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劝学》、《师说》练习

ID:792048

大小: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劝学》巩固及拓展性练习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zhòng)参省(cān)锲(qì)跬步(guǐ)B.輮(róu)槁(gǎo)暴(pù)螯(áo)骐骥(jì)C.虽有槁暴(yǒu)砺(lì)驽马(nǔ)蚯蚓(yǐn)D.生非异(shēng)须臾(yú)镂刻(lóu)闻者彰(zhāng)2、下列句中加黑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4、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C、君有疾在腠理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5、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先达德隆望尊。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6.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C.镂金(lóu)弩马(nǔ)生非异(xìng)洞穴(xué)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参省乎己(xǐng)7.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须臾(片刻)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跬步(占代的半步)驽马(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渊(深水)风雨兴焉(起)8.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A.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9.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女寄言于母临崩寄臣以大事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兴利除弊夙兴夜寐C.不能十步步其韵奉和一首乃自强步步余马兮山皋D.下饮黄泉中军置酒饮归客日食饮得无衰乎二、阅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心躁也”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0、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雁荡具体而微者。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1、这段文字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说说下面句子各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架,功在不舍。()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坎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2、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6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D、逆境才能成才。13、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有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文: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译文:(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三、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两段,完成问题。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1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16、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17、第二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18、文学常识填空。荀况(约公元前319—前230)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著名的家、家,是先秦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任思想集大成者。在社会伦理观方面他提出“论”,批判了孟子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性善论”,《》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19.“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假设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g.代词,同“尔”,你,你的(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________(3)顺风而呼,声非如疾也________(4)蟹八跪而二螯________(5)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师说》巩固及拓展性练习一、基础题(共15分,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6 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从而师之C.小学而大遗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远矣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散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5分,每题3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却,竟然B.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过其他的人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其皆出于此乎?B.吾未见其明也C.其可怪也欤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6 10.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0分)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分)12.不拘于时,学于余(2分)1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1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1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1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1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分)四、选作题: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有词类活用的请指出。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圣人之所以为圣()3、群聚而笑之()4、惑而不从师()5、小学而大遗()6、吾从而师之()()7、吾师道也()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9、不耻相师()()10、其皆出于此乎?()11、圣益圣,愚益愚()()()()12、或不焉()()13、是故无贵无贱()()14、位卑则足羞()1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6、郯子之徒()17、余嘉其能行古道()1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9、师不必贤于弟子()()20、作《师说》以贻之()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士大夫之族()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③或师焉,或不焉()②吾师道也()④吾从而师之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齐师伐我()(2)之:①择师而教之()③古之学者()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⑤句读之不知()⑥蚓无爪牙之利()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师不必贤于弟子()③不拘于时,学于余()()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 《劝学》参考答案:1、A2、C3、D4、D5、A6.B(A项中“楫”应读为jí;C项中“镂”应读作lòu,“驽”应读作nú;D项中“锲”应读作qiè)7.C(A项中“揉”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8.D(A.强大、势力过大;B.勉强;C.有余,D.健壮,强壮。)9.A(A项,第一、第四句的“寄”相同,皆为“托付”义;二、三句中的分别为“寄居”、“转达”义。B项中的“兴”依次为“发生”、“使昌盛”、“兴办”、“起来”。C组中的“步”依次为“举足两次”、“追随(按照)”、“行走”、“使行走”。D项中的“饮”依次为“喝”、“使喝”(读yìn)、“喝东西”)10.D(例句和A、B、C三句都是定语后置)11.①排比②对偶③对比12.B13.C14、D(A表修饰,用在“跂”的后面,表“望”的情态/转折连词,但。B兼词,于此/陈述语气。C取消短语独立性/定语后置标志)15、C(生——性)16、C(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没有过错)17、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说明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先从正面设喻,接着从反面设喻,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使用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28、战国思想教育儒性恶荀子19.(1)c(2)d(3)f(4)a(5)f(6)b《师说》参考答案一、基础题(共15分,3×5)1、A.(无:无论)2、D.(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有专门学问的人;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跟从并且,今义是一个表示结果、目的的连词;小学:古义是两个词,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是一个名词,指学制的初级阶段)3、B.(B句和例句中的“师”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A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C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4、C.(B项中的“也”都是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A,介词,跟/介词,对于;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D,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5、C.(文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二、课内阅读。(共15分,3×5)6、D.(出人:超出一般的人)7、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8、C.(师道:从师的风尚;则: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9、B.(B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是介词结构后置句,C是定语后置句,D是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10、D.(这个对比,目的在于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0分)11.不通晓句读,不解除迷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注意这两句的句式特点:宾语前置)(3分)12.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注意两个“于”的用法,一个表被动,一个是介词“向”。)(2分)13.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判断)(3分)14.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在我之前出生)还是比我小(在我之后出生)呢?(3分)15.因此无论贵贱,无论年长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3分)16.他和他年龄差不多,学问知识相似,(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3分)6 17.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3分)四、选作题答案:1.(用来------的,------的凭借)(通“授”,教授)2、(------的原因)3、(表修饰)4.(表转折)5.(表并列)6.(意动用法,以之为师)7.(动词,学习)8.(从师)9.(意动用法,以-----为耻)(动词,学习)10.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推测的语气词)11.(名词,圣人)(形容词,圣明)(名词,愚人)(形容词,愚笨)12.(有的)(通“否”)13.(因此,所以)(无论)14.(意动用法,感到羞耻)15.(竟)16.(这些人)17.(赞许)18.(相当于“于“)(知道,懂得)(助词,表停顿)19.(一定)(比)20.(赠送)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