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1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1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1

ID:728494

大小:1.34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1-06-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课导入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 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 生物;同样是人类,现代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 超过了古代人类。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怎样 才能实现人与自热的和谐相处?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 物圈的影响 •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学习目标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年份(公元)人口(亿) 年份(公元) 人口(亿) 2 0.55 1949 5.42 740 0.48 1959 6.72 1393 0.60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28 4.70 2009 13.35 (2)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1、人口增长的趋势 (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总数10亿 突破70亿达到65亿增加到20亿 19世纪初 2011年2005年1930年 从20世纪至今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2 740 1393 1393 1578 1764 1849 1928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 请试着分析可能的原因。 讨论: 新中国是1949年10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 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 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 2.依据上表所列数据,绘制我国1949-2009年人口 增长柱形图。据图分析,在什么时期人口增长率 基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什么? 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 低水平。这是因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鼓 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些措施使我国的人口增 长速度放缓,并能稳定于较低水平。  3.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的状况,分析人口数量变化 对环境、社会、个人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 材料1: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是主要的 沙尘暴地区之一。历史上的阿拉善也曾有过 大河(上游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大湖(居 延海由黑河水汇入)水量丰沛、碧波荡漾, 芨芨草、红柳、胡杨一片葱绿。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例证一: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环境变迁 • 材料2 :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不得 不加剧森林的砍伐,草原的开垦和水资源采用 仅黑河沿途的30多座水库,蓄水能力已大大超 过其流量,到1992年,下游完全断流,居延海 干涸了。现在近千眼机井中已有2/3变为枯井, 繁茂的胡杨林和草原,大多已被沙漠所取代。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当今的阿拉善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材料3 : • 材料4 : 阿拉善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同 时,其矿化度也越来越高,含氟量已大大 超过国家标准,约有l/4的人得了氟骨症, 1/2的人得了斑釉牙病,l/5的孩子得了碘 缺乏病。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对 、 和 产生巨大的影 响。 资源 环境 社会 基本国策 少生优生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 ,其基本原则是 晚婚晚育、 。 ●问题一: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 有什么影响? ●滥砍乱伐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 严重匮乏,生态系统被破坏,还 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使许 多物种处于频临灭绝的状态。 ●滥伐会使气候恶化,导致洪涝 或旱灾害的频繁发生,还会造 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存。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问题二: ●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会对 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碳氧平衡被破坏,产生温室效 应。 ●二氧化硫产生酸雨,严重破坏 植被。 ● PM2.5恶化,严重危害健康, 主要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 疾病。 问题3: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 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 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 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 原貌?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施用 化肥;投放饵料等使水体氮、 磷等营养物质增加(富营养 化),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 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 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 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赤潮也叫红潮,是因 为海水的富营养化, 导致某些微小的浮游 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 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 色的现象 水华也叫水花,藻 花。是湖泊、池塘 等淡水体中某些蓝 藻过度生长的水污 染现象 水域污染的治理措施: 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或强制起建设污水处理设 施; 提高人们的认识,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 对河流、湖泊中的蓝藻、垃圾等进行清理。 ●问题四: ●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 减少,自然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采用各种方式捕鸟,主要采用 蜘蛛毒,还有就是使用夹套、 枪击、网捕的方式捕鸟。 ●鸟类的日益减少,会导致农作 物以及森林生态环境中虫害大 面积发生,对农作物和森林造 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生态 系统被破坏,最后会殃及人类 的生存。 火炬树 入侵物种 生物入侵: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 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 重危害的现象。 1.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污染。 2.生物多样性丧失。 3.生态灾害频繁爆发,损失严重。 应对措施:提高认识 严格手续 加强检查 问题五: 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 量林材。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近几 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 重要成果? ●调节气候的作用。 ●防风固沙的作用。 ●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的作用。 ●吸收有毒气体和监测大气污染的作用。 ●…… 措施:制定了一 系列林业政策 、法 律、法规,普遍护 林 ,大规模造林 , 营造防护林,在全国 各地开展封山育林。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 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 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 长城建设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106 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 近十年来,我国又陆 续兴建长江防护林、沿海 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 太行山绿化工程等生态工 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 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太行山绿化工程 瑞安海岸基干林带 200多名专业造林工人 奋战在瑞安海岸基干 林带的4个标段,种植 榕树、樟树、女贞等 树木7万多株,在标准 堤坝内扩建一条12.8 公里长、100米宽的海 岸基干林带 ●问题六: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 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鸟类可以捕食大量的农林害虫,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 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 有利于农林业的发展,同时有 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对维 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具有重要 意义。 ●问题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 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 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600多个,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主要珍稀动 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我国第一个以保护 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 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 南100公里,总面积约1133公顷。 • 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 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唯一隶 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 由于过度砍伐和放牧,贺兰山生态状况一度恶化,野生动物 濒临绝迹。贺兰山原始次生林因过度砍伐,林面仅剩13强,水 源涵养能力大为下降。从1999年起,贺兰山实施封山禁牧、恢 复生态的工程,林木和地面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封山禁牧、恢复生态 麦草网格压沙,是保护包兰铁路防沙治沙成 效最为显著的措施之一。 麦草网格压沙 宁夏沙湖 的生态旅 游景区, 湖水、芦 苇丛沙漠 交相呼应 尊重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 环境。当前,人类活动使环境恶化的问题特别 需要我们关注。不少地方的森林被砍伐,那里 的环境正在恶化;不少河流爆发水华,水质恶 化变臭;许多地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 气体在增加,还不时降落酸雨;“垃圾围城” 正在不少城市上演。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 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 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本课小结 分析人类活 动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探讨人口增 长及其对环 境的影响 世界和我国人口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 的影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 分析人类活 动影响生态 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能破坏生态环境:如滥伐森林、 工厂烟雾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湖泊发生严 重污染、捕杀鸟类等 人类活动也能改善生态环境:如植树造 林、救治和喂养受伤的野鸟并放归大自 然、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一、选择题: 1.  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 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A  达标检测 2. 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 A.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 生产活动 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 该干预。 B 4.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 (    ) A.水草增多        B.鱼虾大量死亡  C. 鱼虾食物丰富   D. 水质清澈 B 5.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 是  (    )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 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 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 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④能分泌抗生素。 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D 6.据报道,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 势,90年代至今发生过20次特大沙尘暴。引起沙尘暴的主要 原因是 ( ) A.人类对环境过渡开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常年旱灾, 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7.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造成水质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 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A D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 (1)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 (2)人类活动对环境造 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 × × 9、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 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 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你是怎 样看待这种说法的? 答:这种说法不合理,粮食问题确实是当今 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它只是制约人品增 长的众多因素之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 面临着其他各种资源方面的问题,涉及衣、 住、行、资源、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就业 等众多问题,这些都会制约人口增长。 10、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破坏环境 的事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一次性筷子无处不在,一棵棵的树都倒下 了,可以自备餐具尽量不用一次性产品; 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排放越来越多,我们 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差,可以采取运用公共 交通设施或步行骑车;垃圾废物随意丢弃 及污染环境又浪费,可以垃圾分类把可用 的变废为宝;水资源急缺和浪费,节约用 水,水的循环使用,如洗衣洗菜的水冲厕 所,中水的再利用。等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