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精品》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扬州慢精品》PPT课件

ID:846720

大小:666.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唯孤烟故见帆花人长远三西江影月辞天碧下黄际空扬鹤流尽州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广陵——扬州——李白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常常浪迹江湖@、走寄进食诸词侯人,是—一—名耿姜介夔清高的雅士。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人都极为推重,名声却震耀一世。江湖雅士曾自言“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周密《齐东野语》)。 “扬州慢”,既是词牌又是词题。扬州——词的内容慢——慢词(曲调舒缓) 南宋的乱世词心 学习目标:1、领悟词的主旨和词人的思想情感2、品味语言,了解对比手法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杜郎俊赏,竹西佳处,算而今重到须惊。解鞍少驻初程。纵豆蔻词工,过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诵读提示:尽荠麦青青。难赋深情。慢词——曲自胡马窥江去后,二十四桥仍在,调舒缓、吐字波心荡,宜慢、稍长。废池乔木,内容——深冷月无声。犹厌言兵。沉、悲切而富念桥边红药,渐黄昏,有情感。年年知为谁生!词韵——平清角吹寒,仄有别、节奏都在空城。分明。 自学指导(一)1、朗读词作,结合注释疏通词意。2、在词作的序言中,作者提到: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你能找出哪些对比,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测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开篇便点明扬州是淮左著名的都城,竹西又是这著名都城中名胜所在,吸引着作者驻足观瞻。在这里解下马鞍,小住停留,这是远行中开始的一段路程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竹西亭已不复存在了,眼前只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哪里还有什么绮丽风光,处处亭台楼阁的十里长街,这里的居民大多数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了,景象显得无比萧条,今昔的巨大反差让人丧乱之感顿生。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没有直接写战争,而是以“胡马窥江”来写金兵的南侵,含蓄委婉。着重写战争后,以战后之景衬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名城被毁、风光不再已是其次,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才是最难抚平的。战乱造成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痛让人们极度痛恨战争,但作者却没有写人们如何痛恨战争的,而仅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来写废池与古树都“犹厌言兵”,物尚如此,人何已堪?无限伤乱之语尽现无限伤乱之情 •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天气渐渐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行人感到阵阵的寒意,号角声不断地在劫后的空城上回荡,以号角之声来衬托空城的孤寂,更让人感到凄凉静寂 •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是最欣赏扬州的诗人,他歌咏扬州的诗篇,表现出了卓越的鉴赏水平.杜牧眼中笔下的扬州是何等的繁华绮丽,他又如何能想到曾经盛况至极的扬州会变成今日这般荒凉冷落,即使杜牧重回扬州也会愕然震惊的 •6“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才华横溢,但纵有赞美“豆蔻’芳华的精工丽词,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能,恐怕面对今日的扬州之景,也难有当年的兴致和情思了。杜牧当年写“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那样春风得意的文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的心情 •7“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所谓物是人非莫过于此。“二十四桥仍在”而吹箫之人安在?杜牧曾有《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写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仍然存在,可如今再也听不到美人吹箫的声音了,。作者徘徊亭边,凄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桥下江中波涛激荡,显得十分清冷、空寂。“桥”虽在而“玉人”不在,水波空自荡漾,唯有“冷月无声”当年遗踪全无,唯有满目萧瑟之景,满腔悲怆之情。 •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想那桥边的红芍药,现在已经无人有心情来欣赏它们了,可是它们还是一年一度地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它们究竟是为谁生长为谁开呢?这桥边盛开的红芍药或许也曾是一景,让人流年往返。可是战乱之后,死的死去,生的逃亡,纵有留下的,恐怕也无赏花之雅兴了。花依然红艳,却无赏花之人,美景被白白辜负了。战乱让花不知为谁而生,那人呢?纵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难免“年年知为谁生”的命运 上片“名都”与“空城”、“春风十里”与“荠麦青青”对比;下片以杜牧当年写扬州风月繁华,与今日扬州的冷落萧条对比。今昔对比,既概括又鲜明,艺术感染力极强。 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本词写作时间时距完颜亮南侵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思想感情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的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 自学指导(二):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就是化用前人诗句,你能找出它们是哪些吗?为什么词人要化用前人诗句?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测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纵有杜牧那样的才情和风流,置身今时今日的扬州,恐怕也难以他那风流旖旎的情怀了。那么,我还能说什么呢?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凄清冷落。 年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已成空城,更何况国难未息,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叹,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补充:“春风十里”:由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荠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了强烈反差。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暮色降临,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唐朝,扬州有内城和外城,商业繁华、景致优美,杜牧曾赞美道:“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而今仅剩一座空城,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4.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到杜牧的诗句?【提示】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诗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面对如此萧条、寂寞和冷清的扬州,词人抚今追昔,忽然间沟通了唐宋两个时代和空间,想起了杜牧诗中描写扬州繁盛的情景,用凝重的词语,通过今昔鲜明对比,表现扬州的昔盛今衰,从而表达“黍离之悲”。 4.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到杜牧的诗句?【提示】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诗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面对如此萧条、寂寞和冷清的扬州,词人抚今追昔,忽然间沟通了唐宋两个时代和空间,想起了杜牧诗中描写扬州繁盛的情景,用凝重的词语,通过今昔鲜明对比,表现扬州的昔盛今衰,从而表达“黍离之悲”。 昔日:名都、佳处对比对战争今日:十里春风、荠麦青青的厌恶扬与痛恨,州对昔日(正面渲染黄昏、清角繁华的凄追忆和清怀念,废池乔木、犹厌)对今日山河残杜郎重到须惊破的哀侧面烘托思。冷月无声、红药、年年为谁生 当堂训练:背诵全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