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a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故都的秋(a卷)

ID:794252

大小:1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故都的秋(A卷)一、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混为一谈(hùn) 混沌状态(hùn) 拓本(zhè)B.着着布衣(zhù)描写细腻(nì)萧索(xiāo)C.点缀生活(zhuì)折耗很大(shé)落蕊(lěi)D.精神颓废(tuí)啼笑皆非(tí)恬适(tián)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比喻)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4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6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6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2.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片断,回答1-2题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1.文中画线部分在表达方式上属于_____部分,这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不能自已”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6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1.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请指出其本体和喻体。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6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参考答案一、1.选D A项,“拓”应读tà;B项,“着”应读zhuó;C项,“蕊”应读ruǐ。2.选B A项无对偶,无比喻,C项无比喻,D项无对比。  二、1.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2.北国之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3.写江南之秋不能令人满足,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是为更好地表达北国之秋令人神往。4.指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三、1.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2.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3.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四、1.属议论部分,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2.“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表明了对于秋天的热爱,不是以自己的感情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喜爱之情。五、1.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2.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6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备考伴侣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3.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第6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