点。其训练的思路和方法是很明显的,但所列举的人物描写的实例却不够典型。而必修一第三单元正好是学习写人记事散文,其中的两篇自读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又是写人记事非常典型的文章,故而我尝试将这两篇文章作为实例和。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作指导结合起来教学。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紧张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人要凸显个性”。这两堂课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一、先学习教材中关于写人方法的介绍,约15分钟;  二、快速阅读第三单元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两篇文章,具体感受其写人的方法,约30分钟;  三、动手进行人物形象描写的片段训练,约30分钟;  四、小组内交换阅读并推荐优秀片段描写,在全班交流,约25分钟。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学习课本表达交流部分的。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本内容,然后说说,教材介绍了哪些可以凸显人物个性的方法。  (生阅读课本。约5分钟后)  生1:首先要写能表现个性的事,其次要善于绘声绘色。  师:你能举个例子具体来说说什么样的事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吗?  生1: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刘和珍是个勇毅的女子,就是用她参加请愿的事来证明的。  师:不错。有个性的人才会做有个性的事,有个性的事才能反映有个性的人。你刚才还说到“要善于绘声绘色”,能具体说说,如何才能做到绘声绘色吗?  生1:书中也有啊!“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来表现。。  师:可什么样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才叫个性化呢?这点书中并没有说得很清楚,你能说说吗?  (生1陷入沉思,其他同学也在思考)   师:有谁能说说吗?(指生2)  生2:个性化就是有个性,与众不同。  师:(笑)好像回答了,但似乎又等于没说。希望能说得具体一点!  (全班沉默,显然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师:也许这不太容易用语言来做抽象的表述。这样吧,我们来看看别人是如何用“个性化”来写出人的个性的,好吗?大家把书翻到第十一课,请先快速浏览文章,然后想一想,梁任公先生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作者是如何表现其个性的?  (全班快速阅读课文,约5分钟)  师:梁任公先生有哪些特别之处甲  生3:书法很秀丽,十分美观。  师:这不算特别,书法秀丽美观的人很多。  生3:人长得很有个性。  师:请说具体一点。  生3: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这种长相只他一家。  (全班大笑,师亦笑)  生3: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师:这些特点要和梁任公先生的长相结合起来才显得有个性,是吧?实际上这就是什么描写?  全班:外貌描写!  师:你们看,要写人,就先要写出其有个性的外貌。常言说得好,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写人一定要先抓住其与众不同的外貌,注意,是“与众不同”。梁任公先生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生4:说话谦逊而又自负,这是个性化的语言。  生5:动作也很传神。文中写他背诵时“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这就很特别。  生6:梁任公先生演讲到激动处成了表演,手舞足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这些动作表情也是他特有的。充分表现其性情中人的一面。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正是通过对梁任公先生个性化的外貌、语言、动作的传神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颇有个性的人。可是,正如前面那位同学所说,写个性化的人的方法远不止这些。那么,还有哪些呢?我们再来看第十二课《金岳霖先生》,看看能有哪些收获。  (生速读课文约8分钟)  师:读完这篇文章,金岳霖先生给你哪些深刻的印象9能否先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你对他的总体感受?  生7:“奇”或“怪”。  师:读完文章,我们确实感到这位金先生很怪。那么,他都怪在哪些地方呢?  生8:穿着奇怪。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帽檐压得很低,脑袋微微仰着,眼镜片一片是白的,一片是黑的;常穿一件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羊绒围巾。  师:这是外貌和生活习惯的描写,确实有别于他人。除此以外,还有哪些特别的奇怪的地方呢?  生9:课堂提问很怪,专门挑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回答学生问题也很怪,说林国达同学垂直于黑板,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师:这就属于人物行为的怪了,金先生的思维与常人不同。如此描写,让人记忆深刻。请大家继续说。   生10:我来补充一点,补充您所说的金先生的思维与众不同。别人问他为什么要搞逻辑,他却说“觉得它很好玩”。这句回答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或者叫答非所问,而这也正体现了他的怪。  师:很好,继续说!  生10:金先生的思维怪还体现在很多地方。如沈从文先生让他讲《小说与哲学》,他在最后却说“小说和哲学没什么关系”。他养斗鸡是为了和孩子们玩,而不是为了赢。毛主席让他接触接触社会,他就让蹬三轮的每天拉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圈。这些恐怕只有他才能做出来吧!  师:你说得很好。但我想问一问大家,刚才所说的是语言描写呢,还是动作、肖像描写?  生齐答:都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议论纷纷)  师:你们没发现,金先生这些奇怪的思维都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表现出来的吗?  众生:(恍然大悟)通过个性化的事来写个性化的人。  师:对了。现在我们再回到本课开头。写个性化的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来完成,更要注意选取个性化的事来表现人物的与众不同。通过刚才对两篇文章的学习,大家能比较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个性化”的方法了吧?  生齐答:是?  师:现在就请大家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选一个你熟悉的、非常有个性的人来描写,百字左右即可。  (生写,约30分钟)  (小组交换阅读,约5分钟)  师: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你认为写得比较好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听。可以读其精彩的语句,也可读那些需要修改的语句,不过要提出修改意见。  生11:我来读几句。这是我同位写物理老师的。“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讲解着课本上的内容,每当同学们在思考的时候,他就用手轻挠那头浓密的黑发,一些头皮屑也随之飘落下来了。”我觉得写得很细,很传神。  生12:我的同位写辩论赛时辩手的表现,也很好。“他以肘为圆心,前臂长度为半径画了一个约一百八十度的半圆,如此夸张的手势象征着‘坚决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他那双眸子里似乎满含着对中国未来的担忧。”动作描写很细腻,心理描写也能表现人物形象。  生13:我的同位写得非常美,也很动人。“她很守旧,曾有一位同学说‘语文真烦,每年都有鲁迅的文章,一般九十年代以前的文章我是懒得看的’,她听了,很心痛。将《红楼梦》看了不下十遍的她,再去看韩寒、郭敬明的作品,感觉就像吃了美味佳肴再去吃糠咽菜,没有一点口味。”通过读书这件事来表现她的高雅及对文学的热爱。她写得很多,其他几段也很精彩。  生14:我的同位写一位“包租婆”,非常生动。“她趿拉着鞋,双手叉腰当街骂起来,嗓门大得隔五条街都能听见,语速也极快,劈里啪啦像下冰雹一般。骂到激动处,口水四溅,一脸横肉凸显出来,还不停地抖动,愈发狰狞。”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真实再现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值得我们学习。  师:写人物还可以多用一点修辞,也会使描写准确生动,大家可要记住哦。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凸显人物个性。从同学们所写的片段来看,大部分写得还是不错的。能选取个性化事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有的同学还恰当地使用了修辞,这些都很必要。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方法”不是一切,要刻画好一个人物,还要立足于生活中的仔细观察和思考,要做有心人。要让大脑记录下生活中那些特别的细节。这样,作文时才有话可写,也才能写得好《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教学设计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师范学院 岳春柳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现个性。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能力。【教学重点】  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教学难点】  加强用语言展现内心的表达能力。【教学要点】  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现个性。【授课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世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吗?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也各不相同,更不用说人在外貌,服饰上的区别了。成功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关键,不在于文字表现的技巧如何,而要在捕捉人物的个性特征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有发现生活的眼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表达交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二、讲授新课   1、如何理解人物的个性?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  2、过渡:我们扬起记忆的风帆,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作品,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名家笔下哪些人物最有个性?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归纳:这些人物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这些作品表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运用学过的知识比较与归纳材料一、二中生动的人物描写体现在哪些方面?(给学生发相关材料并按材料讨论)    归纳:对动作、神情(肖像)、心理的描写;写细节等。   ⑴ 肖像描写:    ① 什么叫肖像描写?      人物的肖像是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肖像描写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 描写人物肖像有哪些方法?具体怎样描绘?      工笔细描:看材料《复活》片断讨论。      对比描写:鲁迅《祝福》中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人物地外貌特征,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从而揭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突出了主题,这就是作者笔下凸显人性的闪光点。      速写勾勒:速写,即“用简括有力的笔墨描写人物面貌与生活场景”。(让学生看材料概括,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⑵ 语言描写:     语言反映人物的个性,什么人说什么话,“言如其人”    ① 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应该紧扣人物的哪些方面?      身份、年龄、工作、性别和性格等。    ②  像刚才所说的一样,世界上没有一摸一样的人,而事实上就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树叶一样,谁能就以上因素来举些例子呢?      设想一下:假如你生病了,你身边的人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关心你?譬如老师、父母、同学等等。      (学生展开畅叙所谈,言之有理即可。)      归纳:以上因素在人物语言表达中是综合体现的,所以在写作时必须周密思考,使人物语言体现的人物性格更丰富,更有立体感。   ⑶ 行动描写:     茅盾先生曾说:“人物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我们在写作文时,应当注意描写最能揭示人物本身的独特性格的,最合乎人物地位,身份的动作,从而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行动描写要注意哪些方面?     ① 选择具有代表性,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行动来写。如《守财奴》中的老葛朗台的性格特点。    ② 要善于选择具有表现力的动词,把人物的行动准确传神地描写出来。   ⑷ 侧面描写:     写作不仅可以从正面对人物加以刻画,也可以通过周围各种不同人物的眼看,嘴讲等方式,从侧面起到烘托某个特定人物的作用。     (请学生欣赏片段《茶花女》,《红楼梦》,教师归纳。)     归纳:这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王熙凤的肖像写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展露无余。三、扩展延伸  请学生观察油画《父亲》,并结合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说说其人物的个性。  (学生自圆其说,突出人物的个性即可。)四、课外作业  认真观察你周围的某一个人,捕捉其人物的特征,展现人物的个性来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提示:要选取恰当的事例,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人物在某个方面的性格特征,要突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五、课后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从肖像,行动,语言等描写凸显人物个性,而这些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善于表现人物的个性,文章才能打动读者,希望大家写出“人人胸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独到,新颖之佳作。六、板书设计  (略)七、教学后记   本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教与学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目标的泛化,训练的芜杂,一度为人诟病,新课标的推出并未真正意义上解决作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本课我拟从作文教学人性化设计出发,发掘作文本质,提升作文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用人性化作文教学唤回学生的本我与个性,在放飞思想与情感的同时找回原来就存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以写作促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实际上在全面推行教改的今天,考察当前常态下的作文课,较之于阅读教学,似乎改观不大。作文教学有纲无“本”,目标泛化,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体“决策”。概而言之,多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统得过多、过宽、过死:布置题目“一言堂”,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选择的自由;作文指导“一窝蜂”功利性很强,教师喜好“引路”,强调作文套路,期冀作文捷径;批改作文“一支笔”,以教师自身阅历和好恶来代替学生的阅历和好恶,以教师的一孔之见代替学生的想像和发挥,以致作文课严重地脱离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甚至让学生做“无米之炊”,“无病呻吟”。只好见文不见人,假话、空话、套话,甚至于抄袭泛滥成灾。事实上,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局囿,哪有厚实的创作“土壤”,一些值得关注的写作主体的“意识流”往往遭到排斥。  我力求学生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我有个温馨提示:要写其本人具有为人所瞩目的人性光辉——容易出彩;多读,多积累,多运用是前提。情字当先。这类文章这所以动人除材料的丰富和新鲜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情动人。写作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方向,避免无序写作、空耗精力。但是任何写作的成功必须建立在艰苦训练的基础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作文指导之初的情感基调定得准。在只有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油画,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我让学生自己感悟,通过点拨,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效果很好。  在这堂课上,我给学生范读的材料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这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精神的愉悦)。  古人云:“世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作文如此,教师命题也如此,应紧跟时代步伐,略有超前意识,洞察人间世相,关注社会进步,做到胸中有乾坤,笔底有波澜,才会时时有新题、妙题命出。对世事人情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是命不出新颖的题目,因而也是无法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来的。教师脱离生活地命题,学生没话找话地作文,讲评则是年复一年地言作法、言技巧。  安徽省淮北市高级实验中学 王玉蓉 王 峥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用典型材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3、学习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个性凸显人物的几种写人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凸显人物的个性。【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学习写人。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  明确了写人文章的表象和实质之后,我们还要知道写人难在那里?“类型化”、“脸谱化”、“千人一面”的文章好吗?不好,因为“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所以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就是要凸显笔下人物的独特个性,尤其是人物美好的人性。 二、话题探讨  什么是优美的人性呢?让我们来看下面一篇作文片段,思考:文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有那些品质?父亲,我爱您  父亲,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没工作在家,您一个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日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养家,可您从不厌倦。那日,您下岗了,妈妈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道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父亲,我亲爱的父亲。您走到妈妈身边,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您早出晚归,靠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您重新开始,在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每次看到您(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坚强。   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动词、(形容词)、副词  文章通过细致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写出了一个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的父亲形象。刚毅坚强、毫不屈服等都是父亲身上闪光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优美人性的表现。  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例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正直敬业、乐观向上、忠厚勤劳、幽默风趣、富有爱心、为人谦和、朴实善良、同情弱者、真诚守信等等。我们写人就是要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描写人性的光辉。 三、写法借鉴 怎么在写作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呢?  1、如何选材:   ⑴ 平面人物的选材:     平面人物的选材,就是选取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所选取的性格特征不吻合的一律摒除。     借鉴实例:巴尔扎克《守财奴》。    ① 争夺梳妆匣: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② 临死抓金子: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以下最后的努力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冰凉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两件事共同反映了人物的一种个性:守财奴的贪婪。   ⑵ 立体人物的选材:     立体人物就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     借鉴实例一:《世说新语》。      王蓝田心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之,仍下地以履齿辗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     人物个性:既写出人物急躁的一面,又写出他自制忍让的一面。写出了人物的丰富性、复杂性。     借鉴实例二:《我的爷爷》。     “爷爷,我走了。”我说道。“娃,你等等。”爷爷一手撩起衣角,另一手往腰兜里插,许久,爷爷颤颤地从兜里拿出了一大叠钱。“娃,”他整了整手里的钱,说道,“这里刚好200元,你拿去,可要好好读书呀。”“不,爷爷,我不要。”我打量着爷爷,他(憔悴的)脸显得更加黑瘦,手上的褶皱更加明显。爷爷又一次把钱塞在我的怀里,“娃儿,拿着,你要珍惜呀。”我接过这沉甸甸的钱,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爷爷——”     我家穷,父亲老早去当兵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爷爷张罗。抽烟是爷爷唯一的嗜好,也是他打发烦闷的一种方式,可为了节省钱,他连划一根火柴也舍不得。     一次,爷爷烟瘾上来了,拿着烟草,用纸条一裹。“爷爷,给你。”我顺便把火柴盒递了上去,爷爷笑了。“傻孩子,那多浪费啊!”说着爷爷从烟盒上撕下一个白条,靠近油灯,接上火,白条卷了起来。白条上的火焰并不那么旺,烟又不那么好点,火焰儿慢慢地向手边靠拢,爷爷使劲地吸着,已经烫手了,爷爷全然不顾,依然使劲地吸着。烟呀!你快点着呀!直到烧着爷爷的手,烟才点着……     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动词、(形容词)、副词。     人物性格:爷爷送钱体现了爷爷对孙儿的爱,爷爷舍不得用火柴反映了爷爷生活的节俭,不同的事件从不同角度反映爷爷的性格。  2、如何描写:   ⑴  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方法初探: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遂。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无数少女少妇的望穿秋水;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蓝衣少年》幽幽的眼睛……     课堂练笔:以《眼睛》或《……的眼睛》为题写一个特写。   ⑵ 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借鉴实例:《儿子眼里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的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赏析: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作文也可以经常运用心理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借鉴实例:吴敬梓《儒林外史》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中似一日。——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手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一垂,登时就没了气。    写作误区: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些看起来好像不影响叙事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文章生动自然并且有深度,内容也会很充实。而大家写叙事写人的文章最大缺点就是把文章写得流水账一样,“今天我晚了一点起床,把单车骑得飞快去上学,突然‘砰’的一声胎爆了,只好去补胎,迟到了,被老师罚跑了两圈,今天真倒霉!”,根本没有什么细节,甚至连最基本的详略都没有。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大家可以看看,鲁迅在小说《药》中的环境描写:    借鉴实例:鲁迅《药》。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赏析: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楔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互相烘托,比如写一个热闹的聚会和朋友兴高才烈的言行及笑脸;同样,也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进行对比烘托,同样是写一个热闹的聚会,你也可写发现为聚会不停忙碌的母亲白发又多几根。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有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其实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的也是这个道理。  3、文章结构安排:凤头猪肚豹尾。 四、写作练习  到街道、市场观察买货的、推车的、修鞋的……抓住某一个人特有的肖像、语言和动作,把他的个性写下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