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书愤 教学设计

ID:844128

大小: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书愤三维目标1、体会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2、比较阅读,了解陆游诗歌与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之处。3、进一步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难点:了解陆游诗歌与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之处。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班级及时间C2852008年月日星期第节C2882008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内容与步骤背诵杜甫《蜀相》导入新课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朗读背诵书愤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歌鉴赏:1、结合注释通译全诗船:高大的战舰。名世:名传后世。伯仲:兄弟,这里指比肩。 2、知人论世: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爱国诗人。其父陆宰很有民族气节,朝廷南渡后,便回乡著书。陆游自幼受爱国教育,忧国忧民,立下恢复中原壮志。29 岁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先后任镇江隆兴通判、夔州通判、权知严州等地方官,官至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罢官,回家闲居,死年86岁陆游一生坚持抗金,爱国之志始终不渝。一生存诗93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其中抗金报国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风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3、解题:“书愤”者,抒发心中郁愤之情也。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我待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4、诗歌大意: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满怀平定中原的干云豪气。雪夜驾高大战船巡视瓜州渡口,秋风里驾驭铁甲战马收复大散关。胸中徒有塞上万里长城,自认可以保土卫国,只可叹镜中两鬓白发早生,国未复,民流离,壮志难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名传后世,千百年来谁能与之比肩。 5、鉴赏点拨:赏析:(1)、表明南宋人民有能力保护自己国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是61岁时所作。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始终未能实现。首联中的“世事艰”反映了怎样的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颈联中的“空自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尾联中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诗人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3)抒发了他蹉跎岁月、壮志未酬的感慨。(4)诗人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5)起句“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愤”是贯穿全诗的意脉。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出师表》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比较赏析:1、《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明确:这两首诗都写于1186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知严州军州事。《书愤》这首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全诗以“愤”为意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陆游去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在临安写的。这首诗的首联表示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并透露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用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呈现一个极闲适的境界,却在背后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牢骚。尾联是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可见,在内容上,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近似杜甫的话,这首诗更近似苏轼的一些作品,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2、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如《病起抒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感秋》“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明确: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急之境地。陆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己任。而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最为陆游所钦慕,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写咏诸葛亮的诗。 3、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明确:《书愤》和《蜀相》有相似之处,要说不同,要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功立业。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和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写自己的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可见,两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