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说“木叶”》教案

ID:804323

大小:3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说“木叶”》教案河南省睢县回族高级中学刘广文教学目的1筛选内容要点,把握全文内容,学习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知识。2学习文中运用的归纳、比较等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水平。3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学习诗歌鉴赏的知识和方法。教学难点运用知识,借鉴方法,进行诗歌鉴赏练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语诗歌语言与生活语言是不完全等同的。在生活中,“看”与“见”词义是一样的,但在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它们的意思就不同。它们的区别在哪儿?同样,诗歌里的月亮与现实中的月亮也是不完全等同的。你知道哪些写到月亮的诗句?这就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此,当代著名学者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里,以“木叶”这个意象为例,作了形象而透彻的讲析。作者说:“诗歌语言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就让我们沿着这句话指引的方向,走进《说“木叶”》,走进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世界。二筛选内容要点1.作者发现了诗歌语言中一个什么现象?(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多用“木叶”甚至“落木”而极少看见用“树叶”或“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落叶”。)2.作者比较后认识到,树叶与木叶的区别关键在“木”字。作者进一步分析认为,木与树比,形象上有两点不同的特征。试从文中筛选出来。(1木空阔,含有落叶的因素。2木颜色透着黄色,触觉上有干燥感。)3,那么,树叶与木叶的意味有什么不同?(树与叶形象一致,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木与叶形象上不一致,使人联想褐黄干燥的树干,而很少会让人想到树叶。)4落木与木叶,落木与落叶形象意味有什么不同?(落木比木叶显得更空阔,它连“叶”这一字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木叶”则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落木比之落叶,则有干燥之感。小结:原来,这里的奥妙在于文字的细微差异带来的是意境、意味的不同。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三运用暗示性知识,鉴赏诗歌。1举例示范。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为例,重点指导:屐齿暗示春雨,苍苔暗示人迹罕至,环境幽静。小扣、久暗示诗人心情宁静。“出”字暗示诗人的惊喜,“关不住”暗示诗人的愉悦。2实例练习你能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读出哪些暗示性信息?(提供背景:陆游写作《临安春雨初霁》时在家乡闲居六年之后又应诏来到临安等候任命。当时作者已62岁。)点拨:可从小楼深巷、春雨杏花、一夜明朝三方面来体味。明确:这里有对春天到来的欣喜,有对未来的希望,有对流光易逝的感叹。三借鉴方法,作鉴赏诗歌练习。本文可谓精微独到,作者何以就能发现“诗中多用‘木叶’”这个现象,然后又作出这样细致的辨析呢?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归纳和比较的诗歌鉴赏方法。1学习借鉴归纳法。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引导学生注意第四自然段“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这里作者运用的是归纳法。归纳法就是从众多个体中概括出共同的属性或一般的规律。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它们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请学习借鉴课文运用的归纳法概括“柳”在古典诗词中一般有什么共同的内涵。出示王维《渭城曲》、王之涣《凉州词》、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等十首诗,引导学生归纳柳隐含的感情色彩。(惜别怀远)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包括生活常识暗示和文化心理暗示。文化心理暗示与文化传统有关。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2学习借鉴比较法。引导学生注意第四自然段“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观了。”这里运用了比较鉴赏的方法。通过对比,找出异同,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对象的认识。试比较课后问题二的三首诗词,辨析它们抒发的情怀有什么不同?(补充背景:王安石《梅花》写于晚年被罢相后独居金陵时。陆游《卜算子咏梅》写于陆游因力主张浚用兵,屡受谗毁而被免职后。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国内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国外反华势力猖狂。)点拨:可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处境,梅的感受感情,最后比较作者的情怀。四结语本文以“木叶”为例,阐发了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质。作者说,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丰富的资源最快的更新优质的服务诚信的运作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但愿我们能够对诗词也愈来愈“敏感而有修养”,以便更好地走进古典诗词诗意美的世界。五作业课外搜集更多写“梅花”的诗词。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