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二、教学重点:1、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三、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总结归纳。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FLASH 动画 1] 人为什么能嗅到花香
[FLASH 动画 2] 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
[引入]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去认识分子和原子
思考原因
[提问] 分子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投影] 图 3-6 和图 3-7
[视频]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电子板书]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思考
观察
听看
[引入] 分子具有哪些特征呢?
[电子板书] 二、分子的特征
[视频] 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 举出能说明分子总在不停运动的事例
[电子板书] 1、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思考
观看
思考并举例说明
[视频]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提问] 举出能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事例
[电子板书]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观看
思考并举例说明
[视频]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提问] 举出能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观看
思考并举例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试根据以下
材料,结合学过
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约有 15 万亿亿个分子
材料二: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
(2)材料二说明
[反思与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小结
的事例
[电子板书]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FLASH 动画 3] 酒精和水混合示意
[小结]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的解释
观看并思考
[投影]图 3——10 一些分子的构成模型图
[小结]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电子板书]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观察
倾听
[课堂练习]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思考、讨论、练习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 3(2)(3)(4)(6)
板书设计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特征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七、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这节课没能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没能在课堂上正确演示实验,说明课前准备
不充分,所以课堂效果不是很好。
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明确,把握了重难点。
再教设计:每次上课前的演示实验,应该准备充分,即便课堂上出现了不一样的现象也
不能堂而皇之地跳过不说,可以给学生留下悬念,进行自主探究,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