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课题《小猴子下山》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设计课题《小猴子下山》

ID:818345

大小:272.4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实用标准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一、教材分析:《小猴子下山》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一主题展开学习。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从而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习过童话故事,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喜欢童话故事,通过课外阅读有了一定的积累。存在不足: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引导学生故事所带来的启示。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表示动作的词。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和叙述故事。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教学重点:了解表示动作词语的不同含义,并学会运用。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四、教学过程: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根据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了环节一:激趣复习、明确目标。环节二:聆听故事、整体感知环节三:朗读故事、走进文本环节四:演中感悟、总结全文环节五:领悟故事、德育升华环节一:激趣复习、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那请开动你的小脑筋,来猜猜这个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打一动物?)生:猴子。师:(出示图片并出示手里的图片猴子)你们可真聪明,那你知道哪些有关小猴子的故事呢?生:猴子捞月亮;真假美猴王、西游记……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啊,我们就学习一篇与猴子有关的故事,大家齐读课题,生:小猴子下山。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写这个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呢?生:有。师:之前我们学习了本节课的字词,那谁能帮帮这个小猴子摘下这些桃子呢?请小组回答。设计意图: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通过猜字谜、游戏的方式复习旧知,既很好的巩固的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环节二:聆听故事、整体感知师:小猴子为了感谢大家,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愿意听吗?在听故事的时候,你要思考一个问题:小猴子下山去了哪些地方?生:学生听故事,结合图片安排小猴子先后去的地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故事,对故事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并结合图片的形式对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环节三:朗读故事、走进文本师:同学们,小猴子先走到了一块玉米地里,那它看见了什么?生:玉米(教师进行粘贴)师:谁能说的更完整些?生: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师:说的很完整。奖励一颗星星。师:那小猴子的心情怎样?生:非常高兴。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非常高兴—“非常”。师:你真会读故事,(及时奖励)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生:图片中,小猴子的表情是非常高兴的。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及时奖励)我们可以借助图片的形式帮助我们了解故事的内容,掌声送给这个会学习的同学。师:小猴子是怎样做的呢?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生: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师:这里有2个动词,一个是掰,一个是扛。掰这个词语,你怎么记住的。生:加一加的方法;编创儿歌。(两手分开就是掰)及时奖励。师:除了掰玉米,我们还可以掰桔子,加上动作一起掰、掰面包,你还知道掰什么?生:掰香蕉、掰馒头……边做动作边说。及时奖励。师:小猴子掰了一个玉米,就扛着往前走,扛是扛在哪里?生:肩膀上。师:那我们还可以扛什么?生:扛大米、铁锨……师:小猴子下山来,看到玉米非常高兴,我们朗读也应该把小猴子内心的高兴读出来,谁来读读?生:听出了你内心的喜悦;师:谁能加上表情再来读读。生:朗读。师:从你的表情、语言中体会到了小猴子的高兴。给你加一颗小星星。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朗读,那你们当小评委,我读完之后,你们来评价一下好不好。师读,学生评价。师:谁来点评一下我的朗读。生:老师,你读的非常好!师:好在哪里?生:你读的有感情,表情和动作都有。师:谢谢你的表扬,点评的可真到位。那谁能带着感情、带着表情和动作再来读一读呢。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生:朗读。(教师及时奖励)。师:小猴子除了看见玉米,还看见了什么?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用()标出小猴子还看见了什么?生:学生自主完成。师:谁想来贴一贴啊。生:学生通过贴图,了解小猴子看见的东西。师:你读得非常认真,你又为你们小组赢得一颗星。看见桃子、西瓜和小兔子,小猴子又是怎样做的呢?用“”画出来,并从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小组合作完成!生:学生合作完成并回答。看见这桃子—小猴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小猴子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小兔子—小猴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师:这三个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的动词。生:扔。师:除了扔玉米,那我们还可以扔什么?生:扔垃圾、扔果皮。师:你来看看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生:摘。师:我们还可以摘什么?生:摘苹果、摘草莓。师:小猴子看到这些,心情很高兴,我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生:生朗读。(及时奖励)师:谁想评价一下。生:她读的很有感情;有动作;并引导学生指出不足。(及时奖励)。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师:老师手中还有一个抱和捧,你觉得把捧、抱放在哪里?生:捧放在桃子后面,抱放在西瓜后面,捧的是比较小的西,抱的是比较大的东西。师:你回答的真精彩,给你加上两颗星。我们除了捧桃子,还可以捧什么?生:捧花生、捧瓜子、捧水……师:那抱呢?生:抱娃娃、抱被子……所以在运用动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准确的运用。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会搭配吗?生:边说边操作电子白板,选择正确的词语,摘苹果、扔果皮、扛铁锨、抱娃娃。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吗?我们一起读一读。生:学生齐读。师:此时小猴子的心情怎样?生:很伤心。师:为什么?生:因为,它去了这么多地方,也看见了很多东西,但还是空手而归。师:故事读完了,我们把这个故事叙述一遍吧。生:五位同学根据提示叙述故事。(教师及时奖励)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进一步走进文本,很好地发挥了朗读对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的作用。环节四:演中感悟、总结全文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师:故事叙述完了,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好不好,谁知道怎样才能把故事讲的精彩呢?生:讲故事声音要洪亮、带上表情、动作。师:一看你就是讲故事大王。那下面小组之间把这个故事讲一讲,一会请同学们来展示。生:小组之间讲故事。师:哪位学生愿意展示一下。生:生带着头饰表演。(教师及时奖励)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在演中领悟文本,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走进文本,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五:领悟故事、德育升华小猴子去了这么多地方,看见了玉米、桃子、西瓜、兔子,最后为什么还是空手而归。生:因为小猴子三心二意;小猴子半途而废;小猴子心中没有目标……。师:那在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呢?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生:不能三心二意。师:只有一心一意,心里有目标,我们才能成功。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心有目标的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吧……生:学生观看。师:孩子们,爱迪生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发明家,就是因为心中有目标,并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小猴子在回家的路上特别伤心,他决定明天再下山,他是否能吸取第一次下山的教训呢,请同学们课下,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续编故事,可以是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讲一讲。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小猴子的故事,可以阅读《猴子的日子》这本书。想了解给更多的童话故事,推荐阅读《格林童话》,我们利用晨说分享同学们心中的故事。我们看看本节课获得星星最多的小组是哪一小组?颁发课堂小明星的激励卡。今天的故事分享会到这就要和大家说再见啦,下课……设计意图:从小猴子空手而归,让学生总结其原因,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做?结合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做一个心有目标的人,从而很好的起到语文学习中德育性的渗透。本节课分组学习,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更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小猴子下山五、板书设计可爱又大又圆文档大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