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读海洋水温曲线图,完成第 1~2 题。
1.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热容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2.若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减
C.在水深 1 000 米以下,水温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
答案:1.D 2.C
解析:第 1 题,考查表层海水温度和垂直方向水温的变化。曲线②表现的特点是随纬度
增加海水温度降低,故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
辐射。第 2 题,由①的表层水温在 25 ℃左右,可以确定其不可能在高纬度海区。观察水
温随深度的变化,大致以 1 000 米深度为界,1 000 米以内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至
1 000 米以下,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
素含量在水深 10—20 米先升后降。据此完成第 3~4 题。
3.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4.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 10 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 10 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 15 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 20 米后, 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答案:3.C 4.B
解析:第 3 题,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温度曲线应为③,因为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
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
温变化很小。叶绿素含量在水深 10—20 米先升后降,因此应为①曲线。而盐度曲线是
②,地处长江口外,由于长江汇入淡水密度小,留在表层,盐度低。第 4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水深超过 10 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 20 米深度时,盐度稳定。水深 15 米深处,只有
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水深超过 20 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水深超过 10 米后,水温随
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
下图为四个不同海域,据此完成第 5~7 题。
5.对以上四个海域的盐度高低基本上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蒸发量 B.降水量
C.陆地径流 D.人口分布
6.同一季节,造成①②海域水温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径流 D.降水
7.关于图中四个海域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盐度较③海域低
B.②海域盐度较④海域高
C.②海域盐度南低北高
D.③海域盐度南北相同
答案:5.D 6.A 7.B
解析:第 5 题,图中①为红海,②为黑海,③为波斯湾,④为波罗的海。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
水量、蒸发量、陆地径流、海域封闭程度、洋流等。四个海域的盐度高低不受人口分
布的影响。第 6 题,①②两海域纬度有明显差异,纬度差异是①②海域水温差异的基本因
素。第 7 题,根据四海域的纬度和海域的轮廓判断,①海域盐度最高,④海域盐度最低。
8.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 a 曲线表示 ,b 曲线表示 ,判断的依据
是 。C 表
示 ,位于海区 。
(2)图中 A 表示 ,主要分布在 纬度海区;B 表示 ,
主要分布在 纬度海区。
(3)全球表层海水的水温分布规律是 ,全球海水热量
收支总体上是 。
答案:(1)热量收入 热量支出 在低纬海区 a 曲线高于 b 曲线,中高纬相反 海水热量
收支平衡 副热带
(2)热量盈余 低 热量亏损 中高
(3)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平衡的
解析:从图中看,a 曲线在低纬度海区高于 b 曲线,a 应为热量收入,b 为热量支出,a、b 的
交点 C 应表示海水热量收支平衡,且位于副热带海区。A 处收入的热量大于支出的热量,
应为热量盈余;B 处收入的热量小于支出的热量,应为热量亏损。从纬度范围看,A 位于
低纬海区,B 位于中高纬海区。全球表层海水水温的分布受纬度差异影响明显,由低纬向
高纬递减,全球海水热量总体平衡。