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

ID:771331

大小:15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8-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照题号顺序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商朝设立了“三风十愆”罪,是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 淫风四:货、色、游、略(打猎);乱风四:悔圣言、逆忠直、远耆德(年高徳劭、素孚众望 者之称)、比顽童(愚钝无知的人),合而为十愆。”这说明 A. 政府对百姓加强教化商朝 B. 商朝重视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C. 商朝统治者推行以徳治国 D. 官吏腐败现象非常普遍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商朝设立了三风十愆罪,是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说明商朝 重视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故 B 项正确;强调教化功能是儒家思想的作用,不符合商朝的史实, 故 A 项错误;以徳治国是春秋时期孔子的主张,与材料中时间和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材 料反映的是商朝重视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并不能说明商朝官吏腐败现象非常普遍,故 D 项错 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三风十愆”,同时,对于三种恶劣风气 所滋生的十种罪愆应该从社会风气和道德养成的角度来理解,据此即可正确判断。要注意对 社会风气所涵盖的范围的认识和分析,既有官僚、贵族,也有百姓。 2. 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与此相比周人有 着明显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 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 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 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 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D. 显示出早期宗教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周代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祈祝祖先荫庇后世,更重要是的是从 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总结出的制度与规范,这对于王朝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文因素的 体现,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教化”,故 A 项排除;B 选项没有理解材料中的真 实含义;D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3. 公元前 322 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 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 150 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 50 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 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 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C. 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 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舟节”、“车节”反映的是货物的运输,可以看出当时长途贩运已 经出现,故 D 项项正确;A 选项无法看出发展状况;B 选项材料无法体现;C 选项材料没有体 现“专卖”。 点睛:材料“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 50 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可以看出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4. 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 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 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抽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 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 B. 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 C. 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D. 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外 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说明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 具,故 A 项正确;大司马大将军执掌朝政不能说明西汉政府是军人政府,故 B 项错误;材料 无法体现“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排除 C;外朝三公仍然是宰相,故 D 项错误。 点睛:材料“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外戚担任 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5. 汉武帝时期对手工业者、商人、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实行算缗令.规定每二缗(每千钱叫做 一缗)纳一算(二十钱),无论有无市籍者都不能例外。纳税数额要求自报,隐瞒不报或自报 不实者,一经查出就没收其财产,并发配到边疆服役一年。此举 A. 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西汉的土地兼并 B. 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商业的正常发展 C. 限制了商人操纵价格投机倒把等活动 D. 沉重地打击了商人的投机兼并活动 【答案】B 【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汉武帝时期对手工业者、商人、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实行算缗令,隐 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一经查出就没收其财产,并发配到边疆服役一年,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的抑商政策的一种,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商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 B 项;A 项错误,题干描述 主要针对的是手工业和商业,与农业土地无关;C 项 D 项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商人投机倒把 活动。 6.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 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郡竟无县可 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A 【解析】从州和县的关系变化来看,某些州竟然无县可领,说明地方形式变化较大,联系所 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社会局势动荡,造成地方管理疏松,故 C 项正确;AB 选项不是主要原 因,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故 D 项排除。 7.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 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 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 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 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 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答案】D 【解析】题目中未提及中央与地方间关系的演变、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故排除 A、B;由题 目中“府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募兵……由政府……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等信息 可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 C 项的说法错误;由题目中“府兵……征 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募兵……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等信息可知唐中期以来,均田 制遭到破坏,国家可支配土地日渐不足,被迫调整征兵政策,故选 D。 8.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 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 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 少教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义”属于儒家思想,勇武女性是为孝义而杀 仇敌则说明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即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女性政治地 位提高的问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勇武之风而是强调为孝义而杀仇敌, 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武士精神不是衰落而是增强,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 选 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眼——为“孝义”而杀仇敌, 还要知道“孝义”属于儒家思想。 9.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 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反映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解析】三省六部原先是三个省之间权力相互牵制,材料中提到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尚书省 地位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 C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存在,并 没有被废除,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行政效率提高,故 B 项错误;门下省是负责审核的, 故 D 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10. 北宋元祐年间都水使者吴安持言:“州县夫役,旧法以人丁户口科差,今元祐令自第一 等至第五等皆以丁差,不问贫富,有偏重偏轻之弊。请除.以次降杀,使轻重得所外,其或 用丁口,或用等第,听州县从便。”北宋李元弼在总结自己当县令的经验时说:“差夫役, 总计家业钱均定;遂无偏曲。”这说明宋代 A.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赋役负担不断加重 D. 劳役制度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旧法以人丁户口科差”到“总计家业钱均定” 反映了力役征发逐步向以户 等(赀产)为摊派对象的过渡,表明国家力役征发从“以丁为本”的时代逐步演进到“以地为 本”的时代,故 D 项正确;AB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1.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 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北宋”“位同宰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设立中 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 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枢密副使“位同宰相”,D 正确。A、 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但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 系统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知识 进行拓展和进一步的提升。 12.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 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山、夏山、秋山、冬山反映了人的不同的情感,这 说明中国山水画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故 C 选项正确;A 选项不符合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特 征,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信息突出人的情 感的表达,而不是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 13. 明中叶,《华亭县志》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 闲。”《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 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明代 A. 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 B. 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 C. 江南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D. 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排除 A 项。根据题干 可知,买棉织成纱,纱不是用来自己织布,而是拿到市上换棉或出售,体现纺织分离,B 项正 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 C 项。题干只是描述了纺纱的情况,不能说明 农业的衰落,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意思“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卖木棉纱”。 14.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 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 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 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必须送内阁”“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拒绝拟旨”说明明 代内阁对于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 D 项正确;明代君主专制是强化,不是削弱,故 A 项 错误;明朝皇权较大,不需要内阁牵制大臣,故 B 项错误;明朝内阁和英国近代内阁有本质 区别,故 C 项错误。 15.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 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 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 政府对市场的控制不够 B. 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 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答案】A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说 明政府调控市场失败,故 A 项正确;明中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限制民间贸易,故 C 项错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遭 到削弱,故 D 项错误。 点睛:关键信息“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 作为主要支付手段”;从中可以分析出商品经济发展下,封建政府的相关货币政策的调整。 16.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 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D 【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 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未经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答 案为 D 项。“僭主”一般就是贵族,从其下场来看,不能反映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排除 A 项; B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实际上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政绩斐然也遭到惩罚,是法制程 序正当性的体现;C 项不符合史实,且从材料中的“重视平民利益”来看,平民是享有政治权 利的。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僭主”政治 点睛:“僭主”政治是指古希腊历史上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僭 主”政治对于肃清古希腊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过积极作用,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 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在一定 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由于雅典民主政治崇尚法律至上,“僭主”未经 正当选举上台始终不能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导致材料反映的最终下场大多较为悲惨的结果。 17. 公元前 4 至公元前 2 世纪中期的斯多亚学派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的概念, 认为有理性的人应该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这是一个包括所有现存的国家和城邦的世界城 邦,每一个人都将成为“世界公民”。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斯多亚学派的主张体现了希腊哲学家狭隘的民族和城邦政治优越感 B. 与古希腊先贤相比,斯多亚学派更加适合古罗马的统治 C. 文化交流空前活跃的大希腊化时期为斯多亚学派形成创造了条件 D. 古希腊城邦的衰落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斯多亚学派主张的正确性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有理性的人应该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每一个人都将成为“世界公 民””中可以看出,斯多亚学派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要突破城邦的限制,成为“世界公民”, 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说明 BCD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8. 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 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19. 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 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 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 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 大,故答案为 A 项。13 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 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 论的形成是在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 D 项。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背景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新兴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 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他们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 经营手段创造幸福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材料所述,教 会注意尊重市民的意志,说明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20. 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 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 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 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 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 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 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 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文艺复兴的局限性,题眼是“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 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题干材料与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无关,故 A 项错误; 文艺复兴并非是无组织的,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是把自己 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可知作 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在于局限于社会上层知识分子,故 C 项正确;材料与文艺复兴政治领 域的影响无关,故 D 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21. 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 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 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 得到了一千五百金币;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金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尼古拉五世积极倡导文艺复兴运动 B. 教皇企图借文艺复兴来维护统治 C. 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 这些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B 【解析】材料 “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 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 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表明教皇鼓励学习古希 腊罗马文化,故 B 项正确; A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22. 加尔文教牧师的布道鼓励教徒把日常世俗生活的成功视为是自己属于被选之列的一种可 能的证据。这样一来,个人就必须把为了找到某种这类的证据而努力作为他的宗教义务的一 部分,把真正履行世俗职业推崇为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这种说法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是 A. “自助者天助之” B. “有善始必有善终” C. “上帝平等待人” D. “天生我材必有用” 【答案】A 【解析】由“加卡尔文教牧师的布道鼓励教徒吧日常世俗生活的成功视为是自己属于被宣之 列的一种可能的证据”“……把真正履行世俗职业推崇为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 结合所学加尔文教人文上帝是平等待人的,所以人们可以为日常生活的成功而奋斗,故本题 答案选 C 项;A 项主要强调个人的奋斗;B 项与题意无关;D 项主要强调发挥个人的潜能。 23. 1405 年到 1433 年,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联系。半个世纪后, 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渡过大西洋沿美洲大陆绕过南美大陆 南端进入太平洋,他的船队于 1522 返回欧洲。东西方远航反映了 A. 经济发展有利于中西远航 B. 同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东西交往 C. 突破传统形态的交流需求 D. 更多了解世界的梦想推动远航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西远航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故 A 项正确;郑和下 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而西方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找到新的通商之路、获得财富等,故 B 项 错误;明朝并未突破传统形态,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 D 项。 24. 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 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材料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 A. 使人类加速向近代文明转变 B. 导致美洲传统社会走向解体 C.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D. 直接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没有了美洲……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在旧大 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可以看出材料认为新航路的开 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加速了向近代文明的转变,故 A 项正确;材料强 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故 BC 项排除;市场需求的扩大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故 D 项排除。 25. 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主张 孔子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B “信徒皆为祭司”思想 肯定了教皇、教士的特权地位 C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欧洲得到了弘扬 D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确立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地位,故 A 项错误,排除;“因行称义”肯定了教皇、教士的特权地位,故 B 项 错误,排除;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英国得到了弘扬, 故 C 项错误,排除;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在德国的序幕,故 D 项正 确。 26. 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 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对这种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曾建立的共和国实际上只是夺取胜利的途径 D. 君主立宪制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归宿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的论断符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 曾建立过共和国,最终 1689 年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折和反 复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实现 了,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曾建立的共和国实际上只是夺取胜利 的途径,而君主立宪制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归宿,故 CD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7. 14~15 世纪中叶,英国议会权力逐渐扩大,下院的地位也在上升。期间充满着国王、下 院、上院之间的合作和斗争。有时议会两院联合起来向国王夺权;有时国王又联合下院与上 院作斗争;有时国王又与上院合作打击下院。这表明英国 A. 国王居于权力中心地位 B. 各派政治势力激烈角逐 C. 专制政体转向立宪政体 D. 政治民主传统历史悠久 【答案】D 【解析】A、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国王、下院、上院之间的合作和斗争,而 不是各派政治势力激烈角逐,B 错误;14-15 世纪英国就存在议会和国王权利的制约,对于限 制专制统治、实行政治民主具有重要意义,说明政治民主传统历史悠久,D 正确。 28. 英国革命期间,议会中有人说:“如果我们击溃了国王 99 次,他和他的后代依然是国王; 而如果国王击败我们,哪怕是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我们的子孙一定要沦为奴隶。” 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议 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希望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B. 君主立宪制有群众基础 C. 欲为革命披上合法外衣 D.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而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等信息可 得出要限制国王的权利,并不是希望保留君主专制制度,故 A 项排除;材料中的引文反映了 当时资产阶级的两难,在这两难之间,他们选择了妥协,采取保留国王,创立了一种资产阶 级君主立宪制度,再结合材料中“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等信息 可以得出君主立宪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如何选择代议制,而 不是阐释革命,故 C 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妥协,但并不是货么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故 D 项排除。 29. 马克思认为“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美国独立战 争 A. 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B.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C. 使欧洲殖民者感到了恐惧 D. 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 【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 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故 C 项正确;AD 项 不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排除;C 项与“资产阶级”不符,排除。 30. 在 xx 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获得 306 张选举人票,当选第 45 任美国总统,而特朗普 的选民选票却落后于对手希拉里 280 多万张。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B. 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度 C. 国会议员的选票至关重要 D. 政治生活中女性仍处弱势 【答案】B 【解析】从选举方式看,美国的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制度,属于间接选举,即由选民选出总 统选举人,再由总统选举人选出总统。故 A 错误,B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会议员的选票,排 除 C;材料无法体现 D。 31. 《美国宪政历程》记载,从 1793 年后至今的两百多年间,提交国会的宪法修正案有 5000 余件之多,但只有 17 条修正案被四分之三的州批准并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这表明美国 A. 州和联邦政府间的分权与制衡 B. 参议院议员代表各州利益 C. 各州拥有处理本州事务的权利 D. 州政府凌驾联邦政府之上 【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只有 17 条修正案被四分之三的州批准并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可 知宪法修正案必须由足够数额的州同意才能成为宪法一部分,体现出各州有制约国会的权力, 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故 AB 项排除;D 项说法错误,两者相 互制衡。 点睛:材料“只有 17 条修正案被四分之三的州批准并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是解题的关键; 从中分析出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 32. 18 世纪 80 年代,美国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 困境;1803 年,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确立了美国司法制度中 最具经典意义的司法审查原则。这说明美国宪政史上 A. 妥协促进了共和政体的确立 B. 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 C. 分权制衡原则是妥协的产物 D. 党派之争催生司法审查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 困境”和“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说明在美国宪政史上妥协 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故答案为 B 项。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分歧在于联邦制和邦联制, 不在于共和政体,妥协的结果是美国确立联邦制,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不同政治派别在 分权制衡原则上存在分歧,因此也就不存在妥协,排除 C 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党派之争对 确立司法审查原则产生影响,而不是对司法审查制度本身的确立产生影响,排除 D 项。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33 题 15 分,34 题 13 分,35 题 12 分,36 题 12 分共 52 分。 请注意分项列点按题号作答在答题卡上。) 33.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佛教东传,历经汉魏、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初始之时,佛教与汉代盛行的黄 老思想认同,有化胡之说;至魏晋时,佛玄合流。然而,这时期的佛教比较注重繁琐的章句 解释和经院式的研究。到了唐代的惠能才把佛教从繁琐的章句中解放出来,把对彼岸世界的 追求变成对现世生活的重视,把心外佛变成心内佛,显扬大众化、平民化的禅宗,才确立真 正中国的佛教。惠能首先推翻了佛祖的权威,打破了外在的偶像崇拜,人们只要有坚定的主 观信仰,相信自己的内心,就可成佛。……其次强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反对向传统 的经典学习。 ——《惠能的佛教革新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比较》 材料二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一番大革命。若把西方马丁路德们的宗教革命来与相比,我 们不能不说毕竟是中国禅师们高明些。六祖(惠能)平日教人,并不看重念佛诵经,更不喜 欢习禅打坐,也不教人出家修行,只把人心的知见,完全从外在、他在的对象中越离,而全 体回归到内在、自在的纯粹知见即心本体上来。 ——钱穆《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禅宗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禅宗与路德新教的共同点。 【答案】(1)背景:印度佛教的传入并与中国本土思想(道家、玄学)的融合;佛教传 统教派的弊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统治者对宗教的提倡。 (2)共同:否定权威的理性精神;简化宗教仪式;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个体心性)和精神自 由;使新教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至魏晋时,佛玄合流”,印度佛教的传入并与中国本土思想 (道家、玄学)的融合;“这时期的佛教比较注重繁琐的章句解释和经院式的研究”,佛教传 统教派存在弊端;结合所学知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统治者的提倡等方面分析。 (2)材料一“惠能首先推翻了佛祖的权威”,路德新教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都有否定权威 的理性精神;材料一“六祖(惠能)平日教人,并不看重念佛诵经,更不喜欢习禅打坐,也不 教人出家修行”,和路德新教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材料一禅宗主张“人们只要有坚定的主 观信仰,相信自己的内心,就可成佛”,和路德新教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个体心性)和精神 自由;材料一禅宗“把心外佛变成心内佛,显扬大众化、平民化的禅宗”,和路德新教都使 新教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禅宗与路德新教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 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 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 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 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 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 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 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 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 (3)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 【答案】(1)异: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中国工匠多 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中国工匠通过心传身授的学徒 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每点 2 分,答出 3 点给 6 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把中国工匠和德国工匠分别作答同样得分) (2)原因: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 宗教改革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 渐完善;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 (3)认识: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完善工匠的培养机制;结合本民族 的传统文化;创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提高工匠的地位;形成正确健康的工 作观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国家管理体制。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 不同方面: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德国工匠的 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 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可从工匠生产方式归纳不同;根据材料“工匠来自于奴隶、罪 犯刑徒”“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 可从工匠地位归纳其不同;根据材料“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 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 地和摇篮”可从工匠技术传授方式归纳其不同。关于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相同方面: 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 “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 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从技艺精湛方面归纳其相同之处;根据材料“陶铸了中国匠师的敬业奉 献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改造精神和爱国为民精神”“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 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可从特色精神归纳其相同;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从本民 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归纳其相同。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 据材料“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可归纳为德意志民族文化底 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 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 可归纳为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 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 可归纳为宗教改革的推动;“德 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可归纳为现代职业教 育对工匠的培养;还可以联系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的 推动、德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等方面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第二小问原因: 关于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本问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教育、科技创新、业务培养、 职业道德、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 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但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都关 系着国家的安全,南京远离要防,不便用兵,对北方的控制鞭长莫及。朱元璋曾有迁都的意 向,但终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会,成功 的迁都北京。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有京杭大运河联接江南经济中心, 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 ——摘编自李传永《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 材料二 3 世纪危机导致罗马帝国晚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由意大利半岛地区 转移到了东地中海沿岸。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正是其直接影响产生的结果。……正是由于以君 士坦丁大帝为代表的杰出皇帝的领导,迁都后的帝国摆脱了罗马帝国晚期许多腐朽的旧的传 统,通过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帝国。………在军事上帝国实力得到增强。优 越的地理位置使君士坦丁堡连续多个世纪成为古代世界商业的中心。……迁都后以基督教文 化为主导,帝国的宗教和文化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实力强大、内容丰富的东正教文化圈。…… 西欧中古晚期的文艺复兴运动更是在拜占庭文明直接影响下发生和进行。 (1)根据材料,简要概述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在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朱棣迁都北京与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影响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都城的选址的认识。 【答案】(1)3 世纪危机(或是罗马帝国晚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由意大利半 岛地区转移到了东地中海沿岸)、君士坦丁大帝的杰出才干 (2)影响: 政治:朱棣迁都有利于明王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有利于加 强中央专制集权。经济:朱棣迁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 心)。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使得君士坦丁堡成为古代世界商业的中心。军事:朱棣迁都有利于抵 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君士坦丁大帝迁都 增强帝国军事实力 思想:朱棣迁都一定程度有利于明末清初思想解放的诞生。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形成东正教文 化圈(拜占庭文明),影响文艺复兴运动产生(每点 2 分,答出 4 点给 8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把朱棣迁都和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影响分别作答同样得分) (3)认识: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都城迁移的问题。从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君士坦丁大帝迁都等方 面来分析归纳。 (1)原因:根据材料一“3 世纪危机导致罗马帝国晚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由意 大利半岛地区转移到了东地中海沿岸。”和“君士坦丁大帝为代表的杰出皇帝的领导”可以 得出 3 世纪危机和君士坦丁大帝的杰出才干是迁都两个原因。 经济上,根据材料一“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 京师,材料二“君士坦丁堡连续多个世纪成为古代世界商业的中心”可以得出朱棣迁都增加 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使得君士坦丁堡 成为古代世界商业的中心 军事上,根据材料一“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材料二“在军事上帝国 实力得到增强”可以得出朱棣迁都北京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有 利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增强帝国军事实力。 思想,朱棣迁都北京放松对南方控制,推动南方商品经济发展,一定程度有利于明末清初思 想解放的诞生。而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形成东正教文化圈(拜占庭文明),影响文艺复兴运动产 生 (3)认识:根据材料中“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得出都城的选址只有 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 世 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 罗等 30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 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 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 余家纺织工场雇 佣 3 万余名工人。 16 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 “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 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 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 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 雷特》。 17 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 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 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4-17 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都出现了早期人文主义思想.阐述:中国:明 朝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此外,出 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明朝思想家李贽抨击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也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西方:这一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如达芬奇、拉斐尔、莎士比亚等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宣扬人文主 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宗教神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而哥白尼提出“太阳中 心说”,否定了教会支持的地心说,也有利于人们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进步.小结:14-17 世 纪的中国与西方,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弘扬,冲击了封建统治,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发散思维的考查。本题向来是 高考中的亮点题型。在解答本题时可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发展演变、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中 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来进行作答。如 14—17 世纪的 中国与西方都都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又如 14—17 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文化 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再如 14—17 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出现。 但无论如何作答,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论证相关观点,要求试论结合、能够自圆其 说。 【考点定位】14—17 世纪中外历史·东西方发展·14—17 世纪中外历史的相互关联 【名师点睛】本题列举了 14—17 世纪中西方若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领域的 重要史实,要求考生提取信息并形成论题,进行论述。该题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 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考查的学科素养,囊 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题虽 然属于开放性试题,但在设问设计上与 xx 全国卷 1 的 41 题相似,都要求考生自行拟定一个 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史论结合。首先,本题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把握和理解,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可能有精彩的论述的。其次,本题要求围绕“14—17 世 纪中外历史的相互关联”自拟题目,就回答难度来讲,要求学生对中外历史的对比有纵向和 横向的联系和分析。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基础知识的扎实并且要能够掌握学 科内所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其次要尽量地多做开放性试题,既可培养考生应变的能 力,又可以培养各种题型的基本的解题技巧及格式。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