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学习目标1、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偏义复词,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用法。3、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4、掌握《孔雀东南飞》的表现手法:叙事与抒情的密切结合,曲折而完整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铺陈排比的描写手法,托物起兴的开头,浪漫主义的神话结尾。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字。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归愚)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即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人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称为“乐府”或“乐府诗”。汉代乐府民歌,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主要作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东门行》,《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上邪》,《江南可采莲》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东汉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与仲卿双双殉情。
2、按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理清全诗情节,为每部分拟一小标题。开头(1)起兴,托物寓情兰芝被遣(2)(开端)夫妻誓别(3-12)(发展)兰芝抗婚(13-23)(再发展)双双殉情(24-31)(高潮)告诫后人(32)(结局)
3、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阅读第9段,刘兰芝的“严妆”表现她怎样的思想品格?表现刘兰芝的自尊、外柔内刚。说明她沉着、镇静。
“夫妻誓别”这一情节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再次强调了这对新婚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3、太守迎娶的豪华排场对塑造刘兰芝形象有何作用?1、显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对爱情专一。2、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刘、焦的悲对照,强化悲剧性。
1、诗中有两段诗句几乎完全一样,请找出来,简析这种繁笔(不厌其烦,细加描述)的作用。——突出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暗示被遣毫无道理。人物形象分析——刘兰芝
3、读第10段,比较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表现兰芝的什么性格特点?试作简要分析。对婆婆:突出其倔强貌似谦卑,实含激愤不平之意有修养,识大体并没出口伤人对小姑:心地善良,“知礼节”。
4、刘兰芝“仰头”答复兄长的一段突出她的什么性格特点?刚强、自重,对兄长的为人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命运不抱任何幻想。
5、兰芝投水,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忠于爱情,勇于反抗。
总结:兰芝形象形态美足头腰耳指口步精妙世无双品质美勤劳:兰芝自诉善良:与小姑别知书达礼:与婆婆别精神美反抗性焦母兄长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焦仲卿: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对母亲: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一个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的叛逆形象。
依据以上方法,重点阅读3-7段,11段,19段,25段,27-29段,31段,试分析焦仲卿、焦母、刘兄三个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焦母: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同时也存在真挚的骨肉亲情。封建家长的代表。刘兄:性行暴戾、尖酸刻薄、趋炎附势、冷酷无情。
最后一段“魂化鸳鸯”的描写有何作用?以此结尾,表达了诗人浪漫主义的想象。不仅照应了开头,而且寄予了人们追求恋爱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鲁迅1.这首诗中美好的东西是什么?讨论探究2.这么美好的爱情,被谁撕毁了?3.“焦仲卿的软弱消极是导致悲剧的一个原因”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思考:
悲剧产生的原因?性格的悲剧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威迫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
社会的悲剧在当时,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子,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妹妹,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以致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琬悲痛欲绝。风流千古孤鹤轩前,那一方新砌的残垣断壁,承载着这个园内的不老的传说。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课外拓展: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陆游在追叙今昔之异;昔日的欢情,有如强劲的东风把枝头繁花一扫成空。别后数年心境索漠,满怀愁绪未尝消释,而此恨既已铸成,事实已无可挽回。下阕改拟女子口吻,自然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眼前风光依稀如旧,而人事已改。为思君消瘦憔悴,终日以泪洗面。任花开花落,已无意兴再临池阁之胜。当年山盟海誓都成空愿,虽欲托书通情,无奈碍于再嫁的处境,也只好罢了。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钗头凤世情淡薄,人情险恶,黄昏时分更著风和雨,花易衰败落下。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致使泪痕仍在。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寄给对方,究竟要不要这样做?我倚栏沉思独语。唉,难啊,难啊,难啊!我们两人已经天各一方,现在也再不是从前的婚姻美满,梦魂夜驰,积劳成疾,已成病魂,仿佛像秋千上的绳索无所依托。夜晚角声响起,凄寒哀怨,长夜将近时分,心中愈感烦闷。但我不敢流泪伤心,怕人问,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既然我们纯洁高尚的爱情不被允许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瞒吧,瞒吧,瞒吧!唐琬
昼夜时辰五夜五更时间黄昏甲夜一更19——21人定乙夜二更21——23夜半丙夜三更23——1鸡鸣丁夜四更1——3平旦戊夜五更3——5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古今年龄对照:成年:男20岁,弱冠;女15岁,及笄。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花甲(耆):60岁古稀:70岁耄耋:80—90岁期颐:100岁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日。2、人日:正月初七日。高适:“人日题诗寄草。”3、灯节(元宵节、上元):正月十五日。朱淑贞:“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4、社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杜甫:“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5、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6、端午: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7、七夕(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用针作各种游戏。8、中秋:八月十五日。9、重阳节:九月九日。10、除夕:一年最后一天晚上。
解释加线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晚上7点到9点夜里9点到11点
时代昼夜周日出食时隅中中日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汉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鼠丑牛寅虎现代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23-11-33-5
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理解下列互文句
古汉语知识总结
“相”字的用法:一是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1)及时相遣归(2)久久莫相忘(3)嬉戏莫相忘二是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1)会不相从许(2)还必相迎取(3)誓不相隔卿(4)誓天不相负(5)不得便相许三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1)好自相扶将(2)蹑履相逢迎(3)怅然遥相望(4)登即相许和(1)相(xiāng),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
(2)相(xiāng),副词,表示互相、彼此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六合正相应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
(3)相(xiàng),名词,相貌;宰相,丞相。如:①儿已薄禄相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相(xiàng),动词,仔细看,审察;辅助,帮助。如:①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韩非子·说林下》)②乐桓子相赵文子。(《左传·赵公元年》
形形色色的“自”一、代词,意为“自己”(1)亦自缢于庭树(2)举动自专由。(3)汝岂得自由!(4)进止敢自专?(5)不图子自归。(6)不迎而自归。(7)那得自任专!(8)自挂东南枝。二、代词,意义犹“其”。(1)自名秦罗敷。(2)自名为鸳鸯。三、介词,意为“从”、“自从”。(1)自君别我后
四、语气副词,意为“本”。(1)我自不驱卿五、时态副词,意为“已”、“已经”。(1)本自无教训六、时态副词,意为“即”(1)自可断来信七、连词,意犹“而”(1)葳蕤自生光。八、助词,与他词组合成词组。(1)好自相扶将。“好自”即“好好地”。(2)物物各自异。“各自异”即“各异”
见一、动词,见面①相见常日稀(见面)②黄泉下相见(见面)二、指代性副词,相当于“我”③君既若见录(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④府吏见丁宁(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三、表示被动,相当于“被”⑤渐见愁煎迫(“被”)
偏义复词:(有些词语两词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词之意,另一个词弱化。这种现象叫复词偏义。)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其日牛马嘶婆婆劳作马哥哥母亲
古今异义可怜古义:可爱,例如:可怜体无比;今义:值得怜悯与同情。守节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例如:守节情不移;今义:指妇女不改变情操。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例如:汝岂得自由;今义:不受束和限制。教训古义:教养,例如:本自无教训;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驱使古义:使唤,例如:妾不堪驱使;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区区古义:真情挚意,例如:感君区区怀;今义:很小。来信古义:来送信的使者,例如:自可断来信;今义:寄来的书信。
处分古义:处理安排,例如:处分适兄意;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便利古义:吉利,例如:便利此月内;今义:方便。逢迎古义:迎接,例如:相逢迎;今义:奉承,拍马。纷纭古义:麻烦,例如:勿复纷纭;今义:多而杂乱。交通古义:连接,例如:叶叶相交通;今义:各种运输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总称。多谢古义:多多劝告,例如:多谢后世人;今义:多多感谢。宦官古义:官宦`做官的人,例如: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今义:太监`宦官。千万古义:无论如何,例如:念与世间,千万不复全;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
通假字“取”同“娶”。例如:终老不复取。“帘”通“奁(lián)”,嫁妆。例如:箱帘六七十“丁宁”通“叮咛”。例如:府吏见丁宁。“冥冥”通“暝暝”,日落。例如:儿今日冥冥。“奄”通“晻”,阴暗不明。例如:奄奄黄昏后。“傍”通“旁”,旁边。例如:合葬华山傍
一词多义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动词)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读wéi)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读wéi)为诗云尔(作,写,动词,读wéi)非为织作迟(是,动词,读wéi)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读wèi)始尔未为久(算,算作,动词,读wéi)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读wèi)
相相见常日稀及时相遣归儿已薄禄相会不相从许还必相迎取好自相扶将蹑履相逢迎登即相许和不得便相许一词多义(互相,副词。)(代兰芝,可译作“我”)(相貌,名词)(代仲卿,可译作“你”)(代兰芝,可译作“你”。)(代仲卿母,可译作“她”)(代仲卿,可译为“他”。)(代亲事,可译作“它”)(代媒人,可译作“你”)
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谢家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适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君意适得府君书适与地平适彼乐土动词,告辞动词,拒绝动词,劝告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适合,依照副词,刚才副词,正好动词,到,去感谢
为为仲卿母所遣十七为君妇为诗云尔非为织作迟阿母为汝求始尔未为久慎勿为妇死举举动自专由莫令事不举举言谓新妇举手长劳劳被,介词,读(wéi)做,作为,成为,动词(wéi)作,写,读(wéi)是,动词(wéi)替,给,介词(wèi)算,算作,动词(wéi)为了,连词(wèi)行动,名词成,办成功发言抬
我自不驱卿本自无教训自可断来信葳蕤自生光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好自相扶将物物各自异自(本)(是)(即)(且,还是)(其)(其)(亲自)(助词,无义)
故大人故嫌迟故作不良计令县令遣媒来便言多令才岂合令郎意(总是,老是)(故意)莫令事不举(官职)(美好)(尊称)(让)
徒留无所施留待作遗施用,动词施舍,赠送,动词施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府吏见丁宁君既若见录渐见愁煎迫看见,动词我,指兰芝被,介词见见面我,指兰芝
应汝可去应之六合正相应零泪应声落以我应他人答复,动词合适,动词随着,动词许配,动词
孔雀东南飞自名秦罗敷逆以煎我怀足以荣汝身便利此月内手巾掩口啼卿当日胜贵千万不复全词类活用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名词作状语,用手巾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名词作动词,取名,名叫使动,使┅┅像受煎熬一样形容词使动,使┅┅受荣华形容词意动,以┅为最吉利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文言句式:1、判断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否定判断)2、被动句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3、倒装句誓天不相负(“你”,宾语前置)君既若见录(“我”,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