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主备 合 作 审 核
课题 7.1 燃烧和灭火 时 间 编 号
班级 姓 名 组 别 等 级
教学
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 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活动
板块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
步导案
预习
导入
填空:
事 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到的现象
磷的燃烧 发光、放热,有大量白烟
合作
探究
一、燃烧的条件:
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分析: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呢?
2、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能燃烧而红磷却不燃烧呢?怎样才能使红磷
也燃烧呢?这说明了什么?
3、怎么样才能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呢?说明了什么呢?
4、将实验中的白磷、红磷换为石块能燃烧吗?
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析你认为要发生燃烧的需要哪些条件呢?
燃烧的条件:
、 、 。
实验拓展:
在上面的探究实验中,已知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对身体和环境不好,实验
应该如何改进?
当堂
检测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最确切的是( )
A、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
D、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的是( )
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
4、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准备好灭火器材
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
5、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木柴是可燃物 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C、散热的速率快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作业
布置
反思
课 题 7.1 燃烧和灭火 时 间 编 号
班 级 姓 名 组 别 等 级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活动
板块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
步导案
复习
导入
思考:
在燃烧的条件中能否缺少某一个或几个?如果要让燃烧的物质停止燃烧
应该如何操作?
合作
探究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2、灭火的方法:
实验: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
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实验现象:
思考:
三个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相同吗?各是什么原因?
3、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
(1)灭火器原理: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思考讨论:
分析下面使用的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1、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灭火;
2、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看掉;
4、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灭火的原理不相同)将燃着的蜡烛熄灭。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6、常见灭火器及使用范围:
灭 火 器 类 型 适 用 范 围
思考讨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A B C
当堂
检测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温度、着火点与空气接触
三个方面比较:
1 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白磷
相同的是_ _;
不同的是____ ___;
②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相同的是_ _;
不同的是____ 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向水中的白磷通如氧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5)实验室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白磷要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布置
反思
课 题 7.1 燃烧和灭火 时 间 编 号
班 级 姓 名 组 别 等 级
教 学 过 程
第三课时
活动
板块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
步导案
复习
导入
阅读课本第三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 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爆炸。
2、 除像氢气、________等可燃性气体外,面粉、煤粉等_____________也能爆炸。
3、 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________越大,燃烧就越剧烈。油库、面粉加工厂、
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______________字样或图标。
4、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
探究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粉尘爆炸实验:
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
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
另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观察。
实验现象:
分析:
罐内含有大量空气,鼓气时使塑料
瓶中面粉充满金属罐,这是罐内就是空气和面粉的混合物,遇到蜡烛燃烧产生的
火焰就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引起气体体积膨胀。
思考:
蜡烛点燃的目的是什么?快速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什么?用干燥的煤粉来做
此实验能否成功?
问题:
为什么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
样或图标?
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
不允许违章操作。认识一些有关标识。
当堂
检测
1、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杆着火点高
C.火柴杆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杆接触的氧气少
2、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的( )
A 最低温度 B 最高温度 C 平均温度 D 熔化温度
3、小明拿一瓶汽油,打开瓶盖放在空气中,他发现,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
并未燃烧,其原因是( )
A 是液态物质 B 与氧气接触少 C 具有挥发性 D 温度低于着火点
4、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B C D
5、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糖⑤面粉⑥食用油。其中属于
易燃易爆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作业
布置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