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对比阅读 课件(94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对比阅读 课件(94张PPT)

ID:736609

大小:530.5 KB

页数:94页

时间:2021-06-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对接中考 九年级古文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5~8题(15分) •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 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 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 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 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 “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任用,选拔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了解 •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 诚自古所希 确实,实在 2、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同的一组是(2分) • A(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 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 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 C(1)国恒亡 (2)河曲智叟亡 以应 • D(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 君谓计将安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 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 乐而衰亡。 • 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 调养。 填空 “吴广素爱人”“项籍少时”比较 阅读 •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 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 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 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 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 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 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 【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 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 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 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 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 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 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节选自 《项羽本纪》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 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剑一人敌,不足学/不足为外人 道也 • B.虽吴中子弟/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 • C.学书不成,去/我以日始出时 去人近 • D.徒属皆曰:“敬受命/皆已惮籍 矣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共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6分) •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况且壮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死得轰 轰烈烈 •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 矣!”梁以此奇籍。 • 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说狂 话,要被灭族的。”项梁因此觉得项 羽是个奇才。(每句3分,共6分) 结合乙文具体内容说说项羽的性格特征 • 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 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羁的性格特点; 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 疏的性格特点。不俗的言论昭示日 后的不凡,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 只要说出两个方面即可,每点2分 共4分) 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做简评。 • 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人物评价 • 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 等的思想; • 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灭秦的豪情 壮志; • 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 出对功名富贵的追求 2008 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 •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 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 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 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写《五柳先生传》,在 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 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却安 然自若。”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 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 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地睡觉 。从 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 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 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 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 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 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 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 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 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 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 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 位的标志。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 ⑴渔人甚异之( ) 对……感到惊异 • ⑵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 ⑶颖脱不羁 ( ) 束缚,约束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停止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分) •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1分)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 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 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 (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 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 得其乐的性格。 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11分) •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 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 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日。《与朱元思书》 •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 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 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选自《岳阳楼记》)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 (1)轩邈: (2)把: • 翻译下列语句。(4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昼,林 间仍显得昏暗。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比高远 持、执 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 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 • 【甲】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 【乙】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评 分说明:(2分)每空1分。 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 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 (3分) • 思路点拨:最好选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从 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角度赏析(修辞+效果 +情感)。 • 示例: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浮动的光比 作闪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比作沉下的玉 璧,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微波时水面月光和 无风时水中月影,表现了迁客骚人在晴天 时的喜悦心情。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17分)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下列句子。(4分)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 乐。 •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 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乙】文 •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 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 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 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 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 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 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 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 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 样的君主。③人名,魏国的大臣④快走。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确实,实在 ) • 面刺寡人之过者 ( 面刺:当面指责 ) • 不以封君之弟 ( 用、把、拿 ) •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同“返”,使……返回 ) 11.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 停顿,各划一处。(2分) • 今齐地方千里 今齐地/方千里 • 文侯问于群臣(曰) 文侯/问于群臣(曰)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 “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刚才(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 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 者”“直”“是以”为得分点)(每句3分,计6 分) 13.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 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 (5分) • 方式相同处: 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 • 方式不同处: 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 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 暗示。 • 规劝结果: 结果: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 或:齐威王纳谏;魏文侯悦从。   阅读两段选文,完成9—12题。 •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 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 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 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 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 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 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 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 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 陈涉。 •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 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 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 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 “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 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 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 专擅。 乙文译文 •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 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农民听说他做了 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想要见陈胜。”守宫 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 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 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 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多 啊!陈涉大王的宫殿深广气派啊!”楚地人把“多”叫做 “伙”,所以天下流传“ 伙涉为王 ”的俗语,就是从陈 胜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 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 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 杀死了。各位陈王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 近陈王的人了。 第5-7题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 (1)比至陈: ( )(2)或说陈王曰:( )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 呢!” •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  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 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 及,等到 有人 8.甲、乙两段都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 甲段叙述重点:陈胜率众起义, 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 • 乙段叙述重点:陈胜率众起义建 立了政权后丧失了民心,丢失 了政权。 9.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 什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 (1)成功的原因:顺从民意,深 得民心;失败的原因:违背民意, 丧失民意。 •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 放在第一位;要讲诚信;成大事 者须得民心。 2011年沈阳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 •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 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 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 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 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 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 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 之? •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 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 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 志》。⑤卿: 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参考译文 •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三国时 期,诸葛亮为蜀汉的丞相,治国也是坦荡无私, 公正无偏。他曾经上表皇帝,把廖立、李严两位 大臣贬到南中做普通老百姓。廖立听到诸葛亮去 世的消息,哭着说道‘我要一辈子呆在南中边地 了。’李严听到诸葛亮死的消息,居然发病死了。 因此史官陈寿说,‘诸葛亮治理国家,诚心而公 正,对国家忠心并有贡献的,就是仇人也奖赏, 对触犯国法,不好好工作的,就是亲人也要处 罚’。爱卿,你们怎么可以不钦慕并赶上他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 (1)志虑忠纯:  • (2)悉以咨之 • (3)严闻亮卒 忠诚 商议,询问 听到,听说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是( )(3分)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 记》) •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尝求古仁人 之心(《岳阳楼记》) •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 陛下(使用)。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 处)(2分) •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 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 (请和原文回答)(3分) •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 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出师表》中考试题 • (甲)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 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 表》) 参考译文 • 诸葛亮亲自下地耕作,非常喜好吟诵“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风度翩翩),常常自比管仲和乐毅 (古代的先贤),同时代的人们都不以为然。只 有博陵的崔州平以及颍川的徐庶(表字元直)和 诸葛亮交往密切并且是好友,对诸葛亮的说法深 信不疑。 当时恰好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会了 刘备,刘备非常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讲:“诸葛 亮是这个世上的高人,简直就和一条卧龙相仿, 将军愿意去会会他吗?”。刘备说:“好,你把 他叫来吧”。徐庶回答:“这个人只能去拜会, 不能叫他来,那太委屈他。你只能亲自前往”。 于是刘备就亲去拜会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 终于见到诸葛亮。 •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②身 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 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 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 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 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 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2)由是先主遂诣亮( )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3、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4、回答下列问题(4分) • (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 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 子是哪句? •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 么?请作简要说明 (2008年岳阳) •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 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 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有一年矣。 •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 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 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 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 ‘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 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 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 【注】①厚:丰厚, 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 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 用⑥凑:聚集,奔赴 参考译文 •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 来招募贤才,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 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 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 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 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 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 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 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 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 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 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 燕国。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1)由是感激( ) 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 (2) 后值倾覆( ) 失败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奔走效劳 •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买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 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苟全性命于乱世 / 况贤于隗者乎 • B.受任于败军之际 / 臣闻古之君人 •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 千里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D.遂许先帝以驱驰 / 天下必以王为 能市马 7.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 奏(只划一处)(2分) • 士争凑燕 •士/争凑燕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 代的大事。 •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 了。 9.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 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2分) • 礼贤下士,中用人才:刘备 三顾茅庐,虚心求教;燕昭 王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 来招募贤才,拜郭隗为师, 厚待郭隗。 •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 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 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选文 •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 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 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 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 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 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 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 (1)将军既帝室之胄 ( ) 后代 •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 ) 亲自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 (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 有”通“又”,表余数 【小题2】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老百姓谁敢(会)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 装着酒浆来欢迎您呢? •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臣(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 的职责(本分)。 【小题3】 • 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 室,还于旧都”、 “ 兴复汉室”“霸 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2.“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 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 乙段中 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 “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4】 3.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 被人们所称颂,请列举一个(句、对)有 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一个即 可): ———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 等。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一个即 可。) 2010年沈阳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 •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 可。”下视起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 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  凡主将之道,知理①而后可以举兵, 知势②而后可以加兵,知节③而后可以用兵。知 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④。见小利不动 ⑤,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夫然后可以支⑥大利大患。夫惟养⑦技而自爱⑧ 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 支百动。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 •   【注释】①理:规律、道理。②势:形势、 趋势。③节:节制。④穷:困厄,处于困境。⑤ 动:轻举妄动。⑥支:支持,这里指应付。⑦养: 蓄养。⑧自爱:这里指爱惜自己的军队。 【参考译文】 • 大凡担任主将的原则是,通晓事理然后可以出兵, 了解敌我双方的形势然后可以增兵,懂得节制然 后可以用兵。通晓事理就不会屈服,了解敌我双 方的形势就不会灰心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陷入 困境。见了小利益不动心,遇上小祸难不躲避。 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这样之后 才能够应付大利益、大祸难。只有善于培养本领 又能保存自己的力量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 忍耐一下,可以应对百次勇敢的行动,冷静一下, 可以控制百次的轻举妄动。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 (1)公将鼓之 击鼓 • (2)故逐之 追击或追赶 • (3)凡主将之道 方法(手段、道理、规律)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 一组是( ) (3分) •  A.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   B.无敌于天下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   C.故一忍可以支百勇 故自号曰醉 翁也(《醉翁亭记》) •   D.一静可以制百动 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 •   ①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战胜,鲁庄公问(曹刿) 取胜的原因。 •   ②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小的好处和祸患,不足以辱没 我们的才能。或:小的利益(好处) 和小的祸患,是不值得辱没我们的 技艺(才能)的。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 • 知 礼 则 不 屈 知 势 则 不 沮 知 节 则 不 穷 • 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 节则不穷 【甲】【乙】两文在作战思想上有 什么相同之处?(4分) • 都主张作战时要详察敌情 (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啊, 后发制人(不轻举妄动,要 抓住有利时机,一举成功)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 成11—14题。(14分) •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乙】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 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 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 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 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 河伯④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 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 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 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 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注】①祟:鬼怪。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③祠:祭 祀。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 (1)肉食者鄙 • 目光短浅 • (2)神弗福也 • 赐福、保佑 • (3)群臣莫对 • 没有谁 • (4)夫灵山固以石为身 • 本来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2分) ( ) • A.河伯以水为国 或异二者之为 • B.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 属予作文以记之 • C.其幸而雨乎 其一犬坐于前 • D.祠之无益 稍近益狎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4分)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 • (2)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 将竭。 • 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一天比一天 减少,河流将要干涸 4.甲文中,曹刿否定了庄公的“小惠”、 “小信”,乙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 灵山”、“祠河伯”,请分别分析这两个人 的人物形象。 • 曹刿: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 爱国、有责任心。晏子:关心 老百姓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 成7—9题(12分) •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 映,有时见日。 •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 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 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 中有深趣矣!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节选) 乙文参考译文: •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 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 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 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 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 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 作闲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 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 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 (1)负势竞上 凭借(仗恃,依靠,依仗) • (2)鸢飞戾天者 至(到) • (3)白鸥矫翼 举起(抬起,展开) • (4)倘能从我游乎 跟随(随从,跟着,随着)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 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 (2)然是中有深趣矣! • 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 趣啊。 9. 同为书信,【甲】【乙】两文 写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 • 9.甲段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 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 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 功名利禄。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 成17~20题。(共13分) • 甲 •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 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 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 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 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 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 应。 • 乙 •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①两黄蛇,把 两蛇,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名曰夸父。后土②生信, 信生夸父。夸父欲追日影,与日逐走,逮之于禺谷③,入 日。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④,生邓林,邓林 弥广数千里焉. (选自《列子》《山海经》,有改动) •   注释: ①珥:戴着玉制耳饰。②后土:共工氏(炎帝 后裔)之子句龙。③禺谷:禺渊,太阳落下去的地方。④ 尸膏肉所浸:被他尸体的膏肉浸润。 乙文参考译文: •   极为荒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叫成都载天。 有一个戴着两条黄蛇状玉石耳饰的人,手拿两条 蛇,右手拿着青蛇,左手拿着黄蛇,名字叫夸父。 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夸父想要追赶太阳的 影子,和太阳竞跑。等到他追到禺渊,太阳落入 了(禺渊)。夸父口渴想要喝水,(于是)奔赴 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 想向北跑往大海喝水。没等他到达,(就)渴死 在了路上,夸父丢掉了他的木棍。(木棍)被他 尸体的膏肉浸润,长出了桃林,(后来)桃林扩 大到了(方圆)数千里。 17.解释下列词语。(4分) • (1)固不可彻: 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 (2)无穷匮: • 没有穷尽 • (3)把两蛇 : • 拿、持 • (4)逐走: • 竞跑、赛跑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 的意思。(4分) •   (1)甚矣,汝之不惠。 •    你太不聪明了。  •   (2)未至,道渴而死,弃其 杖。 •  没等他到达(大海),半路上 (就)渴死了,夸父丢掉了他的木 棍。    19.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 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甲段写小孩“跳往助之”,意在说明愚公移 山的行为深得人心。写愚公与智叟的辩论,意在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 • B.甲、乙两段中“子又生孙”“信生夸 父”“生邓林”三个“生”的意思完全相同。 • C.就刻画人物的手法而言,甲段除了使用语言 和神态等手法外,还借助孀妻遗男和智叟从正、 反两方面来刻画愚公形象,相对而言乙段刻画夸 父所使用的手法较少。 • D.甲、乙两段都叙述故事,语言简洁,但又不 失生动,是古典文学的典范之作。 20.读了以上两则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 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 法(3分) • 答案示例一: •   愚公和夸父都心怀“梦想”,都具有不畏艰 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精神(1分),这种精神 可以鼓励我们战胜生活中的困难(1分),因此, 这种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我们要继承并发 扬(1分)。 • 答案示例二: •   愚公心怀移山“大志”,并为实现“大志” 付诸努力,克服困难,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 分),在我们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必须 弘扬“愚公精神”(1分);夸父虽有“梦想”, 但不切实际,不自量力,注定失败,必须摒弃(1 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