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
加入VIP免费下载

《念奴娇·过洞庭》

ID:827836

大小:1.97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过洞庭念奴娇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乌江人。南宋前期爱国词人。主张恢复中原,反对隆兴和议,两度被劾罢官。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他罢官北归,路过洞庭湖,写下这首著名词篇。 作者简介张孝详的词多以抗金为主旨,气势豪迈,淋漓痛快,在南宋初词坛影响较大。也有写景寄怀之作。留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先生长短句》。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平事迹1、政治仕途:甬上第一状元“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捷于文思,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能诗善词,尤工乐府,精于书法。”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2、感情经历:与李氏的爱情悲剧作者介绍 念奴娇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豪放词风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词风特点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又遭到毁谤而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七月由桂林北归,一路泛湘江,过衡阳,登衡山祝融峰,自长沙经湘阴,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的“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文《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作品背景 上阕着重写景,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这首词把重点放在抒发内心情怀上,突出描写了自我人格的高洁。内容述评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风平浪静、秋高气爽、玉宇澄清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湖水明净光洁,比喻、夸张、对比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澄澈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杜甫《屏迹三首》其二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词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种美妙体验难以言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襟怀坦白,玉洁冰清,光明磊落,“一片冰心在玉壶”“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词人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词人高洁人格的象征。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现实:自己虽遭贬,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拿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请天地间万物作宾客,陪我纵情豪饮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豪迈!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作者此时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忘情地扣舷独啸,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今夕何夕”呼应前面的“近中秋”。 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词的上阕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此首月夜泛洞庭作。写水光月光,上下澄澈,境极空阔。而胸襟之洒落,气概之轩昂,亦可于境中见之。“洞庭”两句,言湖中无风。“玉鉴”两句,言湖面之广。“素月”三句,言月光映水之美。“悠然”两句,收束上片,言泛舟之适。下片,写月下之感。“应念”三句,言中心之纯洁。“短发”两句,言夜深湖冷。“尽吸”三句,言湖上豪饮。末句,言湖上独啸。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 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通篇景中见情,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艺术赏析 姊妹篇:《观月记》张孝详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