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1页 (共 8 页)
南充市 2020—2021学年度上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抽查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 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 0.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共 21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载.(zǎi) 翘.首(qiáo) 国殇.(yānɡ) 屏.(bǐnɡ)息敛声
B.佃.(diàn)农 洨.河(jiáo) 锃.(zènɡ)亮 恹恹.(yān)欲睡
C.炽.(chì)热 黝.(yǒu)黑 雕镂.(lòu) 坦荡如砥.(dǐ)
D.鬈.(quán)发 遒.(qiú)劲 不辍.(zhuì) 摩肩接踵.(zhǒ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濒临 秀颀 无动于衷 惨绝人寰
B.狼藉 镌刻 眼花缭乱 藏污纳诟
C.喧嚣 嶙峋 和言悦色 春寒料峭
D.禁锢 琐屑 锐不可当 自出新裁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明棋艺精湛,从没有人教过他,完全是白手起家....。
B.疫情肆虐,但仍有商家费尽心思,任劳任怨....,只为钻空子,以求一夜暴富。
C.“川北王皮影”造型生动,惟妙惟肖....,2008年被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D.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消息一出,立刻被市民们传得满城风雨....。
4.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兄弟之间排序是有明确讲究的,如季是老大,叔是老二,仲是老三,伯是老四。
B.《饮酒(其五)》是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告诉我们活在尘世需要心远地
自偏的心境,才能品味酒中真意。
C.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因此“达于汉阴”中的
“汉阴”指的是“汉水的南岸”。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根据每句字数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规定八句,两句
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秘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试时间:2021 年 1 月 18日上午 8:00-10:00】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2页 (共 8 页)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抗疫攻坚战取得决战决胜的原因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结果。
B.著名水稻遗传学家、花都“布衣院士”卢永根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C.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D.在新时代,低头静心读书不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通讯《一着惊海天》这个标题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
着舰对海军发展的重大意义。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为君子文化”,此句的主语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部分是一个偏正短语。
C.“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人长着脸”。
D.“上课不要偷偷发笑!”这句话使用了感叹号,读的时候要注意,应该是感叹语气。
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②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
鸣。③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
都亮得多。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⑤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
卧床假寐,静待五更。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
A.⑥③⑤①②④ B.⑤①②④⑥③ C.⑥①③②⑤④ D.⑤④⑥①③②
二、古诗文阅读(共 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8-11题。(共 15分,8-10题每小题 3分,11小题 6分)
甲 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
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
乙 文
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②礼义,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
而不由,哀哉!”
(节选《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暴:残害,损害。②非:非议,诋毁。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3页 (共 8 页)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
B.必敬必戒. 戒:告诫
C.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由:遵循
D.谓之自弃.也 弃:鄙弃
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顺为正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女子之.嫁也 虽我之.死
C.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D.不可与.有为也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孟子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
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论述严谨、科学、雄辩有力。
B.甲文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话,采用排比句式,指
出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体现了儒家的人生追求、人格精神和道德观念。
C.乙文中孟子认为仁、义都是人性天生所具有,一个人没有仁义之心就叫自暴自弃,这
样的人,不可能跟他谈出什么有价值的话,也不可能同他共谋大事而有所作为。
D.乙文中孟子提倡做人的主张是应该守仁行义,不应该自暴自弃。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小题 3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二)诗词鉴赏。(共 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共 6分)
梁甫行
曹 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诗中通过对“草野、柴门、狐兔”等一系列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边海人民 的
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 ,以及对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的
期盼。(2分)
(2)请从内容、写法、情感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加以赏析。(4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4页 (共 8 页)
(三)名句积累。(共 6分)
13.默写填空。(每空 1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微动涟漪, 。(欧阳修《采桑子》)
(4) ,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绘边塞之地苍凉雄浑、奇异壮美景象的诗句是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 28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8题。(共 18分)
老 屋
行云
①有几个年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清明时节,我便随几个儿时的朋友回了趟老家。
②一进村口,我不由得向那个向阳的暖风口望去。那里便是老屋的居所,那里会有一缕炊
烟缭绕,烟里飘来饭的香味。每到我疯玩得肚子饿了的时候,就会朝着老屋望去,看到了那缕
炊烟,就知道能吃饭了,便赶快地往家跑。我的母亲也必然是站在大门口眺望,等待着我们几
个孩子和父亲回家吃饭。
③离家门口还老远我就会喊一声“妈”,然后直嚷着“饿”跑进了门,这时母亲总是面露
微笑,慈祥的看着我说:“快去洗手,你爹回来就吃。”
④可今天那里什么也看不到,只能望到那个土坡,那土坡黄得有点泛白,就像一位久病虚
弱的老人,就那么直直的悬挂在蓝天下。那蓝天也蓝得有点不像话,居然连一丝云雾都找不到,
蓝得有点让人感觉不真实。就连那平时飞来飞去的乌鸦、喜鹊、麻雀,也似乎看不见飞翔。那
里很安静,静得有点瘆人。
⑤老屋离我越来越近了,我的心反而一阵忐忑。走进院落,我的心彻底乱了。那个干净、
整洁、齐楚的院落不见了。大门就像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一位老人,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出无
尽的沧桑与凄凉。大门一边的院墙倒塌了,那砖头碎片像被人遗弃的垃圾,滚了一坡。院子里
杂草丛生,废纸片、啤酒瓶、石头、柴棍扔得到处都是。那两间老屋像两位孤寂的老人,在默
默的承受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⑥记得每天中午,母亲早已做好了饭,父亲也回来了,在等我们这些还没有放学的孩子回
家吃饭。母亲总是拿一小板凳坐在门口,那里很暖和,被太阳晒得热哄哄的。父亲也总是坐在
另一边抽着那永远抽不够的旱烟卷。院子总被父亲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母亲还在
院里种着一圈花。每到夏秋之际,老屋就徜徉在花的海洋里了。
⑦可是,现在老屋不仅没有被人收拾的迹象,就连那一直站在电线上叽叽喳喳说个没完的
喜鹊、麻雀也不见一只。老屋窗棂上的窗纸早已破成了一个个的黑洞,就像穿着一件凌乱不堪
的破衣服一样。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满院的萧索,满院的荒凉,我的心也不免悲凉
起来。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5页 (共 8 页)
⑧老屋曾是那样的温馨。这里有我的快乐,有我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这里培植、沉淀着
我们一家人浓浓的亲情。那一景景,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温馨,那样
的令人难以忘怀。
⑨我没有打开那锁,我甚至没有动院子里的一棵杂草,慢慢地退了出来,我不愿再打扰老
屋的清净,也不愿打破这里的一切。我知道这里不会有人回来住了,我们这些孩子都在城里,
早已有了另一个温暖的小屋。就连父亲也在母亲离开我们的时候,被我们接到了城里。这里除
了还有一点回忆之外,已变得无牵无挂了。
⑩老屋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里,慢慢的一天天的在变老,直
到死亡,她失去了曾经无可替代的价值。它的存在,甚至有些多余。
⑪我又想到人,我们每个人都不正像这老屋吗?有过童年、壮年、老年,我们也有过辉煌
的时代,我们也曾是那么的重要,无可替代。但我们也会老,老了的我们同样什么也做不了了。
老了的我们难道也像这老屋一样已显多余的等待死亡,或者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享受子女的
孝顺吗?
⑫不,我们人跟老屋不一样。我们不能活成老屋那样,在死亡的等待中承受煎熬,我们可
以趁着还未老,去创造价值,创造我们一生一世也用不完的价值,创造那永不过时的价值。我
们活在世上一趟,不能像老屋一样,只留下了一些回忆,我们还应该留下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比如文章,比如字画,还比如宝贵的经验……
⑬要离开老屋了,我的心已不像起初..那样的悲凉..了。春风欢快的吻来,一阵清爽从心底升
起。天还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的湛蓝。我不再去想那老屋了,贪婪的享受着这清新自然、暖和
柔顺的乡村才特有的空气。
(摘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4.请简要概括老屋在“我”记忆中有哪些“温馨”的印记?(3分)
15.第⑤段画线句“老屋离我越来越近了”,为什么“我的心反而一阵忐忑”?(3分)
16.请结合文意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4分)
要离开老屋了,我的心已不像起初..那样的悲凉..了。
17.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对其作简要赏析。(4分)
18.新农村建设,老百姓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大批老屋闲置,逐渐破败。有人认为老屋应该
推倒还原成土地;有人认为老屋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应保存下来。你赞同哪种看法?
请简述理由。(4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6页 (共 8 页)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9—21题。(共 10分)
冠状病毒知多少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 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
征(SARS)和 2012 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
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
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
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
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
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 7 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
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
认。2015 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
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 年 2 月 8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
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
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
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
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
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
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
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
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
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
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
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7页 (共 8 页)
19.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分离出来,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
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B.目前,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
C.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等,较严重感
染者可出现肺炎、肾衰竭等。
D.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是在极少情况下才会传染给人。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发生在武汉的新型冠
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
B.发生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类。
C.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这些病毒都会以某种方式传染
给人类,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D.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
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如果
以后发现新的病毒,就可以以发现地的地名来命名。
21.新冠疫情期间,某外出农民工因老家有事,从疫情中风险区经过核酸检测呈阴性后回到当
地 X市。如果你是当地防疫工作人员,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及选文内容,对其进行必要
的疫情防控处理和防疫指导。(4分)
链接:
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重要通知
11月 23日以来,从疫情中风险地区来(返)本市人员,应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委
会)报备相关情况,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并接受相关健康管理。
要求及注意事项:1、请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带上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进行核酸
检测。戴好口罩,有序排队,保持 1米间隔。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到指定检测点
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评估,属于集中隔离或需在隔离点等待检测
结果的人员,由专班转运至隔离点,进行隔离;其他人员居家隔离等待检测结果。
广大市民要时刻关注自身、家人及周围人员的健康状况。养成随身携带、科学佩戴口罩的
习惯,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头疼、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排查和诊疗。
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 12月 11日
四、语言运用(共 8分)
22.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4分,不超过 15个字。)
本报讯(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晓江) 12月 5日、6日晚,由南充歌舞剧院出品的大型原
创民族歌剧《笔墨著三国》在南充大剧院精彩上演,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8页 (共 8 页)
《笔墨著三国》由南充本地人,国家一级编剧林解担任编剧,国家一级编导、四川省舞蹈
家协会副主席马东风任总导演,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晓忠作曲。该剧分为
“离乡”“忤情”“拒上”“苦著”“归心”五场,艺术地讲述了陈寿如何经受大波大澜、大
磨大难、大情大爱、大生大死,在情里、命里、梦里、魂里,苦其终身去完成《三国志》中引
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在 12月 5日和 6日两晚的演出中,《笔墨著三国》受到观众热捧。前来观看演出的,既
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童声未泯的孩子,他们共同走进剧场,感受一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
了解陈寿的一代良史风范。有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评说,《笔墨著三国》加入了很多民族民间元
素,尤其是川东北民间曲调和民俗风情,感觉很有亲切感。
标题:
23.某中学初二某班以“纵横三国”为主题,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活动。请仿照示例,为这
个活动再设计两个标题。(4分)
示例:七嘴八舌“说三国”。 ① ②
五、名著阅读(共 6分)
24.阅读名著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
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
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
都绝不承认失败。
(1)这是 (作者)写的《 》(作品名)中的一段话。(2分)
(2)该作品以“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请结合作品内容,举
出一件红军长征中表现这种精神的具体事件,并简要分析其精神内涵。(4分)
六、表达与写作(共 60分,含书写 5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风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是在生活中总有一些地方被遗忘,感觉风景无存。
实际上,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去体会,风景就在你身边。请以“这里也有风景”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父母的一次唠叨,我读懂了亲情的深切;同学的一抹微笑,我读懂了友谊的可
贵;老师的一个眼神,我读懂了师爱的真意;春花秋月,我读懂了时光的流逝;落红作泥,
我读懂了生命的奉献;风鹏正举,我读懂了舞台的广阔……
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
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 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